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3-10-12 10:03:18 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10篇]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想像、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懂得對朋友應真誠、寬容。

  2、學習運用此:又長又尖、又闊又大、伸。

  3、指導幼兒學習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動。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圖三副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意,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圖1,交代角色,引出主題。

  有一只狐貍想和仙鶴做朋友,有一天,狐貍碰見仙鶴,對它說:“好朋友,今天我請客,走!”仙鶴就跟著來到狐貍的家。

  狐貍會怎樣招待仙鶴那?(仙鶴設想各種可能性)

  到底狐貍是怎樣招待仙鶴的呢?

  2、出示圖2

  (1)狐貍是怎樣招待仙鶴的?

 。2)狐貍在平底的小盤子里,盛了一些清湯對仙鶴說:“好朋友別客氣,請吃呀!”仙鶴為什么不吃呢?

 。3)為什么狐貍能把小盤子里的'湯咕嚕咕嚕全喝光?仙鶴又會怎樣想呢?

 。4)過了幾天,仙鶴也請狐貍去吃飯,仙鶴沒有喝到湯,為什么反而要請狐貍去吃飯呢?狐貍聽說仙鶴請客,它心里會怎樣想?

 。5)狐貍想,上次仙鶴來吃飯,什么也沒吃到,餓著肚子回去了,這只笨仙鶴,還請我去吃飯。它高興地走在路上,見到兔子不去抓,見到小雞不去騙。為什么餓著肚子的狐貍不去抓兔子,騙小雞呢?

 。6)狐貍還沒走到仙鶴家,就聞到一股香味,口水直往下流,猜一猜,仙鶴可能會怎樣招待狐貍呢?

 。7)仙鶴是怎樣招待狐貍的,請看圖。

  3、出示圖3

  (1)仙鶴是怎樣招待狐貍的?

  (2)為什么仙鶴吃完了自己的一份,而狐貍卻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鮮湯呢?

 。3)狐貍說仙鶴笨,現(xiàn)在,它還會這樣想嗎?為什么?

 。4)仙鶴會對它說什么悄悄話呢?

  二、完整欣賞配樂故事

  三、思考、延續(xù)

  你認為仙鶴和狐貍,今后還會繼續(xù)做朋友嗎?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野生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能認真傾聽同伴的談話,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3、知道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關心保護它們。

  活動準備:

  1、兒童用書《珍稀的野生動物》。

  2、“果子貍”等其他野生動物圖片或照片。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你們知道上面叫野生動物嗎?它生活在哪里?”

  兒童交流經(jīng)驗:

  ——“你還知道有哪些野生動物?”

  教師:

  ——“是呀,許多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靠自己獲取食物生存的`動物,我們都叫它野生動物。”

  聽看結合:

  兒童閱讀兒童用書。

  小組討論交流:

  ——“這些野生動物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還有哪些動物會保護自己?”

  歸納:

  ——“野生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種:逃跑、保護色、裝死、進攻,還有的會甩掉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集體討論,激起保護野生動物的情感:

  ——“現(xiàn)在世界上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少了,為什么?”

  “我們?nèi)祟悜撛鯓颖Wo它們?你有什么好辦法?”

  教師:

  全世界的人們已經(jīng)行動起來了,建立了3514個自然保護區(qū),讓這些野生動物在保護區(qū)內(nèi),安全、舒適、自由地生活,我們應該和它們成為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體會父母對克麗桑絲美美的呵護。

  2.仔細觀察圖畫,發(fā)現(xiàn)并嘗試理解克麗桑絲美美心里的變化過程。

  3.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產(chǎn)生自我認同感,正確認識自己的民資,不自卑,不驕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你們快要上小學了?墒悄銈冎缹W校的名字嗎?

  2.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書,在大屏幕上出示書的封面,讓孩子們說出它的名字?

  二、講述故事

  1.講述出生取名

  2.上學前3.第一天上學

  4.逐步引導孩子們把自己的'名字變長?

  5.回家,看圖片講故事

  6.再上學。出示圖片,講故事(當新音樂老師叫起克里斯桑美美的名字時,音樂老師說"哦,這真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名字,我也要給我的寶寶擁有一個花一樣的完美無缺的名字"。最后,音樂老師提出我的寶寶要用冬天的花的名字。)

  7.補充后記,把故事講完

  三、聯(lián)系自己

  1.故事講完了,讓幼兒回去自己在看一看這本書。

  2.你的名字一定也有故事,去問問爸爸,媽媽吧!

  總結:

  小朋友們:在我們每一個父母的眼中,你們懂是獨一無二的,完美無缺的。就像你們的名字,這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爸爸,媽媽送給你的第一份禮物,這份禮物里面充滿了愛和希望,好好珍惜自己的名字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目標:

  1、了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學前》、故事錄音。

  過程:

  1、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播放故事錄音片段(蒲公英的哭聲)。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是誰在哭?”

  “蒲公英為什么哭啊?”

  2、閱讀圖書感受內(nèi)容:

  *幼兒閱讀圖書。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誰?”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閱讀理解內(nèi)容:

  *幼兒自主閱讀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你們在圖書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誰幫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賞:

  *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講述故事。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你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有些什么美麗的景物呢?”

  *師生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建議與提示:

  可引導幼兒合作畫一幅自己家鄉(xiāng)的畫,并嘗試寫一寫自己家鄉(xiāng)的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課程標準】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字體,知道漢字的 演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商朝使用的 文字和秦朝的標準字體,理解甲骨文在中國歷史發(fā)展上的地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漢字的演變過程及其規(guī)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索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 察和區(qū)分 事物的能力。通過對各種文字的比較,學習和運用比較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 漢字的特點及其價值,初步認識漢字文化,加深對悠久豐富的中華文明的情感。通過對漢字的.欣賞,提高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甲骨文。

  2、小篆。

  難點:

  1、甲骨文評價。

  2、草書、楷書、行書的形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齊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入:如果你不說話、不使用肢體語言,能快速準確地將一件事告訴你的同桌嗎?說說你是怎樣做的?字在這一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漢字是如何產(chǎn)生,如何演變的呢?

  二、新課講授

  (一)甲 骨文

  1、學生閱讀教材。

  多媒體出 示刻畫符號若干,讓學生研究。

  2、問:什么叫 甲骨文?為什么要刻在龜甲、獸骨上?都刻了些什么?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與識讀有什么意義?

  3、抽學生來匯報學習成果。指導學生識讀(表格)、仿寫 甲骨文(十二生肖),認識它是一種成熟與完備的文字?

  4、小結甲骨文。

  ( 二)金文

  1、學生閱讀教材。

  2、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最大的青銅器是什么?為什么把它叫做司母戊鼎呢?

  3、商周時的金文各有何特點?這些金文對今天來說有何作用?(西周時,有人將文字統(tǒng)一成“大篆”。)

  (三)小篆和隸書

  1、學生閱讀教材

  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文字 差異很大,很不方便于交流,于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將各國文字統(tǒng)一起來,怎么樣統(tǒng)一的?

  3、漢朝流行的字體和小篆有何不同?

 。ㄋ模┎輹、楷書和行書

  1 、學生閱讀 書上的本目內(nèi)容,找出草書、楷書、行書出現(xiàn)與成熟的年代或先后順序。

  2、動手仿寫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各幾個字,然后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草書”、后來又為什么會出現(xiàn)楷書?后 來為什么又出現(xiàn)行書?

  3、從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漢字演變的基本規(guī)律?

  (五)課堂小結

  學生歸納,教師補充。

 。⿲W習測評

  完成課后學習測評題。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鞋子,激發(fā)幼兒探索鞋子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合理續(xù)編故事。

  3、激發(fā)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廢物利用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前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布置成“鞋子超市”。

  2、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制作課件。錄音機、錄音故事“皮鞋車”。

  3、教師在網(wǎng)上搜集各種鞋子的圖片,制作有關鞋子的課件。

  4、表演用的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設疑,導入課題。

  我有兩只小小船,不用漿來不用帆;白天帶我四處走,夜晚休息在床前。(鞋子)

  二、放各種鞋子的課件,擴充幼兒的知識面。

  a、引導幼兒觀察各種鞋子的圖片,提問:“圖片上有些什么鞋?”(雨鞋、皮鞋、四季鞋、休閑鞋……)。

  b、到“鞋子超市”轉一轉后,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鞋子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幼兒說出:大小不同、顏色不同、材料不同等。

  三、運用故事課件,引導幼兒關注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

  a、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提問:“小老鼠有了自己的.皮鞋車,它會去做些什么?”(引導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b、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后,引導幼兒給故事取名字。出示“皮鞋車”三個字。

  四、聽故事錄音,提出問題:

  a、三只小動物看見舊鞋子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b、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c、如果你看見一只舊鞋子會怎樣做?

  五、角色表演,理解故事內(nèi)容。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根據(jù)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表演故事。

  六、用“鞋”字組詞,擴展幼兒的思維。

  請幼兒說出帶“鞋”字的詞,如:涼鞋、童鞋、女鞋、男鞋、高跟鞋、滑冰鞋、舞蹈鞋……

  七、游戲:“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鞋子”

  a、請部分幼兒扮演某一年齡或性別的購買者,并用形象的動作表達季節(jié)特點或職業(yè)特點等,如:跑步運動員、跳舞的人、凍的發(fā)抖的人、在大雨中奔跑的人。

  b、其他幼兒根據(jù)表演者的需要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鞋子。

  小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鞋子。

  【延伸活動】

  1、請幼兒繼續(xù)開展“鞋子超市”的游戲,進一步了解鞋子的多樣性及其不同的功能。

  2、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鞋子車、各種各樣的鞋子。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將兒歌內(nèi)容創(chuàng)編成小故事,并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學會關心他人。

  2、幼兒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為故事續(xù)編結尾。

  3、幼兒可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為故事請名字。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教學重難點:

  幼兒結合兒歌內(nèi)容大膽的想象將其創(chuàng)編成故事。

  續(xù)編故事結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兔子手偶、螃蟹頭飾若干、幕布一個。

  教學過程:

  1、活動導入:配班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在幕布后為幼兒表演,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主班教師與幼兒參與"小兔子的活動",從而進行猜謎游戲引出本次課題--螃蟹。

  3、討論分析:幫助幼兒了解螃蟹的特征。

  提問:

  (1)"螃蟹是什么樣子,它有幾條腿?"

  (2)"螃蟹走路是什么樣子的?"

  4、教師朗誦兒歌內(nèi)容,請幼兒仔細傾聽兒歌。

  5、幼兒運用自己的語言將兒歌創(chuàng)編成故事,從中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并學會關心他人。

  6、續(xù)編部分:

 。1)觀看多媒體圖片,當爸爸、媽媽、叔叔、娃娃在一起出現(xiàn)時,圖片停止,引導幼兒針對后面的內(nèi)容進行續(xù)編。(提問:"在這時,爸爸、媽媽、叔叔、娃娃會想到什 么?"引導幼兒運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述)

  7、情景表演:出示道具--頭飾,教師針對小朋友創(chuàng)編的故事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1)觀看圖片后半部分,(提問:"當小螃蟹發(fā)生不愉快時,它們之后會怎樣做的?"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結尾。)

  (2)將幼兒進行分組,教師給予引導。

 。3)請小組代表進行故事講述,引導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8、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故事起名字。

  9、聽輕音樂,引導幼兒分組排隊,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最棒。

  教學反思:

  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講故事很感興趣,為滿足幼兒的意愿,我們在班級進行了本次課程,本次課程是由一首兒歌展開的,在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對內(nèi)容的創(chuàng)編及結尾的續(xù)編。

  課上每位幼兒積極主動,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班級教師配合默契。課程初期,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與幼兒互動,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運用猜謎游戲,引出本課的主題。通過描述,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而這些都是為了續(xù)編和創(chuàng)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續(xù)編故事過程中,幼兒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語言為簡單的兒歌增添豐富的內(nèi)容,例如:"調皮的.螃蟹要回媽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將簡單的兒歌變得生動、活潑。為小朋友們接下來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孩子們在臺上大膽的表演贏得了臺下小觀眾的陣陣掌聲,就連不愛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這次都勇敢的站在臺前為大家進行表演。在編故事結尾時孩子們創(chuàng)意更是豐富多彩,有說:"可愛的小螃蟹排成隊一個挨著一個走。"還有的說:"小螃蟹摔倒時,爸爸媽媽把它扶起來,它們不怕困難繼續(xù)向前走······"各式各樣的答案。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感受散文詩所表達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并運用動作表現(xiàn)散文詩中形象性的動詞:爭、睜、撲。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自制《綠色的書》圖書(做成樹的外形)

  2、胸飾,動物圖片、樹的圖片若干。

  3、錄制的配樂散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平時最喜歡讀書了,你喜歡看什么書呢?(幼兒自由交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本書,是一本你從沒讀過的書,你們看(出示自制圖書)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師:到底誰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散文詩《綠色的.書》。

  2、理解散文詩第一段的內(nèi)容。

 。1)初步欣賞散文第一段。

  師:誰來讀這本綠色的書了?

  小鳥(星星、露珠)是怎么讀這本綠色的書的?

 。2)再次傾聽散文第一段,用動作表現(xiàn)爭、睜、撲。

  師:小鳥(星星、露珠)是怎么讀這本綠色的書的?

 。3)表演散文第一段

  3.理解散文詩第二段的內(nèi)容。

  師:大家為什么都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呢?我們一起從散文詩中找到答案。

 。ㄕ堄變郝犱浺敉暾匦蕾p散文。)師:小鳥、星星、露珠為什么都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

  4、完整欣賞散文詩,體驗優(yōu)美的意境。

  5、創(chuàng)編:綠色的書

 。1)師:現(xiàn)在老師就是一棵樹,你覺得誰會來讀我呢?它會怎么讀呢?

  (2)幼兒創(chuàng)編

 。3)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創(chuàng)編的書。

  6、結束活動。

  師:現(xiàn)在我們都是綠色的樹了,我們?nèi)グ阉鼈冏兂梢槐颈揪G色的書,好嗎?

  指導幼兒邊欣賞散文詩邊制作綠色的書。

  活動延伸:讓幼兒在表演區(qū)繼續(xù)表演散文詩。

大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會朗誦詩歌。

  2.能積極動腦筋解決問題。

  活動過程

  1.引起兒童學習詩歌的.興趣。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的前八行,提問:這首詩里說了什么事情?引出詩歌的題目“找小貓”。

  2.理解詩歌內(nèi)容。

  教師出示圖標,第二遍朗誦詩歌,提問:在什么地方,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引導兒童理解“熱鬧、興趣”,還可啟發(fā)兒童想象動物們還在做什么?

  教師第三遍朗誦詩歌,提問:小狗是怎樣來到跳舞場的?為什么要趕跨跳舞場?引導兒童想象小貓家里出了什么事? :

  討論:小狗為什么找不到小貓?它的心情怎么樣?

  3.兒童學念詩歌。

  4.討論并繪畫: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助小狗找到小貓?

  在平時引導兒童大膽想象,續(xù)編詩歌,并畫下來。

  延伸活動

  1.會朗誦詩歌,有一定的韻律和節(jié)奏。

  2.能積極想辦法,解決小狗遇到的各種問題。

  [附] 詩歌

  找小描

  跳舞場里真熱鬧,小動物們興趣高。

  先跳一會迪斯科,再做一陣健美操。

  小貓家里有急事,小狗趕來找小貓。

  大家戴著假面具,小狗一時找不到。

  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小狗找小貓。

大班語言教案 篇10

  目標:

  1、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不浪費水

  2、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自信心

  準備:

  故事:小強的夢

  過程:

  一)、提問引出活動:

  “水除了喝還有哪些作用?”

  二)、幼兒自由交流

  三)、欣賞故事《小強的夢》。引導幼兒討論:

  (1)“水龍頭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要關好水龍頭?”

 。2)如果發(fā)現(xiàn)水龍頭在滴水,你應該怎么辦?

 。3)學習兒歌《關好水龍頭》。

  四)、教師總結:水真有用,小朋友們渴了要喝水,魚兒離不開水,花朵也需要水,水幫助小朋友變得干凈清潔等。

  五)、教師帶幼兒到盥洗室洗手,準備喝水。

  1、 故事:小強的夢

  小強平時洗手、洗臉時常常忘了把水龍頭關好,水就白白的流掉了。媽媽、老師提醒他,他總是說:“一點點水呀,沒關系!

  一天晚上,小強做了一個夢,夢見整個城市都沒有水了。這下可糟了,人們口渴沒水喝,肚子餓了沒有水淘米煮飯,衣服臟了不能洗,臉上手上都臟極了,農(nóng)作物都快枯死了,動物園里的動物也快渴死了。沒有水不能打掃衛(wèi)生,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個垃圾城。小強被驚醒了,忙拉著媽媽的手說:“我懂了,我懂了!毙∨笥涯銈冋f,小強懂什么了?

  2、兒歌: 關好水龍頭

  自來水,嘩嘩流,小朋友,忙回頭,

  踮起腳,伸出手,擰呀擰,扭呀扭,

  用力關好水龍頭,節(jié)約用水記心頭。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春雨教案02-02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04-11

大班語言講述教案05-25

神奇的語言大班教案05-26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4-10

大班語言領域教案04-14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06-03

大班語言悄悄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