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13 08:02:23 教案

【優(yōu)選】語文教案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yōu)選】語文教案4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對地下森林的精彩描寫,感受地下森林頑強的生命力。

  2.體會作者的情感,領(lǐng)悟頑強忍耐、堅守信念的意義。

  3. 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作為朗讀的好材料,在朗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2.討論點撥法。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語句,以及含蓄表達作者情感的內(nèi)容,可讓學生深入探討,再理解掌握。

  一、導語設計

  去過黃龍洞嗎?那是武陵源王牌景區(qū)的核心。深藏地下上億年,八十年代初由于張家界對外開放而得以蠻聲海內(nèi)外。洞中有洞,樓上有樓,各種洞穴奇觀玲瑯滿目、美不勝收。洞內(nèi)的迷宮、天仙水、龍宮等,令人嘆為觀止,你看到這樣的自然景象,你不能不被大自然的威力所折服。

  今天我們見識另一種神奇的自然景觀──地下森林。在我國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的張廣才嶺東南坡的深山中,就有一座火山原始森林。這節(jié)課,我們將隨張抗抗女士去那里看看。

  二、作者簡介

  張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9年中學畢業(yè)后到黑龍江國營農(nóng)場勞動八年。1977年到黑龍江省藝術(shù)學校編劇班學習一年,1979年調(diào)到黑龍江作協(xié)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作品《夏》獲1980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1988年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將其收入“世界名人錄”。

  三、感知文本

  釋題:老師一開始沒注意題目,把它看成了“狂想”。你們覺得這兩個詞有什么區(qū)別,如果改成“狂想”是否適合?讓學生看完課文后再思考這個問題。

  ──看后討論,斷想即片斷感想?裣,是不著邊際的想法吧。本文主要是圍繞森林而展開的很多聯(lián)想,用狂想更不適合吧。但是“狂想”,有一種更開放的境界,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

  2.作者由地下森林而產(chǎn)生怎樣的斷想?文中哪些部分是描寫地下森林的奇異景色,哪些部分是作者的斷想?

  (1)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2段):(描寫森林部分)文章總起,點明地下森林奇特的特點,表達作者驚訝的感受。

  第二部分(3~20段):(斷想部分)描寫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突出其“艱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寫森林部分)親眼所見蔚為壯觀的地下森林的狀貌,還揭示了作者悟出的深刻哲理。

  (2)理解相關(guān)的問題

  A.文中有很多個問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如“可是你,為什么長在這里?”“你從哪里飛來?……熬過那漫長的歲月?”一方面改變陳述句帶來的閱讀的沉悶,提醒讀者的閱讀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歷史。

  其它問句也多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B.為什么行文結(jié)束才正式對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寫?

  作者有意暫且不表,先寫地下森林的黑暗、艱辛、險惡的經(jīng)歷,在極寫這種經(jīng)歷之后再順勢展現(xiàn)地下森林的壯觀景象,從而突出地下森林頑強的生命力,頑強忍耐、堅守信念最終獲得的劫后余生,慶幸之至。這樣寫來更痛快淋漓,讀者讀來更覺新奇。

  四、品讀課文

  1.學習本文豐富的想象力

  作者由地下森林想到了什么呢?朗讀課文3~20段,按順序說說作者想到的。

  ──想到在遙遠的年代這里也許是一片芬芳的草地,也許是一個肥美的湖沼。

  想到了億萬年前這里火山爆發(fā),然后這里就成了沒有生命沒有顏色的地方。

  想到了風兒把山頂上巖石的表層化作泥土,又捎來了種子。

  想到灰黑的火山石變綠,懸崖上、山嶺間又是一片郁郁蔥蔥。

  想到幽暗的峽谷因為陽光的不公和無情,依舊死氣沉寂。

  想到長風、清泉終于理解了峽谷,伸出援助的手。

  想到山頂?shù)聂~鱗松、白樺、青楊、黃菠蘿們仗義行俠,送來了成千上百粒的種子。

  想到了在經(jīng)過了幾萬年的努力與考驗后,峽谷里終于成了現(xiàn)在的情形:柞木蒼郁,松樹成林。

  想到了這峽谷及地下的森林不抱怨陽光,不艷羨贊美之聲,而是歷盡磨難百折不撓地存活。

  ……

  2.體會作者熱烈的情感

  朗讀《地下森林斷想》,可以受到作者情感的巨大沖擊力,作者是如何來表達她的景仰之情的呢?

  再次朗讀課文,說說“我從……之中,讀出了作者的……之情”。

  如我從“它懂得陽光雖然嫌棄它,時間卻是公正的,為此它寧可付出幾萬年的代價!边@句話當中,讀出了作者對具有頑強忍耐力意志力的森林的欣賞贊美之情。

  3.品味本文優(yōu)美而規(guī)范的語言

  本文的語句非常優(yōu)美,可以作為我們學習的典范。說說你最喜歡本文的哪些語句,它好在哪里,請你找出來,把你的感悟和大家共欣賞。

  如“純潔的白樺、挺拔的青楊、秀美的黃菠蘿”,“墨綠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黃的楊、火紅的楓”,準確形容詞的應用,構(gòu)成排比的句式,豐富描寫的內(nèi)容,讀起來瑯瑯上口。再如“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墻”等,如詩一般的語言,工整對偶,又有很深的意蘊。

  五、問題探討

  1.“可是你,為什么長在這里?”“你從哪里來?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這黑暗的深淵,熬過那漫長的歲月?”

  作者為什么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地下森林?傾注了什么感情?

  ──用“你”來稱呼地下森林,表達情感更加強烈,更充分表達對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熱愛,對讀者更具有感染力。

  2.“它懂得陽光雖然嫌棄它,時間卻是公正的,為此它寧可付出幾萬年的代價。”

  這句話如何理解?表現(xiàn)出地下森林怎樣的性格?

  ──“幾萬年的代價”指的是在漫長的歲月里,生命陷于困頓以至窒息,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3.“地下森林,我們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驕子,謝謝你的啟迪。”

  作者受到了怎樣的“啟迪”?找出一兩個事例來印證。

  ──置之死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終究會獲成功;一顆優(yōu)秀的種子,在任何貧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長……至于讓學生舉一兩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類社會的。

  六、總結(jié)

  面對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地下森林奇跡,作者展開豐富的想像,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滿懷激情地歌頌了地下森林的頑強不屈的生命力,表達了對孕育地下森林的峽谷的無限景仰之情。

  七、作業(yè)

  1.摘抄并背誦文中你所欣賞的抒情語句。

  2.向伙伴們描述你所見到的一次奇特的景觀及你的感受。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詞;

  2.能抓住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聯(lián)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3.懂得遇事要從國家利益出發(fā),顧大局,識大體,講團結(jié)。

  【教學重點】準確概括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guān)系。

  【預習提示】本文篇幅較長,但故事情節(jié)并不難懂,語句也不難讀,歷史故事也為學生喜聞樂見,預習時要能理解字詞,熟練地讀通課文,并考慮課后作業(yè)問題。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要重點用于概括人物特點和搞清聯(lián)系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在預習的基礎上,從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組織分段,仔細閱讀第一大段;開始接觸第二大段。

  教學步驟:

  一、啟發(fā)談話

  1.題解。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提示學習課文的要求。(學習方法)

 、賹懭宋锏奈恼,要抓住人物特點。

 、谡n文是由三個獨立完整的故事結(jié)構(gòu)而成,寫的是兩個人物間發(fā)生的事,學習時還應抓線索以理解三個故事是怎么聯(lián)系在一起的。

  二、指導分段

  1.通讀全文,考慮分段要求。

  2.討論分段。重點研究二、三兩段間過渡段的歸屬,要從內(nèi)容和邏輯關(guān)系上理解。

  三、講讀第一大段

  1.輕聲朗讀,讀后說出小標題,寫誰。

  2.理出故事的情節(ji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討論:從三層內(nèi)容的敘述看出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

  4、形成的板書:

  22.將相和

  5.小結(jié)。

 、龠@個故事為什么叫完璧歸趙?藺相如為什么能完璧歸趙?

  ②挖掘藺相如的思想品質(zhì)。

 、墼O疑。這個故事與下文有什么聯(lián)系,與全文有什么關(guān)系。(圍繞線索考慮)

 、軞w納學法(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抓人物特點)。

  四、用學習第一大段的方法學習第二大段,考慮怎樣理清情節(jié),抓人物特點

  五、作業(yè)

  繼續(xù)閱讀二、三兩段,并思考學習第一大段結(jié)束時的設疑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仔細閱讀第二、三兩大段;搞清三個故事間的聯(lián)系及三個故事與整篇的關(guān)系。

  教學步驟:

  一、復習檢查

  1.學習本文的要求(學習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內(nèi)容及藺相如的特點。

  二、講讀第二大段

  1.說出本段寫了一個什么故事,是寫誰的。

  2.默讀,并理清故事情節(jié),抓人物特點。

  3.討論:澠池會上發(fā)生了什么事,藺相如是如何斗爭的?表現(xiàn)了藺相如什么品質(zhì)?趙國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暫不作答。這個故事還是寫藺相如,與其他故事有什么聯(lián)系,與將相和有什么關(guān)系。

  三、講讀第三大段,先小聲朗讀后討論

 、龠@是一個什么故事。主要寫誰,故事的情節(jié)是怎樣的?

 、趶奶A相如對廉頗的步步退讓中,進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點,他為什么能這樣做。

 、哿H為什么能負荊請罪,廉頗這個人有什么特點?

 、芄适碌慕Y(jié)果怎樣。

  四、討論(搞清聯(lián)系)

  1.課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由三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組成,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是怎樣的,它們與全文的關(guān)系又是怎樣的。

  2.總結(jié)本課學習方法。

  3.練習歸納中心思想。

  4.形成板書:

  22.將相和

  一、完璧歸趙 抓人物特點

  藺相如 勇敢機智 忠貞愛國 抓線索、聯(lián)系

  二、澠池之會 ↓

  藺相如 不顧個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負荊請罪 失和的原因

  廉頗 知錯就改 言和的基礎

  五、作業(yè)

  1.熟讀全文,歸納中心思想,歸納人物特點。

  2.復習生字,練習要求聽寫的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復習上兩節(jié)課內(nèi)容,朗讀全文,歸納中心思想;歸納人物特點;鞏固字詞。

  教學步驟:

  一、復習各部分內(nèi)容及小標題,進一步明確各部分間,各部分與整篇的關(guān)系

  二、通讀全文,準確歸納中心思想及人物特點

  1.中心思想:課文突出地表現(xiàn)了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全大局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品質(zhì),以及他們從國家利益出發(fā),加強團結(jié)的精神。

  2.人物特點:

  三、字詞練習

  1.講講對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兩個成語的理解,練習造句。

  2.聽寫詞語。(見課后作業(yè)3)

  四、作業(yè)

  1.復習本文,重點復習人物特點和文章各部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及學習類似文章的方法。

  2.預習下文,要會讀,并考慮課后問題。

  [評:《將相和》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的題材是寫人物的,詳細具體地敘述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廉頗與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現(xiàn)了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全大局,注意團結(jié)的品質(zhì),也贊揚了廉頗知錯認錯的精神,說明遇事要從國家利益出發(fā),顧大局識大體和加強團結(jié)。從教材特點和讀寫訓練的任務考慮,教學這篇課文要教給學生抓住人物特點的學習方法。這篇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是很有特點的,課文按順序?qū)懥恕锻觇禋w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對獨立。但組合在一起,它們又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與整篇也是密切相關(guān)的。教學時,要體現(xiàn)大綱的精神,即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幫助學生了解課文中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段落和整篇課文的聯(lián)系。所以從特點考慮,教給學生抓聯(lián)系也是相當重要的。

  此外,大綱還指出,講解課文要處理好部分和整體的關(guān)系,一般地說,可以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根據(jù)這個要求,我們在整分合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上,做了一些嘗試。

  下面談談在處理這篇教材中如何著力體現(xiàn)以上觀點的。

  整,要從整篇入手,要求學生對整篇文章首先有個總的印象。學習《將相和》一文,通過預習,初步閱讀,學生應該了解課文是歷史故事,寫的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與廉頗言和的事。

  整,還指在下面的進一步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時要有整體觀念,處處著眼于整篇文章,有一條線索貫穿始終,不能把一課分析成幾段書。

  這篇文章是以什么為線索寫的呢?很明顯,課題《將相和》將引起讀者如下思考:將相有過什么矛盾,為什么要講和,為什么又能言和?可見講和的原因,失和的原因,言和的基礎,是貫穿文章的線索,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這條線索去閱讀理解,搞清三個故事是怎么聯(lián)系在一起的,搞清三個故事與整篇《將相和》是什么關(guān)系,通過這樣的分析使學生對整篇文章有完整的深刻的認識。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并熟記詞語。

  3、通過朗讀,感悟,對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障礙進行診斷與矯治,使學生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fā)學生熱愛教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的含義,激發(fā)學生熱愛老師。

  2、重點詞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基礎性診斷

  1、揭題,理解題意。

  2、看了題目,你有什么要問?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學習診斷。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

 。1)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進行群體診斷與矯治。及時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細細品讀,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有不理解的`詞語做好標記。

 。2)

  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a理解關(guān)鍵詞語“浸透”、“蘊含”。

  b改換句式:“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那一項創(chuàng)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勞!”朗讀體會語氣的不同。

  c用自己搜集到的事例進一步體會教師的崇高。

 。3)

  指導朗讀

  2、用學第一段的方法,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學習。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朗讀指導,讀出感情,讀出詩歌的韻味。

  四、總結(jié)全文。

  1、練習背誦課文,自主性診斷。

  2、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感想?

  五、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

  小練筆:老師,我想對您說……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ㄒ唬⒅R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導學生體會“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ǘ┻^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充分地與本文進行交流,在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神鳥的聰明,并從神鳥講的三個故事中得到啟示。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神鳥以及狗、貓、烏鴉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明白“處理事情要經(jīng)過仔細調(diào)查,否則會傷及無辜甚至會傷害忠良”的道理。

  教學重點:

  了解神鳥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地從依爾特戈爾可汗那里逃脫的,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教學難點:

  從神鳥講的3個小故事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達出來的`。

  教學方法:

  1、根據(jù)課文特點,朗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課文內(nèi)容。教學方法:

  閱讀法、情感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

  2、教具準備: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時間:三課時

 。ǖ谝徽n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寫作順序,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結(jié)構(gòu),理清課文寫作順序。

  一、解題,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內(nèi)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麗的“神鳥”,去聽聽那動人的故事。

  2、齊讀課題

  3、揭示課題:“神鳥”“神”是什么意思?

  4、默讀課文,神鳥神奇在哪兒呢?為什么稱它為神鳥,說出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生字

  1、匯報預習生字時有什么困難,同學間互相解決。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如“伶、淙”字的讀音;區(qū)分多音字的讀音。指導學生區(qū)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讀全文,畫出新詞,再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并結(jié)合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詞并出示含有新詞的語句。)讀詞、讀語句。

  4、小結(jié):

  指導學生在理解詞語意思時要注意把詞語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詞解詞。有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詞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倍凇拔覀円畔掳ぃp裝前進!边@句話中指思想負擔,“抖包袱”又是指相聲快書等曲藝中的笑料。因此,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區(qū)別這些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思,擴大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三、自讀全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看全文有幾個故事,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2、提出不懂的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

  3、小結(jié):故事中有故事,讀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請在下節(jié)課和同學們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帶著課后思考題再次讀課文。

  板書設計: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鳥貓

  烏鴉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尊嚴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