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10-14 08:29:03 教案

美術教案4篇【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4篇【推薦】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豐富多彩的賀卡》是《幼兒創(chuàng)新智慧游戲》大班上學期的活動內容!百R卡”作為一種節(jié)日禮物,不但外表美觀、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而且它還能幫助人們傳遞美好的祝福,深受廣大群眾及小朋友的喜愛。

  在“慶元旦、迎新年”的活動中,我們圍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賀卡”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首先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各種賀卡,在班里舉辦“賀卡展”,讓孩子們認識欣賞了各種各樣精美無比的賀卡如“圣誕卡、生日卡、新年卡等。接著我們又為孩子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帶領他們一起制作精美的賀卡,傳遞溫馨的祝福。

  幼兒分析:

  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欣賞都比較強,新年將至,如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在這種溫馨的氛圍里,孩子們被濃濃的愛意和快樂的情緒所包圍,用他們的巧手制作出了精美的賀卡,為他們所親愛的、敬愛的人送去溫馨的祝福。怎樣讓孩子們感受節(jié)日期間人們相互表達的濃濃祝福,尤其是在現(xiàn)在短信、電話、電子郵件盛行的時代,人們似乎已經遺忘了用賀卡這種真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祝福,而郵寄賀卡對于孩子們來講,似乎更為陌生、更為遠去,于是產生了與孩子們一起來搜集賀卡、欣賞賀卡、設計賀卡、郵寄賀卡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活動,在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能激起孩子們主動向他人表達心意的欲望,通過紙面上這種真情意切的表達體驗到祝福別人的快樂!

  設計意圖:

   讓孩子們認識欣賞了各種各樣精美無比的賀卡如“圣誕卡、生日卡、新年卡等。接著我們又為孩子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帶領他們一起制作精美的賀卡,傳遞溫馨的祝福。砂紙在日常生活中作為打磨工具出現(xiàn)幼兒并不陌生,但在砂紙上作畫卻是第一次,大班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動手能力較強,喜歡嘗試探索、創(chuàng)新發(fā)明。結合這一特點,選擇這個活動,激發(fā)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大膽想象作畫,感受砂紙畫與紙畫畫的不同,掌握在砂紙上作畫的技能。

  活動目標:

   1、探索嘗試設計賀卡,充分想象畫出與眾不同的自己喜歡的畫面。

  2、掌握賀卡的制作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現(xiàn)畫面的主次層次。

  3、在學會制作不同類型的賀卡的基礎上,讓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裝飾各種圖案,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油畫棒、試涂顏色的砂紙、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紙賀卡、作品展示區(qū) 各種賀卡彩筆 各種紙卡

  活動流程:

  一)欣賞各種賀卡,進行發(fā)散思維: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禮物?

  1、擴散思維:了解賀卡的種類:生日卡、賀年卡、畢業(yè)卡、圣誕卡、節(jié)日卡……、

  問:你在哪里見過賀卡?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賀卡有什么用處?讓幼兒知道:賀卡可以傳達友誼,表示相互祝福之情。

  2、發(fā)散思維:為不同的賀卡分類:(根據材料、形狀、內容、圖案不同進行分類)

  3、一點向多點發(fā)散思維:了解賀卡的演變:

  樹葉賀卡——紙賀卡——電子賀卡(幼兒根據賀卡的`不同進行討論,說說自己賀卡的種類。)

  二)創(chuàng)新制作賀卡:

  1、幼兒觀察砂紙的特點,砂紙和白紙的不同之處。砂紙和白紙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大膽講述砂紙與白紙的不同之處。

  (白紙光滑、涂上顏色鮮艷,砂紙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礫、對油畫棒的著色力較好。)

  2、畫畫時用什么樣的方法涂色呢?師幼共同用手指撫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輕重。(涂底色時用油畫棒平貼在砂紙上輕輕的掃過。畫主要景物時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你喜歡什么顏色?

  引導幼兒大膽在砂紙上試涂各種顏色,探索發(fā)現(xiàn)適合砂紙畫選用的顏色。(白色、粉色、黃色、天蘭色、桃紅色、淺綠色、紫羅蘭等一些色彩艷麗的顏色,還可以讓幼兒試用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紅色、深藍、綠色等顏色。)

  4、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賀卡準備送給誰?(這么美麗的砂紙畫賀卡你想送給誰?)

  從畫面的主次層次表現(xiàn)情況、顏色的選擇、內容的表現(xiàn)的情況。問幼兒你在賀卡里面畫些什么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想要送給什么人。

  三)郵寄賀卡

  利用周末請家長幫忙把自己制作的賀卡郵寄給你最喜歡的人。并把結果反饋給老師。

  八、 活動反思

  1、活動層層遞進,孩子的感受層層深入。

  本次活動由搜集賀卡、欣賞賀卡、設計賀卡等組成一系列的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看看、畫畫、貼貼、寫寫、剪剪這樣由淺入深地進行了探索,他們的感受也應該是層層遞進的。孩子們從最初的搜集到欣賞再到設計和郵寄,是一個極其自然而流暢的過程,每一次活動都是下一次活動的基礎和鋪墊,這與老師的精心預設與隨時生成是密不可分的,因為老師要根據孩子每次的經驗水平和現(xiàn)實表現(xiàn)進行調解,才會使孩子在每次的活動中都有所收獲。

  2、教師有目的地預備環(huán)境。

  在這次活動中,我感到教師在幼兒的活動中預備環(huán)境一定要有目的性。在幼兒搜集到各種美麗的賀卡以后,我就與孩子們精心布置了教室里的環(huán)境,在主題板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賀卡,這樣幼兒在自由活動和課余飯后可以進行交流觀察和討論。因為這是孩子們自己搜集來的賀卡,所以他們會講述自己搜集的經過和賀卡的樣式、花紋等,為欣賞賀卡也打好了基礎。

  3、在這次活動中,我感到最有價值的是在與孩子在活動中的自主參與,自始至終,孩子們一直處于積極熱情的狀態(tài)之中,所以活動中幼兒一直是自主的、主動的。

美術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繪畫中奇異組合的表現(xiàn)方法。

  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繪畫中奇思妙想的內涵。

  教學難點:

  如何將不同事物進行巧妙的重組。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出席情況和工具準備情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準備上課

  二、導入

  提問:看書中兩幅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和《莫斯科的英國人》與以前見過的作品有何不同之處?學生欣賞、思考、回答。

  三、探究學習

  1、引導學生分析《莫斯科的英國人》。提問:作者用哪些物象組成了作品?你覺得畫面和諧嗎?學生觀察、分析、回答。

  2、引導學生將自己帶的物品放在桌子上拼擺,組成有趣的造型。小組同學討論、評價。

  四、學生實踐活動,教師輔導

  布置活動任務:利用線描的方法,把生活物象有趣組合。學生實踐操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針對不同情況進行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

  五、作品展評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點評。

  六、課后拓展

  觀察其它生活物象,并想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根據生活物品進行想象組合。

  2、技能目標: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繪畫中奇思妙想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將不同事物組成一幅有新意的.畫。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出席情況和工具準備情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準備上課

  二、導入

  引導學生介紹一些自己看到的奇思妙想的繪畫作品。,并說一說想法。

  三、探究學習

  1、引導學生欣賞達利的《公寓式梅/維斯頭像》,分析其組合方法。

  2、啟發(fā)學生總結出藝術家在奇思妙想創(chuàng)作時注意了哪些問題。

  四、學生實踐活動,教師輔導

  布置活動任務:根據一組靜物進行想象,巧妙的創(chuàng)作一幅有趣的作品。學生實踐操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針對不同情況進行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

  五、作品展評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點評。

  六、課后拓展:

  利用自己的日常積累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各種印制材料以移、壓、提的方法為娃娃家裝飾圍裙和頭巾。

  2、用輪流的方式與同伴共享游戲材料,學習說“你用完了給我用,好嗎?”。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各種印制材料有初步的認識,事先欣賞過家里的花圍裙。

  2、欣賞材料:圍裙、頭巾、小花被。

  3、白棉布裁剪成圍裙、頭巾、被子等形狀,各色顏料若干。

  4、印制工具:青菜頭、芹菜頭、燈籠椒、苦瓜、藕(橫切面)等蔬菜印章,有圖案或花紋的各種小玩具。

  活動過程:

  1、欣賞圍裙和頭巾。

  教師: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小花可以印在圍裙的哪里?

  2、出示娃娃家的圍裙和頭巾(白棉布),探討圍裙的印制方法。

  (1)教師:這是娃娃家的同裙和頭巾,你們覺得好看嗎?為什么?怎樣才能把它們變漂亮?(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2)教師:怎么印? (壓一下)可以印在哪里?還可以印在哪里? (中間、邊緣)想換一種材料怎么辦? (用過的材料在抹布上擦一擦)

  (3)教師:你想用的材料,別的小朋友正在用怎么辦?和他說什么? (你用完了給我用,好嗎?)

  (4)教師:桌上有哪些材料?印出來會是什么樣子?每一種材料都去試試看。

  3、幼兒操作。

  要點提示:

  1)鼓勵幼兒使用兩種以上的顏色,提醒幼兒印制時不移動實物印章才能印得清楚。

  2)嘗試運用色彩或圖形間隔的方法印制圍裙。

  4、作品評價。

  教師:看看我們的罔裙上都印了什么?像什么?

  5、幫助幼兒將印制好的物品穿戴在頭上、身上,幼兒互相欣賞,并隨音樂游戲。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 ①將裝飾好的圍裙等放在娃娃家供幼兒游戲時使用。②穿戴上印制好的圍裙、衣褲等進行時裝表演。

  ☆區(qū)角活動 系上圍裙繼續(xù)印制,體驗炒小菜的感覺。

  教學材料

  蔬菜印章的制作

  蔬菜印章的.制作關鍵是蔬菜的選擇和加工。蔬菜的選擇一定要新鮮,最好是當天早晨買,特別是溫度比較高的季節(jié)。這樣的蔬菜比較硬實,利于操作。除了新鮮,蔬菜的品種、大小也很重要。一般的蔬菜要選擇中等大小的,太大、太小都不利于幼兒抓握,印出的圖案也不是太美觀。選購來的蔬菜需要進行加工:如芹菜、青菜要切下大小合適的菜頭,印出來像花一樣;將山東大芹菜的莖切成段,印出的花紋像小月牙一樣;苦瓜和藕切成段,印出橫切面的花紋。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拓印螃蟹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顏料、蘿卜、自制紙盤、范例、實物螃蟹

  活動過程:

  師生談話

  引出主題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實物螃蟹)螃蟹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觀察顏色、形狀等)

  2、今天老師的盤子里也帶來了螃蟹,你們看?(出示范例)

  觀察討論

  感知理解1、觀察討論:

  提問:螃蟹的殼是什么形狀的?它的腿是什么樣子的?螃蟹靠什么來抓東西吃的?它有幾只螯?是什么形狀的?

  2、教師重點小結拓印螃蟹的特征(三種圖形的組合)

  1、幼兒操作

  表達表現(xiàn)

  1、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重點:拓印時的先后順序及材料的選擇;蘸顏料的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1、相互交流幼兒品嘗你想吃哪只螃蟹?為什么?

  2、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評。

  3、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螃蟹,供幼兒品嘗。

  活動反思:

  螃蟹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吃過螃蟹,捉過螃蟹。小朋友對螃蟹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節(jié)美術活動通過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使幼兒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我引用猜謎的形式讓幼兒猜猜,激起幼兒的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看一看范畫,說一說常見的螃蟹,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對螃蟹的認識,為欣賞下面千奇百怪的螃蟹打好基礎。這樣讓幼兒進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為下面的畫螃蟹奠定了基礎。但是對于不常見的海底螃蟹,孩子們缺乏觀察,需要老師及時引導,給他們觀察的目的,指導他們觀察的正確方法,從而準確的遷移到觀察其他事物中去。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經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經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9-29

美術教案(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