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集合[4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詩歌,按彩虹從出現(xiàn)到消失的過程,通過人物的對話,描繪了彩虹的美麗,抒發(fā)了作者對彩虹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神往之情。全詩共有六個小節(jié)。首尾兩節(jié)講彩虹的出現(xiàn)、消失。第二到第五小節(jié)用對話的形式描寫了小朋友們對彩虹的聯(lián)想和想象,形象地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和贊嘆彩虹美麗的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激發(fā)對彩虹的贊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神往之情。
2、熟讀課文,體會彩虹之美,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語言美。
3、會認13個字,繼續(xù)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會寫6個字,能按筆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彩虹嗎?彩虹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說說?指生匯報。
2、師:許老師搜集到一些圖片,想送給大家看看。生欣賞彩虹的圖片。
3、師:彩虹美嗎?(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美麗的彩虹》。
4、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5、通過字的演變,教學“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丁丁冬冬帶著弟弟妹妹,來到草地上,看到了一道美麗的彩虹,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想聽嗎?
2、師范讀課文,生指字,聽讀識字。
3、生自由讀文,要求:標上小節(jié)號,圈畫生字詞。
4、指生匯報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自學了哪些字詞。師相機提醒較難的字音。
5、指生分小節(jié)讀文。
三、研讀課文,加深理解
(一)第一小節(jié):
1、師:彩虹什么時候出現(xiàn)?課文中怎么說的?請找出來。指程度較差的二生回答。
2、指導朗讀:“高高”
3、給“空”組詞。
。ǘ┑诙」(jié)
1、師:看到彩虹出來了,丁丁說了什么?請表現(xiàn)好的`同學來回答。
2、師指導朗讀:你覺得要強調哪些詞,讀起來比較好聽?
3、(指圖)師:丁丁在彩虹橋上看到了什么?
4、出示銀河圖:生欣賞圖片,師補充課外知識(銀河在中國古代又稱天河、銀漢、星河、星漢、云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銀河,只不過夏秋之交看到了銀河最明亮壯觀的部分。)
5、齊讀第二小節(jié)。師:看了這么美的銀河,心情怎么樣?帶著這種心情,讓我們再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讀。
。ㄈ┑谌」(jié)
1、師:冬冬聽到丁丁說得這么好,也忍不住了。她說了什么呢?請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來回答。
2、師:冬冬是個愛漂亮的小女生,她覺得彩虹像一條?這是一條怎樣的項鏈?
3、猜謎語:一土一田,共字在下面,右邊斜鉤加一撇,別忘帶個點。(戴)
4、男女生分開讀。
5、仿寫:
。1)(指生說)丁丁覺得彩虹像 。冬冬覺得彩虹像。 一座神奇的橋、一條美麗的項鏈。
(2)你覺得彩虹像什么?生思考再回答。(你們的想象力很豐富??)
四、復習鞏固,學寫生字
。ㄒ唬⿲W習生字詞
1、認一認,讀一讀
第一組詞語:齊讀、指一列開火車
第二組詞語:女生讀,選一詞或幾詞造句。
第三、四組詞語:齊讀
2、比一比:
課件呈現(xiàn)單字,生搶答
。ǘ⿲W寫生字
1、課件呈現(xiàn)要寫的字。師: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嗎?指生說。
2、指生回答。
3、師結合字源重點提醒“定”“巨”:定的捺要斜才好看。巨的筆畫筆順要注意。
4、生練習書寫生字。
5、展評練習。
五、總結
1、師:同學們,彩虹出現(xiàn)幾分鐘后,便會消失,這節(jié)課也很快就要過去了,讓我們把美好的聲音送給彩虹,跟它說再見吧。
2、生齊讀詩歌。
六、板書:
橋、項鏈??
美麗的彩虹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幼兒對人物組成部分的畫法已有一定認識,但是通過在折過的紙上畫出人物,還從未嘗試,所以開展了這次活動《滑稽的小人》。讓幼兒在折疊過的紙上畫人物,并連接,使小人的某個部位變長,創(chuàng)造出一個滑稽的小人,培養(yǎng)幼兒在學習活動中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意識。感受畫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探究小人變長與紙的折疊關系。
2、在繪畫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記號筆、范例、未折疊的紙片、折疊的紙片。
活動過程:
一、畫一畫
理解頂天立地的意思,在未折疊的紙上學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1、你們會畫畫嗎?會畫些什么?
2、畫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想一想,什么是頂天立地?
3、用什么頂?shù)教?那用什么踩地?/p>
4、你覺得它是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為什么?
5、頂天立地在紙上是要大大的頭畫在紙的最上面,腳要穩(wěn)穩(wěn)的踩在最下面。
6、拿一張紅色的紙,畫一個豎的小人。
7、上面的小人都頂天立地嗎?他們的頭有沒有頂天,腳有沒有在地上。
二、變一變
嘗試在折疊的紙上畫“頂天立地”的小人,感受小人結構部位的變化。
1、不能打開折疊的地方;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2、畫好后打開,你的小人怎么了?什么地方被分開了?
3、為什么他們斷的地方不一樣?折起來的地方有什么?(折痕)
4、你的折痕在哪里?折痕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5、有折痕的地方就是小人斷掉的地方。
6、將斷開的小人連起來,提問:小人怎么樣了?
用什么方法讓它長高了?(把分開的地方連起來)
7、幼兒操作并展示。
三、玩一玩
再次嘗試畫滑稽小人,感受學習的樂趣。
1、你想讓滑稽的小人哪個部位分開來,變得更長?想把變長處畫在折痕線上。
2、幼兒操作,感知不同作品。
活動延伸:
如果把紙橫過來畫、斜著畫、多折幾次畫,小人會怎樣變化?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一畫,觀察觀察。
活動反思:
一個教學活動的好壞,其目標的設定是活動的關鍵。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頂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結構部位的變長與紙的折疊方法的關系。教師與幼兒的交流方式應該多樣化,不能簡單的一問一答的方式。這樣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
2、通過欣賞廢物巧利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孩子們通過動手折籃子的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2、讓學生觀察周圍環(huán)境,說出環(huán)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垃圾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二、活動重難點:
了解垃圾的危害、籃子的編折。
三、活動準備
1、學生對垃圾的分類進行調查。
2、學生對垃圾的危害進行整理,查找。
3、廢舊報紙
四、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漸入新知
教師分別向學生出示一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圖片,一組環(huán)境被嚴重污染了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探討主題,變廢為寶
1、師: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垃圾?(說說自己的小調查) 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一、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二、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2、了解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huán)境的'危害
師:那么,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huán)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我們通過上網了解到,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huán)境的危害主要有:
第一、占地過多,同時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如塑料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體。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面包紙等,不僅造成環(huán)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死亡。
第四、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fā)生,造成重大損失。
3、認知沖突
師:看來啊,垃圾對我們人類的危害還真不少呢。那有什么辦法減少危害呢?(揭示課題:變廢為寶——廢物巧利用)
那我們如何變廢為寶呢?我們可以做點什么呢?(兩種途徑,課件展示)
(三)、欣賞借鑒,觀察學習
出示變廢為寶的圖片,感受他人的智慧的同時,接受變廢為寶的理念。(課件展示)
(四)動手操作,集體評價
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試試,我們也來個廢物巧利用呢?請看視頻《廢舊報紙折籃子》。同學們做。
隨機評價幾個同學的作品。
(五)、收獲總結,拓展作業(yè)。
今天你又有哪些收獲呢?今天放學后跟家長一起做一個由廢舊品做的小物件,咱們比一比哪個家庭做得好!
下課!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撕、貼圓形的西瓜和西瓜上紋路。
2、嘗試用一只手轉動蠟光紙,一只手撕,變成圓形,撕出圓圓的西瓜。
3、將自己撕剩下的紙張放進空簍子中。
活動準備:
每組兩盤漿糊,兩塊抹布,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西瓜。
。1)教師:圓圓又大大,像個大皮球,衣服綠油油,身體紅通通。西瓜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欣賞范例。說說:西瓜的外形是怎樣的?西瓜里面的瓜瓤是什么顏色的呢?你知道這幅畫面上的西瓜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
三、教師示范撕西瓜的基本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撕西瓜的方法,重點讓幼兒掌握撕圓形的方法。
四、幼兒撕貼:甜甜的西瓜。
教師鼓勵幼兒撕切開的西瓜,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注意要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撕紙的`方法。
五、評價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讓大家相互欣賞,相互交流,讓幼兒說說:你最想吃誰的西瓜?為什么?教師對幼兒制作的西瓜給予表揚和肯定。
六、音樂游戲:大西瓜。
結合活動在點點加工廠提供了撕紙材料,讓孩子撕貼西瓜,培養(yǎng)孩子對撕貼畫的興趣。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西瓜》首次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撕出有規(guī)則的圓形(西瓜),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yǎng),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于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xié)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fā)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情景,讓幼兒以“我的大西瓜”來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的欲望,而且我在示范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夸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復強調并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后,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圓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沿著外邊的記號撕,慢慢的移動按住西瓜的大拇指和食指,雖然孩子們有著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主題墻上時,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復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后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美術教案[經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經典】美術教案08-04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美術教案【經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