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08 10:16:26 教案

科學教案(集合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集合3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蠶豆和豌豆的外顯特征。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對大小物體進行排序。

  3、具有初步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盤蠶豆、一盤豌豆、二根鉛絲、一張卡紙。

  2、錄音機、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小手小手變魔術》。

  二、兒童節(jié)要到了,小熊給我們送來了禮物(蠶豆、豌豆)。

  1、比一比,

 、、看一看、摸一摸,觀察蠶豆、豌豆的外顯特征。

  ②、教師小結。

  2、排一排,

 、佟⒆層變簩πQ豆、豌豆進行簡單排序。

 、、請個別幼兒來說說你的豆是怎么排隊的。

  3、做一做,幼兒動手操作把豆穿在鉛絲上。

  三、“豆豆秀”

 、、幼兒和教師用自己做的項鏈、手鐲等打扮自己。

 、、幼兒隨音樂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活動結束。

  四、延伸活動:

  用豆做出不同的作品。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豆子。

  2、知道黃豆可以制作豆?jié){、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3、培養(yǎng)幼兒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前一天泡的黃豆;生好的黃豆芽。

  2、師幼一起收集各種豆子,豐富幼兒關于豆子的認知經驗。

  3、透明瓶子。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出黃豆。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猜猜球棒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

  (教師拿出黃豆)它是什么顏色、形狀的?

  師:除了黃豆寶寶,你還知道哪些豆寶寶?

  二、認識各種豆子

  1、師:黃豆、紅豆、綠豆、黑豆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幼小結:相同,都叫豆,表面很光滑,捏上去硬硬的;不同,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2、師:豆子的顏色和它們的名字有關嗎?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它們的名字有和顏色有關;黃色的是黃豆、紅色的是紅豆、綠色的是綠豆。

  幼兒分組操作,將混在一起的豆子進行分類。

  3、感知干濕黃豆的區(qū)別

  教師出示干濕黃豆若干。

  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軟硬上進行比較。

  師幼小結:泡過的黃豆比原來大一些,軟一些,顏色也淺一些。

  4、教師出示圖片,幼兒了解黃豆寶寶的`生長過程。

  三、了解各種豆制品及其營養(yǎng)價值

  觀看幼兒畫冊《豆寶寶》。

  引導幼兒邊看邊說出畫頁中各種豆制品的名稱。

  幼兒討論:豆制品的營養(yǎng)。

  師幼小結:黃豆寶寶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品和調味品。豆制品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少生;補充各種營養(yǎng),如維生素、鈣、鐵等,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豆制品,不挑食。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設計意圖:

  植物是大自然的另一種生命,孩子們對它有一定的好奇心,《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huán)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作為教師應利用這種好奇心讓幼兒進行探索和學習,“種植”是人類對自然界的一種維持和貢獻,也是人類保護自己生存環(huán)境的一種手段!毒V要》還指出: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引導幼兒接觸和認識與自己生活關系密切的不同職業(yè)的成人,培養(yǎng)幼兒尊重不同職業(yè)人們的勞動。利用社區(qū)資源來對幼兒進行種植教學,激發(fā)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對勞動者敬佩的`情感。

  教學目的:

  1、了解種植的過程與種子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體驗種植勞動帶來的快樂。

  2、在社區(qū)種植員的帶領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種植活動,掌握種植方法,并積極參與討論。培養(yǎng)他們對勞動者敬佩的情感。

  教學準備:

  1、聯(lián)系社區(qū)種植員和種植的土地。種子若干、樹苗若干。

  2、種植工具。

  3、種子發(fā)芽的視頻。

  教學過程:

  1、激發(fā)興趣

  1)出示種子:這是什么?我們用它來干什么?

  2)提問:怎樣種植種子?

  種好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帶領幼兒來到社區(qū)種植園

  1)介紹種植工人,他的主要工作,也稱為園丁。

  2)園丁為我們介紹樹苗和種子。

  3)園丁示范種植樹苗和種子的方法。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種植,園丁及教師進行指導。

  3、回教室討論

  1)你在種植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情?感覺怎樣?

  2)種植下去的種子會怎樣呢?

  3)什么時候會發(fā)芽?種子發(fā)芽有哪些條件?

  4、觀看《種子發(fā)芽》的視頻

  幼兒討論種子發(fā)芽的條件和過程。

  5、課后延伸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課后進行觀察,記錄和澆水、整理。

  反思:

  通過親手種植,幼兒對植物有了直接的了解,并對他們感興趣,同時在接受園丁的指導時激發(fā)了他們對勞動者的敬佩之情,體驗了勞動的快樂。種植后,經常會去社區(qū)種植園觀察,澆水,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有了社區(qū)的合作,孩子們可以走出教室,彌補了紙上談兵的教學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