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學習初步的浮雕構成知識,培養(yǎng)學生抽象構成的能力,在紋樣的組合排列和色調處理中加深對圖案形式美(統(tǒng)一、變化)的感性認識。
重點:認識設計動物浮雕。
難點:1、對動物浮雕知識的理解。
2、運用泥團、泥條、泥塊形成點、線、面,簡練夸張地表現(xiàn)動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欣賞引入新課:
出示課前準備的構成的動物造型及教師的范品,指導學生仔細欣賞。認識這些動物有不同的花、果、葉、莖,它們的形狀、顏色各有特色。
板書課題:浮雕(設計)。
二、講新課:
1.指導學生觀看右上圖的照片,指出樹葉的形狀本來很簡單,色彩也很單純,由于它重重疊疊,便產生了豐富奇妙的裝飾效果。人們從這現(xiàn)象中找出了一種規(guī)律,就是現(xiàn)代設計的構成方法——雕塑。教師演示用兩片樹葉的外形,并將它們部分疊合,從它們形狀、色彩的變化,說明用這種構成形式可以設計出很漂亮的動物浮雕。
2.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浮雕設計作品,講解設計步驟,邊講邊演示:
、龠x一個不太復雜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只畫外形)。
、谠诩埳袭嬕粋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個畫在格內,使每個基本形之間都有一部分疊合在一起,注意疊合時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變化,疊合部分的面積也應有大小、多少的變化。
、圻x擇同一種動物的三四個不同構圖,標在畫紙上,然后按稿著色,進行雕塑。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先讓學生朗讀理解課文及作業(yè)要點,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設計一幅動物浮雕。
四、講評: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從構成的方法與效果作講評,以加深學生對設計知識的'體會。
第二節(jié)
一、課業(yè)準備:印有一件線描動物的作業(yè)紙,每人一張。
二、教學要求:繼續(xù)練習浮雕設計,運用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構成知識,為各式動物設計花紋。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宣布學習要求。
2.出示三種未經裝飾的動物的線描圖,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用雕塑的構成方法,在上面畫上自己設計的花紋,方法與上一節(jié)課相同。
3.學生作業(yè):為衣服設計好看的圖案。
4,講評:從實用、美觀、新穎的角度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使學生對設計的原則有明確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聚散之美
2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聚散之美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聚散之美
教學難點: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聚散之美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入話題聚散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畫面,比如放學以后學生全部從教學樓中出來,以教學樓為中心體現(xiàn)一種聚散現(xiàn)象,讓學生說說有哪些聚散現(xiàn)象,導入新課。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展示圖片資料,煙花綻放的那一刻,鮮花盛開的.快節(jié)奏,螞蟻從洞口出來進去,讓學生說說美不美,為什么美?
教師總結:聚散的美都體現(xiàn)在一種動態(tài)上面,時間很短暫,但是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是永恒的,那么我們能不能將聚散定格呢?用繪畫的形式將聚散之美表現(xiàn)出來。
活動二:賞析課本中的圖片《春如線》——吳冠中,學生描述作品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大師描繪的是春天,纖細柔和的線條猶如少女的長發(fā)和垂柳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嫩綠初露,大自然的萬物都散發(fā)著生命的氣息,彩墨點點,如春花燦爛;分析課本上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
教師總結:表達聚散可以點線面結合,是畫面更加生動富有節(jié)奏,還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噴灑,粘貼,滴,灑,畫。
三、學生作業(yè)
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件表現(xiàn)聚散的作品(提示學生注意保持教師清潔)
四、作業(yè)賞析
教師和學生根據不同的作業(yè)情況給予評價,學生做出自我評價。
五、課外作業(yè)
學生自己找一些聚散作品,進行評價。
美術教案 篇3
1、 引導幼兒認識水墨畫是國畫的含義。
2、 認識宣紙、顏料等特殊用品并學會使用工具進行繪畫。
3、 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的能力
一、欣賞水墨畫,認識畫畫工具
1、 出示國畫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幅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
。ㄒl(fā)幼兒對新的繪畫方式的興趣)
2、 出示繪畫工具,引導幼兒了解
理解宣紙與白紙的不同(質地)請幼兒進行比較
指導國畫需要特殊的顏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淺變化(水稀釋)
正確的是用毛筆,知道細的地方用筆尖畫,粗的`地方用筆身畫
3、 欣賞圖片,引導幼兒感知國畫的魅力
二、教師示范,引導幼兒繪畫葡萄
引導幼兒看清教師是怎樣運用毛筆和墨汁的?(注意水與顏料的搭配)
畫葉子用筆的什么部位畫?最后畫葉梗的時候,應用筆的什么部位畫?
三、幼兒作畫,教師知道,知道幼兒拿筆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畫面的布局,及繪畫時的先后順序。
四、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五、延伸:活動區(qū)中進行練習
美術教案 篇4
標志設計
(七年級上冊第4課)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課。教材以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的設計方法與應用來組織教學內容,分2個課時進行教學。著眼點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以及應用標志知識的能力。
從地位作用看:本課是對過去的美術知識與生活經驗綜合運用,從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和應用中,開發(fā)創(chuàng)意的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從教學內容看:本課教材可分兩個部分:標志單體設計和綜合應用。知識點有標志的分類、表現(xiàn)形式、設計的原則、方法和應用;實例主要有奧運會標志設計理念、設計工作室標志設計元素分析和中學運動會的系列化視覺設計等;學生活動一是設計學校公共標志,活動二是小組合作設計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系列化的視覺設計。教材還有相關鏈接的拓展內容,以及評價要點。理論雖豐富,但實踐性強;概念雖很多、但系統(tǒng)性明確。
從學情分析看:標志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視覺藝術之一,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生在生活經驗有一定的日常積累,所以,適合以師生交流互動的形式開展課程活動。并且,設計藝術所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自由度和參與度。本教材也在這一點上做了充分的資源準備,各類實例貼近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
本課為第一課時,學習標志的單體設計,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處理(減法)和信息傳達(等于)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為第二課標志設計綜合應用作鋪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學習標志設計的幾種常用手法。
2.過程目標:在大膽表現(xiàn)、自我創(chuàng)意中,打開發(fā)散性的設計思維。
3.情感目標:認識標志設計之美,體驗標志創(chuàng)意之美,增加對設計的情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認識標志的分類和幾種標志設計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
2.難點:如何使想法轉化為獨特和優(yōu)美的標志圖形。
四、教學方法
1.概念通俗化:本課概念豐富,學生難理解,不容易記憶,教師將標志設計的手法歸納為“加法”、“減法”和“等號”,把教材的'知識點滲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內容!凹臃ā奔礃酥驹厥占黝悎D形符號的組合表現(xiàn)豐富的內涵;“減法”即標志圖形的處理,對素材進行藝術的概括與提煉;等號”即標志圖形的傳達,內容的定位。
2.圖形引導法:教學中把枯燥的理論轉化成圖形,用圖形對話的方式,突出美術課的視覺性,在圖形體驗中理解標志設計的意義,突出教學重點。
3.實戰(zhàn)教學法:教學過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實戰(zhàn),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境,引發(fā)課堂大膽思維的氛圍,在師生思維碰撞中產生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的火花,解決難點。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課件等。
學生:作業(yè)紙、筆等繪畫。
五、教學過程
(一)圓形相加游戲導入,理解標志的元素。
1.圓形相加游戲
一個圓形……
兩個圓形……
(答案千千萬)
三個圓形……紅綠燈
四個圓形……奧迪
五個圓形……國際奧委會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打開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賞和理解教材中歷屆奧運會的標志構成元素和深刻內涵。
3.概括要點,揭示課題
在師生圖形對話中,板書:標志設計
圖案(形、色) 傳達 信息
(內容) (方法) (主題)
用特定的圖案來傳達特定的信息就是標志
(二)從標志的分類中展開
紅綠燈 奧迪 五環(huán) 正好是標志的三個不同門類:
即公共標志 企業(yè)標志 機構標志……
教材中還例舉了其他門類的標志……認識標志的分類
(三)從標志設計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門類的標志各式各樣,設計方法卻有相同的規(guī)律可循。
1. 方法一:加法,舉例引導
將象征的圖案通過“加法”結合,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奧迪:
四個圖形象征四大分部,組合疊加象征企業(yè)合并。
奧運五環(huán):
五圓形象征五大洲,組合疊加象征團結友愛。
結論:
運用抽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豐富的設計內涵,形成了標志。 加法延伸: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文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中國印標志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數(shù)字的象征,通過“加法”,傳遞信息,形成標志…… 教材實例:香港回歸標志
2.方法二:減法
通過“減法”,將標志圖案簡潔明確,也是標志設計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險:
醒目的黃黑警示色,單純的感嘆號,“減”略卻快速地傳達了信息,形成標志……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難點
蝴蝶圖案的繪制。
教學準備
掛圖幾張、范作幾張,錄音機、磁帶、牙簽、細棒、透明膠。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師:我想請大家猜一個謎語:兩根觸角細又長,身穿一件花衣裳;百花叢中采花忙,好似漂亮小姑娘。
學生回答。
師:今天我們學習畫蝴蝶,并且讓蝴蝶飛起來。請大家把書翻到第8頁,蝶兒飛飛。
老師板書課題。
二.認識蝴蝶
1.師:先請大家看看書蝴蝶的圖片和別的小朋友畫的蝴蝶(有條件的學?煞藕Y料的VCD或DVD),說說蝴蝶長得什么樣子?
學生舉手回答。
2.老師小結,并分部分粘貼蝴蝶的身體各部:蝴蝶有兩對翅膀,上面的翅膀大一些,下面的翅小一些。每對翅膀左右兩邊形狀和花色一模一樣,即左右對稱。蝴蝶有細長的.身子和兩根觸角。
3.師:蝴蝶是自然界中最美的昆蟲,它美在哪里?學生各抒己見。
師小結:蝴蝶的形狀多種多樣,顏色鮮艷美麗。老師這里畫了幾只蝴蝶,大家欣賞。(老師張貼掛圖)。
簡單分析它們的形和色以及用什么繪畫工具畫成。
三.蝴蝶做法講授
1.老師拿出一只做好的蝴蝶,讓它舞動起來。提問:蝴蝶如何制作?學生舉手答。
小結:首先將蝴蝶剪下來,然后為它涂上顏色,再使它飛起來。
(1) 剪蝴蝶
先讓幾名學生上臺剪一只蝴蝶,看誰的方法最好。
老師小結并示范,首先將紙對折,在對折的紙上畫半只蝴蝶,只勾輪廓。然后依輪廓剪下蝴蝶。
這樣剪下的蝴蝶形狀左右對稱。(板書:剪)
(2) 畫蝴蝶
為蝴蝶畫上花紋,涂上顏色。
注意花紋色彩左右一樣。(板書:畫)
。3)使蝴蝶飛起來。(板書:飛)
讓學生想想除老師剛才飛舞方法外,還有什么好方法使蝴蝶飛起來。叫幾名學生拿老師做好的蝴蝶,想辦法讓它們飛舞,細繩、小棒、牙簽、透明膠供他們使用。學生在臺上嘗試,下面的學生看他們動手。
師小結:一種方法是左手、右手分別捏住蝴蝶的小翅膀,手指運動,帶動翅膀舞動。另一種是用透明膠將牙簽粘在蝴蝶的身子上,甩動牙簽或另一只手合攏、松開蝴蝶雙翅,使之舞動。當然還有其它方法,大家開動腦筋,
四.學生剪畫蝴蝶,老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強調不要將蝴蝶剪得太小,左右的花色要一樣。
老師及時表揚展示好作品。
五.使蝴蝶飛舞起來
讓先做完的學生飛舞自己的蝴蝶。
讓學生上臺來展示和飛舞蝴蝶,評出最美和姿勢最優(yōu)雅的蝴蝶。
六.提問并小結
師:剛才同學們的蝴蝶畫得美,飛的姿勢也很好看,老師非常高興。但我還想考考大家對蝴蝶有多少了解。我這里有兩個問題:
1.蝴蝶為什么喜歡在花從里飛?
2.輕輕捏蝴蝶的翅膀,手上會有什么?它們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回答,老師小結:蝴蝶喜歡在花從里飛,因為它們喜歡采花蜜。輕輕捏蝴蝶的翅膀,手上會有粉末,那是蝴蝶的鱗片。鱗片能使蝴蝶飛動起來更加有力,而且是蝴蝶的保護色。
師:其實蝴蝶身上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去了解和發(fā)現(xiàn),我把這個任務作為作業(yè)留給大家。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課首先以橋的知識的搶答游戲導入,激發(fā)了同學的學習興趣,并確認同學課前預習的實效性。通過觀察、分析家鄉(xiāng)的橋,了解橋的藝術特點,從而激發(fā)同學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并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作家鄉(xiāng)的橋,培養(yǎng)同學的美術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查找資料,培養(yǎng)同學的自主學習能力;欣賞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提高同學的鑒賞能力。
引導同學了解橋的結構和造型特點,了解、欣賞橋的造型美。啟發(fā)同學用繪畫的形式表示家鄉(xiāng)的橋,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作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用自身喜歡的繪畫形式創(chuàng)作家鄉(xiāng)的橋。
難點:了解橋的結構、用途,感受橋的造型美。
四、學具準備:收集有關橋的圖片和資料、紙、喜歡的畫材。
五、課時布置: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龑
1.課前教師安排了用各種形式查找有關橋的資料,了解了有知橋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橋的知識
2.出示搶答問題
(1)中國最古老的橋建于?第一座浮橋建在什么地方?公元35年,建在長江。
。2)我國古代石拱橋的杰出代表是舉世聞名的河北省趙縣的什么橋?趙州橋
。ǘ┌l(fā)展
1.家鄉(xiāng)的橋很多,建在不同的位置,請小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它們的用途是什么?
(2)橋的形式多樣,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它們的一起之處?也就是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不同之處?
2.家鄉(xiāng)的橋真是太美了,想不想動手畫一畫?怎么畫?老師根據同學說,用線描的形式示范作畫過程。
3.欣賞同學創(chuàng)作的家鄉(xiāng)的橋的美術作品。
4.作業(yè)要求: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作家鄉(xiāng)的橋,橋畫好后可以根據畫面需要添畫背景。
5.同學練習、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ㄈ┰u價
1.同學畫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相互欣賞。
2.師生評價作品時圍繞三點;
。1)是否表示家鄉(xiāng)的橋。
。2)橋的造型美嗎?添畫背景是否適合?
(3)構圖合理嗎?
(四)拓展
1.一起來欣賞畫家用各種表示形式創(chuàng)作的橋。
2.除了畫橋,還可以用各種資料進行制作,欣賞書中用其它資料制作的橋。
3.隨著科學和時代的發(fā)展,橋的造型、用途也在不時變化,你們想不想欣賞小朋友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出的非常有特色的未來的橋。
2、 新老廚房
一、教材分析
廚房是每戶家庭必不可缺的.。通常,廚房可以折射出一個家庭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狀況。廚房的變化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讓同學觀察廚房就是引導同學學習仔細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通過畫畫家中的廚房或想象中的廚房可以提高同學的觀察能力、繪畫表示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材中選擇顏文樑的色粉畫《廚房》作為欣賞的范例,可以使同學了解美術表示形式的多樣性。同時通過新老廚房兩張照片的比較分析,觀察廚房中常用物品的革新,可以讓同學進一步了解社會經濟發(fā)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真切地感受新生活的美好。三幅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學作品為同學的創(chuàng)作、表示活動提供了參考的樣本,也告訴了同學對自身的創(chuàng)作形式可以作出多種選擇,拓寬了同學的造型表示手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新老廚房的變化,切實地感受時代新貌,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
2.通過畫畫家中現(xiàn)在的廚房或想象中的未來廚房,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繪畫表示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廚房、用自身喜歡的繪畫形式表示廚房。
難點:表示出廚房的細節(jié)。(特別是廚房中常用的物品。)
四、學具準備:(同學)鉛畫紙、水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師)相關課件(新老廚房的圖片、畫家的作品、同學作品)等。
五、課時布置: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導入。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蒸籠、水瓢、橄面杖、鐵鍋等保守的廚房用具,由此引出老廚房的圖片欣賞。接著欣賞新廚房的圖片。揭示課題《新老廚房》。
。ǘ.談話交流。
同學互相介紹自身家的廚房(包括廚房格局、常用的物品等)。
。ㄈ┬蕾p啟發(fā)。
教師用課件展示畫家關于《廚房》的繪畫作品和同學示范作品,同學欣賞分析其表示內容與表示方法。
。ㄋ模.創(chuàng)作表示。
同學用自身喜歡的繪畫方式畫畫自家現(xiàn)在的廚房,教師巡回輔導。
(五).交流評價。
同學展示作品,互相介紹作品并互相評價。教師總體評價。
。.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一).游戲引入。
教師請同學為他設計一套廚房用具,引出本節(jié)課的任務——畫想象中的廚房。
。ǘ.欣賞啟發(fā)。
教師用課件展示新穎的廚房用具,同學欣賞分析其造型特點與用途。
。ㄈ.小組討論。
大家想象中的未來廚房會是怎樣的?
。ㄋ模.創(chuàng)作表示。
四人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一幅未來廚房的想象畫。教師巡回輔導。
。ㄎ澹.作品交流。
展示作品,小組派代表介紹創(chuàng)作思路。
師生一起評價。
。.小結下課。
3.設計小板報
教學目標
1.了解板報的基本組成要素,感受不同板報的特點和作用。
2.學習簡單的板報版面設計,提高同學處置信息資源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3.培養(yǎng)同學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簡單的版面設計。
難點:板報設計的創(chuàng)意。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水彩筆、油畫棒或水粉畫工具、鉛筆、尺子等。
。ń處煟〤AI課件、圖片資料、優(yōu)秀同學作業(yè)、 顏料、鉛筆、尺子。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學校要舉行慶!傲弧卑鍒蟾傎悾嗬镎埬銇碓O計,你打算設計怎樣的內容和形式? 小組討論交流。
(2)揭示課題《設計小板報》。
2.引導欣賞,加強體驗。
。1)演示CAI課件(有關慶!傲弧钡陌鍒笤O計稿等),同學欣賞。
。2)請同學說說欣賞感受,教師小結:①這些板報的形式透出濃濃的節(jié)慶氣氛,起到了宣傳活動的效果;②以圖為主的板報一般由主圖和標題組成。
3.傳授方法,激發(fā)創(chuàng)意。
(1)確定板報主題。
。2)進行標題設計。①同學考慮:進行板報美術字的設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②教師講評:字體的選用和設計是版面構成的基礎,常用的中文字體主要有宋體、楷體、黑體、隸書、變體等美術字。美術字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實用字體。隨著電腦技術的運用,又出現(xiàn)了許多新設計的字體(課件展示各種字體)。③教師示范。(選擇同學最喜歡表示的變體美術字示范。)
(3)繪制主題插圖。①明確要求:插圖、標題的內容要和板報的主題思想一致。突出代表性的圖片,同時要有形狀、大小、位置和疏密的變化。②教師示范。
教學后,繼續(xù)演示CAI課件,欣賞優(yōu)秀板報設計稿,拓寬同學視野。
4.作業(yè)練習,表示感受。
。1)提出作業(yè)的要求:以“節(jié)慶、活動宣傳”為內容,設計一個以圖為主的小板報,要求主題突出、個性活潑、色彩明快。
(2)同學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5.展示作業(yè),欣賞交流。
。1)小組內作業(yè)交流、評議。
。2)全班欣賞、評述典型作業(yè),教師小結。
6.學以致用,社會實踐。
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協(xié)助社區(qū)出一期節(jié)慶或主題宣傳板報。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ㄍ瑢W)水彩筆、油畫棒或水粉畫工具、鉛筆、尺子、剪刀、膠水等。
。ń處煟〤AI課件、圖片資料、同學優(yōu)秀作業(yè)、其他形式的板報資料。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思維。
。1)同學欣賞:除了以圖為主的板報形式,還有圖文結合的板報。今天,我們學習圖文結合的小板報設計。演示課件,同學欣賞圖文結合的優(yōu)秀板報設計。
(2)同學討論:這些板報好在那里?它的題圖和文字的位置布置如何?色彩處置怎么樣?還有哪些你認為勝利的地方?教師總結。
(3)同學考慮:怎樣借鑒優(yōu)秀板報設計的經驗,進行小板報設計?(從創(chuàng)意、編排、色彩搭配等方面考慮。)
2.學習探究,激發(fā)創(chuàng)意。
。1)板報構成的一般內容:報頭、題圖、欄目、插圖、期號、花邊等。
。2)板報設計的基本要求:①分清主次,布置好報頭,突出重點文章;②文章和題目、插圖、題花之間要有內在聯(lián)系,圖文搭配的比例要得當;③文章題目的字體、大小要適當,文字排列橫豎應有變化;④要使版面堅持平衡穩(wěn)定,注意圖文交叉,疏密適宜;⑤版面某些地方可適當留空。
。3)板報設計的大致順序:①確立主題。②勾畫版面草圖。③排版。④畫報頭和題圖、插圖。⑤寫標題。⑥修整裝飾。
3.創(chuàng)意設計,作業(yè)練習。
。1)選擇自身喜歡的主題和內容,設計一張有創(chuàng)意的小板報?梢元毩⒖紤]完成,也可以與同學合作完成。
。2)要求:寫出設計意圖,即創(chuàng)意。
4.作業(yè)欣賞,開拓思維。
。1)同學作業(yè)展評,課堂小結。
(2)收藏、保管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
5.提出主題,拓展延伸。
課后,在電腦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制作一張電子小板報,或其他形式的小板報,舉辦一次小報交流展。
第4課 我的喜怒哀樂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的各種表情,學習運用夸張、變形等方法來表示人物的不同神態(tài)。
2.欣賞運用各種方式表示人物表情的圖片資料,提高同學對人物表情的感性認識,以和懂得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重要性。
3.嘗試不同工具、資料和表示過程,豐富視覺和審美經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嘗試用不同形式來表示人物的表情神態(tài)。
教學難點: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掌握與夸張表示。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ㄍ瑢W)水彩筆、簽字筆、記號筆等。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風箏對稱的藝術美,激發(fā)對民間藝術的興趣。
2、運用對稱裝飾的方式大膽對風箏進行裝飾。
3、體驗動手制作以及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剪刀、彩紙、彩色圖形、吸管、塑料袋、糨糊、擦手毛巾、棉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以猜謎的方式引出風箏。
2.播放課件,觀察各種各樣的風箏。
二、感知風箏的對稱美。
1.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屈老師專注提供優(yōu)秀幼兒園教案!
2.引導幼兒感受風箏左、右邊兩邊形狀和圖案的對稱
美。
三、交代裝飾要求。
1.出示并介紹操作材料。
2.感知中心線,進行對稱裝飾。重點強調位置對稱的裝飾。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跟音樂做動作。
六、結束活動。(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屈老師專注提供優(yōu)秀幼兒園教案!
屈老師
美術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身邊人物(同學之間)面部表情的某些典型特征。
知道臉形和頭發(fā)構成人物頭部的大體輪廓。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畫家自畫像局部的表現(xiàn)技巧,用分析、比較的
方法學習漫畫“省略、夸張、比擬、象征”等表現(xiàn)手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畫家“自畫像”的意境創(chuàng)作,體會嘗試
自畫像要突出個性特征介紹自我的“名片”要求。
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臉形、頭發(fā)等局部造型體驗。
教學難點:意境創(chuàng)設。
教學流程:
一、自主學習
1、小組同學間相互觀察對方的特征??。
2、仔細觀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征?(如臉型、五官、發(fā)型等)。
二、展示交流
1、對方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說說你的同學有哪些較為明顯的特征?(如臉型、五官、
性格等)。
3、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說說自己的'特征(如臉型、五官、性格等)。
三、智慧引領
1、引導欣賞:戴逸如、詹同、潘丁丁的(局部自畫像)
2、教師介紹“頭部的形狀”:
臉形:瓜子臉、國字臉
頭發(fā)(發(fā)質特征):卷、柔、硬
3、意境分析:彭大立“自畫像”,畫家劉云泉、賈又!白援嬒瘛弊髌返
創(chuàng)作意境。
4、繪畫工具“毛筆”的認識,并簡單介紹幾種畫筆“HB”、“2B”鉛筆等。
四、訓練拓展
作業(yè):模仿畫家的創(chuàng)作,用制作“名片”的方式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
課后反思
(略)
美術教案 篇9
目標:
1.與同伴交流,共同討論如何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現(xiàn)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緒變化。
3.主動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制作活動。
準備:
1.有制作連環(huán)畫的'經驗。
2.幼兒有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對故事情節(jié)比較熟悉。
3.《小貓釣魚》故事磁帶、錄音機。
4.白紙、彩色筆、油畫棒等繪畫材料。
過程:
一、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教師:《小貓釣魚》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誰呢?
二、引導幼兒思考并討論繪畫方法。
教師:你認為制作一本《小貓釣魚》的連環(huán)畫需要幾幅圖呢?每一幅圖上可以畫些什么?怎么畫?貓媽媽和貓寶寶有什么不一樣?怎樣讓別人分清它們?
教師:貓寶寶釣到大魚前后的表情一樣嗎?你認為可以怎么畫?故事是在什么地方發(fā)生的?怎么來表現(xiàn)?
教師:制作一本連環(huán)畫,還需要有些什么?(封面、封底、頁碼)你想和誰一起制作連環(huán)畫?
三、播放故事,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表現(xiàn)主要角色和情節(jié)。
難點: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教師:你們小組是怎樣合作的?
四、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交流、教師總結評價。
教師:看一看、哪一組的連環(huán)畫做的最漂亮,最能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精選)美術教案08-08
(經典)美術教案09-11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經典】美術教案08-04
美術教案(精選)08-07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經典]美術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