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05 07:35:23 教案

科學教案精華[3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精華[3篇]

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吹泡泡是幼兒很喜歡的一個游戲,幼兒看著那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著五顏六色光彩的泡泡總是特別的歡欣雀躍,而有趣的泡泡也蘊含著許多的科學教育價值:";圓形的泡泡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圓形的,那么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嗎?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根據(jù)小班幼兒好奇、愛玩游戲的特點,本次活動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圓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目標:

  1.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

  2.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實驗與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帶幼兒到戶外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

  2.物質準備:泡泡水、瓶子、用鐵線拗成的三角形吹泡泡工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泡泡水及圓形吹泡泡工具,引發(fā)幼兒興趣。

  (一)教師吹泡泡喚起幼兒的回憶。

  (二)師:圓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二、出示三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一)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的形狀。

  (二)幼兒猜想:";你們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嗎?吹出的泡泡會是什么樣的?";

  三、自由探索,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

  (一)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泡泡的形狀。

  (二)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猜想記錄表上。

  (三)交流分享: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嗎?

  3.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4.和你原來想的一樣嗎?

  (四)教師小結: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教學反思:

  本活動,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探索空間,充分讓幼兒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識經(jīng)驗,發(fā)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而教師始終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協(xié)調者,這個活動組織有序,是和幼兒個性發(fā)展,幼兒自然成為活動的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

  你樂,我樂,泡泡樂!在本次科學活動中,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科學教案 篇2

  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科學《常見礦物》教案PPT課件教學設計

  常見礦物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從多角度描述礦石的特點。

  2.能根據(jù)礦物的不同性質對礦石進行分類。

  3.能舉例說明每一種分類方法(或標準)的優(yōu)缺點。

  4.能用科學的方法測量各種礦物之間的相對硬度。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是礦物。

  2.能舉例說明什么是礦物的條痕。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目標:

  1.能舉例說明礦物在人類生活中的用途。

  2.能舉2個以上的實例說明寶石的用途

  教學準備:常見礦物、刻刀、 磁鐵、無釉瓷片、銅鑰匙、銅幣、鐵釘、玻璃片、砂紙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地球上的巖石大多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礦物是人類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資源。關于礦物,你都知道些什么?

  2、出示各種常見礦物。

  3、討論:你希望研究礦物的什么性質?需要什么養(yǎng)的工具?采用什么養(yǎng)的方法?怎樣記錄實驗結果?

  4、交流。

  5、閱讀教材:77頁

  6、提問:怎樣觀察礦物的顏色?

  7、講解:條痕就是礦物再無釉瓷片上刻劃留下的痕跡,是礦物的`粉末,能夠轉為準確地反映礦物的顏色。礦物條痕的顏色與礦物的實際顏色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條痕的顏色才是礦物的準確顏色。

  8、認識摩氏硬度計。

  9、分組活動、做好紀錄。

  10、交流觀察和實驗的結果,比較各種礦物的特征。

  11、根據(jù)對礦物的觀察和實驗結果,選擇適當?shù)臉藴式o礦物分類。

  12、交流各族的分類標準和結果,比一比誰的分類標準更科學。

  13、評價學生和分類活動。

  14、講述:有些礦物經(jīng)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麗的寶石,關于寶石你知道些什么?

  15、認識一些寶石及其用途。

  16、布置作業(yè):搜集寶石及寶石的用途。

  附板書:

   形狀

   顏色

   光澤

  17.常見礦物 條痕

   硬度:摩氏硬度計

   磁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并大膽提出問題。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幼兒初步了解磁鐵吸鐵的特性。

  3、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各種形式的磁鐵 。2、回形針、鑰匙、紙片、雪花積木、硬幣、螺絲、塑料玩具、圖釘?shù)任锲贰?3、記錄單活動過程。

  1、教師在活動區(qū)投放材料:磁鐵、小鐵片、曲別針、積木、插塑,讓孩子們游戲。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有魔力的玩具,想玩嗎?

  教師出各種形狀的磁鐵,引導幼兒觀察磁鐵的形狀、顏色。

  并提出問題:想知道它有什么魔力嗎?請小朋友把它放到玩具框里試一試,玩一玩。

  2、幼兒在玩中發(fā)現(xiàn)問題——磁鐵上吸附了東西的現(xiàn)象。

  提出來問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那么磁鐵都能吸什么?

  3、 讓幼兒猜想結果,并為各組幼兒準備記錄單,讓幼兒把他們的猜想畫在記錄單中。

  4、幼兒按照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看看自己猜想的現(xiàn)象是否發(fā)生了?

  5、再次試驗、并填寫記錄單。

  6、幼兒把自己試驗的結果統(tǒng)計出來,得出結論:不能吸積木,只能吸鐵制品。(幼兒把自己的結論與大家交流分享)

  7、了解磁鐵的作用:教師出示沒有魚鉤(有磁鐵)的釣魚竿,示范釣魚,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能釣上魚?

  8、動腦筋、想辦法。老奶奶縫衣服時,一不小心針掉在地上,老奶奶找來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著急,請小朋友想辦法?

  9、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里用到磁鐵(文具盒、錢夾、媽媽的包、冰箱門……)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主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新《綱要》科學領域的內(nèi)容與要求中有這樣的'表述:“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與探究欲望”、“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師在幼兒探索中的引導作用,本次活動,我先引導孩子們觀看魔術表演,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同時我啟發(fā)孩子們猜測是什么東西使紙上的東西動了起來,幾乎全部小朋友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只有張渝雅大聲說了下面有磁鐵。

  在指導孩子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把積木、花布猜測為可以被磁鐵吸起來,還有很多小朋友把硬幣定為不能吸起來,經(jīng)過試驗以后才發(fā)現(xiàn)積木和花布不能被磁鐵吸起來,硬幣可以被吸起來,并把自己所得到的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本次活動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很多的操作材料,孩子們在活動中探索了磁鐵的特性,同時知道了什么東西可以被磁鐵吸起來,什么東西部可以被磁鐵吸起來,嘗試了先猜測,再記錄和邊試驗邊記錄的方法,大部分的孩子學會了記錄,但是還是有個別孩子不知道如何記錄,在以后的活動中應該多引導孩子們學會記錄自己的試驗結果,還可以鼓勵他們?nèi)ド钪泻痛笞匀粚ふ铱梢员淮盆F所吸引的東西。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