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1 10:48:07 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大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教案(大全10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安裝電池的活動,了解一些電池和安裝電池的基本常識。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發(fā)現(xiàn)能力,并嘗試以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究過程。

  3、了解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危害,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不同型號的電池若干;

  2、鐘表、手電、電動玩具、錄音機、手機等;

  3、 記錄單;

  活動過程:

  1、老師介紹活動任務要求:

  * 第一個任務是;用老師準備的電池,讓鐘表走起來,讓手電筒亮起來;讓玩具動起來。

  * 第二個任務是:在安裝電池的過程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觀察、思考:電池上有什么小秘密?你是怎樣安裝電池的?找一找看安裝電池有沒有小竅門,好辦法。

  2、介紹記錄單,鼓勵幼兒把安裝電池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

  提示:記錄表上有個X,√?幼兒也可以自己畫笑臉、哭臉等。

  3、介紹活動一共分四桌,幼兒可以選擇喜歡的物品去操作。

  4、幼兒動手操作,老師觀察、指導幼兒活動情況。

  指導重點:

 。ǎ保╇姵厣嫌惺裁礃擞洠侩姵貎深^一樣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

  (2)安裝時電池鼓的一端頂在哪兒?平的一端放在哪兒?

 。ǎ常┬$姳、手電筒、電動玩具等在安裝電池的地方有什么標記?有沒有和電池一樣的標記?

 。ǎ矗┠銥槭裁催x擇這個電池?你知道你裝的是幾號電池嗎?

 。ǎ担┯變旱挠涗浨闆r。

  5、幫助幼兒總結歸納電池的一般常識和安裝電池的一些方法。

  (1)老師檢查幼兒第一項任務完成的情況:讓鐘表走起來,讓手電筒亮起來;讓玩具動起來。

 。2) 老師引導幼兒把操作中的經驗,進行歸納總結:

  第一步:歸納有關電池的一般常識。

  * 提問:電池上有什么標記符號?知道電池上有“+”正極、“-”負極。

  * 電池的兩端一樣嗎?知道鼓出來的一端是正極,平的一端是負極。

  * 電池都是一樣大小的嗎?知道電池的大小不同,型號也不同。常用電池有1號、2號、5號、7號電池等。

  第二步:引導、歸納安裝電池的方法。

  * 引導幼兒歸納安裝電池槽中的彈簧和電池安裝時的關系。知道把電池平的一端(負極)放在彈簧上,鼓的一端(正極)放在沒有彈簧的一端。

  * 引導幼兒歸納雙向電池排列方法。知道雖然是兩排,但仍然是電池平的'一端(負極)放在彈簧上,鼓的一端(正極)放在沒有彈簧的一端。

  * 引導幼兒歸納單向兩節(jié)電池的安裝方向。知道電池是正級負級、正級負級相連。

  *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說出:電池上正負極的標記,和電池槽中正負極標記的關系和作用。知道這些標記是告訴人們安裝電池的方法;

  6、了解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危害,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結束:

  幼兒可以到其他組去嘗試,讓別的玩具也亮起來、動起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種子發(fā)芽試驗。

  2、知道春種秋收,種子在春天發(fā)芽。

  3、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溫度、水分、陽光、空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黑板畫種子發(fā)芽過程。

  花盆、種子;空紙殼箱

  活動過程

  1、老師實驗;將一粒黃豆種子種在花盆里,在放入紙箱 里。

  提問:這粒種子能發(fā)芽嗎?為什么?

  小結:種子發(fā)芽需要陽光。

  提問:如果把這盆放入冰箱里會發(fā)芽嗎?

  小結:種子發(fā)芽需要溫度。

  師:如果有了陽光、溫度種子就會發(fā)芽嗎?對了,必須澆水就象小朋友一樣,每天必須喝水才會長大。

  師:你知道種子是怎樣長大成一株植物的嗎?老師出示黑板 畫讓小朋友了解植物發(fā)芽長大的過程長大。

  小結: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外界條件氧氣、溫度、水、陽光。

  2、游戲:《種子發(fā)芽》,用肢體語言演示植物生長過程。

  活動延伸

  老師將種子種在花盆里放在教室一角,讓小朋友觀察種子發(fā)芽過程。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過程:

  1、通過觀看課件,了解各種各樣的汽車。

  2、能大膽地講述各種汽車的不同用途。

  3、有觀察的興趣,喜歡玩各種汽車。

  活動準備:

  1、認識各種汽車2、每個幼兒自帶一輛玩具小汽車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感知各種車輛。

  1、小朋友,這是什么車?它們一樣嗎?

  小結: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有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公共汽車、小轎車,還有大卡車、面包車,它們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

  2、了解各種車輛的`不同用途。

  小朋友,再看看這些車里裝的是什么?(有裝貨物的,也有坐人的)什么樣的車乘的人多?什么樣的車裝的貨最多?

 。ü财嚦说娜硕啵罂ㄜ囇b的貨物最多)二、游戲“什么車開來了”

  1、小朋友,你們想玩開汽車的游戲嗎?

  你們都帶來了小汽車的玩具,現(xiàn)在,我們都來當小司機,開車的時候要說一說你開的是什么車?說對了可以通過馬路,說錯了也沒有關系,其他小朋友會幫助你的。

  2、師幼共同游戲:

  分組在桌上玩模型車,在桌上放長條形的積木或白紙條為馬路,幼兒輪流在“馬路”上開,開車的時候發(fā)出與汽車相應的聲音,并說出什么車開過。小司機說對了才能通過馬路。

  3、幼兒交換汽車游戲。

  教師:我們想把汽車放回停車場,然后再去開一輛小汽車,看看這輛車你認識嗎?

  和剛才的游戲一樣,小司機說對了才能通過馬路。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實驗材料:有蓋的罐子若干、黃豆報紙米粒碗勺等

  2、實驗記錄:記錄單、繪畫方式記錄

  3、時間安排:20——30分鐘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裝有東西的罐子,搖一搖。

  T、咦,怎么回事?猜猜這個罐子怎么會發(fā)出聲音?

  C、有東西。

  T、有什么東西呢?

  2、幼兒猜想,大膽表述

  3、介紹制作材料:黃豆、報紙、米粒

  T、選擇一種材料裝入罐子,蓋上蓋子,聽聽是什么聲音?要求裝時小心,不把材料灑出來。

  4、交流記錄:

  T、你用什么材料裝進去,發(fā)出什么聲音?

  5、游戲:我們一起搖一搖。請幼兒搖動罐子,聽聽聲音一樣嗎?為什么?幼兒了解裝的東西不一樣,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6、幼兒再次操作,再次記錄,做個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罐子,裝不一樣的材料。再次提醒幼兒操作時不把材料灑出來。

  7、活動交流:展示幼兒記錄,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明白了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耳朵。活動中,每一名幼兒都表現(xiàn)的積極,能充分與老師互動,在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在體驗游戲環(huán)節(jié)、在討論等環(huán)節(jié),教師積極鼓勵幼兒參與各種活動并及時給予表揚,保證了每一名幼兒都能快樂地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不足之處:有幾個幼兒不夠大膽,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是太強,還需在今后的活動中加強鍛煉。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在“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旅游去”的活動非常感興趣,尤其是暑假期間大部分小朋友都有外出旅游的經歷。他們互相交流著各自去過的地方,回憶著愉快的旅游經歷,意猶未盡。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她們都知道去旅游一定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還要買票。因此針對幼兒的這一熱點話題,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在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算出算式題上的得數(shù)(票價),等幼兒基本了解游戲規(guī)則后,再請幼兒進行第二次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要求幼兒算出算式題的同時還要將票價和相應的交通工具連起來,讓幼兒體驗算式題在生活中的基本運用,激發(fā)幼兒學習加法式題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計算加法式題得出票價,將票價和相應的交通工具連起來,并理解加法式題的意義。

  2.體驗式題在生活的運用,有學習加法式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包、算式題卡和答案卡。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

  1.我們都去過許多好玩的地方旅行,每次去旅行我們都會乘各種交通工具,你們都乘過哪些交通工具呢?(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

  2.每次乘飛機我們都要買票,每種票子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算一算各種交通工具的票價,一起旅行去。

  3.游戲反復進行,等幼兒熟悉玩法后,教師可以邀請幼兒來扮演某種交通工具的'司機,并發(fā)出指令。

  小結:原來只要我們算出算式題卡上的答案,就可以乘坐相應答案的交通工具去旅行啦!

  二、模擬旅行——我的火車就要開——體驗假發(fā)的不同,乘坐的交通工具也不同。

  關鍵提問:(游戲前教師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算式題卡)

  1.教師扮演某種交通工具的司機,發(fā)出指令:“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開到北京去,有票的乘客請上來!”(教師出示答案卡3)

  2.持有該算式題卡得數(shù)“票子”的幼兒(即:1+2=、2+1=、3+0=、0+3=),憑票子上車,直到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開走,游戲結束。

  3.游戲反復進行,等幼兒熟悉玩法后,教師可以邀請幼兒來扮演某種交通工具的司機,并發(fā)出指令。

  小結:原來只要我們算出算式題卡上的答案,就可以乘坐相應答案的交通工具去旅行啦!

  三、第二次模擬旅行——游戲前教師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算式題。

  關鍵提問:

  1.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好玩的游戲,可以幫助其他有需要的朋友們選擇旅行的交通工具。

  2.要求

  請大家來算一下黃色車票上的算式題的答案用筆寫在旁邊,答案就是車票的價格。

  看看每種交通工具上的數(shù)字,結合算式題卡的答案,就可以選擇相應的交通工具了。

  用線吧車票和各種工具連接起來。

  找一找沒有價格的空白車票,寫上算式題,幫助乘客補票。

  3.幼兒操作

  小結:原來在生活中運用加法,能便于大家解決很多困難。

  四、活動延伸

  1.游戲可以改成“我的汽車就要開”,模擬在上海各地旅游。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四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運用多種感觀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和探索的欲望。

  活動重點:

  知道四種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且能夠很好的區(qū)分。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已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基本特征。

  2.物質準備:利用廢舊的紙箱、海綿紙自制的道具"魔術箱"和"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ㄒ唬├蠋煄в變鹤鍪种覆儆螒颍杏變旱'注意力。

  (二)小朋友們,今天早晨老師接到了一個電話,你們猜猜看是誰打給老師的?猜不到,那老師告訴你們是魔法王國里的國王打給老師的,他邀請老師帶領我們小朋友去魔法王國做客,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一起坐上小火車出發(fā)吧!

  二、中間部分: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感知四種幾何圖形。

 。ㄒ唬┯螒1:摸一摸"魔術箱"

  小朋友們,魔術王國到了,魔術王國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只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嗎?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只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么有趣的東西。

  1.教師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么?"摸出圓形,幼兒仔細觀察圓形的基本特征,然后引導幼兒說說在幼兒園或家里有什么東西長的和這些圖形寶寶是一樣的。(啟發(fā)幼兒說出)

  2.教師再念兒歌,當幼兒摸到后,讓幼兒仔細觀察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然后引導幼兒說說在幼兒園或家里有什么東西長的和三角形寶寶是一樣的。游戲反復進行。

  3.總結:圓形:圓溜溜的,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坐小山立的牢;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長方形:對面的兩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

  (二)游戲2:魔法棒變、變、變

  1.教師用魔法棒"變"出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小朋友們,魔術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么了?(邊說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原來是一幅漂亮的圖畫,F(xiàn)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比比哪個小朋友的本領大。

  2.教師用魔法棒依次"變"出另外的兩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ㄈ┯螒3:給小動物找家

  魔法棒的本領可真大,它還會邊出小動物呢!變!變!變!小朋友們,你們看是誰啊?(小鴨子)教師模擬小動物的聲音,引導幼兒給小鴨子建一個家。

  三、結束部分:讓幼兒鞏固對四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四、活動結束。

  天也黑了,我們小朋友也該回家了,開起小火車回家嘍。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細致觀察事物的能力。

  2、了解昆蟲眼睛的有關常識。

  3、能比較不同眼睛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名畫欣賞《大眼瞪小眼》

  2、畫家介紹、畫作欣賞

  3、各種昆蟲眼睛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t:畫面里有什么昆蟲?

  t:小朋友來看看他們是長什么樣子的。

  t:一般在什么季節(jié)能看到它們?

  t:動動小腦筋來猜一猜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二、參考幼兒用書后的(附1)(附2)。介紹畫家的特色,引導幼兒細致的觀察畫家。

  t:小朋友來仔細看看圖片,看看它們的眼睛長在哪里?

  t:是什么樣子的?

  t:它們的翅膀是什么顏色的?

  t:你還看到了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三、出示各種昆蟲的眼睛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討論:昆蟲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小朋友來看看這些昆蟲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蒼蠅和蜻蜓的眼睛很大,占據(jù)了頭的大部分。如果我們人的眼睛也占了頭的大部分的話,那該是個什么樣子?(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給幼兒一個直觀形象)

  t:昆蟲的'眼睛顏色,形狀一樣嗎?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嗎?會眨眼睛嗎?

  t:眼睛的位置和我們一樣嗎?

  t:昆蟲的眼睛都是兩個嗎?

  教師總結:昆蟲的眼睛是復眼,不是一個單個的眼睛,而是許許多多的小眼組成的,視力特別好,但看東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

  四、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刍顒幽繕耍

  1、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和欲望。

  2、能按一定順序操作,會整齊地擺放學具,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3、感知碘遇淀粉、碘遇大蘇打水所發(fā)生的變化,初步了解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刍顒訙蕚洌

  1、教具:背景相同的圖片兩張:一張用清水畫動物,另一張用米湯畫動物。

  2、學具:碘酒、清水、大蘇打水、米湯或淀粉液若干,各裝在有標記的小瓶里(每桌一份);棉棒、畫紙、抹布各若干。

 。刍顒舆^程]

  1、引起興趣,導入課題

 、趴匆豢,想一想:出示裝有碘酒的`瓶子,引導幼兒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這是什么?什么時候會用到這種藥水?

  注意教給孩子正確聞化學藥品的方法:一只手將瓶子放在鼻子附近,另一只手左右煽動,以免藥品氣味過大,刺激幼兒鼻腔粘膜。

 、瞥鍪緬靾D,引出課題:

  小熊和伙伴們玩捉迷藏游戲。可小熊找呀找呀,找了房前,找屋后,還是找不到伙伴們,請小朋友幫他找一找。

  ⑶請個別幼兒用碘酒分別在兩張圖上涂抹——找動物。

  引導幼兒觀察:一張圖上的小動物找到了,而另一張圖上的小動物沒有找到。(一張圖上的動物用淀粉液繪制,另一張圖上的動物用清水繪制)

  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探索,揭開謎底。

  2、試一試,講一講:幼兒探索,教師參與指導。

 、乓龑в變嚎匆豢矗勔宦劊悍直媲逅、米湯或淀粉液。

 、浦笇в變悍謩e用清水和淀粉液分別畫一幅畫。引導幼兒觀察:晾干后的畫,什么也看不見了。

  ⑶指導幼兒用棕紅色的碘酒涂色,觀察兩張畫的變化,并向同伴講述。

 、冉M織幼兒討論,使幼兒知道:用淀粉液畫的畫遇碘酒后變成藍色,顯示出小動物;清水畫的畫遇碘酒后沒有變色,顯示不出小動物。

  3、啟發(fā)、鼓勵幼兒講述碘酒在人們生活中的用途。

  4、引導幼兒觀察大蘇打水(無色、透明、但有一種氣味),啟發(fā)幼兒用大蘇打水將小動物隱形,觀察碘酒遇大蘇打水后發(fā)生的變化,并討論變化的結果。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幫助小螞蟻點點的過程中有興趣的探索使物體變長。

  2、愿意較清楚的表達自己使用的連接方法。

  活動準備:

  回形針、吸管、紙條、布條、橡皮泥、固體膠、夾子、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只小螞蟻,點點和小黑。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帶問號的故事,帶問號故事的小主人是誰呢?請你們用黑寶石一樣的眼睛看看,哎,這是點點:小朋友們好,點點好,跟新朋友打招呼要記住朋友的名字,點點還帶來了它的好朋友小黑:小朋友們好,小黑好,真好,跟新朋友打招呼能記住朋友的名字,點點和小黑是好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有,你們都有一起玩一起游戲的好朋友。

  二、講故事

  點點和小黑它們住在一棵大樹的樹洞里,當涼風吹起的時候,兩只小螞蟻決定去樹梢上看風景,樹梢是樹的哪里?樹梢是大樹的最頂尖上,他們你幫我來,我?guī)湍,嘿呦,嘿呦,小朋友一起給他們加油,加油,加油,(爬到中間的地方停下來)。謝謝你,我有很多好朋友是中四班的。嘿喲嘿喲它們終于爬到了樹梢,它們站在樹上放眼望去,哎呀,好美的景色啊,我說過這是個帶問號的故事,問題來了,點點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色?你認為什么景色是最美的?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及時點評)小結:點點激動的`向前跨了一步,哎呀,咕咚,它從樹上怎么樣了呀?掉到了小池塘里,小黑焦急的看著它的朋友:救救我,救救我。小黑呢也非常著急地說:我會來救你的。危難時有時候身邊的東西就能起到救助的作用,它拿起身邊的樹枝說:我來救你,我來救你,(拿起樹枝提問)提問:小朋友看怎么樣啊?個別幼兒回答:太短了,太短了。你同意他的觀點嗎?怎么辦呢?

  三、幼兒操作探索

  1、現(xiàn)在你們也是點點和小黑的朋友,你們也要幫助它。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好多的材料,你們可以想辦法使它們變長,長到可以救點點,你們愿意嗎?

  2、幼兒操作

  3、幼兒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變長的?

  四、在背景的下,孩子邊收拾材料邊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偕朴谟^察,發(fā)現(xiàn)指紋的秘密。

 、诜e極思考,能夠根據(jù)日常經驗,對指紋的作用大膽發(fā)表建議。

  活動重點了解指紋的不同,以及指紋于每個人的意義。

  活動難點培養(yǎng)善于觀察,樂與探索的。

  活動準備教學視頻、印泥、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導入指紋的作用

  師:咦……他們在干什么呢?(視頻中有人用指紋打卡,開門,畫畫等)

  幼:他們是在開門,那個是“指紋鎖”,用拇指在門上那個發(fā)光的地方按一下,門就開了……

  師:那兩個人是在干嘛呢?他們看起來很開心,為什么在紙上按了自己的手印?

  幼:他們是在商量事情,然后都同意了,就按了手印,我在電視上看過,我爸爸說,兩個人同意就會按手印!

  教師:指紋的作用很多,可以用來開門,簽字畫押,打卡,還可以畫畫等。

  二、指紋有不同,是我們每個人身份的象征

  師:剛剛我們知道了指紋有這么多的作用,可是為什么我們的手指可以當鑰匙開門,可以像名字一樣代表我們每一個人呢?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我們的.大拇指,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我們的手指上那些有的像螺旋,有的像花紋的就是我們的指紋,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花紋也各不一樣。它就像我們的名字一樣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

  三、指紋作畫,加強認識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用指紋作畫,對自己的指紋進一步認識,也開發(fā)其想象力,大膽創(chuàng)新。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2-15

中班科學教案08-02

中班科學教案01-07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9-03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9-05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14

中班科學教案08-03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8-04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