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09-19 09:06:56 教案

美術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實用10篇】

美術教案 篇1

  課題:外國雕塑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欣賞 評述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教材中外國著名雕塑作品,使學生對世界各國不同歷史時期雕塑藝術有所了解和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藝術鑒賞力的目的。

  教學重難點:認識雕塑藝術的特點以及雕塑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多樣性。

  教具學具:課本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外國雕塑作品浩如煙海,題材內(nèi)容十分廣泛,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其雕塑作品風格也各不相同。我們這節(jié)課選擇了幾件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欣賞。

  2、新授:

  欣賞雕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雕塑的主題:藝術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生活也是雕塑創(chuàng)作的源泉。一件優(yōu)秀的雕塑作品應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雕塑創(chuàng)作和其他藝術一樣還應高于生活,在主題上扣緊時代脈搏,弘揚時代主旋律,這樣的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喜愛和認可,才能對社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2)雕塑的語言和形式美:雕塑藝術有其特有的藝術語言。首先,它具有三維空間的體量感,不同于平面的繪畫,它是以實在的體積占有空間,通過立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藝術主題。其次,雕塑的藝術形象具有凝練性。雕塑的特點是把豐富的內(nèi)涵凝縮為一個具體的形象。

 。3)雕塑的材質(zhì)美:雕塑作品由于題材的不同,所選用的材料也不同,材料以其自身的材質(zhì)美感為主題服務,如歷史題材的作品宜選用石材或鑄銅等材料,現(xiàn)代造型作品可選用不銹鋼材料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的雕塑材料不斷涌現(xiàn),如玻璃鋼、鈦鋁合金等,為雕塑藝術增添了新的風采。

  3、作品賞析:

  《思想者》(青銅,高186厘米)這是十九世紀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作品,在這一作品中,羅丹使整個雕像縮成一團,讓人感到他仿佛不僅是用腦袋在思考,而且全身的每塊肌肉,每條神經(jīng)都處在緊張的思索之中,羅丹有意識的把支著下頦的右胳膊肘放在左膝上,形成一種富于表現(xiàn)力的扭轉(zhuǎn),腳趾深深的摳在臺座上,使思考的運動從肩背一直貫穿到腳尖,從而體現(xiàn)出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人們從這一藝術形象中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受到啟迪和鼓舞。

  《工人與集體農(nóng)莊女社員》(不銹鋼,高24米)這一雕像是前蘇聯(lián)最優(yōu)秀的女雕塑家穆西娜的作品,這一雕塑之所以著名,不僅是由于它所體現(xiàn)的重大而深刻的思想意義,還在于它在藝術構(gòu)思,特別是雕塑的構(gòu)圖上和新材料不銹鋼的使用上所作的種種努力。青年工人和集體農(nóng)莊女社員兩個巨大的人像勇猛前進的動勢通過向上高舉的手勢,使構(gòu)圖取得了平衡,共同向著一個目標前進的意義和統(tǒng)一步伐,是蘇維埃國家的偉大象征。至于雕像所用的材料不銹鋼,這在當時還是首創(chuàng),不銹鋼本身所呈現(xiàn)的銀亮色,可以反射太陽光和燈光,當晨曦和晚霞照射到雕像上時,就閃耀出更加明亮的光輝,使雕像更有表現(xiàn)力。

  《柏林城市雕塑》在歐洲,林立的高層建筑和遍布城市的雕塑仿佛是一首巧妙的樂章和諧而生動,這些造型各異的雕塑能折射出當代異域文化的一個斷面。當我們置身于一種與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現(xiàn)代藝術的氛圍中時,就會強烈的感受到人們對于自己生活空間的悉心關懷和愛。時代的節(jié)奏要求藝術家創(chuàng)造出與之協(xié)調(diào)的雕塑作品,課本中的西柏林街頭的抽象雕塑,與具象雕塑不同,雖沒有明確告訴我們表現(xiàn)得是什么內(nèi)容,但那堅硬光亮的不銹鋼質(zhì)材、龐大高聳的四個圓柱,彎曲纏繞而挺立向上的造型,都給我們一種不屈不撓,強悍有力地感受,一種精神力量,一個美好的想象空間,因而有著強烈的時代感。

  《家庭》看了這座雕塑,相信你一定會很快地認出這是有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的家庭。雖然,藝術家并沒有對人物的五官和服裝進行細致的刻畫,但是生動簡明的造型,仍然是我們感受到一家人的親情。這是一件具有現(xiàn)代風格的作品,它不追求逼真的人物形象,而是受取“寫意”的'手法,抓住三口人體形上的特征,用光滑圓潤的外形,組成了一個整體。亨利·摩爾是英國著名的雕塑家,是現(xiàn)代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善于對雕塑做全面地思考,不受具體形象的限制,而且充分考慮雕塑與環(huán)境的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雕塑語言。

  《挑刺的少年》(青銅,高76米)這是一件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希臘雕塑,它的顯著特點是高度的寫實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并且還帶有一點幽默感。從造型上看,少年的形象基本處于靜止狀態(tài),但靜中有動。一個少年坐著挑腳刺這樣一個似乎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jié),雕塑家也懷著極大的興趣去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藝術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熱愛。

  《彼得大帝紀念碑》(青銅,黃岡石)這是十八世紀法國著名雕塑加法爾柯涅的作品,彼得大帝是俄國偉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領導俄國逐漸強大起來。法爾柯涅把彼得大帝塑造成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它騎著駿馬在奔馳中突然勒住馬頭,作品充滿了豪邁的氣概。雕像的底座由巨大的整塊花崗巖雕成,猶如波濤洶涌的浪潮,它象征著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在沖破重重驚濤駭浪中進行的。俄羅斯許多進步思想家、作家都贊美過這座紀念碑。例如:普希金為此寫了長詩《青銅騎士》。

  《美國國家紀念碑》這座紀念碑位于美國中西部的南達科他州的拉計莫爾山,利用海拔1800米的山峰,依據(jù)天然巖石,雕刻了自美國獨立以來享有盛譽的四位總統(tǒng)的胸像(自左至右:華盛頓、姐弗遜、林肯、羅斯福)。利用拉計莫爾山峰雕刻偉人像,這是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家多恩、魯賓遜于1923年倡議的。1924年,當年已經(jīng)58歲的雕刻家加特森·鮑格勒姆(1807-1941)勇敢地接受了這項創(chuàng)作任務。從1927年正式動工,到他74歲時逝世還未全部完成。他逝世后八個月由他的兒子完成了父親未完成的事業(yè)。四座巨像面部平均高度約20米,鼻長7米,嘴寬2.6米,眼寬1.5米,依山勢的變化,姿態(tài)生動自然,成為美國現(xiàn)代著名的紀念碑雕刻之一。

  三、小結(jié):學生談談感受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大師作品、觀察放大的花卉圖片了解并學習色彩漸變的方法。

  2. 嘗試用飽滿的構(gòu)圖和漸變的色彩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單朵花卉。

  3. 細致觀察感受花卉的美,萌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準備:

  花卉照片,畫家奧基弗的繪畫作品,兩幅圖形一樣色彩不一樣的圖片活動過程:

  一、欣賞花卉照片,感知色彩、造型的美。

  1.教師播放6幅花卉照片的幻燈片,根據(jù)幼兒的選擇點擊放大欣賞。(挑選六張漸變色的花朵圖片展示,并用1~6的數(shù)字給每張圖片做標記)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從造型和色彩等方面進行觀察。

  教師提問:這里擺了了六朵花,它們的形狀顏色各不相同,我想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喜歡幾號花?

  學生回答:我喜歡*號花教師問:那你為什么喜歡這朵花呢?是喜歡它的顏色還是形狀呢?

  學生答:……

  二、欣賞奧基弗的作品及放大的花卉圖片,學習表現(xiàn)色彩漸變及畫一朵大花的`方法。

  1.教師說: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砹艘晃划嫾业淖髌,這位畫家的名字叫奧基弗,她也畫了一朵大花,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畫的,好不好?

  學生答:好教師:我們看完奧基弗的畫了,我現(xiàn)在邀請一位小朋友告訴我,它的花瓣顏色是怎么樣的?

  學生答:它是紅色的教師問:那這朵花只有紅色嗎?你仔細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顏色……學生答:它還有黃色跟橙色教師:噢,那這朵花的花瓣上一共有三種顏色,2.提問:你看了她畫的花以后有什么感覺?花兒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為什么你會感覺它畫的花很大呢?

 。ㄒ龑в變赫f出這朵花給人的感覺,花兒的顏色由黃色變成紅色再變成橙色,)3.教師播放小花漸漸變大的幻燈片,引導幼兒對比討論。

  教師:這兒有一朵小小的小紫花,它要變變變,變成了一朵大大的花。為什么同樣是一朵花,左邊的很小,右邊的看起來很大呢?

  學生:……教師:那我們畫畫的時候呢,也要把這朵花畫的大大的,把圖紙都畫滿4.總結(jié):花瓣要畫大,畫紙邊緣留下空白的地方要少,也可以讓花瓣伸到畫面外面去

  三、教師示范教師拿出兩幅圖片作對比,比較單色花跟漸變色花的不同。

  教師:老師今天也畫了兩幅花的畫,上面都只畫了一朵花,你們覺得哪一幅畫比較好,并且要說說哪里又不同的……學生:……通過對話讓幼兒了解這次的繪畫內(nèi)容是要畫出一朵漸變色的大花

  四、交待要求

  幼兒創(chuàng)作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畫家奧基弗,畫一朵自己喜歡的美麗的大花,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去畫一朵自己喜歡的大大的花可以先想一想,自己花一朵什么樣的花?花瓣是什么形狀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想好了就可以開始了。

  五、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嘗試用簡單線條和夸張構(gòu)圖表現(xiàn)快樂小人。

  2.探究造型變化與畫紙中折線的關系。

  3.感受“快樂小人”造型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準備:快樂小人范畫、記號筆、粉紅、黃色、綠色紙各16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快樂小人,嘗試畫出“小人”。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你們畫人,而且是頂天立地的人。你們知道“頂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嗎?

  2.出示范例“快樂小人”并觀察。

  師:就像他一樣頭頂天,畫到紙的最上邊,腳踩到地上,畫到紙的最下邊,這樣就叫頂天立地。

  師:你覺得他心情怎么樣?從哪里能看出來?引導觀察小人的表情和動作。

  3.第一次作畫。

  4.交流,對照、比較自己所畫的小人是否是頂天立地,提醒后面畫時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樂小人”的快樂造型與紙的'折線的關系。

  1.師:這次我們用黃顏色的紙來畫,有兩個要求:第一小人要畫得頂天立地,第二畫時不要打開這張紙。

  2.第二次作畫,教師觀察。

  3.展開畫紙,通過比較不同作品斷的點,發(fā)現(xiàn)折線與斷點的關系。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手形的聯(lián)想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jié)合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聯(lián)想,探究裝飾與結(jié)合的美感。

  2、情感目標:培養(yǎng)觀察生活、表現(xiàn)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yǎng)小組合作的態(tài)度與能力。

  3、能力目標:從不同的角度對手進行聯(lián)想,體驗不同的繪畫工具、材料的使用效果,進行平面描繪和立體彩繪的方式將聯(lián)想到形象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

  觀察感知不同姿態(tài)、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與身邊熟悉事物的關系進行聯(lián)想。教學難點:研究手形的裝飾與組合。

  教學準備

  水彩筆、油畫棒、手工紙、水粉顏料等。

  教學流程設計意圖

  教 學 過 程

 。ㄒ唬┯螒?qū)耄?/strong>

  小朋友們,你們會玩“石頭、剪子、布”的游戲嗎?誰來和老師一起玩?其他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一塊來玩兒,好嗎? 在剛才的游戲中,你知道“石頭、剪子、布”都是用什么變的嗎?是呀,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能表達4000多種信息的“手”。板書課題——手形的聯(lián)想。

  (二)觀察聯(lián)想:

  1、你喜歡你的這雙手嗎? 它都會幫助你做哪些事情。

  2、我們的手不但可以做事情,而且還可以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誰能到前面來展示自己的手形,讓大家猜一猜。

  3、看到大家的'表演,王老師也想把自己用手形創(chuàng)編的小故事表演給大家,歡迎嗎?(師表演:狼和狗都說自己的本領大,吵了起來,便找來一位老者來評理,小動物們紛紛來湊熱鬧,狼說比狗跑得快,小兔子說:要說跑得快,我們不相上下,而且我比你們還靈活;狼和狗又說比誰跳得高,這時老鷹又說:你們跳得再高也沒有我老鷹飛得高呀;于是狗又說我比狼漂亮得多,在一邊的孔雀得意地說:瞧你長那樣還算漂亮。焕呛凸酚悬c不好意思了,說,那就看看誰的壽命長吧,小烏龜慢慢的爬了過來說:狼狗哥哥,別看我什么都落后,但是你們的壽命可不能跟我比呢。)以學生喜歡的游戲?qū)胝n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貼近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手形”在腦海里的印象,為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妒中喂适隆返谋硌菁任龑W生注意力,又為創(chuàng)作做準備。

  教 學 過 程(三):

  聯(lián)想添畫:我們的手本領可真大,現(xiàn)在張開你的一只手,仔細看看它的形狀都像什么?

  1、手指向上(小雞)、手指向下(章魚)把手變換方向,橫著看呢?(小魚)

  2、兩只手擺在一起呢,像什么?(老鷹)

  3、如果變換手的形態(tài),又能變成什么(想象如果把顏色涂在手上,會變成什么樣)

 。ㄋ模⒋竽懕憩F(xiàn):

  1、欣賞小朋友們的手形繪畫作品,你喜歡哪一種?說說它是怎樣變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材料,想想怎樣去表現(xiàn),可以用彩筆畫、也可以用彩紙貼、還可以用彩泥捏、還可以用水粉顏料在手上畫。

  3、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輔導。

 。ㄎ澹┱故驹u價展示作品,互相說說同學的作品有趣在哪?

  教師點評,畫上大拇指。

 。┱n堂延伸:

  我們都有一雙會說話的小手,可是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他們只能用手勢來表達心聲,(播放《感恩的心》,師生一塊表演手語部分)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關懷和愛護他們,讓他們和我們一樣,成為世界上最快樂和最幸福的人,好嗎?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鼓勵式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是人美版教材第二冊的第7課,屬“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內(nèi)容,在本節(jié)課的教案設計過程中,我主要以低年級學生愛玩的興趣來構(gòu)思的,游戲、故事、動手表演、在手上畫畫等等,都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了良好的素材和想法,大膽的創(chuàng)作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和有趣的手形畫。但回顧本節(jié)課,也有令自己不太滿意的地方,如在學生創(chuàng)作前,應適當?shù)脑俳o學生一個思考的時間,可能創(chuàng)作效果會更突出一些,還有學生創(chuàng)作時采用兩人合作的方式似乎有些過于牽強,導致有合作不太愉快的現(xiàn)象,在課堂評價處,應再細致深入一些。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審美能力

  2.掌握水墨人物畫的繪制和方法

  重點:能把想到的水墨人物用各種手法表現(xiàn)出來

  難點:能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工筆人物、寫意人物等

  教具:范例實物、圖片

  教學活動:

  一、導人

  水墨畫在我們有悠久的歷史,畫水墨人物寫生時,

  你的眼光就是水墨的:五官是勾線還是用點?頭發(fā)是干擦還是濕墨?衣服一遍畫成,還是既擦又染,加工多少遍?

  二、出示多媒體

  老師在上的畫廊里看到許多特別的水墨人物畫,大家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體

  誰來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畫面,你為什么喜歡它?

  觀察這些畫,試著說一說這些畫的畫法、色彩、特點和皴法的獨到之處。

  三、如果讓你繪畫你會畫出什么樣的'水墨人物呢?

  畫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吧。

  四、作業(yè)設計

  1、可以用水墨工具寫生人物頭像。

  2、也可以畫半身或全身像。

  五、教后感:

  同學們由于接觸的水墨畫比較少,所以特別感興趣,學的也非常認真,在創(chuàng)作中能夠大膽而不拘束,但由于接觸較少而感到陌生,很多關于國畫的知識都不太了解,所以這節(jié)課上起來比較累,為了能更多的讓同學們掌握關于國畫的知識,我收集了一些關于國畫的基礎知識,結(jié)合自己的示范,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增強了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信心。

美術教案 篇6

  年級:三年級

  課時:4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繪畫、手工制作等多種方法創(chuàng)作活潑、淘氣的猴子形象;

  2、初步體驗畫筆墨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講授、提問、練習、示范、巡視輔導、評析等

  教學目標:

  1、搜集、欣賞有關猴子題材的藝術作品,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態(tài)所產(chǎn)生的文化蘊涵。

  2、用繪畫、手工制作等多種方法創(chuàng)作活潑、淘氣的猴子形象,初步體驗畫筆墨的特點,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3、通過欣賞猴戲,模仿在“急急風”鑼鼓經(jīng)伴奏下猴子亮相的造型特點。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收集關于猴子的資料圖片及玩具等。

  2、教師準備相關課件資料,圖片及猴子題材的繪畫,工藝作品。

  3、彩色紙、包裝盒、生宣紙、國畫顏料、毛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1、展示一組猴子題材的圖片(課件)

  提出問題:讓學生用一個詞語表達猴子的性格、脾氣

  學生回答:……

  板書:淘氣的猴子

  2、在欣賞中注意引導學生對圖片里猴子進行觀察,展開討論,談談自己對猴子的`看法,說出猴子的特點: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并加以說明。

  3、觀看猴子野外生活的片段,了解猴子的一些動態(tài)、表情。

  4、學生結(jié)合圖片的欣賞以及自己的理解,嘗試用肢體語言來創(chuàng)造猴子的多種姿態(tài)造型。

  5、讓學生通過繪畫、手工制作來表達猴子的姿態(tài)造型及生活方式、特點。

  6、安排學生進行選猴王,學習猴戲動作,表演花果山猴子的生活的創(chuàng)新表演。

  7、進行國畫嘗試性練習和學習。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1、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中的錯誤方法及不足,給予適當是示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氛圍。

  2、及時提醒學生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以鼓勵性的言語鼓勵和糾正學生的不足之處。

  教學

  1、采用師生、學生相互的方法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鼓勵。

  2、特別是對制作、繪畫、集體和個人表演中表現(xiàn)出色的同學要引導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班里的宣傳活動多出力。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5’ 講授新課30’

  提問:

 。1)是否去過美術館或博物館? (2)哪些美術作品為什么那么有名?

  (3)藝術家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創(chuàng)作?表達了什么意圖? 總結(jié),引出課題。 一、什么是美術鑒賞? 1.展示:《天安門》 提問:感受

  總結(jié):通過認知、回憶、想象獲得審美感受,過程蘊含美術鑒賞的特征。

  展示課件《搗練圖》、《拾穗》 提問:

 。1)請判斷此作品所屬門類?

 。2)兩幅作品存在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時代背景、主題內(nèi)容、繪畫手法、作者意圖

  對以上兩幅作品進行總結(jié),糾正、補充學生的回答,并進行語言過度,引出美術鑒賞定義及方法步驟。

  總結(jié):美術鑒賞定義--運用我們的視覺感知、視覺經(jīng)驗和相關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歸類、分析、判斷、體驗、聯(lián)想和評價,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它是一個綜合的審美活動。 方法步驟:先鑒后賞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引入美術鑒賞的主題

  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為學生理解美術鑒賞及其方法步驟進行鋪墊。

  總結(jié)出美術鑒賞的意義。

  通過圖表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美術鑒賞。

  通過圖片展示,得出美術作品的分類。

  通過作品分析明確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欣賞并回答問題:繪畫 學生討論并回答

  學生聽授

  鑒:甄別、歸類、分析、判斷,具體就是作品直接呈現(xiàn)的內(nèi)容(作 者、創(chuàng)作年代、材料、手段、語言形式、主題內(nèi)容)和相關知識 (作品產(chǎn)生社會、歷史、文化背景) 賞:欣賞,審美判斷與審美評價。 2.展示:吳冠中《根扎南國》徐悲鴻《奔馬》和梁楷《太白行吟 圖》 小組分析探討。 總結(jié):鑒是基礎,賞是目的。 二、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展示:書本第1、2頁各類美術作品圖片 《搗練圖》、《天安門》、《中國銀行標志設計》、《黃山日出》 《熹平石經(jīng)》、《蕭景墓石辟邪》 提問:同學們知道這些作品的藝術種類嗎? 學生欣賞總結(jié)美術作品的分類: 作品 藝術門類劃分:繪畫、建筑、設計、攝影、書法、雕塑 學生欣賞形式語言特征劃分:具象藝術、意向藝術、抽象藝術 后回答問三、美術鑒賞的'意義? 題 展示三幅作品圖片,分析背景,認識各自功能 學生聽授 (1)《搗練圖》認識功能--畫家根據(jù)唐代宮廷婦女生活素材提 煉,通過美術作品的內(nèi)容或形式,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 同民族下的人們的生活、歷史、風俗、觀念等。

  總結(jié)鞏固 5’作業(yè)布置 5’

 。2)(2)《千年土地翻了身》教育功能--美術作品的內(nèi)容和主題對觀眾形成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響,社會、人生以及自我的態(tài)度

 。3)《根扎南國》審美功能-- 培養(yǎng)人們對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別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美術是社會存在的產(chǎn)物,負擔社會功能角色。社會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

  總結(jié):本科主要講了什么是美術鑒賞和美術鑒賞一般過程和方法以及美術鑒賞的意義。

  請在本課課文中選取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聽授講課,歸納總結(jié)

  學生聽授

  實踐練習,思考

  回顧總結(jié)內(nèi)容。

  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進一步掌握美術鑒賞方法。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樓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圓等不同的形狀。

  2、激發(fā)幼兒對拼貼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觀察事物順序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樓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圓等不同的形狀。

  教學難點:學習如何觀察事物順序。

  教學準備

  1、不同形狀、大小和顏色的各種圖形的蠟光紙若干。

  2、膠水、白紙人手一份,各種不同樓房的課件。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熊--今天森林里的小熊來到我們的城市,它沒有家不知道位在哪?王老師幫它找到了幾幢房子,你們幫它一起來選擇,好嗎?讓幼兒觀察樓房,并告訴小熊房子是怎樣的?

  教師出示圖一: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觀察樓房的形狀。最后小結(jié):這些房子是一排排的;矮矮的;房頂都是三角形的等特征。

  教師出示圖二: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觀察樓房的形狀。最后小結(jié):這些房子前后、左右的`高矮不同,房頂?shù)男螤钜膊灰粯印_@是高樓大廈。

  老師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邊所擁有的資源,自行發(fā)揮。

  2、教師出示不同大小、形狀、顏色的圖形提問--誰能用這些圖形拼出你認為最漂亮的房子。鼓勵幼兒大膽開展想象。--教師請幼兒上來拼貼,并說說自己拼了一間什么房子。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巡視時及時表揚有進步和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并激發(fā)其他幼兒的積極性。

  4、展示幼兒作品,教師進行綜合評價--讓幼兒把作品貼在后面的墻上,展示幼兒的作品并邀請家長一起來欣賞,相互交流。

美術教案 篇9

  一、選材依據(jù)與素材分析

  《動物狂歡會》來源于大班學習活動《動物大世界》主題下的一個美術活動。通過“裝扮動物參加舞會”這個主題,讓幼兒體驗彩筆直接在臉部作畫的樂趣,并對主題中動物的外部特征的經(jīng)驗,有模仿的意愿,大膽的表達表現(xiàn)。

  二、幼兒年齡特點與經(jīng)驗的分析

  1、年齡特點:《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兒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本次活動我就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對已有經(jīng)驗的遷徙,大膽表現(xiàn)。

  2、幼兒經(jīng)驗:本次活動來自“動物大世界”中的經(jīng)驗,幼兒已經(jīng)了解常見動物不同的特點,也嘗試用油畫棒畫過一些常見的動物。我覺得如何讓動物們“活動”起來,脫離紙面,提高幼兒的興趣呢?所以我采用了比較新穎的方式,讓幼兒拓寬思路,大膽嘗試。

  三、價值與目標內(nèi)涵分析

  1、當我們將美術教學也同樣看作是幼兒的探索活動時,教師該關注的不再是幼兒畫的動物像不像,而是幼兒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表現(xiàn),更多的是幼兒的情感滿足,所以我在活動中設計了動物狂歡舞會的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生活中,束縛孩子的創(chuàng)作規(guī)則有許多,如:不許在墻上亂涂亂畫、不準弄臟自己的衣服,更不可以在臉上畫畫。。。。因為許多繪畫材料會傷害我們的皮膚,所以為了滿足孩子的興趣與探索,我準備了專門在臉部彩繪的油畫棒,與孩子一同“變“一回小動物,體驗不同形式作畫的樂趣。

  【內(nèi)容與要求】

  1、能大膽的`在臉上畫出動物的特征,體驗在臉上直接作畫的愉悅感。

  1、 嘗試不同的藝術形式,感受繪畫與模仿的樂趣。

  【環(huán)境與材料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動物的特征比較熟悉,畫過一些常見的動物。

  材料準備:臉部彩繪棒、濕巾紙、鏡子、PPT、輔助物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森林里要舉辦“動物狂歡會”,許多動物都要來參加,我們來看看第一個表演的是什么動物吧。úシ艞铥惼迹喝钢畱僖曨l1分鐘)

  提問:剛才來的是什么動物?她扮演的孔雀像在哪里?(服裝、動作、彩繪)

  2、 有幾個朋友已經(jīng)裝扮好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扮成了什么動物?(教師展示臉部彩繪圖)

  討論:他們是怎樣利用眼睛、嘴巴來化妝的?(盡量畫出動物的外部特征、特點)

  提問:你想變成什么動物?它有什么外部特征?(特征越多越像)

  二、探索操作:

  1、我這里有一盒臉部彩繪棒,可以幫助我們扮演動物!我想變老虎,特征是虎皮紋、王字,我來試試!(對著鏡子畫一個特征)你們想試試么?

  2、請各位幼兒嘗試在臉上化妝,變成自己喜歡的動物。(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特征畫的越多越像)(滾動播放圖片)

  3、時間不多啦!打扮好的小動物可以去參加舞會啦。ń處煵シ拧皠游锸澜纭币魳罚埾葴蕚浜玫挠變旱絋臺表演)

  三、展示分享:

  1、今天玩的真開心,我們把這個開心的瞬間拍下來吧,留下美好的回憶!

美術教案 篇10

  年級:三年級

  課時:4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結(jié)合著有關小蜜蜂的歌唱,畫面欣賞、游戲、舞蹈等活動,引發(fā)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探索。

  一、教學目標:

  1、學生結(jié)合著以往的生活,了解蜜蜂的生存狀態(tài)和活動規(guī)律,引發(fā)對自然的熱愛和探索。

  2、學生結(jié)合著有關小蜜蜂的歌唱,畫面欣賞、游戲、舞蹈等活動,引起對藝術學習的興趣。3、結(jié)合蜜蜂飛舞的特點,讓學生欣賞樂曲,感知是哪些音樂要素(力度、速度、音色等)對形象塑造起作用。

  二、教學準備

  1、自然界蜜蜂、蜂巢的影像資料、圖片。

  2、與蜜蜂有關的歌曲、樂曲的音像資料。

  3、表現(xiàn)蜜蜂的造型藝術作品、學生作業(yè)、美術用具、材料等。

  第一、二教時

  一、教學過程:

  1、組織課堂。

  2、兒歌導入:

  “小蜜蜂,嗡嗡嗡;▍怖铮ψ龉ぁ。“甜甜的房子真奇妙,六角形的窗戶現(xiàn)光明”。

  3、謎語。例如,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飛舞花叢中,手足不閑愛勞動,釀造蜜糖好過冬。

  4、這里所說的小蜜蜂是自然界中常見的野生狀態(tài)下的小蜜蜂。就小蜜蜂和他們奇妙的“小房子”展開課題。

  5、音樂欣賞:結(jié)合蜜蜂翅膀扇動的特點,引導學生欣賞著名樂曲《野蜂飛舞》,感知并分析音樂中的速度(快速)、力度(漸強漸弱)、音色(小提琴及其弦樂顯得急促碎弓)等音樂要素塑造了大群野蜂。

  6、聆聽歌曲《小蜜蜂》并要學生在原地小踏步,擺動雙臂模仿蜜蜂扇動翅膀飛舞采蜜筑巢的動作。結(jié)合聲音和肢體模仿,學生體驗“我是一只小蜜蜂”。

  第三、四教時

  一、教學過程:

  1、連接上一課的內(nèi)容。

  2、借助影視資料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小蜜蜂和它們精巧

  的“小房子”。

  3、學唱歌曲《小蜜蜂》。

  A、教唱樂譜;

  B、朗讀歌詞;

  C、完成歌曲的演唱。

  4、結(jié)合歌曲學習和樂曲欣賞完成作業(yè):想像畫《蜜蜂的家園》。

  5、教師結(jié)合學生對蜜蜂的觀察、了解,講述一個蜜蜂筑巢的小故事。

  二、欣賞弗朗西斯·舒伯特的小提琴獨奏曲《蜜蜂》,或李姆斯基·柯薩科夫的《野蜂飛舞》。

  三、教學:

  1、鼓勵學生對欣賞的樂曲、學唱的歌曲談己的體驗與感受。

  2、能對自己和同學的美術作品做出恰當?shù),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哪里比較滿意,哪里有待提高。

  3、通過對蜜蜂一課的.學習,說說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新的收獲,對以后的學習會有什么啟示。

  四、教學思路拓展

  1、蜜蜂每天辛勤釀蜜,而用于自己食用的蜜卻少之又少,通過對小蜜蜂品行的了解,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奉獻。

  2、結(jié)合蜂房構(gòu)造來探究科學、美觀與實用的關系。蜂房給人類帶來了哪些聯(lián)想與啟示?

  3、蜂房為什么是六角形的?

  蜜蜂造什么樣形狀的房子只是一種本能,但是,六角形的蜂房最省蜂蠟,空間最大。蜜蜂造的房子非?茖W,所以說蜜蜂是杰出的“建筑師”。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2-20

美術的教案11-08

(精選)美術教案08-08

美術教案(精選)08-07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4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