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09-16 08:33:25 教案

美術教案大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大全(5篇)

美術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對色彩的變化產生興趣。

  2.能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混合后產生的新變化。

  3.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三原色色板,油畫棒、水彩筆、繪畫紙三、活動過程:

 。ㄒ唬┎虏聲惺裁醋兓。

  1.出示三種色板:紅、黃、藍。說說它們是什么顏色。

  2.猜一猜把其中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會有什么新變化。

  (二)小實驗:顏色對對碰。

  1.水彩筆變色: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水彩筆中的任意兩種顏色畫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并記錄在紙上。

  2.顏料變色:用吸管將兩種水彩顏料吸到調色盤中,用棉簽調和,在記錄本上記錄發(fā)生的變化。

  3.油畫棒變化: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油畫棒中的任意兩種花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并記錄。

 。ㄈ┙涣鳎何业陌l(fā)現(xiàn)。

  1.請幼兒介紹自己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2.對幼兒的`實驗記錄進行總結。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紅和黃合起來是橙色,黃和藍合起來是綠色,紅和藍合起來是紫色。

  4.想一想其他顏色對對碰以后會有什么變化呢。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材料制造霧。

  2、通過制作活動進一步理解霧的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能夠明顯看出"霧氣"的材料:鏡子、透明杯子、透明保鮮袋。

  2、棉絮、拷貝紙、桃花紙等用來模擬表現(xiàn)霧的材料若干。

  3、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畫好一幅風景畫。

  活動過程:

  1、人造霧。

 。1)霧是一個調皮的娃娃,經常會悄悄地來,悄悄地溜走。不過,老師還能制作"人造霧"呢!

 。2)教師在鏡子上哈氣,引導幼兒觀看制造的"霧"及其迅速消失的過程。

  (3)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制作"霧"。如:玻璃窗上的"霧":嘴巴對準窗子哈氣;保鮮袋里的"霧":嘴對準保鮮袋口往里哈氣,產生"霧氣"后,馬上扎緊口袋。

 。4)啟發(fā)幼兒說說這些人造霧是怎樣產生的。

  2、霧蒙蒙的風景畫。

  (1)教師出示一張風景畫,引導幼兒思考怎樣使它看上去像一幅霧中的風景畫。

 。2)啟發(fā)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覆蓋在自己的風景畫上,產生風景被霧包圍的效果。

 。3)互相欣賞各自霧蒙蒙的風景畫。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學習觀察、學習探索、學習想象。

  3、鍛煉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頭飾、黃樹葉、塑料袋、塑料盤、固體膠、彩紙、小筐、輕音樂、各種輔助材料、布;顒舆^程

  1、老師扮兔子媽媽,帶領小兔子進入樹林。

  師:“孩子們,秋天到了,今天我們一起到大森林里去做游戲,好么?到了大森林里,請你們注意看看大森林里都有什么變化,我們就聽著音樂,一起跳著舞走吧!

  2、幼兒自由的在場地上觀賞,可以撿起樹葉觀察,互相說說小樹葉是什么樣子的。(自由討論)

  -孩子們,你們都看到什么了?

 。阆胝f些什么呢?

 。阌X得小葉子像什么?

 。阆矚g小樹葉么?

  -孩子們,你們看,小鹿和大公雞姐姐也來了,她們有這么多袋子,我們一起動手,把小樹葉收集到袋子里,請你們一邊撿樹葉一邊數(shù)數(shù)看,撿了多少片小葉子。(請配班老師幫忙把袋子發(fā)給幼兒,一起聽音樂撿樹葉)

  3、師:孩子們,你們真能干,撿了這么多的小樹葉,我知道你們都累了,我們來這邊休息一會吧。(幼兒圍坐成半圓)孩子們,你們看,我也撿了很多的樹葉,可是你們看我的樹葉變成什么樣子的了?(出示碎樹葉)小樹葉怎么會變小、變碎了呢?你會把小樹葉變小么?怎么變呢?(幼兒個別示范,回答)

  4、師:“剛才你們想了很多好辦法,那我們就來試試看,看看哪種辦法最好,能讓小樹葉很快就變小,我們一起來做吧。”(幼兒嘗試用搓、捏、擠、揉、壓等多種辦法,提醒幼兒要一只手捏緊袋子的`口,別讓小樹葉從袋子里溜出來)

  5、師:孩子們,你們真聰明,我看到你們把小樹葉都變的很小很小了。你們手里的小樹葉還可以做什么呢?動動腦筋,想想看。

  師:你們猜猜我用小樹葉做的是什么?(展示電腦抽象畫)

  你想用小樹葉做漂亮的畫么?

  你想做什么呢?

  這里有一些固體膠、彩紙、油畫棒和一些你可能用得上的毛線、彩色皺紋紙和扣子,現(xiàn)在就帶著你的小樹葉用這些材料做一幅美麗的畫吧。

  6、請教師協(xié)助把樹葉倒入塑料盤中,幼兒用小樹葉做創(chuàng)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放輕音樂,幼兒創(chuàng)作)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剪紙對稱的特點。初步嘗試剪紙,提高空間想象能力,激發(fā)對剪紙藝術的興趣。

  2、體驗中國民間藝術的樂趣,提高對中國民間藝術的興趣和喜愛。

  3、體驗剪出作品的成功與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窗花成品。

  2、剪刀、彩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 欣賞、討論。

  1、 今天老師要介紹一個我們中國民間藝術給大家,我手里的這個是什么,你們知道嗎?看到過嗎?

  教師:這是我們中國的剪紙藝術,我手里拿的是窗花。窗花是我國所特有的民間藝術作品,人們總是在過年時或遇到喜慶的日子的時候剪窗花貼在窗戶上。

  2、 這個窗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有人看出來它有什么秘密嗎?

  教師:原來有的地方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有的地方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那么我們把左邊右邊一樣的圖案叫做左右對稱,那么上面下面一樣的圖案,就叫做上下對稱。

  3、 那么對稱的圖案要怎樣才能剪出來呢?誰來說說看?

  二、 教師演示

  1、 演示剪紙步驟

  教師:將紙對折再對折,在三角形的每條邊上都畫上一個不同的形狀,沿著輪廓剪,最后打開,美麗的窗花就完成了。

  三、 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時,要注意幼兒別把中心線剪斷,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進行提升、鼓勵多種對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圖案。

  四、 展示欣賞

  把幼兒作品貼在窗上共同欣賞。

  活動延伸

  1、在手工區(qū)提供彩紙和剪刀,鼓勵幼兒繼續(xù)嘗試運用不同對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對稱圖案的美麗窗花。

  2、進一步學習對稱剪紙的方法,激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剪紙活動的興趣 。

  活動反思:

  幼兒通過活動的學習品嘗到成功的體驗和樂趣。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的參與度高,教學效果顯著,充分發(fā)揮了剪紙教學特有的魅力,激發(fā)了幼兒學習剪紙藝術的興趣,使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領悟到中國民間藝術的獨特價值;顒又谐浞煮w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評價過程中,取長補短,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熱情,對于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才能有很大的好處。鼓勵每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剪紙藝術的興趣和能力。讓幼兒了解體驗中國民間文化的設計與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了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和尊重。同時弘揚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進行教育。

  小百科: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xù)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簡單的畫面在帶來充分觀察的同時,更給幼兒帶來了想象和聯(lián)想的時間和空間:幼兒更容易在輕松的觀察、聆聽中,將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投射到故事中去——投入故事情境,享受故事情節(jié),體驗閱讀的快樂。就在這種看似簡單的經驗遷移和情感投射中,孩子們漸漸豐富和積累了有關閱讀的情感體驗:故事中的那些生活,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故事。

  當一種親切感產生、一種勝任感萌生、一種迫切想了解的愿望發(fā)生時,一本書和一種與書有關的講述活動就這樣在孩子的心里生根、發(fā)芽了。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閱讀愿望是從與孩子適齡的、與其發(fā)展水平適宜的一本或幾本好書開始的'。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間、親人間的愛意。

  2.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大膽地想象和表述。

  3.學習一頁一頁輕輕翻閱圖書,產生對閱讀的興趣。

  活動準備:

  繪本《小藍和小黃》;藍色、黃色卡紙,PPT《小藍和小黃》。

  活動過程:

  一、引出繪本故事的主人公

  通過撕紙出現(xiàn)“小藍”和“小黃”,引導幼兒用語言問候兩位新朋友。

  二、翻開大繪本《小藍和小黃》,逐頁講述

  1.內頁一:介紹小藍家

 、儆變河^察畫面并提問:我們一起去小藍家參觀一下,看,家里有誰?

 、谝龑в變捍竽懴胂螅簽槭裁从X得它是爸爸(媽媽)?

 、坌〗Y:小藍的家里有爸爸有媽媽還有小藍,真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2.內頁二:介紹小黃家

 、儆變河^察畫面:小黃就住在街對面,來看看,小黃的家里有幾個人?都有誰?

 、谝龑в變捍竽懴胂笕宋镄蜗蟆

  3.內頁三:介紹小藍和它的朋友

 、儆變河^察畫面:小藍有許多好朋友,你們認識嗎?它們都是誰?

 、谝龑в變褐鹨徽f說顏色朋友的名字。

  4.內頁四:小藍還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它是小黃。

  5.內頁五:小藍和朋友的游戲——捉迷藏

  ①幼兒觀察圖片并引導其大膽想象:小藍和它的朋友經常在一起玩游戲,看看它們在干什么?

 、谟變簠⑴c捉迷藏游戲,能運用游戲語言“XX——XX——快出來!

  6.內頁六:小藍和朋友的游戲——拉圈圈

 、儆變河^察圖片并引導其大膽想象:小藍和小黃又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谟變簠⑴c吹泡泡游戲,感受朋友游戲的愉悅。

  7.內頁七:幼兒觀察圖片并說說小藍和小黃在干什么?(排排隊)

  8.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小藍和小黃最后回家了沒有?讓我們自己來找答案。

  三、繪本閱讀

  1.幼兒圍繞桌子坐下,老師發(fā)給幼兒人手一本《小藍和小黃》。

  觀察封面,并跟隨老師的故事講述逐頁閱讀。

  反思:

  1、閱讀活動的常規(guī)有待于進一步的培養(yǎng);顒又幸徊糠趾⒆觽儾荒茏袷丶o律,即使坐在第一排還是喊著看不見,影響的其他孩子也不能安靜聽故事。這需要在今后的常規(guī)培養(yǎng)中加強教育。

  2、教師在講故事時,提問過多,影響了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問題:誰是藍爸爸,誰是藍媽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孩子們能分出來,但說的理由與老師預設的答案相差太多,在活動中老師過于追求尋找答案,導致了孩子對聽故事失去興趣。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的教案11-08

[經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經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美術教案(經典)07-23

美術教案(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