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30 07:45:3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實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實用8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磁鐵的磁力現(xiàn)象,用磁鐵來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鐵制品。

  2、探索磁鐵兩極相斥相吸的屬性,嘗試用繪畫的方法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記錄。

  3、能主動探索,大膽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磁鐵、無機磁鐵、回形針、橡皮、積木、紙團、鐵片、塑料盆等2、記錄表若干活動過程:

  一、了解磁鐵,發(fā)現(xiàn)磁鐵的磁力。

  1、出示磁鐵T:“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呢?”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介紹操作材料,讓幼兒用磁鐵試試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起來。

  T:“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東西!保ǔ鍪荆㏕:“老師把這些東西畫在一張記錄表上,請小朋友用筐里的小磁鐵和它們玩一玩,看看哪些東西能被吸起來,請小組長進行記錄,能吸起來就打個勾,不能被吸起來就打個叉,好嗎?”

  3、幼兒操作,教師個別引導。

  4、教師總結(jié)。

  T:“能被吸起來的東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啊?”T:“所以磁鐵能把鐵做的東西吸起來!

  二、引導幼兒觀察磁鐵的兩端,發(fā)現(xiàn)同級相斥、異極相吸現(xiàn)象。

  1、幼兒初次探索。

  T:“這個小磁鐵是什么樣子的?”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T:“小磁鐵一頭是紅顏色,一頭是藍顏色!盩:“磁鐵的.兩頭還藏著一個小秘密,請你和邊上的好朋友用磁鐵碰一碰,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自由嘗試,個別幼兒說一說)

  2、幼兒再次探索,并進行記錄。

  T:“讓我們的小磁鐵再來碰一碰,這次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了!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兩個顏色的正方形貼紙,紅色的貼紙代表磁鐵紅色的一端,藍色的貼紙代表藍色的一端。如果你想用紅色的一端去碰藍色的一端,就把紅色和藍色的貼紙貼在表格的上面,下面一格記錄你的發(fā)現(xiàn)結(jié)果,兩個小朋友一組,好嗎?”3、教師總結(jié)T:“相同顏色碰到會相斥,不同顏色碰到會相吸!

  三、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找出無機磁鐵的兩端。

  1、教師示范操作T:“老師這里有一塊磁鐵,和剛才我們玩的有什么不一樣?”T:“那我們怎么把它的兩頭找出來呢?”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T:“老師有一個好辦法,一起來看看吧。”教師示范,用紅色的一頭去碰,T:“瞧,被吸住了,那這一頭是什么顏色?”(彈開的話是什么顏色?)教師在無機磁鐵上貼上相應(yīng)顏色的貼紙T:“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黑色磁鐵,請你也來碰一碰,彈開的話是相同顏色,吸住了就是不同顏色,請你來試著找一找,好嗎?”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評價幼兒的操作T:“我們用什么辦法來檢查小朋友的小磁鐵貼對了呢?”T:“用紅色的去碰藍色的,吸住了就是對的。”

  4、幼兒檢查,糾正錯誤四、利用磁鐵相吸相斥的原理進行游戲,結(jié)束活動。

  T:“小磁鐵真好玩,瞧,它又變成了什么呢?”T:“小船上有什么?”T:“今天我們要到大海上去航行,小朋友來做船長,想想怎樣讓我們的小船航行起來呢?”T:“前進的話,應(yīng)該怎么做?后退的話,應(yīng)該怎么做?”T:“請小朋友自己來制作一艘小船,把小船上的雙面膠撕掉,貼上磁鐵,然后用另一塊磁鐵讓小船航行起來吧!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薔薇花叢中動植物之間存在著食物能量交換關(guān)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討論,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影響。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形成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研究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guān)系,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教學難點】

  建立起初步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一個整體”的認識。

  【教學準備】

  校園常見動植物樣本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陽光、空氣等)。

  2、引導: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這段時間我們重點研究這方面的知識。

  二、誰吃誰:

  1、教師出示校園常見動植物樣本(也可以借鑒書本的圖片),說:這是在一簇花叢中發(fā)現(xiàn)的生物,有薔薇、小草、樹葉、蚜蟲、瓢蟲、蚯蚓、毛毛蟲、小鳥等。

  2、問:為什么在同一個區(qū)域會出現(xiàn)這些動物和植物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3、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用簡單的文字和箭頭表示這種關(guān)系。(薔薇或草——蚜蟲——瓢蟲——小鳥;落葉——蚯蚓——小鳥;薔薇——毛毛蟲——小鳥)

  4、講述: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guān)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chǎn)者,直接或者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讓學生劃出書中12面相關(guān)句子)

  5、讓學生指出上面幾條食物鏈中的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食物鏈都是從植物開始的。

  6、學生再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幾條食物鏈。

  三、水田的食物網(wǎng):

  1、竹林村的同學在稻田上發(fā)現(xiàn)了許多生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書13面圖,生物有:水稻、稻螟蟲、蝗蟲、蜘蛛、螳螂、蜻蜓、小鳥、蛇、老鷹、青蛙、白鷺、魚、蝦、田鼠、黃鼠狼、貓頭鷹等。)

  2、找一找,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食物關(guān)系,用箭頭表示出相關(guān)的食物鏈。

  3、學生交流補充,不斷完善自己的食物鏈,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條。特別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們被吃了幾次或者吃多少種食物。

  4、概括: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guān)系形成了一個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叫做食物網(wǎng)。

  5、說一說:萬一其中的一種生物滅絕了,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

  6、拓展:觀察身邊的生態(tài)群落,畫一個食物網(wǎng)。

科學教案 篇3

  中班科學《神奇的紙》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guān)系;(知識)

  2、能用記錄單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并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能力)

  3、在活動中較專注的操作,并體驗探索操作的樂趣;(情感)

  活動準備:

  A4紙幼兒每人一張、玩具積木若干、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設(shè)置問題情境,引出“讓紙站起來的”的話題

  1、出示紙,了解幼兒生活經(jīng)驗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神奇的東西,看!是什么?(紙)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畫畫、剪紙、折紙等)”

  2、引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這張紙的用處特別的多,它的神奇之處你一會兒也會慢慢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你先想辦法讓它在桌子上站起來,試一試。”(幼兒每人一張紙,自由探索)

  3、初步嘗試發(fā)現(xiàn)紙可以承重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是都能讓紙站起來,那這張神奇的紙上能不能放東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那請你拿一個玩具先來試一試”(幼兒動手嘗試)

  (3)“剛剛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的站的特別穩(wěn),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放玩具時要靠近角會更穩(wěn))

  二、幼兒探索記錄,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重量的關(guān)系

  1、“沒放穩(wěn)的小朋友趕快調(diào)整一下,現(xiàn)在都能放好一塊兒積木。那還能再繼續(xù)放嗎?”(幼兒猜測)

  2、幼兒嘗試用記錄單記錄在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

 。1)“這個還得小朋友自己來嘗試。現(xiàn)在我這里有一張記錄單,看這是這1次的意思,這是折2次的意思,這是折3次的意思。請你嘗試完之后,數(shù)一數(shù)你折一次時能放幾塊積木,在記錄單上畫出來(用○表示)”(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2)“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放了?塊(最多的)請他來說一說是怎么放的(個別幼兒介紹經(jīng)驗)“那如果把這張紙再對折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請你來試一試,別忘了記錄”(幼兒再次嘗試)

  (3)“我發(fā)現(xiàn)你們放的積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穩(wěn)了。如果再對折一次,折3次的時候,你覺得你能放幾塊積木呢?”(幼兒猜測)

  (4)“好,那你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說的那么多”(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提醒幼兒記錄)

  3、教師小結(jié)

 。1)“現(xiàn)在來觀察一下你的操作單,折幾次時放的積木最多(3次)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別折1次、2次、3次時的造型,請幼兒觀察“看,這張紙變得越來越小了,但是它每條邊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穩(wěn)了!

  三、延伸活動

  1、發(fā)現(xiàn)紙的不同折法

  “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對折的方法來試驗,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這張紙站起來呢?(幼兒說,教師出示折扇子的方法和卷筒)看它們是用什么方法站起來的?上面能放東西嗎?”(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嘗試)

  2、環(huán)保

  “那這張紙和我們做了游戲之后,它還可以用來(畫畫、剪紙等)我們平時用的紙都是用樹木來做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節(jié)約用紙,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跟隨水娃娃漫游的過程中應(yīng)用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經(jīng)驗,理解加法意義嘗試運算

  2、在幫助水娃娃尋找同伴的游戲情境中進一步感知水的不同形態(tài),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

 。ㄕJ知準備)了解不同的水環(huán)境(江河湖海等),學習過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認識運算符號(材料準備) PPT、有數(shù)字的水娃娃胸卡、水娃娃數(shù)字卡片

  重點:應(yīng)用10以內(nèi)數(shù)組成的經(jīng)驗 難點: 理解加法意義并運算 教學過程:

  一、哪里會有水娃娃

  出示水娃娃形象,提問:水娃娃在哪里?

  小結(jié):由于溫度不同,周圍環(huán)境不同,水娃娃的樣子、顏色,甚至味道都不同

  二、天上的水娃娃(解決重點)

  任務(wù)1:2個水娃娃身上的數(shù)字合起來是10的,云朵就會變出可愛的樣子來

  幼兒兩兩合作完成任務(wù)1

  小結(jié):數(shù)字大的'水娃娃找數(shù)字小的水娃娃

  三、地下水娃娃(解決難點)

  任務(wù)2:根據(jù)圖片進行列式,做對加法題小溪就能匯集成小河

  幼兒必須完成算式并解釋加法中三個數(shù)字的意義

  小結(jié):在加法算式里,等號前兩部分的數(shù)字相加后得到的總數(shù)放在等號后,這個總數(shù)也是算式題中最大的那個數(shù)字

  四、冰塊水娃娃(解決重點)

  任務(wù)3:3個水娃娃身上的數(shù)字加起來是9的就能消掉一層冰

  幼兒三個一組完成任務(wù)3

  小結(jié):三個數(shù)字做朋友,先要把三個數(shù)字變成兩個數(shù)字,而且是變那比較小的兩個數(shù)字,最大的那個數(shù)字暫時不動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設(shè)計】

  在一次餐后的散步中,天空不適地飄下了幾絲雨絲,我本想讓幼兒回教室休息,但呈入我眼簾的場景使我驚呆了。小朋友們有些在抓小雨點,像是和雨點玩游戲;有些在雨中旋轉(zhuǎn)著身體,享受著大自然中的雨到底有多可愛;有些在抬頭看著雨點,像是在思考著什么問題。這時,我班幼兒茅怡婕問:“徐老師,天上的雨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呀?”蹲在地上的郭睿馬上又問:“落在地上的雨點最后又到哪兒去了呢?”“那如果雨落到河里,河水漫出來怎么辦?”王佳依自言自語的問。其他幼兒便紛紛加入了其中,你一言我一句參加了關(guān)于雨的熱烈討論中。于是《水娃娃漫游記》的活動就在這樣的情境中開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水娃娃漫游記”初步了解水娃娃的三態(tài)變化。

  2、鼓勵幼兒想像水娃娃的漫游過程,并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水娃娃漫游圖。

  【活動準備】

  1、課件《水娃娃漫游記》

  2、蠟筆、紙。

  【活動過程】

  一、導出活動主題(播放照片)。

  1、今天徐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想)

  2、這個好朋友就藏在徐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照片中,我們一起來找一找。úシ耪掌

  3、你們找到了嗎?(水)對了,(播放flash)徐老師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水娃娃。

  4、水娃娃也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朋友想一想,你們在什么地方看見過水娃娃?(幼兒討論)

  5、我們小朋友在這么多地方看見過水娃娃,那水娃娃會到哪里去漫游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二、傾聽故事(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播放課件)(教師邊講故事邊完成記錄表)。

  1、教師講第一段(教師邊講邊記錄)

 。1)水娃娃的'老家在哪里?(大海)

 。2)他們請?zhí)柟珟褪裁疵Γ浚ǚ懦鰪娏业墓夂蜔幔?/p>

 。3)水娃娃變成了什么?到哪里去了?(水汽娃娃到天上去了)

  2、教師講第二、第三、第四段(教師邊講邊記錄)

 。1)在天上,水汽娃娃們很團結(jié)抱成一團變成了什么?(白云)

 。2)這是冷空氣爺爺來了,水汽娃娃們冷地發(fā)抖,堅持不住地變成了什么?(雨點)

 。3)有的水汽娃娃雖然堅持著,但是后來身上結(jié)了冰又變成了什么?(冰雹)

  3、教師講第五、第六、第七段(邊講邊記錄)

 。1)這些雨點和冰雹掉到山上、陸地上變成了(地下水娃娃)

  (2)這掉到河里的變成了河水娃娃,那掉到江里變成了(江水娃娃),(掉到湖里的變成了湖水娃娃。

 。3)我們把所有的這些叫做談水。

  4、教師講第八、第九、第十段(邊講邊記錄)

  (1)有些淡水娃娃們想家了,回到了老家,又變成(咸水娃娃)

  (2)我們把咸水娃娃曬干,變成了(鹽)

  三、幼兒合作完成水娃娃漫游圖。

  1、現(xiàn)在我們也給水娃娃拍幾張照片。

  2、請每四位小朋友組成一個小組。

  3、現(xiàn)在給你們兩分鐘的時間,討論一下你們等會得分工。(幼兒討論)

  4、討論好的小組可以去畫了。

  四、介紹水娃娃漫游圖。

  1、徐老師發(fā)現(xiàn)第一組他們分工很明確,請小組長介紹一下你是怎樣分工的?

  2、徐老師發(fā)現(xiàn)第二組在完成時有些停頓,在這中間你們遇到過什么困難嗎?

  3、請第三組組長介紹一下水娃娃都去過那些地方旅行?

  4、徐老師的嘴巴覺得有點干,我們一起回幼兒園喝杯水,也讓水娃娃到我們的身體里去漫游一下好嗎?

  附故事:水娃娃漫游記

  水娃娃的老家在蔚藍色的大海里。一天,水娃娃們想到外面去旅游。于是它們就請?zhí)柟珟兔。太陽公公答?yīng)了它們的要求,放出了強烈的光和熱,一會兒就把水娃娃們變成了水汽娃娃,再慢慢地把水汽娃娃們送上了天空。

  在天上,水汽娃娃們集中在一起抱成團。哇,遠遠望去,水汽娃娃們變成了一朵一朵的白云。

  這時冷空氣爺爺來了,水汽娃娃們冷得發(fā)抖,有的水汽娃娃被凍得堅持不住了,變成了雨點,從天上掉了下來。

  有的水汽娃娃堅持著,但是后來身上結(jié)了冰,慢慢地變成了小冰雹,也從天上掉了下來。

  掉到山上、陸地上的雨呀、冰雹呀鉆到地底下,于是就變成了地下水娃娃。

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觀察充氣過程,感受物體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2、能用動作表現(xiàn)玩具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二、活動準備

  1、充氣玩具(氣球、塑料袋、皮球、充氣棒等)

  2、吸管、氣球打氣筒、氣門針、打氣筒、課件。

  三、活動過程

 。ㄒ唬┮宰杂赏娴男问阶層變赫J識充氣玩具

  1、導入:歌曲表演《河馬先生》。

  2、師幼共同玩充氣玩具。(播放音樂:魚兒水中游)

 。ǘ┯^察充氣過程,并討論

  1、說一說充氣玩具的名稱。

  2、討論

 。1)我們玩的氣球是什么樣子的呢?

  (2)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說在哪里見過氣球。(出示課件)

  3、師幼共同探索氣球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1)出示沒有充氣的氣球,引導幼兒說出他們的不同。

 。2)討論怎樣讓它變大呢。(用嘴吹氣)

 。3)師幼共同探索多種讓氣球變大、變小的方法。(提供工具,可以合作。)

 。4)猜想:如果一直充氣,氣球會怎樣?

  (5)請幼兒嘗試給充氣玩具充氣(不要充的`過滿)。

  4、總結(jié)

 。1)氣球充氣呼——變大了,漏氣哧——變小了。

  (2)充氣的時間長,漏氣的時間短速度快。

 。ㄈ┯脛幼鞅硎練馇虼笮。ㄗ⒁獍踩俺錃、漏氣的速度)

  1、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變大變小,知道充氣變大,漏氣變小。

  2、師幼共同游戲:變成一只大氣球。

  (1)請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氣球,教師給氣球充氣,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氣球漸漸變大的樣子。

 。2)幼兒手牽手拉個圈圈,合作表現(xiàn)氣球逐漸變大與破掉的情形。

  (3)幼兒手牽手拉個圈圈,合作表現(xiàn)氣球逐漸變大、漏氣、越來越小的情形。

  3、鼓勵幼兒隨音樂變一變。(播放音樂:拿昆樂器曲)

  請幼兒隨著音樂表現(xiàn)氣球逐漸膨脹和越來越小的情形。

  四、延伸活動

  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睜得大大的眼睛到外面發(fā)現(xiàn)更多變大變小的東西吧。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發(fā)生的化學現(xiàn)象感興趣。

  2、樂于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活動準備:

  1、果汁、涼開水、盤子、抹布、杯子、各種飲料。

  2、彩色筆、記錄紙。

  活動過程:

  1、引導自制飲料:

  “夏天我們口渴時,要補充水分通常喝些什么?”

  認識檸檬酸:

  出示檸檬酸,讓幼兒看看、摸摸、嘗嘗來感知:

  “嘗過后有什么感覺?”

  2、幼兒操作實驗:

  (1)、交代操作要求,教師觀察指導。

  (2)、交流實驗結(jié)果:

  “在水里只放檸檬酸,水發(fā)生變化嗎?”

  3、尋找生活中的會冒泡的飲料。

  (1)、幼兒尋找,教師留意他們的方法。

  (2)、幼兒交流演示和品嘗:

  “你怎么找到的'?用什么方法?”

  (3)、觀看開瓶后,瓶中的水發(fā)生什么變化。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認識水的基本性質(zhì):無色、無味、透明、流動。

  2 、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 、激發(fā)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塑料杯若干、兩種顏料、兩塊石子、鹽、糖、盆一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不洗不臟,越洗越臟,花草樹木要用它,人人要健康,就是不能沒有它。(打一自然物 水)

  二、簡單介紹水的三態(tài)

  冬天很冷水會結(jié)冰是水的固態(tài),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態(tài),開水冒的氣是水的氣態(tài),那么水像魔術(shù)師一樣一會變成冰塊,一會變成雨水,一會又變成氣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們想多了解水嗎?好那我們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質(zhì)

  1、水是沒有顏色的。

  實驗:分別給三個杯子盛半杯清水,給其中的兩杯加入不同的顏料,水馬上變成了不同的顏色,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明白水本來是沒有顏色的,只是加入什么顏料就變成了什么顏色。

  2、水是沒有味道的。

  實驗:讓幼兒聞聞、嘗嘗清水說說有沒有味道,然后給清水里加上糖和鹽再讓幼兒嘗嘗是什么味道,在幼兒親身體驗的基礎(chǔ)上,我進行小結(jié):水是沒有味道的。

  3、水是透明的。

  實驗:把一塊石子放入帶有顏色的水杯中,另一塊放入清水中,讓幼兒觀察比較哪一杯能看清石子哪一杯看不見石子,最后得出結(jié)論:水是透明的`。

  4、水是流動的。

  實驗:用飲料瓶制作一個水槽,下面接一個杯子或者一個盆,讓幼兒觀察水是怎么進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兒就會說出是流進去的,從而得出水是流動的。

  四、討論水的用途,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

  老師小結(jié)了水的性質(zhì)后,問孩子們:“水能用來干什么呢?”讓幼兒互相討論后回答,孩子們會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水可以洗臉、洗頭、洗腳、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師可以擴寬思維告訴幼兒還可以滅火、灌溉農(nóng)田、發(fā)電等,讓幼兒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類離不開水,從而引出要節(jié)約用水。

  讓幼兒設(shè)想如果沒有了水,我們會怎樣?廁所會怎樣?做飯時會怎樣?這樣加深印象讓幼兒真正做到節(jié)約用水。

  師問幼兒:“你們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xiàn)象呢?那以后應(yīng)該怎樣節(jié)約用水呢?”幼兒各抒己見,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老師總結(jié)。

  五、做律動《水龍頭不哭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jié)束活動。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精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