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10篇(通用)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guān)《史記》的文學常識及司馬遷、張良的有關(guān)知識。
2.理解重點實詞。
3.把握文章主題,分析張良及老人的形象。
4.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對中華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好品德的贊揚與繼承。
教學重點
1.《史記》及司馬遷的文學常識。
2.把握文章主題,分析張良及老人的形象。
教學難點
分析與理解張良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漢高祖劉邦曾經(jīng)對一個人作出這樣的評價: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并承認自己不如他。那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輔佐劉邦建立漢王朝的漢初三杰之一的著名軍事家張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張良年輕時候的故事。
二、作家作品
1.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出生在一個世代相傳的史官家庭。其父司馬談,做過30余年的太史令。司馬談逝世時囑咐司馬遷要做第二個孔子,寫第二部《春秋》,這正是司馬遷矢志寫《史記》的動力。
2.《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大約三千年的'歷史。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妒酚洝芬匀肆,集傳成史是主體,它多方面運用文學手段來表現(xiàn)歷史人物,史實與藝術(shù)表現(xiàn)完美結(jié)合,這是司馬遷《史記》一書的獨特成就。為此,魯迅稱贊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在朗讀中理解課文,把握人物形象
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幫學生解決有疑問的字詞。
2.學生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互評,說一說,哪組同學讀得好,為什么?
由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透過文字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把握人物形象。
(1)朗讀老者的語言,要體會他故意考驗的心態(tài),他的笑、他的怒、他的喜,背后是怎樣的一番良苦用心。由此說說老父是一個怎樣的人。
(2)張良的一個諾,要讀出他當時既誠懇虛心又滿腹狐疑的復雜心態(tài),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全文,認真體會。
3.分角色朗讀中會發(fā)現(xiàn)張良的語言極少,那么我們通過哪些地方去了解張良呢?
引導學生關(guān)注文章中對張良的動作、心理的描寫,想象一下張良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4.由此看出,張良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全面理解張良的人物形象)
5.你還知道哪些歷史人物在年輕時有特殊的經(jīng)歷?
6.學習過這篇文章,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四、總結(jié)
《圯上敬履》只是《史記留侯世家》的節(jié)選,但是我們以小見大,由一件小事看到了張良身上優(yōu)秀的品質(zhì),也正是由于這些品質(zhì),成為后來張良成功的重要基礎,張良后來又有哪些成就?《史記》中還記載了你所喜歡的哪些人物的哪些事件呢?我們將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研究。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3~5人合作,根據(jù)所掌握的資料,以《史記》為主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辦一期手抄報。
要求:(1)角度選取要具體集中,不可空泛,主題要鮮明;(2)內(nèi)容要翔實,有理有據(jù);(3)可有自己的評論,鼓勵創(chuàng)新設計。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生字詞,積累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母在孩子講述過程中的心境變化,品味父母對孩子的關(guān)愛之情。
3.學習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注重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再現(xiàn)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和感受課文中表現(xiàn)的父母對孩子的深切的關(guān)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父親和母親情緒、心境的變化的描寫,感受父母對孩子的關(guān)愛。
教學時間:2課時
二、教學準備:
布置預習作業(yè):
A.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把遇到的讀音問題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注。
B.思考:這篇課文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關(guān)于金翅雀的一件什么事?
C.查找有關(guān)金翅雀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今天我們要走入第四單元的學習,課前同學們都已經(jīng)初步瀏覽了本單元的課文,誰來說說,這幾篇文章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這一單元我們將走進親情,走進愛的世界。
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感受著父母給予我們默默無聞的愛,這是我們感受最深切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金翅雀》,也會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受。
課前大家搜集了關(guān)于金翅雀的相關(guān)資料,誰來說說關(guān)于金翅雀你都了解了些什么?(學生簡單交流)
二、檢查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nèi)容。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3.教師出示整理的生詞和容易讀錯的詞語,指名朗讀。
4.小組中輪讀課文,互相傾聽,爭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三、檢查預習第二項:
再讀課文,說說文章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關(guān)于金翅雀的一件什么事?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文章內(nèi)容。
1.提出中心議題,學生自讀自悟。
中心話題:默讀課文,找到在孩子講述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孩子的心境是怎樣的?父親、母親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勾畫出相關(guān)語句,多讀幾遍,并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2.小組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結(jié)合中心話題,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
描寫人物心情的語句:
如在描寫父親為孩子的安全擔憂的時候,文章運用了“和母親一樣提心吊膽地聽著,幾乎屏住了呼吸”;隨著兒子爬樹危險性的不斷升級,文章又運用了“父親和母親都驚呆了,誰也沒有吱聲。就這樣兩個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聲不響地讓兒子爬到樹上,爬上樹冠”;接下來,擔憂的情緒更加嚴重, “聽到這里,父親的心臟都停止了跳動,完全忘記了兒子在什么地方,似乎還在高高的樹巔,緊挨天際,完全忘記了他腳踏在地上,無須兩只胳膊小心翼翼地附著樹枝”。
而孩子“仍在饒有興趣地說著”,說這件事的時候,“孩子的表情天真無邪”。
對照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孩子的心情和父母心情的變化,看看他們的變化有什么關(guān)系,你體會到了什么?
對于文章中對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師還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三、精讀最后一段,猜測故事情節(jié)。
讓學生再細致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引發(fā)學生猜測,父親和母親會談些什么呢?順勢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父母不在孩子講述故事的時候就打斷他呢?
四、回顧全文,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
回顧整篇文章,說說你讀完此文后的感受?可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
五、課堂詞句積累。
教師出示課后詞語,讓學生觀察,這類詞語都是描寫什么的?
戰(zhàn)戰(zhàn)兢兢 心驚肉跳 提心吊膽 忐忑不安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心不在焉 心平氣和
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積累在書上。
五、拓展閱讀
《悠悠寸草心》、《拐彎處的回頭》
瀏覽整個單元,意在讓學生對本單元文章有一整體感受。
培養(yǎng)學生搜集運用資料的能力。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是學習課文的前提。這里充分利用小組學習,發(fā)揮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
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以此問題,統(tǒng)領(lǐng)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
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從而讓學生從父母心情的變化中感受到父母對孩子安全的擔憂,對孩子好奇心和愛心的呵護。
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有助于學生深化文章主題。
培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相關(guān)主題文章的拓展,增加學生閱讀積累的同時,讓學生深刻感受父母之愛。
語文教案 篇3
一、單元課文特點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文章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民族文化藝術(shù)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獨特風格。文中一些重要的觀點、結(jié)論可以成為鑒賞文藝的理論依據(jù)。文中介紹了許多重要的表現(xiàn)技巧,不但能提高我們的藝術(shù)鑒賞力,也能提高我們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文章對典型的文學藝術(shù)現(xiàn)象進行了精辟的分析,可以成為我們鑒賞文藝的指南。學習本單元,要學觀點,學方法,從中汲取寶貴的藝術(shù)營養(yǎng)。
歸納是基本的.寫作方法。首先要分類。《我國古代小說的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就根據(jù)不同時代的不同特點將中國古代小說分成許多小類:神話傳說、志人志怪小說、傳奇小說、話本小說、演義小說、世情小說。分類之后是求同,尋求同一大類不同小類事實的共同點,把一系列個別性事實的共性抽象出來,概括成一般規(guī)律、原理。如魏晉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說,是作為史實,依靠訪問、搜集、記錄而成,唐朝的傳奇小說則是依據(jù)傳說,想像、虛構(gòu)、創(chuàng)作而成,二者有很大區(qū)別。但志人志怪小說的材料并不是史實,
實際是民間傳說,是無名氏的口頭創(chuàng)作,其中就包含了想像和虛構(gòu)的成分。這是它與傳奇小說的共性,因而同歸小說一類,不能把它當做歷史看待。根據(jù)我國古代小說發(fā)展的事實,課文運用歸納法概括出兩條規(guī)律:一是從民間創(chuàng)作發(fā)展到文人創(chuàng)作,二是從記實發(fā)展到虛構(gòu)。
總是以大量確鑿的事實作為立論的依據(jù),觀點一般都是從大量事實中概括出來的!吨袊囆g(shù)表現(xiàn)里的虛和實》運用繪畫、戲劇、舞蹈、建筑、書法等藝術(shù)門類中的典型事例論述藝術(shù)表現(xiàn)里的全與粹、虛與實的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在把握住不同藝術(shù)的個性特征之后,運用歸納的方法,抽取它們的共性,概括出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空間表現(xiàn)的共同特征:由舞蹈動作延伸,展示虛靈的空間,講清了藝術(shù)中以粹概全、虛實相生的道理。
注重具體分析!吨袊囆g(shù)表現(xiàn)里的虛和實》運用比較的方法剖析了洪防思、王漁洋和趙執(zhí)信三個人對藝術(shù)表現(xiàn)中全與粹、虛與實相互關(guān)系認識上的差異,從而揭示了他們各自的藝術(shù)主張的不同實質(zhì):洪防思重視“全”而忽略了“粹”,是自然主義;王漁洋看重“粹”而忽視了“全”,是形式主義;趙執(zhí)信主張以粹概全,這是中國藝術(shù)傳統(tǒng)中的現(xiàn)實主義。尤其注重因果分析!墩f“木葉”》就著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fā)展為“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fā)了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的特質(zhì)。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幾個重要的文藝學觀點,把握文章的精髓。
2.學習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規(guī)律的推理方法和運用規(guī)律解釋事實的演繹推理的方法,從而深入理解中事實材料、理論材料同科學觀點的關(guān)系,具體而深刻地掌握科學結(jié)論,做到融會貫通。
3.學習類推的方法,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拓展練習中運用文藝學觀點觀察、分析、解釋一些文學藝術(shù)現(xiàn)象。
4.學習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表現(xiàn)技巧,提高文藝鑒賞能力和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
三、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社會科學論文中的術(shù)語很多,對科學術(shù)語不但要精確理解其抽象的概念含義,還要了解它在文中指涉的具體內(nèi)容。例如“再創(chuàng)造”就是一個文藝學術(shù)語。《重新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天地》一文結(jié)合詩歌欣賞對這個術(shù)語作出了具體的解釋:“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動”;“讀者通過想像正確地把握住詩人的.藝術(shù)構(gòu)思,并且豐富地再現(xiàn)詩人創(chuàng)造的形象”;再創(chuàng)造“不單是了解詩人的感情活動,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溫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情感的經(jīng)歷”,“希望通過詩的形象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這個解釋已經(jīng)把再創(chuàng)造的性質(zhì)、方式和作用說得很細致、很清楚了。但我們還不應滿足于這樣的解釋。文章通過對三首詩的欣賞,進一步具體說明了再創(chuàng)造的內(nèi)涵:欣賞中的想像活動圍繞詩中形象展開;詩中的形象和情感,通過讀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顯現(xiàn);在想像活動中,欣賞者可以將自己或聯(lián)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從而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畫面。結(jié)合文中這些具體的論述和說明可以全面透徹地理解科學術(shù)語的意義。正確理解并闡發(fā)重要的科學術(shù)語,吃透科學觀點,是本單元教學重點。
課文中有些古代的文藝學術(shù)語如“全”、“粹”、“虛”、“實”,意思比較玄虛,哲學意味又很重,令人覺得深奧難懂。還有些形象化的說法,如“舞蹈精神”、“泡”、“猜”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要準確、清晰地理解這類語言,就要從上下文中找到相關(guān)語句,從中發(fā)現(xiàn)定義線索、喻義線索、同義線索、反義線索,通過關(guān)聯(lián)性的判斷,作出切合文意的合理的解釋。上下文中有語言的解釋因子。在理解艱深的概念、語句時,要有語境意識。如《我國古代小說的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談到史傳文學“實錄”的經(jīng)驗。如果望文生義我們會把“實錄”理解為“據(jù)實記錄真人真事”的意思。但如果寫小說不要虛構(gòu)而只是據(jù)實記錄真,真事,這樣的小說也就不成其為小說了。文中的“實錄”講的是對人的看法和描寫的方法,這就是“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因而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這是一種高明的寫人藝術(shù),可以塑造真實豐滿、有血有肉的藝術(shù)形象。這里的“實錄”,同寫真人真事,不允許虛構(gòu)具有截然相反的意義。遇到難懂的語言時,應充分利用上下文中的解釋因子,求得確切、圓滿的解釋。
本單元能力訓練重點是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指對讀物全面而透徹地理解。閱讀本單元的四篇文藝學論文,要求能夠通過分析與綜合,把文章中的各個部分貫穿起來,把握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吃透它的精神實質(zhì),達到融會貫通。分析與綜合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讀寫方法。閱讀中的分析綜合要求我們在思維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進行細致而深入的研究,從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是一種類推的能力。具備了這種能力,能使我們由已知向未知進軍并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訓練中,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演繹和類比的方法,進行研究性學習。
四、單元教學設計
本單元教學可采用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示范、點撥、答疑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吃透理論觀點,培養(yǎng)分析能力。課堂討論采取開放式,鼓勵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學習理論觀點,要密切結(jié)合實際,運用課文和課外的實例,印證、說明觀點;又能運用理論觀點解釋一些文學藝術(shù)現(xiàn)象,重在培養(yǎng)實感,積淀審美經(jīng)驗。本單元安排大量遷移練習,有助于進一步吃透幾個重要的文藝學觀點,訓練文藝鑒賞能力。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文中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情。
2、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
3、把握回憶性散文的思維特點,學習回憶性散文的寫作方法。
4、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情感,模仿創(chuàng)作。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那就是我》
一、 導入 1分鐘
關(guān)山迢迢,擋不住想家的心情,歲月流淌,淘不盡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句句鄉(xiāng)音,縷縷鄉(xiāng)情,伴隨著漂泊的游子默默走過異鄉(xiāng)的風風雨雨....最容勾起他們思鄉(xiāng)情的,或者那一盞漁火,或者是那一朵浪花,或者是那一縷炊煙,或者,就是香港作家黃河浪的那《故鄉(xiāng)的榕樹》(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 2分鐘
黃河浪:原名黃世連,曾用筆名洪荒等,香港作家。1941年生于福建長樂縣,中學時酷愛文藝,出版過詩集《海外浪花》、《大地詩請》。1979年,本文榮獲香港第一屆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成為冠軍的理由是什么?)
三、走進文本
(一)那樹——與榕樹凝眸 (理清回憶性散文的思路)7分鐘
1、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層次。
文章第幾小節(jié)點題?課文寫了幾個地方的幾棵榕樹?
明確:
1-2 住所榕樹眼前
3-11故鄉(xiāng)榕樹回憶
12-13 住所榕樹眼前
2、這幾棵榕樹,重點寫了哪棵?它有何特點?5 、6、 7三段分別從哪個方面表現(xiàn)它的特點?
明確:
駝背的榕樹特點是“奇特”,三段分別表現(xiàn)其形狀奇,傳說奇,功用奇。
3、本文是一篇很出色的借物抒情的回憶性散文,三個部分銜接過渡自然。文章是怎樣過渡的?找出過渡句:
、 第三段是過渡段。其中,由眼前的榕樹和哨音自然引發(fā)相關(guān)聯(lián)想,“我的心卻像一只小鳥,從哨音里展翅飛出去……停落在故鄉(xiāng)熟悉的大榕樹上。我仿佛又看到……看到……”這些詞句,像一座橋,把眼前景物與思想情懷聯(lián)系起來,過渡得巧妙自然。
、凇澳菢拥娜兆硬粫倩貋砹恕币痪洌偨Y(jié)了上文,表明了回憶的結(jié)束!拔曳路饎倓倧囊粓鰤糁行艳D(zhuǎn),身上還留有榕樹葉隙漏下的清涼,但是我確實知道,這一覺已睡過了三十年,而人也離鄉(xiāng)千里萬里外了”一句,和上面的夏夜和上文中的“夢鄉(xiāng)”描寫承接,銜接自然、巧妙。
又由哨音牽引作者由現(xiàn)實到回憶,又由回憶到現(xiàn)實,眼前 哨笛回憶哨笛眼前
。ǘ┠枪枢l(xiāng)——與作者的感情對視 (分析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7分鐘
1、第四段中作者說“記憶里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圍繞故鄉(xiāng)的榕樹,作者回憶了與之相關(guān)的哪些事情?要求:每件事用一句話概括
小時候在“駝背”船上的“水手”夢
有關(guān)“駝背榕樹”的古老傳說
女人們對榕樹之神的祈求、女人治皮癬及祖母的疼愛
農(nóng)人們在榕樹下的納蔭乘涼
兒時在榕樹下度過的夏夜生活
2、分析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這部分回憶片段猶如一個個電影分鏡頭,回憶畫卷徐徐展開,從不同角度抒寫了對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材料的選取自由靈活,從人物來看,有小伙伴、最老的老人、女人、老祖母、鄉(xiāng)親、我;從內(nèi)容來看,有寫人事的,有寫傳說,有寫我夏夜感受的;從情感來看,體現(xiàn)的有友情、親情、鄉(xiāng)情等,所有這一切由榕樹貫串起來,體現(xiàn)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故鄉(xiāng)的榕樹在我心中,不僅僅是樹,還是理想的啟迪放飛者,道德的見證教化者,愛心的.賜予傳達者,農(nóng)人的庇護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樹,而是濃濃的友情、親情、鄉(xiāng)情的匯聚和象征,文章最后短短六個字浸透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榕樹、故鄉(xiāng)的人、故鄉(xiāng)的事的懷念和眷戀,濃濃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情、鄉(xiāng)愁、鄉(xiāng)戀躍然紙上。
席慕容說:離別后,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黃河浪的這棵樹便是永恒的。
3、文章為何不直接以《憶故鄉(xiāng)》或《故鄉(xiāng)的回憶》為題?
明確:a、懷念的人事物莫不與榕樹有關(guān),對故鄉(xiāng)的懷念是通過對榕樹的懷念來表達的。b、含蓄深情,有感染力。c、結(jié)構(gòu)上,起線索作用。
四鑒賞品味
那“文”——與精美的語言對話 16分鐘
品味語言,體悟情感。
6人小組活動:從文中找出一組富于文采的句段朗讀,試作簡要評點,并按照它的格式進行仿寫,一個朗誦,一個評點,一個仿寫,建議可以變換陳述的對象或意象來展開仿寫。各小組交流,互為補充:
教師歸納:如何使語言“靚”起來?
1、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2、想象的運用,虛實結(jié)合
3、華麗的詞語(摹形狀物,繪聲繪色)
4、句式的選用和變化(長短、整散)
5、關(guān)注人稱的運用(第二人稱的作用a、第二人稱一般都兼有擬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語言生動;b、在表情達意方面,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對話,增強感染力。
五回望模塊
那“月是故鄉(xiāng)明”——與模塊對歌(音樂播放:《彎彎的月亮》)6分鐘
本文以榕樹為線索貫穿全文,選用精美的語言,敘述了很多與故鄉(xiāng)的榕樹有關(guān)的人和事。普通的百姓、天真的童趣、幽靜的環(huán)境、淳樸的風土人情,是作者割不斷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
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愁,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故鄉(xiāng)的歌,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于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于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于是“我寄愁心與明月”,于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故鄉(xiāng)的明月,照過你、我、他。
請用最簡潔的一句話串聯(lián)這個模塊的所有文章的標題,體現(xiàn)“月是故鄉(xiāng)明”的主題。
學生當場創(chuàng)作,要求只要有創(chuàng)意,自然銜接就成!
六創(chuàng)作模仿1分鐘
風在路上,人在風中,生命不斷拐彎,故鄉(xiāng)總在身后。故鄉(xiāng)總是具體的,在人們的記憶中,她有時就是一棵小樹 一朵云彩,一縷炊煙,一種產(chǎn)物……假如有一天(這一天不再遙遠),你要離開你的家鄉(xiāng),你會記住家鄉(xiāng)的什么“物”?假設30年后的你,在異鄉(xiāng),每當有月亮的晚上,故鄉(xiāng)之歌的主角又是哪個呢?請模仿本文創(chuàng)作手法,完成下周隨筆《故鄉(xiāng)的**》。
語文教案 篇5
教法展示
1.用導語引入新課(“導語”見設計A)
2.逐節(jié)閱讀、分析、歸納
課文要點摘錄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頓、瓦特、馬克思的獨到發(fā)現(xiàn),引出“語言中也隱藏著很深奧的秘密”這一話題。接著“從人們最平常的說話談起”,列舉“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構(gòu)成規(guī)律。最后用“字盤”一喻形象地論述了語言和說話的關(guān)系。
第二部分指出語言是人類社會的交際工具。作者于開篇列舉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現(xiàn)象后,圍繞“語言是組成社會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展開分析,舉例,字里行間告訴讀者:語言具有社會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開講使用“語言不但是人類交際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種交際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種”引起下文,既有比較分析,又有分類說明,還有典型舉例、邏輯推理,使全文的觀點水到渠成。
3.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結(jié)合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理解課文中的一些句子。選擇句子以練習一的幾例為基礎,適當擴展。
4.試結(jié)合本單元學過的'幾篇語言學論文,任選下面一題作為課外作業(yè)。
、俳o“語言”下個定義(為基礎一般者設計)
②談談我對“語言”的理解(為中等水平的人設計)
、邸罢Z言”的昨天、今天、明天(為尖子學生設計)
教案點評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一文,條理清楚,深入淺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識,總是用“就近取譬”的辦法講得淺易明白。因而教學時可以抓住這些特點,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論述的層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鞏固部首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能力。
2、進行詞語搭配的練習。
3、體會“果然”的意思,并會運用。
4、學習使用冒號、引號,繼續(xù)練習使用句號、問號、嘆號和逗號。
5、進行口語交際。
6、圍繞自己某一方面的愛好或特長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1、體會“果然”的意思,并會運用。
2、學習使用冒號、引號。
教學難點:
1、正確使用“果然”寫句。
2、正確使用冒號、引號。
課時:4課時。(含習作)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部首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能力。
2、進行詞語搭配的練習。
3、體會“果然”的意思,并會運用。
4、學習使用冒號、引號,繼續(xù)練習使用句號、問號、嘆號和逗號。
教學重點:
1、體會“果然”的意思,并會運用。
2、學習使用冒號、引號。
教學難點:
1、正確使用“果然”寫句。
2、正確使用冒號、引號。
教學過程:
一、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1、指名讀題,說說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理解題意)
2、確定每個字的部首,用部首查字法獨立查字典,并填寫答案。注意所填頁碼是字典正文頁碼。(確定不收,然后獨立查字,寫答案。)
3、訂正答案,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和練習。
二、搭配詞語的練習。
1、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學生獨立填寫,把問題提出來集體討論解決。
3、指名說答案,大家評議。
4、集體討論,解決疑難問題。(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指名讀題,弄懂題意。
2、分析例子,體會“果然”的意思和作用。
他叫人照曹沖說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ü唬罕硎臼聦嵟c所說的或所想的一致。)
3、試著口頭補充句子。大家互相訂正補充。
4、在書上寫答案。
答案:氣象臺預報今天早晨有大雨,果然早晨下起了大雨。
小鶯下決心要奪得女子400米冠軍,果然她奪得了女子400米冠軍。
四、學習使用冒號、引號。
1、復習冒號、引號。
出示p16第4題的句子,請學生讀一讀,結(jié)合句子說說冒號和引號的用法。
(在提示語后面加上冒號,給人物語言加上引號。)
2、自己讀讀句子,試著加上標點,注意正確使用問號和嘆號。然后,再讀一讀。
3、集體訂正。
(1)吳曉燕好奇地問:“叔叔,秋天也能植樹嗎?”
。2)李巖問趙亮:“你長大了最想做什么?”趙亮想了想,說:“我最想當宇航員。駕駛著飛船,在宇宙中飛來飛去,多有意思。
4、要求大家學習了冒號和引號的用法,在寫句子時要正確使用。介紹《語文讀本》中《淘氣的標點符號》。
五、作業(yè):用“果然”練習寫一句話。(困)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1、介紹自己名字的來歷或含義,提高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2、感受長輩對自己的關(guān)心,了解長輩對自己的希望。
教學重點:介紹自己名字的'來歷或含義。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想說的興趣。
教學準備:每個同學提前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來歷或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談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們的名字,有的寄托了父母的殷切希望,有的傾注了父母無限的祝福。你的名字是怎么來的,你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義?這幾個名字,大家猜猜有什么含義?(出示幾個同學的名字)
二、進行口語交際:
1、猜出示名字的來歷。(每個同學自己糾正、補充)(困)
2、同學之間互相猜猜名字的來歷,自己做說明或介紹。
三、進入交際高潮:
1、猜猜老師名字的來歷。(老師做介紹)
2、介紹自己家長名字的來歷。
3、介紹自己名人名字的來歷。
四、課堂:表揚同學大膽發(fā)言,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提點希望:與人交際中要尊重對方,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注意在交際中準確使用禮貌用語。
五、作業(yè):把你好朋友名字的來歷講給家長聽。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思路:
根據(jù)課文特點,以插圖設計教學主線,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形象性、情感性、創(chuàng)造性。課文插圖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增加課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繪制的。利用插圖來組織教學顯得新穎別致,符合學生的心理,能給教學增色。
根據(jù)課文段落的特點,可以精讀一段,明白學習方法后,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己探索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一)揭題導入新課
你的家鄉(xiāng)在哪兒?你喜歡嗎?想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嗎?
(二)精讀第二段,指導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導觀賞。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歡嗎?
2.抓住美的語言,朗讀感悟。
(1)老師配樂朗讀,學生看圖欣賞,整體感受語言的美。
。2)老師示范朗讀,學生畫出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為什么喜歡。
。3)學生自由朗讀,識生字。
圖文結(jié)合認識生字寬、蝦、腳、撿、貝、殼。
數(shù)數(shù)有幾句話,每句寫的是什么?
。4)指導朗讀重點詞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達了對大海的喜愛;
一艘艘裝滿要重讀,體現(xiàn)魚蝦很多。
3.看圖介紹濤濤的家鄉(xiāng)。
4.師生共同總結(jié)學習過程:看圖──讀文──看圖解說。
(三)小組合作學第三段
看圖:這是誰的家鄉(xiāng)?他的家鄉(xiāng)在哪兒?有什么景物,他喜歡做什么?
讀文:自由拼讀──聽同學朗讀──找好詞好句反復讀──小組齊聲表演讀。
解說:看圖,用自己的語言解說圖畫。
(四)自由選擇一段自學
1.學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選自己喜歡的一段自學。
2.自學匯報。
(1)搶認生字:原、奔、密、匹、市、樓。
。2)解說員解說圖畫。
。3)表情朗讀最喜歡的句子。
。4)自學相同段落的同學齊讀整段。
3.出示讀讀說說,學生讀句子、說句子。
(五)看圖,指導背誦
1.看圖提示背誦。
2.看文聽老師朗誦。
3.傾聽同學背誦,回憶印證。
4.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六)實踐活動
畫自己的家鄉(xiāng),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語文教案 篇8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學習
1、師:京劇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舞臺上的瑰寶,作為中國的國粹揚名海內(nèi)外。
2、師:舞臺上這位唱功了得的表演藝術(shù)家就是著名的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梅蘭芳是如何獲得成功,成為京劇表演大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3、出示課題:17 梅蘭芳練功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zhì)疑解疑
1、出示要求,預習課文(四人一組自主學習,老師巡視作個別指導。)
(1)自學生字新詞。
。2)動腦又動手:給下面的字加部首成為另一個字,再組詞?凑l找得多,組得對。
例:每——海(海水)
悔(后悔) 梅(梅花) 莓(草莓)
堯—
采—
。3)讀通課文,在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后自己想辦法解決,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放在交流中解決,并想一想自己初讀課文后有怎樣的.感受?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詞語 :
磚頭 蹺功 紅腫 長進 拜師 頑強 毅力
扎實 蜚聲
①注意“拜”讀“bài”而“湃”讀
“pài”,聲母不同:“腫、憑”是后鼻音;“磚”是前鼻音;
、 媒體分析“蜚”的字形:書寫時上下均等,“蜚聲”的意思讀課后注釋;
。2)加部首組詞:
堯——澆(澆水) 繞(圍繞)
饒(富饒) 蹺(蹺功)
采——彩(彩色) 菜(白菜)
踩(踩高蹺) 睬(理睬)
。3)接龍讀課文,檢查字詞讀音。
質(zhì)疑解疑(對于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放到研讀課文中解決,盡量讓學生交流讀完課文后的感受。)
3、梅蘭芳曾經(jīng)先后向兩位先生學藝,他們分別是怎樣評價梅蘭芳的,你對此有什么疑問?
。1)兩位先生對梅蘭芳的評價:
(2)學生質(zhì)疑
、佟八皇菍W戲的料子”、“ 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是什么意思?
②“料子”原意是指“材料”,“梅蘭芳不是學戲的料子”,說明梅蘭芳不具備學戲的天分,因此很難在學戲方面有所成就!白鎺煚敍]給你這碗飯吃”意思是梅蘭芳不能靠唱戲維持生計。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學習偏旁“門”、“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看圖觀察能力及想象力的進一步訓練。
情感目標: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生字的認讀(平翹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具:月亮、小船剪貼圖,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磁帶(歌曲《小小的船》)。
學具:每人一張印有月亮、星星的畫紙,彩色畫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你喜歡晴朗的夜空嗎?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樣的?
2、引出課題。今天,月亮姐姐就來到了我們班。月亮姐姐問好:“一(五)班小朋友你們好!”(互相問好)“能說說我長的什么樣嗎?”(觀察月亮的形狀、顏色)像什么呢?(彎彎的,像香蕉、鐮刀、小船)
3、這樣美麗的月亮姐姐掛在藍藍的夜空中是多么美麗呀!有一位名叫葉圣陶的老爺爺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寫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書課題)
4、學習“船”字。順口溜:幾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讀課題,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出示課件,隨音樂教師范讀課文,生評價。
2、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
3、指名讀課文,互相評價。
4、齊讀課文。指導讀“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
5、情景中學習、檢查生字(課件輔助)
。1)除掉課文中的熟字,集體認讀詞語。
(2)除掉詞語中的輔助熟字,認讀生字。
(3)集體討論記字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并全班交流。
。4)認讀生字,和生字寶寶打招呼。
6、讀課文,生字寶寶已經(jīng)認熟了,能把課文也讀熟練嗎?
三、讀讀、想想、說說
1、聽音樂《小小的'船》說感受。
2、找最喜歡的伙伴背誦課文。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詞也記在心里呢,并表演出來呢?
3、背誦課文匯報,評出最佳表演獎。
4、詞語訓練。
。 )的船 ( )的月兒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動
1、如果你有一雙翅膀來到這美麗的“小船”里,你會看見什么?(啟發(fā)談話)
2、把你看到的東西畫出來。
板書設計:
7、小小的船
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感悟這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學習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樸實自然的語言。
3、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用真實體驗理解文中的人情美。
二、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父親的語言、動作、形象的刻畫,指導學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蘊含的父子深情,啟發(fā)學生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三、教學難點
縮短學生與作者的時空距離,使學生受到感染,體會到作者的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導語。中國受長期的農(nóng)耕文化的影響,尤其注重親情。千百年來,抒寫親情成了文學的母題,這種題材的作品不勝枚舉,你能列舉出幾篇嗎?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表現(xiàn)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2、簡介作者。朱自清(1898—1948),江蘇省揚州市人。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1916年19歲時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年暑假以后到清華大學任國文系教授,當時只有28歲。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朱自清隨清華大學遷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主任。在艱難和貧困的生活中,他在認真努力地進行中國文學的教學和研究的同時,很關(guān)心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繼續(xù)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并參加爭取民主的運動,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當時,美帝國主義一面用槍炮支持***反動政府打內(nèi)戰(zhàn),妄圖消滅中國共產(chǎn)黨;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資美國面粉運往中國,作為救濟糧來籠絡人心。朱自清為了反對美蔣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在拒絕領(lǐng)取美國救濟糧的宣言上簽了名,并且在臨終前還囑咐家人“不要買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偉大的革命領(lǐng)袖毛澤東贊他“有骨氣”,“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3寫作背景。關(guān)于寫作背景,主要指出課文記敘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煙酒公賣局長的作者的父親朱鴻鈞也被解除了職務。朱鴻鈞沒有積蓄,兩手空空,還欠下五百元的外債。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讀書,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從北京趕到徐州,同父親一道奔喪回家。到了揚州,父親將金銀首飾都拿出來,又當了一件狐皮袍,才還上欠債。又借錢辦了喪事。辦完喪事,作者回北京念書,朱鴻鈞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車站依依惜別!侗秤啊匪鶎懙木褪沁@一段史實。為了講解方便,出示一幅北京——徐州——揚州——南京——浦口的簡圖。這樣,課文涉及到的作者的家境和作者的行蹤就都清楚了。
(二)聽錄音朗讀,教師給以朗讀指導。
(三)學生自行查字典解決疑難字詞。
(四)整體感知課文。
問: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動?
(鼓勵學生踴躍回答,簡要說明原因)
(五)仔細研讀重點段落。
1、研讀第一、二、三段。(學生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然后全班交流)
(1)第二段中父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包含著什么意思?
(這時候,父親心里一定比兒子更加悲傷愁苦,可是,當他看見兒子流淚的時候,便強抑悲苦,反過來安慰兒子,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是多么的體貼、愛護。)
(2)變賣典質(zhì)、借錢辦喪事說明了什么?這些內(nèi)容和“背影”有什么關(guān)系?
(作者的父親在徐州當煙酒公賣局長,不僅沒有發(fā)財,還要借了錢辦喪事,變賣典當了家財去償還虧空,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他父親的為人。父親失了業(yè),又背了債,悲和愁相交煎。)
2、研讀第四段。(指名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自由回答。)
(1)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說明父親完全可以不必為“我”送行?父親“躊躇”了又“躊躇”說明了什么?
(第一,他“事忙”,急于謀事;第二,有熟識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車;第三,“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對茶房“再三囑咐,甚是仔細”,“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躊躇了一會”,寫出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
(2)“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父親的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不要緊”,是父親對自己而言,盡管“事忙”,但認為這無關(guān)緊要。
“他們?nèi)ゲ缓谩,是對兒子而言的,就怕別人照顧得不妥帖。
簡短的一句話,說明他關(guān)心兒子勝過關(guān)心自己,充分表現(xiàn)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3、研讀第五段。(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出悔恨的語氣,然后思考下列問題,發(fā)表己見。)
(1)作者為什么說“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而且還要嘆氣說“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對“聰明”一詞應怎樣理解?
(這是作者的自責,責備自己那時年輕無知,不僅沒有體會出父親的一片愛心,反而嫌他“說話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F(xiàn)在想來,內(nèi)心深感愧疚。)
(2)進站上車,父親是怎樣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兒子的呢?
(兩個“忙著”說明父親全然不顧自己,只想著為兒子勞神費力。一個“囑我”,一個“囑托”,說明父親像慈母一樣對“我”關(guān)心體貼。即使是找一個座位,他也要認真地“揀定”進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細致入微,用心良苦。)
4、研讀第六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組討論下列問題,全班進行交流。)
(1)“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兒子的旅途生活既單調(diào)又口渴,于是要去買些橘子給兒子。為兒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2)第一次寫看見父親的背影,作者是怎么描寫的?
(主要寫了父親的穿戴和一系列動作。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這一身素服,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里。接著具體描寫父親是怎樣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臺的。“蹣跚地走”、“慢慢探身”,顯示了父親行動的不便;手攀、腳縮、身子傾,形象地寫出了吃力的樣子,看到父親不辭辛苦為自己買橘子,“我”怎能無動于衷。因此,“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寫第一次被父親的背影感動得流淚。)
(4)寫買橘子回來,父親放好橘子,“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這一細節(jié)描寫,反映了父親怎樣的內(nèi)心活動?
(這段時間父親的心情并不輕松,穿過鐵道,爬上爬下,也確實比較艱難,但是為了消除兒子可能產(chǎn)生的不安,便故意裝出輕松的樣子來安慰兒子。但也表明他為兒子勞累也是心甘情愿的。)
(5)離別的時候,父親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表明父親這時仍在惦念著兒子旅途的安全!斑M去吧,里邊沒人!眱鹤铀透赣H下車,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親不讓送,怕兒子離開車廂會丟失東西。臨別時這樣細心囑咐,真是關(guān)懷備至,可敬可親。)
(6)最后一句寫第二次看見背影和第二次流淚,說說這時候“我”的心情。
(父親不顧艱難給“我”買橘子,使“我”感動不已,現(xiàn)在父親要離開了,不免產(chǎn)生濃濃的離情別緒。因此,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車廂坐下來的時候,感念之情涌上心頭,禁不住“眼淚又來了”。這一段兩次寫流淚,體現(xiàn)了兒子對父親的真誠的愛。)
(六)引導學生弄清情節(jié)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1、本文在幾處寫了“背影”?這幾處寫“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點?(找出寫背影的地方,分析特點。)
本文在四處寫到“背影”。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站話別,望著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結(jié)尾,淚光中再現(xiàn)背影。
2、作者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并用它來組織材料、結(jié)構(gòu)成文有哪些好處呢?(教師可引導學生自由討論,然后集中發(fā)言,教師擇優(yōu)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是基于表現(xiàn)內(nèi)容的需要,體現(xiàn)著高明的藝術(shù)構(gòu)思:
(1)可以表現(xiàn)父親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用“背影”來表現(xiàn),最能體現(xiàn)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2)可以給讀者以廣闊的自由想象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xiàn),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nèi)涵。
(3)藝術(shù)視角的創(chuàng)新。
(七)課堂練習(教師出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給平時發(fā)言較少的同學盡量多提供發(fā)言機會。)
1、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細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實體驗,選用生活瑣事來表述父愛或母愛。
2、結(jié)合第三題,說說油畫《父親》的感人之處。
3、結(jié)合第四題,用幾句形象化的語言來描寫一下養(yǎng)育你的親人。
(八)教師小結(jié)。
《背影》寫的是家庭遭遇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的兒子時的一番情景。這篇抒寫父愛的精品,寫的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語樸實簡潔,卻感人至深,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原因何在呢?
1、父親的來信是《背影》寫作的契機。這信曾使作者大為感動,寫出了這樣感動人的文章。
2、《背影》具有感人的力量,是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表達的真情。老老實實,樸素自然,毫不矯揉造作,這正是《背影》的特色。
3、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形象特征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祖母死了,家庭破產(chǎn),父親老境凄涼,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子又將各奔東西,為生活去奔波,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沉重的。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九)結(jié)束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我們的父母就在我們的身邊,把我們的目光悄悄移向他們,你將是一個善良的人,飽含愛心的人。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尊嚴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