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精品【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倉頡造字》,初步了解漢字的由來。
2.在字、圖、形的配對游戲中,對漢字產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3.愿意大膽地與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相關經驗。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視頻投影儀。
2.漢字及與其對應的圖片、象形文字卡片。
3.幼兒進行過有關漢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交流關于漢字的調查結果,豐富幼兒的'經驗。
(1)幼兒自由交流調查結果。
(2)幼兒集體交流調查結果。
2.欣賞故事,初步了解漢字的由來。
(1)觀看視頻投影儀,傾聽故事。
(2)共同討論: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倉頡為什么要造字?字是怎么造出來的?
3.游戲:《字的配對》。
(1)小組討論、辨認象形字,并將漢字、圖片、象形字配對。
(2)集體交流。
資料鏈接:倉頡造字
倉頡是一位在黃帝手下專門管理動物數目和糧食多少的古人。古時候,人們用刻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倉頡做事認真,但是動物、食物的數量越來越多,品種變化不斷,時間一長,倉頡自己也沒辦法知道大小、形狀不同的繩結和刻木的含義。倉頡想找個好辦法,但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出門走走。
倉頡走到一個岔路口時,看見三個打獵的老人正在為往哪條路走而爭辯。
一個老人說往東走有羚羊;一個老人說往北走有鹿群;一個老人說往西有兩只老虎。
倉頡覺得很奇怪,就問老人:“您怎么知道前面有老虎呢?”
老人指著地上的老虎腳印說:“這里有老虎的腳印啊!”原來三位老人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動物腳印。這時倉頡突然想到:一個腳印代表一種動物,那也可以用一種符號來表示一種東西啊!
倉頡高興地跑回家,開始創(chuàng)造各種符號來表示各種事物。他按照各種東西的形狀,在家創(chuàng)造符號,并把這些符號稱作“字”。
比如:太陽的符號就照著太陽的樣子畫一個圓圈,中間加上一點;月亮的符號就照著月牙兒的樣子畫出來。倉頡創(chuàng)造了許多字,記住了全部東西。黃帝見倉頡造出了字,就命令他到各個部落去教字。從此,字越來越多,運用得越來越廣。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了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
2、在圖片的幫助下,初步認識"鴿子、馬、野兔、山羊"等漢字。
3、感受故事詼諧有趣的情節(jié),體驗閱讀快樂。
活動準備:
1、《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PPT
2、故事錄音
3、相應的動物圖片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各種動物嗯嗯的特點。
2、難點:會用語言描述各種動物的嗯嗯。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封面,引起閱讀的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咦?嗯嗯是什么意思呢?誰知道?
2、觀察封面: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嗎?在什么地方?
3、那為什么嗯嗯會在小鼴鼠的頭上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本書吧。
二、集體閱讀,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ㄒ唬╅喿x繪本的第一部分:
師講述故事第一、二段,提問:
1、故事講到這邊,誰來說說看小鼴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呀?(地下)那他從地下鉆出來,心情是怎么樣的?他說了句什么話?
2、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這個嗯嗯是怎么樣的呢?
3、你覺得這時候小鼴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小鼴鼠是怎么說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小鼴鼠說的話)
4、你覺得這會是誰的嗯嗯呢?請你來猜一猜。
(二)閱讀繪本第二部分:
師:這到底是誰的嗯嗯呢?小鼴鼠很想弄清楚,你們想嗎?那我們就接著看下去吧。(師講述)
1、○1你們一起告訴我,小鼴鼠去找誰了呀?
○2提問:那小鼴鼠是怎么說的?鴿子又是怎么說的?
○3小鼴鼠頭上的嗯嗯是不是鴿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師總結:鴿子的嗯嗯是又濕又黏,白色的,而小鼴鼠頭上的嗯嗯是長長的,土黃色的。所以呀,這不是鴿子的嗯嗯。(師繼續(xù)往下講)
2、○1這次,小鼴鼠又去找誰了?為什么小鼴鼠失望地走開了呢?馬先生的嗯嗯是怎么樣的呢?
○2師總結:馬先生的嗯嗯是又大又圓,像馬鈴薯一樣的,所以,這是不是馬先生的嗯嗯啊?
3、○1這時候小鼴鼠又碰到了一只野兔,你們覺得小鼴鼠會對野兔說什么呢?;野兔又會怎么說?野兔的嗯嗯會是怎么樣的呢?
○2師講述,這是不是野兔的嗯嗯啊?野兔的嗯嗯是怎么樣的?(像豆子一樣的)
4、○1教師分別講述山羊、乳牛、豬先生這幾段故事(鼓勵幼兒嘗試著一起講小鼴鼠與小動物的對話)
○2讓幼兒分別說一說山羊、乳牛、豬先生的嗯嗯是怎么樣的。
5、師總結:這些小動物的嗯嗯呀,都不是小鼴鼠頭上的嗯嗯。唉,那到底是誰留下的呢?
。ㄈ╅喿x繪本第三部分:
師講述(遠遠的……蒼蠅)提問:
1、小鼴鼠問了一半怎么不問了?
2、蒼蠅是怎么做的?原來這是誰的嗯嗯?
。ㄋ模╅喿x繪本第四部分:
1、小鼴鼠會怎么做呢?它會和大狗說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師講述)
2、小鼴鼠的嗯嗯是怎么樣的?
3、小鼴鼠為什么要鉆到地底下去?
三、師完整講述
1、聽了這個故事,誰來說說看小鼴鼠問了哪些動物?(教師根據幼兒說的出示相應的圖片和漢字)
2、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動物的漢字。
四、播放故事錄音,看PPT,完整地聽故事這個故事有趣嗎?那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五、活動延伸:
1、你覺得小動物這樣隨地亂解大便好嗎?為什么?
2、那如果我們要嗯嗯了該去哪里呢?
活動反思: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是一本非常具有童趣的繪本,本來關于大小便的事是很難以啟齒的,但是,本書以一個有趣的故事從科學的角度來闡釋了這個問題,讓孩子學會以科學的眼光來坦然面對本來就光明正大的生理問題。對學生來說,這本書不但有趣,還具有“搞笑”的效果。本次活動中我借助圖片、PPT畫面,依托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習特點,在教學中,通過集體的師生共讀、觀看課件、猜測表達等方法與策略,讓學生理解繪本內容。故事透過一只倒霉的小鼴鼠,尋找到底是哪個壞蛋“嗯嗯”在他頭上的過程,輕松愉快地讓我們了解:原來每一種動物的排泄物形狀都不同,什么樣的動物就會有什么樣的“便”,我們也從繪中得到更深一層的認識。
從活動的設計到準備,我進行了反復思考。我把活動分成了三部分:
一、介紹圖書,引起學生興趣。
二、觀看PPT課件,集體閱讀,理解故事。
三、師幼完整講述故事。
活動的開頭以“嗯嗯是什么意思?”這一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帶著這個問題及好奇的心情把孩子的注意力帶到書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集體閱讀,學生自己看PPT、猜測表達等方法與策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故事中小鼴鼠先遇到了鴿子,再遇到了馬先生、兔子、奶牛,在對話學習與表演的時候,我采用了層層遞進的方式,先是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表演,再是前后組學生進行對話表演,最后是請個別學生上來進行對話表演,由于這個故事中的對話簡單、有趣、重復性強,小朋友們很快就能學會,而且興趣也非常的濃,在學習小鼴鼠生氣樣子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又是跺腳、又是撅著嘴巴等,能很好的把故事中小鼴鼠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顒又形野选傲私獠煌瑒游锏摹班培拧笔遣灰粯拥摹倍榇嘶顒拥慕虒W難點,但整個活動下來,大多數小朋友都能把不同動物嗯嗯的形狀用語言描述出來,比如說鴿子的嗯嗯是白白的、馬的恩恩是大大的圓圓的、兔子的嗯嗯像豆子、奶牛的嗯嗯像一盤巧克力蛋糕,原本關于嗯嗯這個話題是很難以啟齒的,但通過這個活動,我們可以攤開來說,而且興趣都非常的濃厚。最后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故事內容。使學生根據提供的線索,清楚有效地復述閱讀材料,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到了知識。
在活動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教師的肢體語言應該更夸張一些,引導學生有表演的欲望;其次面對學生的回答,我的回應能力還不夠靈活,今后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認真對待每個細節(jié),多實踐多研究,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后反思,讓自己能夠有更大進步。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目的:通過游戲,培養(yǎng)兒童的聽力和注意力。
準備:已學過的民謠《賣堂竹》:
哆,哆,哆,賣糖竹,三斤葡萄四斤廓,吃儂肉,還儂廓,張家老伯伯,我來問儂階只小狗狗~~~
過程:
1、教師請出一位小朋友做張家老伯伯,再請出這位小朋友任意挑選5位小朋友,做小狗1號,小狗2號,小狗3號,小狗4號,小狗5號,張家老伯伯告訴這5個小朋友他們是幾號小狗,此時注意不能讓別人聽到。
2、張家老伯伯讓這五個小朋友隨意打亂順序排好,同時用手遮住嘴巴,目的是讓嘴巴在發(fā)出聲音時不讓別人看見。
3、全班開始一起念這首民謠,然后在從班級里再挑出一個小朋友繼續(xù)說:"張家老伯伯,我想問你介一只小狗狗""張家老伯伯"回答:"請問儂要哪個小狗狗""小朋友":"我要3號小狗狗。""張家老伯伯"回答:"那我們就請3號小狗狗叫一叫""3號小狗狗":"汪,汪"(因為是擋住嘴巴所以看不見誰的嘴在動,,要小朋友靠聲音的位置去猜)小朋友此時任意猜(憑聲音的方向)猜到一只小狗。"張家老伯伯"說:"儂是3號小狗狗?"被猜到的小朋友回答:"是的'"或"不是的"那個猜錯的小朋友就算輸了,然后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完全猜完為止。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猜謎語是培養(yǎng)孩子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游戲活動。猜測時的積極探索、猜對后的欣喜,小小的游戲隱藏著大大的教育智慧,而根據幼兒熟悉的人事物學習創(chuàng)編謎語,這是對大班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又一提升。因此,根據兒歌《動物猜謎歌》我設計了大班的語言活動《猜猜這是誰》,從認識謎語、知道謎面創(chuàng)編的特點、嘗試創(chuàng)編謎語,層層深入,讓孩子們在不斷的觀察、探索、思考、表達表現(xiàn)中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在猜謎游戲中,感受謎語的特點,并嘗試根據兒歌形式大膽創(chuàng)編新的謎語。。
2、通過觀察,能發(fā)現(xiàn)并表現(xiàn)人事物的基本特征,體驗設計謎語和猜謎的樂趣。
活動準備:
空白格子底板若干、勾線筆、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猜謎游戲
1、教師講述謎面,引導幼兒猜測是什么?
2、出示謎語板,邊講述邊進行簡筆繪畫,引導幼兒猜測謎底。
二、探索謎語里的秘密
1、觀察謎語板,引導幼兒回憶講述:剛才的謎語中謎面有幾句話?你還記得是什么嗎?
2、師幼探索謎語的特點
2、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嘗試根據謎語板仿編謎語
2、提供多種動物圖片,幼兒小組合作,選擇一種動物,嘗試根據謎語板,仿編謎語,其他幼兒猜測。
三、互動游戲:猜猜這是誰
1、教師現(xiàn)場創(chuàng)編謎面,請幼兒猜測是班級里的誰?
2、鞏固謎語創(chuàng)編的規(guī)律。
3、幼兒小組合作,選擇現(xiàn)場的一位同伴或成人進行謎面的創(chuàng)編。
4、集體交流,四組依次展示創(chuàng)編的謎面,集體猜測。
四:尾聲
1、探索謎語板上最后兩格的秘密。
2、展示幼兒創(chuàng)編的謎語,編成一首謎語歌。
3、教師小結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秋天的明顯特征。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對圖和詞語的理解想象出合理的信件內容,并鼓勵幼兒大膽在同伴面前講述,培養(yǎng)幼兒講述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3、認讀漢字:燕子、狗熊、松鼠、小朋友、收、
重難點: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對圖和詞語的理解想象出合理的信件內容,并能大膽完整的講述。
準備:
樹葉型的信(給松鼠的、給燕子的、給狗熊的、給小朋友的`);空白的樹葉型紙;水彩筆;故事課件教學過程:
1、 提問引題出示樹葉型的信。提問:這是什么?師:這不光是樹葉,還是樹媽媽的信呢!
2、 講述信的內容秋天到了,天氣漸漸涼了,樹媽媽寫了許多信,都是寫給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第一封信的正面)請幼兒根據圖與漢字猜出收信人,并認讀漢字“燕子”。提問:這封信是寫給誰的呢?
。2)(展示信的反面)引導幼兒根據圖示想象信的內容。提問:信上畫著什么?你覺得樹媽媽想告訴燕子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講述,鼓勵幼兒講的與別人不一樣。)
。3)以同樣方式講述給松鼠的、給狗熊的、給小朋友的信。
3、完整講述教師將幼兒講述的內容連起來,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配合多媒體操作)
4、 進一步想象,并用繪畫形式記錄。你們覺得樹媽媽還會寫信給誰?告訴他們什么事情呢?個別回答——請幼兒將答案記在樹葉型的紙上。(引導幼兒根據范例用圖畫表示。)——根據幼兒創(chuàng)編的信開展同伴間互講活動。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鳥窩教案01-08
大班語言拼音教案01-08
大班語言微笑教案01-09
大班語言悄悄教案01-11
大班語言《落葉》教案09-02
大班語言書的教案12-28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05
大班語言《勇氣》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