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19 10:00:09 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9篇(精選)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9篇(精選)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教學過程

  (一)出示指紋印畫,引起幼兒對指紋的興趣。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你知道這是用什么來畫的嗎?(手指 印的)真有趣,手指也能畫出這么好看的圖畫,我們也來印一個手指 印好嗎?

  讓幼兒用手指蘸印泥將指紋印在紙上,并給幼兒發(fā)放大鏡)

  分析:通過一幅漂亮的指紋畫來引出了今天的課題,同時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與探索的欲望。

 。ǘ┱J識指紋,觀察指紋。

  1、認識指紋。

  師:請你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紋理,有線條,像一個一個 的圈 )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

  那你知道它是什么嗎?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指紋”。

  2、引導幼兒觀察指紋,

 。1)比較自己和同伴的指紋有何不同;

  師:大家互相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指紋和自己的一樣嗎?

  總結(jié):同伴的指紋和我們的是不一樣的。(2)比較自己和父母的指紋是不是相同; 師:(讓幼兒拿出自己父母的指紋圖,并和自己的進行比較)小伙伴的指紋原來和我們自己的.是不一樣的,我們和爸爸媽媽長得很像,他們的指紋和我們的一樣嗎?

  總結(jié):爸爸媽媽的指紋和我們的也不一樣。(3)比較雙胞胎的指紋是否一樣; 師:(拿出雙胞胎的指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們都知道雙

  胞胎長得特別像,基本一模一樣,那么他(她)們的指紋是不是一樣 呢?

  總結(jié):雙胞胎的指紋也是不一樣的。

 。4)教師小結(jié):

  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它是每個人的特征之一。

  分析:在“認識指紋,觀察指紋”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分層比較的方法,首先從身邊的小朋友開始做比較,接著引申到自己的父母, 繼而還有一個比較吸引人注意力的

  雙胞胎”身上,因為不能立即找到活生生的雙胞胎,所以我在活動之前先準備好了雙胞胎指紋的圖片。通過幾個層次的對比與觀察,這樣可以使幼兒更加形象地認識指紋的“異樣性”。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目的:

  引導幼兒探索擺的運動規(guī)律,激發(fā)探索興趣。

  材料介紹:

  1、材料提供:

  細線、重物(可以是積木塊、實心球、鑰匙、橡皮泥塊、紐扣等)、支架

 。ㄖЪ艿鬃O有刻度標記)

  2、材料使用:

 。1)將重物拴在細線上,把細線掛在支架上,輕輕推動一下重物,它就會像鐘擺、秋千一樣擺動起來。

  (2)觀察使用長短不同的擺線后,重物擺動的幅度,并將重物擺動的.位置作相應的記錄,從而逐步理解擺線與擺動的幅度、快慢有關系,與擺錘(重物)的重量沒有關系。

  3、教育功能:

 。1)引導幼兒按步驟操作,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自主學習能力。

 。2)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擺的運動規(guī)律,發(fā)展幼兒的探索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指導要點:

  當幼兒做好擺操作時,教師可在一旁提示,怎樣使你的擺擺動得更快或更慢一些?兩個擺擺線一樣長,一個擺錘重,一個擺錘輕哪一個擺得快?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一、 設計理念:

  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思考問題,激發(fā)幼兒探索的熱情。以此活動讓幼兒感受到“水對于生命來說是很寶貴的,任何有生命的人和物都離不開水,”“水能藏在許多地方(水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等科學常識;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與經(jīng)驗;活動中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一個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二、教材分析:

  此活動是在我班已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水、水果、蔬菜等活動的前提下進行的。幼兒對水、水果、蔬菜的常識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這些活動有著很高的探究積極性。活動由故事設疑、激發(fā)探索興趣,引出課題――幼、師共同進行探究活動――師、幼共同總結(jié)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講故事引起幼兒思考,討論“有時吃水果為什么也能解渴?”導入課題――怎樣找到藏在植物體內(nèi)的水?引導幼兒對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想到的方法進行聯(lián)想或設想,讓幼兒動腦、動手,師、幼共同嘗試從植物中取出水,親歷整個探究過程,并共同討論、交流、總結(jié)。在一系列活動中獲得更多探究問題的方法和信息,來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教學目標:

  1、 知道人和動植物都離不開水。

  2、 樂意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能用自己設想的方法去尋找藏在植物體內(nèi)的水。

  3、 能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經(jīng)驗,并能認真聽取別人的想法,學習尊重他人。

  4、 樂意與同伴交流、交換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培養(yǎng)團結(jié)互助、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利用多種方法或工具尋找植物體內(nèi)的水(引導幼兒交流、交換取水的方法和工具)。

  2、難點:有序地取放物體;清楚、連貫地描述探索的過程。

  五、教學準備:

  1、工具:榨汁機(1臺)。

  小木板(2個),小木棍(2根),盤子與杯子、勺子各6個(以上物品均消毒),鹽和糖各半杯,小塑料袋兩個,以上物品全部裝在一個小籃中,用紗布蓋好,每桌一份。

  2、材料:蘿卜、萵筍、西紅柿、梨、橘子、菜葉若干,洗凈,裝于小籃中,用紗布蓋好,每桌一份;@底墊塑料布,預防汁水滴漏。蘿卜、萵筍、西紅柿、梨切小塊,便于幼兒操作。

  六、教學過程:

  1、故事設疑,激發(fā)探索興趣,引出探究的'課題。

  (1)師:小猴和小兔到樹林里玩,玩得可高興了。不一會兒,小兔說:“不玩了,我的口渴了!毙⌒苷f:“那我們?nèi)ズ人!”小兔說:“行!笨墒钦冶榱苏麄樹林,都沒有找到一滴水,小兔非常著急。小猴看了看四周,發(fā)現(xiàn)了一棵果樹,樹上結(jié)滿了果子,小猴眼睛一亮說:“我有一個好辦法了,你猜猜是什么辦法?”小兔明白了,指著樹林旁邊的菜地,笑著說:“我也有辦法了。大二班的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我們想的什么辦法呢?”

  幼:“吃果子!薄俺圆恕!

  師:為什么吃了果子(蔬菜)口不渴呢?

  幼:“因為果子里有水 !薄笆卟死镆灿兴!

  師:你怎么知道果子(蔬菜)里有水?

  幼:“梨子里有水,我吃過!薄胺牙镉兴逊亚兴,放了糖,水就出來了!

 。2)師:小猴說:“小朋友說得真好,果子、蔬菜、小草等植物里都藏有水,吃了都可以解渴。你們都知道,水呀對于你們?nèi)祟、我們動物、還有植物的生長都太重要了,我們大家都離不開水。對了,小朋友們都知道植物體內(nèi)藏有水,你們想把植物體內(nèi)的水找出來嗎?”

  幼:“想!

  2、引導幼兒討論并嘗試從植物體內(nèi)取水的方法。

  (1)師:誰來說一說你想到的辦法呢?

  幼:“用手使勁捏!薄坝媚景鍓!薄坝谜ブ瓩C擠水!

  (2) 師:小朋友想出來的辦法真多。小猴知道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聰明,特地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禮物,讓大家來做一個實驗,――從植物身上找到水。請組長把紗布輕輕揭開,大家仔細看看,說說籃子里有些什么?

  幼:“有梨、番茄、橘子、蘿卜、菜葉!

  師:另一個籃子里有些什么呢?

  幼:“小木板、小木棍、盤子、杯子和勺子!

 。3) 師:這些都是你們可以選擇的工具。小朋友先拿一種你想找水的水果或蔬菜,取一個盤子放好,然后再拿你想用的工具,在盤子里開始取水。取出的水可以裝在杯子里。最后,將取水用過了的盤子、渣子和工具都收拾在裝有塑料紙的籃子里。注意:取放東西要輕,不要爭搶。

 。4) 幼兒操作,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以引導,如:“用點力試試看!薄皳Q個工具試試吧!苯o能力強的幼兒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你還能想出不一樣的方法嗎?”“你能幫一下朋友嗎?”同時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給同伴或客人老師講述自己取水的方法;鼓勵幼兒嘗試與同組幼兒不同的方法取水,或與同伴交換操作工具與材料,嘗試更多的操作方法。

  (5) 師:小猴也送了一件禮物給老師(出示電動榨汁機)。這是一臺榨汁機,小猴請老師用它從水果里榨水給大二班聰明的小朋友們喝(幼兒觀察老師操作,老師邊操作邊告訴用電器要注意安全。)。

  3、總結(jié)、結(jié)束探究活動。

  老師同幼兒一起總結(jié)。師:剛才老師同小朋友們一起用了許多方法從植物體內(nèi)擠出了水。我們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既能補充我們身體生長和活動所需的水分,也能得到我們需要的營養(yǎng)。所以,小朋友每天應多吃水果和蔬菜。在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好辦法;還有的小朋友還幫助別的小朋友,和他一起擠水。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另外,小猴知道我們大二班小朋友這么聰明、能干,要送一件獎品送給全班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幼:“想!

  師:“想知道是什么,就跟我來!

  活動延伸:

  師:這兒是小猴送的禮物――兩支鮮花。我們將這兩支花插在兩個瓶子里,其中一個瓶子有水,一個沒有水,讓我們看一下幾天后,會有什么變化呢?(讓幼兒體會到水對植物的重要性)。

  活動自評:

  1、 此活動能根據(jù)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重在培養(yǎng)幼兒對常見事物、現(xiàn)象的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 我在活動中,能夠較好地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充分考慮了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發(fā)展水平,引導幼兒 運用語言、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符合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需要。

  3、 在活動中,、努力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探究氛圍,促使幼兒能自主地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gòu)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天宮一號成功上天,孩子們從電視上也知道這個信息,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孩子們的學習課本上也有“神五成功發(fā)射”的內(nèi)容,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火箭,了解發(fā)射基本環(huán)節(jié);

  2、 初步了解我國衛(wèi)星發(fā)射水平,激發(fā)幼兒愛國情感;

  3、 能繪畫或者折紙火箭。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火箭,了解發(fā)射基本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幼兒愛國情感。

  難點:能繪畫或者折紙火箭。

  活動準備

  我國多次衛(wèi)星發(fā)射視頻,航天員楊利偉的`照片、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師生談話,觀看“天宮一號”發(fā)射視頻,激發(fā)興趣,引入活動。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教師介紹“天宮一號”發(fā)射基本情況。

  2、觀看“神五”、“神六”發(fā)射視頻,教師進行簡介,讓幼兒感受祖國的強大,激發(fā)幼兒愛國熱情。

  3、認識著名航天員楊利偉。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幼兒閱讀課本。

  四、活動延伸:

  幼兒進行繪畫或者折紙火箭,到戶外玩火箭。

  教學反思

  1、課前對幼兒感興趣的點沒有把握準。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在與看視頻,對教師的介紹沒有興趣。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不足,教師講的過多,幼兒沒有充分表達的機會。

  3、幼兒活動時間不太充足。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房子不倒的秘密,激發(fā)幼兒的探索精神。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3、初步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小常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讓幼兒初步了解一些搭房子的技巧,以及房子的一些簡單結(jié)構(gòu),并可讓幼兒收集一些房子的構(gòu)造圖。

  2、材料準備:操作性材料:塑料杯、塑料板,紙皮、紙筒、易拉罐、水管、水管接口、泡沫板做的實驗演示臺,水管、水管接口、細鐵絲、小木棍。輔助材料:雙面膠、透明膠、小剪刀、塑料繩子、細鐵絲、小型電風扇。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導入活動。

 。1)提問;小朋友因為地震很多房子都倒了,你們想幫助災區(qū)的小朋友嗎?你們想蓋一間怎樣的房子呢?。

 。2)幼兒根據(jù)老師所提供的材料自由地搭建不倒的房子。

  2、感知材料,提升認知。(重點)

 。1)幼兒在實驗測試區(qū)域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并在活動中初步

 。2)了解房子不倒的各種要素,了解要讓房子不倒必需要用框架進行支撐與固定。

  發(fā)現(xiàn)新問題: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把框架固定在實驗臺中會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提問:怎樣才能把我們做好的框架固定在實驗臺上,不移位呢?

  3、動手操作,掌握技術。(難點)

 。1)激發(fā)幼兒帶著問題繼續(xù)實驗。鼓勵幼兒大膽地利用各種方法構(gòu)建房子的墻體,并與框架連接起來。

  提問:小朋友,有什么辦法把墻體和框架連接起來呢?

 。2)學習在操作中作出簡單的記錄。(附記錄表)

  4、展示與檢查,體驗成功。

  (1)師幼合作利用風扇和一起拍打泡沫實驗臺檢驗構(gòu)建的不倒的房子是否成功,分享成功的快樂并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功的經(jīng)驗。

 。怠⑼卣够顒。

  觀看《自救小常識》的課件,初步了解地震自救的小知識。

  小百科:房子指供人類居住、從事社會活動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本活動源自團結(jié)版教材(中班下)科學活動《土壤的秘密》。進行該活動時,我班科學課題“神奇的土地”系列活動的開展正處于第二個階段,即“土壤與動植物的關系”。在此之前,我們已經(jīng)進行了“階段一:土壤的種類”的活動,孩子們通過采集、觀察、分類等活動,已對土壤的種類有了一定的了解。

  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認知興趣和探索欲望。而本活動的探索對象:土壤,對孩子們來說,更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在他們眼里,隨處可見的土壤對是那么地神奇又是那么地神秘。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為什么植物和動物都可以在其中生存?因此我們結(jié)合“小工具、大妙用”的主題,針對我班幼兒年齡特點與知識經(jīng)驗積累,設計并開展該活動,旨在通過觀察、比較及操作活動,帶領幼兒探尋土壤的秘密,走入神奇的土壤世界。同時,通過對土壤的'探索,引導幼兒建構(gòu)延續(xù)的、系統(tǒng)的、自主的知識學習體系,為其今后的經(jīng)驗獲得和知識學習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土壤的樂趣,養(yǎng)成細致觀察、認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嘗試利用各種工具探究土壤里的成分,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比較能力。

  3、通過觀察和實驗,利用各種工具分離土壤中的不同顆粒,尋找土壤中的水與空氣等成分。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通過游戲、操作、實驗等掌握了分離不同物質(zhì)的方法及感受空氣存在的經(jīng)驗。

  2、教師準備:干燥的土壤、小勺、一次性紙杯制成的篩子(洞眼大小不同)、攪拌棍、紙碟(標明大、中、。、量杯、衛(wèi)生紙、透明水杯。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話:我見過的土壤。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曾經(jīng)在各種不同的地方采集過各種土壤,你們都在土壤里發(fā)現(xiàn)過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干燥的土壤,發(fā)現(xiàn)土壤中顆粒大小不同

 。1)教師提問: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土壤里的顆粒大小一樣嗎?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將這些大小不同的顆粒分離開?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分離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顆粒。

 。1)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工具?

 。2)想一想:可以怎么用?

 。3)做一做: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中,分成三組,分別用小勺、篩子和水來分離土壤的大小顆粒。

 。4)說一說: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與步驟。

 。5)比一比: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引導幼兒從操作完成速度及質(zhì)量方面進行比較。

  4、引導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探索土壤中里看不見的東西。

 。1)引導幼兒討論:土壤里還有什么看不見的秘密?

 。2)想一想:怎樣讓土壤里的這些秘密都顯示在我們的面前?

 。3)試一試:提供水和紙巾,鼓勵幼兒探索土壤中的秘密。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變化,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

  5、師幼討論:土壤里還有什么秘密?怎樣發(fā)現(xiàn)這些秘密?

  活動提示:

  1、此活動的重點是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分離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顆粒,探索土壤中看不見的東西,如水和空氣。此活動前,幼兒要有采集土壤、觀察土壤的經(jīng)驗,并對土壤的特性及種類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幼兒還應掌握使用簡單工具進行科學實驗活動的基本方法,如篩選、攪拌等。活動中,教師一是要指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實驗方法,二是要引導幼兒思考不同工具和方法的優(yōu)劣。

  2、操作過程中,教師可提供一些常見的或廢舊物品制作的工具,如透明的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碗等作為幼兒的操作材料,既可以廢舊利用,又可以保護環(huán)境;顒咏Y(jié)束后,還可以將操作工具投放到活動區(qū)中,便于幼兒反復操作。

  3、組織幼兒開展延伸活動:自制小書《土壤的秘密》,將自己在土壤中的發(fā)現(xiàn)用簡單的符號或圖畫繪制成冊。

  4、提請家長配合:

 。1)帶孩子觀察小區(qū)周圍的土壤和土壤里生活的動植物。

 。2)帶孩子查找資料,了解土壤里還有哪些成分。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編口頭應用題。

  2、初步了解應用題的基本結(jié)構(gòu),學習用三句話把一件事情講清楚。

  3、學習用簡明的語言表述事物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蝴蝶、小鳥、小猴子等許多動物磁性學具。

  2、用許多大樹、小草、小花等道具設置的森林背景。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天氣晴朗,這么好的天氣,你們愿不愿意出去玩?(愿意)。

 。ń處煄ьI幼兒來到用道具設置的森林里)今天的天氣真不錯,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許多的小動物們看著這么好的天氣,也愿意出來玩了;現(xiàn)在咱們就看看那些小動物出來玩好不好?(好)但是,在這里有一個要求,你們要會用三句話把事情講清楚,然后能說出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2、出示動物磁性學具,在磁力板上演示。

 。1)小朋友,你們看這一棵棵茂密的大樹那么美,你知道它是誰的家嗎?(知道、小鳥的家)你們看樹上有幾只小鳥?(1只),又飛來了幾只?(1只)一共是幾只?(2只)(1+1=2)

 。2)鼓勵幼兒復述:誰能像教師一樣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樹上有1只小鳥,又飛來了1只,一共是幾只?(1+1=2)

  (3)猴子是森林里最頑皮的小動物,(教師演示:樹上有3只小猴,又過來1只小猴。)誰能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鼓勵幼兒大膽的舉手)樹上有3只小猴子,又來了1只小猴子,一共有幾只小猴子?(3+1=4)

 。4)今天的天氣這么好,陽光照在小花的身上,花兒也競相開放了,你們看一看是誰聞到花的香味飛來了?(蝴蝶)誰能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讓幼兒編出三句話的口頭應用題);▍怖镉2只蝴蝶,又飛來了1只蝴蝶,一共有幾只蝴蝶?(2+1=3)

  3、老師這里還有很多的動物圖片,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們愿不愿意和小動物們玩?(愿意)請幼兒觀看圖片,并鼓勵幼兒用三句話把一件事情講清楚。

  4、每組一幅圖片,讓幼兒小聲討論,然后請一名幼兒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

  5、活動小結(jié):讓幼兒了解了應用題的基本結(jié)構(gòu),并學會用三句話把一件事情講清楚,還能用簡明的語言表述事物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活動延伸:

  讓幼兒找一找,身邊那些東西還能用三句話把它講清楚,并能用簡明的語言表述事物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如,草地上3只大白鵝,有走來2只大白鵝,一共有幾大白鵝?(3+2=5)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

  課件、電子白板、幼兒電腦,音響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激發(fā)幼兒了解寶寶是如何出生的愿望。(教師在學生機上事先放好課件,幼兒可以自由點擊觀看)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寶寶的照片,你們想看嗎?(使用電子白板的文件夾功能,拖出許多的寶寶照片)師:那你們知道這么多可愛的寶寶是從哪里來的嗎?

  通過觀看視頻,初步了解精子和卵子。(故事用錄制好的進行播放,講到精子卵子重點部分的時候用聚光燈、放大功能提醒幼兒注意。)2、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錄像,看過錄像后你們就大概就會了解自己是怎么出生的了!

 。1)、幼兒觀看錄像

 。2)、教師提問:爸爸媽媽身體中的哪兩個細胞結(jié)合才變出小寶寶的?

 。3)、精子和卵子結(jié)合后產(chǎn)生了什么變化,慢慢的變成小寶寶的?

  3、通過自己點擊相應圖片和解說,進一步了解精卵結(jié)合以及之后的變化。

  小朋友對于精子和卵子的結(jié)合已經(jīng)變化有了一點點的了解了,為了讓你們了解的更加清楚,老師準備了一些圖片,你們可會更加清楚的了解精子卵子變化的'過程了!

  幼兒自由點擊相應的圖片進行了解。

  4、教師對剛才幼兒所了解的知識進行提問。(使用白板的記憶功能與一些動作功能)

  5、結(jié)束游戲:排一排。(使用電子白板中的拖拉、縮放功能)小寶寶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以后,慢慢的在長大,慢慢的會坐,會走,會說話,以后還要上學,還會變成媽媽呢!老師準備了好多的圖片呢,誰能把這些照片排一排,年齡從小到大排。

 。ㄓ變翰僮鳎┤苏娴氖欠浅I衿妫軓膬蓚小小的細胞變成一個人,其實人體還有許多的秘密呢,下次我們再來探索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diào)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本活動運用紙板這一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沿著“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結(jié)果討論”這一線索層層推進,讓孩子們通過積極主動地操作,去探索物體平衡這一科學現(xiàn)象;顒佑汕楦屑ぐl(fā)導入,始終把幼兒探究習慣的養(yǎng)成融入豐富的問題情境中,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催動幼兒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積極探究的態(tài)度,養(yǎng)成積極探究的行為習慣。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形狀的紙板都有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

  2.探索用不同材料頂紙板的難易程度,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jīng)驗。

  3.樂于參加探究活動,體驗頂紙板的快樂。

  教學準備:

  1.雜技節(jié)目《頂碗》視頻。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紙板,粗吸管,紙筒芯,鉛筆,易拉罐,彩色紙棒。

  3.幼兒實驗記錄表人手一份,記號筆,教師實驗記錄表。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感知不同形狀的紙板都有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

  2.探索用不同材料頂紙板的難易程度,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jīng)驗。

  教學方法和手段:

  談話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練習鞏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欣賞:激發(fā)幼兒頂紙板的興趣

  1、師: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精彩的節(jié)目吧。

  播放雜技表演《頂碗》視頻,幼兒觀看。

  2、師生討論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雜技演員表演的

  1、欣賞視頻頂碗

  2、認真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

  通過觀看具有視覺沖擊力的雜技節(jié)目,喚醒幼兒已有的頂紙板的活動經(jīng)驗,極大地調(diào)動幼兒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積極性,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鋪墊。什么節(jié)目,那么多小碗都頂在什么地方,除了用頭頂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頂。

  3、師:雜技演員真有本領。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紙板,想請你們也來學學雜技演員,試著用身體部位來頂紙板。

  4、師:你們的紙板都頂起來了嗎?除了用身體來頂紙板,我們也可以用工具來頂一頂紙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來頂紙板呢?

  3、幼兒嘗試用身體部位頂紙板。

  4、幼兒發(fā)散討論。

  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幼兒進行大膽嘗試,試著用身體部位來頂紙板。二、嘗試:發(fā)現(xiàn)頂紙板的最佳位置

  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圓圓的紙筒芯,請大家試一試,你能用這個小圓筒把紙板平平穩(wěn)穩(wěn)地頂起來嗎?

  2、師:你們頂起來了嗎?紙筒芯大約頂在紙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個位置都可以頂起來嗎?

  3、小結(jié):我們要把工具頂在紙板的中心,就能把紙板平平穩(wěn)穩(wěn)地頂起來。

  4、師:不管什么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它的中心點,想不想把這個神奇的點用筆記下來呢?如果一邊玩一邊記有困難,可以請好朋友幫忙哦!看看哪一對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務。

  教師觀察、指導、檢查每一個幼兒的操作情況,引導幼兒把找準的位置巧妙變成一個成功的笑臉。

  展示幼兒討論的結(jié)果。小結(jié):原來這些不同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把紙板平平穩(wěn)穩(wěn)地頂起來。

  三、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

  1、師:請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紙筒芯、粗吸管、鉛筆等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哪些很難頂起紙板。

  2、出示教師記錄表。

  師:看來每個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樣。老師這里有一張有趣的記錄表,請你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你覺得最容易的就在記錄表的“?”欄里標上“1”,接下來呢就依次標上“2”“3”“4”,給它們排排隊、編編號吧。

  3、師:到底用哪種材料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哪種材料很難頂起來呢,就讓我們用這些材料在剛才找到的中心點上分別試一試,看看你猜得對不對,再把試的結(jié)果在“!”欄里記錄下來。

  展示2~3名幼兒的記錄表,集體驗證操作結(jié)果。

  1、幼兒第一次實驗,自由嘗試頂紙板。

  2、幼兒觀察自己頂?shù)奈恢,與同伴討論成敗原因。

  3、幼兒再次嘗試,找找紙板的中心點。

  4、幼兒兩兩合作在紙板上尋找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并在紙板上畫出記號。

  1、根據(jù)老師出示的易拉罐、紙筒芯、粗吸管、鉛筆等各種材料,幼兒猜想。

  2、幼兒記錄下自己的猜想。

  3、幼兒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并記錄下操作結(jié)果。

  捕捉本次探究活動的關鍵性問題“怎樣把紙板平平穩(wěn)穩(wěn)地頂起來”,讓幼兒帶著任務去思考,引導幼兒反復嘗試,相互質(zhì)疑、爭論,促使幼兒不斷去探索、發(fā)現(xiàn)。獨具匠心的笑臉增強了孩子們參與探究活動的信心。

  猜想、驗證和記錄交替進行,猜想在前,驗證在后,個性化的記錄使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推動幼兒的探究活動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四、討論:找出有利于頂紙板的因素

  師:剛才我們用這么多的材料都試了頂紙板,為什么用易拉罐、紙筒芯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而用吸管、鉛筆卻很難把紙板頂起來呢?小結(jié):頂?shù)拿媸瞧狡降,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穩(wěn)地頂起紙板。幼兒結(jié)伴討論、分析,教師幫助幼兒梳理經(jīng)驗。

  通過探索經(jīng)驗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蘊藏的科學原理。五、表演:分享頂紙板的快樂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頂紙板的本領,雜技團邀請你們一同去參加他們的表演呢。孩子們,上場吧!

  鼓勵幼兒擺出各種身體造型。

  幼兒手持彩棒,在音樂聲中進行頂技表演在輕松的氛圍中,將探索獲得的活動經(jīng)驗進行遷移運用,與同伴分享快樂、分享成功,使幼兒對探索活動依然保持濃厚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01-02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蝸?茖W教案09-30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大班科學教案06-15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