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10-30 07:58:08 教案

[通用]大班教案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通用]大班教案8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并且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野貓的城市》是一個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為是,它向森林的動物介紹城市的三個特征:城市里有斑馬線、城市里有地圖,城市里有高樓大廈,但因為它用了不清楚、不正確的比喻來形容城市,所以讓動物們對城市產(chǎn)生了誤解,以為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沒羞的地方。這篇童話可以讓幼兒在笑聲中獲得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的訓練。結合故事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培養(yǎng)目標,選擇故事《野貓的城市》作為大班的語言教育活動,能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城市,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正確認識野貓眼中的城市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城市的差異。

  2、能夠用語言歸納及清楚地表達自己對城市的觀點。

  3、感知故事中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jié),增進對我們的城市的喜愛。

  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正確認識野貓眼中的城市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城市的差異。

  難點:能夠用語言歸納及清楚地表達自己對城市的觀點。

  三、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城市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準備:

  1、多媒體課件(動畫《野貓的城市》、城市的相關圖片)

  2、野貓手偶一只

  四、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引出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引起興趣。師:小朋友,你們見過貓嗎?(見過)老師這里也有一只貓。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好嗎?

  2、完整欣賞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野貓:大家好!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貓,是一只生活在城里的野貓,是一只會說話的野貓。前幾天,我去了一趟森林,我給森林里沒見過城市的動物們介紹了城市,今天,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城市吧。

 。ǘ┓侄涡蕾p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討論以下問題:

  (1)野貓是怎么描述城市的斑馬線?這時,動物們覺得城市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很痛的地方)

  (2)野貓在花奶牛身上畫的城市圖時,動物們覺得城市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很癢的地方)

  (3)城市里的爸爸是不是喜歡在抽水馬桶上看報紙呢?在野貓的示范下,動物們覺得城市是個什么樣的地方?(沒羞的地方)

  (4)小動物們喜歡野貓口中的城市嗎?為什么?

  (5)你喜歡故事里的野貓嗎?你喜歡野貓的城市嗎?老師引導幼兒共同小結: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為是,用了自己以為很正確的比喻,來比劃城市,因為它講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讓森林里的動物覺得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沒羞的地方,動物們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了。

 。ㄈ┬蕾p動畫片《野貓的'城市》,完整理解故事內(nèi)容。提問:我們的城市真的是一個很疼、很癢、沒羞的地方嗎?

  有一天,城里來了一輛汽車,從車上下來許多小朋友,假如是你從那輛汽車上下來,你會怎樣介紹我們的城市?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的城市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個文明的地方。希望小朋友們都用恰當?shù)谋扔飨騽e人介紹我們的城市。(播放城市圖片請幼兒欣賞)

  五、活動延伸

  1、活動可以讓幼兒畫出我們的城市,并向同伴介紹。

  2、將城市的照片貼在布置墻上,便于幼兒更加了解我們的城市。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對故事內(nèi)容很新穎。同時課堂氣氛活躍,積極參加活動中每個模仿的環(huán)節(jié)。通過理解故事,幼兒明白了要用正確的方式來介紹城市,知道城市是一個美好而又文明的地方。達到預定的課堂效果,不過本班幼兒有一定的個體差異,仍然有部分幼兒沒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相關的內(nèi)容,需要老師在活動后更進一步的鞏固。

大班教案 篇2

  準備

  人手一本圖書,一個書袋(套在椅背上),PPT。

  重點

  完整觀察封面封底,尋找此書的獨特性(封面封底是連頁)。

  了解書名,猜測圖書內(nèi)容,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并表述。

  目標

  了解圖書的基本內(nèi)容,愿意介紹自己感興趣的畫面。

  學習尋找畫面前后有聯(lián)系的結構特點,對老鼠的膽小形態(tài)感興趣。

  對貓被抓的事實感到好奇,有繼續(xù)看書的愿望。

  過程

  1.出示圖書,請幼兒介紹已有的看書經(jīng)驗(方法、規(guī)則等),向幼兒提出看書的要求。

  2.觀察封面封底。

  3.幼兒自由閱讀,教師向幼兒提出閱讀要求:仔細翻看,瀏覽全書,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畫面。

  4.集中交流。

  師:你想介紹哪一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奇怪的地方?

 。▊別幼兒介紹時,教師要求所有幼兒翻到相關頁面共同觀看。教師根據(jù)幼兒的介紹提煉相關的觀察疑點,及時以問題的方式引起大家的關注,并作為幼兒再次閱讀的切入點。)

  5.幼兒第二次自由閱讀。教師要求幼兒在書中尋找與自己的疑惑或同伴的疑惑相關的內(nèi)容,如,老鼠是在哪里遇到貓的?在哪一頁?老鼠遇到貓之前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6.再次集中交流。

  重點交流7~1 4頁的畫面。教師提問:小老鼠把什么當成了貓?它嚇得怎么樣?老鼠姐姐又怎么樣?(幼兒邊回答邊尋找相關圖示,印證問題的結果。教師隨之播放相應的PPT,聚焦幼兒的關注點,并幫助幼兒理解畫面上大小圖之間的關系。

  7.小結。

  教師帶領幼兒共同觀看貓被捆綁、老鼠在貓身上狂歡的畫面,提問激趣:貓怎么會被捆的?

  析:這是活動的'第一階段——進入式閱讀,教師安排幼兒兩次自主閱讀,給幼兒發(fā)現(xiàn)、探究、驗證的機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進入式閱讀特點

  1.教師把此書獨特的封面封底(連頁式結構)作為引發(fā)幼兒看書愿望的切入點。

  2.教師能根據(jù)幼兒自主閱讀后的介紹,引導幼兒關注此書的特點,即連頁上有一大一小兩幅獨立的圖畫,而兩幅圖又展現(xiàn)了現(xiàn)象與結果的關系,這種形式在書中連續(xù)出現(xiàn)四次,展現(xiàn)了老鼠的膽小之處,起到了點題的作用。教師將這些圖示用PPT的形式放大,有利于幼兒有目的地進行分析式的觀察。

  3.教師有意識地在活動結尾時展現(xiàn)“貓被捆”的圖片,制造懸念,激發(fā)興趣,為下次閱讀做鋪墊。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對寶寶進行安全防衛(wèi)知識訓練,提高寶寶的自我保護能力。

  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教寶寶記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2、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

  活動過程

  1、主教師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

  寶貝,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問了爸爸、媽媽的電話、單位等情況,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小寶貝了,看哪個寶寶最聰明。(逐一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大?及。幼。師網(wǎng)出處包括寶寶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2、寶寶回答后,教師總結:寶貝外出時要認識回家的路,無論什么情況不要接受陌生的禮物,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試試寶寶的反應。

  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走到一小寶寶跟前,用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哄寶寶說:"寶貝,我給你帶來了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喜歡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嗎?"

  4、主教師小結:寶貝,不管陌生人給你什么好吃、好玩的東西,你千萬不能接受,更不能跟他走,如果陌生人硬要把你抱走,一定要大哭大叫。

  活動結束總結寶寶游戲情況。

  活動延伸

  叮囑家長:以后帶寶寶外出回家時,啟發(fā)寶寶領著家長回家。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的含義,感受友好、快樂的情緒。2、學唱歌曲,嘗試唱準附點和休止附。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水果店,重點觀察水果顏色的豐富多彩。

  2、各種色彩并面帶笑容的紙制果娃娃。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理解歌曲內(nèi)容

  1、完整欣賞一遍歌曲,說說聽到了什么,與哪個故事有關。

  2、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說說有哪些果娃娃。

  3、按歌詞順序出示“果娃娃”,幫助幼兒念白歌詞。

  4、重點學念歌曲念白部分。

  5、再次欣賞歌曲一遍,感受其節(jié)奏感和趣味性。

  二、學唱歌曲

  1、師幼一同演唱歌曲,感受樂句中的附點和休止附。

  2、教師演唱歌曲,其中念白處讓幼兒插入,提高幼兒的.興趣。

  3、啟發(fā)幼兒用友好、歡快的聲音演唱。

  4、請幼兒用其他水果名替換念白處的內(nèi)容,引導其余幼兒學念。

  5、采用個別幼兒創(chuàng)編的念白,演唱歌曲。

  音樂活動――七彩光和果娃娃(譚燕)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輕松愉快地環(huán)境中感受兒歌的意境。

  2、引導孩子聽兒歌,培養(yǎng)弱智孩子的傾聽能力。

  3、在理解詩歌含義的'基礎上,學習有節(jié)奏唱兒歌。

  二、重難點分析:

  重點是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難點是學習有節(jié)奏的唱兒歌。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兔子嗎?(鼓勵孩子積極發(fā)言,引起學習興趣)

  (二)展開

  1、讀漢字,初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

  2、教師朗誦兒歌《小兔子乖乖》,引導孩子認真傾聽。(教師朗誦時語調要親切、自然,注意節(jié)奏)

  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么?兒歌中都有誰?(教師鼓勵孩子用語言表現(xiàn)兒歌內(nèi)容)

  3、學習兒歌

  (1)看漢字,請孩子跟隨教師逐句學說兒歌。(滲透識字教學)

  (2)請幼兒拍手有節(jié)奏地完整跟誦兒歌。(注意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朗誦)

  (3)跟隨教師伴奏學唱兒歌,培養(yǎng)孩子的樂感、識旋律能力。

  4、看視頻:《小兔子乖乖》。

  5、學生彈琴,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6、師生間對唱。

  (三)結束

  1、教師總結、評價幼兒的表現(xiàn)。

  2、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小兔子乖乖》。

  3、跟著旋律唱歌《小兔子乖乖》、《早晨好》。

大班教案 篇6

  主題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生活、安全有關的標志,知通它們所表達的意思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樂于尋找生活中常見的標志,初步感知標志圖形底色與形狀的含義。

  3、大方的向同伴介紹自己找到的標志,并仔細傾聽同班的介紹,初步用排比方式創(chuàng)編兒歌,體現(xiàn)對標志的認識。

  4、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在路上開車、行走時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5、能清楚地排列口述10以內(nèi)數(shù)量的順序,知道它們是順數(shù)還是倒數(shù),初步理解單雙數(shù)的意義,并能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6、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認識的常見標志,嘗試為幼兒園需要的場所設計和制作標志,并介紹標志的含義。

  7、會唱歌曲《顛倒歌》,常準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初步體會歌曲的幽默風趣的風格。

  8、能按信號快走及提高快跑能力,在快跑的過程中注意分散、避讓,以免發(fā)生碰撞。

  教學活動

  科學:有趣的標志(一)

  科學:有趣的'標志(二)

  科學:我們居住的地球

  語言:我找到的標志

  語言:小老鼠過生日(故事)

  語言:標志是我們的好朋友

  音樂:顛倒歌

  音樂:拉拉勾

  音樂:小熊找家

  美術:我認識的標志

  美術:我們班上的老師

  社會:交通規(guī)則

  社會:幼兒園需要的標志

  計算:學習顛倒歌

  計算:學習單雙數(shù)

  計算:折裝紙盒

  計算:認識正、長方體并歸類

  體育:熊和石頭人

  體育:人槍虎

  體育:投沙袋

  綜合:我們的新教室

  綜合: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玩

  綜合:我們找到的標志

  綜合:活動區(qū)規(guī)則

  綜合:設計標志

  健康:學習的好習慣

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通過畫、做、說等活動了解復制的概念。

  2、培養(yǎng)其觀察力及對科學的興趣。

  準備:

  教具:復制本(兩張白紙、一張拷貝紙、一張印藍紙)、錄音筆、音箱、電腦(四幅孫悟空和怪獸圖片)

  學具:人手一個復制本、鉛筆和水彩筆一枝、方形玩具板一塊、一盤餅干;一組一盒橡皮泥、一筐模具。

  重點:通過活動理解復制

  難點:幼兒的互動

  過程:

  引子:

  1、出示孫悟空圖片

  提問:

 。1)這是誰?孫悟空碰到了許多怪獸,它要再變一些小猴們,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椭疲

  小結:我用電腦把孫悟空又變出了幾個一模一樣的',這個過程叫做復制。

  (2)那怪獸呢?看一看是怎么復制的?(操作)

  (3)這個過程叫做什么呢?(復制)

  小結:那我們今天就來復制一些東西,好嗎?

  一: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你跟前的小本子,一共有幾張?有什么不一樣? (4張、厚薄、顏色)

  二:表演魔術

  1:教:我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魔術表演。名字叫做〈草莓三胞胎〉

  小結:我通過拷貝紙和印藍紙一共變了兩個一摸一樣的草莓,這個過程也叫做復制。

  2:幼兒操作

  教:請你們也變一個喜歡的水果寶寶吧。ㄑ不刂笇В

  三:做餅干

  教:你們想讓水果寶寶變成餅干嗎?那就要先看一看小熊餅干是怎么做出來的?

  提問;他們長的一樣嗎?

  那你們猜猜她是用什么做出來的?

  請小朋友也用這些水果模子來復制一些餅干吧。ń處熝不刂笇В

  四:展示作品、聽錄音內(nèi)容

  教:我這兒有一個錄音筆,可以復制你們的聲音。誰來接受我的采訪?

  小結:剛才我們說的話已經(jīng)被錄音筆復制到了錄音機里了,這個過程也叫做復制。

  五:討論日常生活中的復制

  提問: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還能想到哪些關于復制的例子?(了解幼兒的已知情況,核實目標)

  待會回班后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想一想吧!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一組競賽性游戲,使幼兒體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并能為集體的榮譽感到愉快或愧疚。

  2.在活動中增強合作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活動準備

  1.選舉隊長:由唐老鴨與米老鼠隊各選出一名隊長。

  2.出示記分牌,全體幼兒討論比賽規(guī)則。

  活動過程

  活動一:集體競賽《我們都是機器人》

  活動目標:讓幼兒懂得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自己對集體的作用,知道集體的榮譽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

  玩法:將全體幼兒按男女分成唐老鴨隊與米老鼠隊。游戲時,請全體幼兒按教師的指令做動作,不能隨意翻動?匆豢茨膫隊的小朋友能夠準確地完成指令而無人違反規(guī)則。

  活動二:《我和我們》

  活動目標:使幼兒懂得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起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做好事情。

  活動準備:兩堆數(shù)量相等的大型積木。

  玩法

  1.教師首先讓幼兒理解什么是“我”、什么是“我們”,知道“我”只代表一個人,而“我們”則代表幾個人或許多人。

  2.請一位樂于做“能干的我”的小朋友與四位做“我們”的小朋友進行搬積木的比賽,通過比賽讓幼兒獲得直接的感受,從中體會“我們”的力量要大于個人的力量。

  活動三:《搬家》

  活動目標:萌發(fā)幼兒的合作意識,知道在集體中只有分工合作,才會更有力量。

  活動準備:平衡木一個,用積木搭成的小房子兩座。

  玩法

  1.在場地中放置一條平衡木,作為獨木橋,并在橋前兩端用積木各搭一座小房子,唐老鴨與米老鼠隊各出 5位小朋友。

  2.游戲開始后,請兩組的小朋友同時由橋的兩端通過獨木橋,并將自己一端的積木搬至對方處,搭好房子?匆豢茨年牭男∨笥咽紫韧瓿扇蝿。

  提示:本游戲要求幼兒同時從橋的'兩端通過唯一的獨木橋,由此給幼兒造成了相互阻擋的困難。教師應引導幼兒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幼兒懂得游戲的雙方雖然是在比哪隊快,但如果沒有相互的協(xié)調,哪一隊 也不能獲勝。只有游戲雙方相互合作,協(xié)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活動四:《采果子》

  活動目標:讓幼兒感受合作的重要,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鉆筒兩個,高懸的果子若干(果子懸掛的高度以高個子小朋友蹬在椅子上能采到為宜),小椅子兩把。

  活動過程

  1.教師有目的地從唐老鴨隊與米老鼠隊各選出一位高個子小朋友與四位矮個子小朋友。

  2.幼兒聽到指令后,兩隊小朋友可同時從起點出發(fā),爬過山洞,跑去采果子。

  3.幼兒采果子時,須站在小椅子上方能采到果子,比一比哪一隊先將自己一方的果子采到并送回起點處。

  提示:本游戲從材料的準備上為幼兒設置了難度。

  1.教師請幼兒同時從起點出發(fā),并鉆過山洞,其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大家一起做事應該有順序,全隊應協(xié)調,依次鉆洞,才能盡快到達終點。

  2.游戲中每隊只有一把椅子,而果子只有高個子小朋友站在椅子上方可采到。教師應引導幼兒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活動五:《拉球》

  活動目標:讓幼兒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及相互協(xié)商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小口瓶兩個,瓶內(nèi)各放入5個系著線的小球,小球放置瓶底,拉線留在瓶口處。

  活動過程

  1.唐老鴨與米老鼠隊各選出5位小朋友參加比賽,參賽隊各擁有一個瓶子,參賽者每人拉一個球。

  2.比賽開始,看一看哪一隊最先將瓶內(nèi)的5個小球拉出,先者為勝。

  提示:本游戲為幼兒設置的難點在于裝球的瓶子為小口瓶,幼兒拉球時,每次只能拉出一個球,因此只有依次拉球才能將球全部拉出,否則就會相互干擾延誤時間。為此,教師應讓幼兒能從結果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找 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會自己設計行為。

  簡評

  這是一組有深度的游戲設計。它借鑒了社會心理學的人際相互作用理論及一些著名實驗,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 于幼兒的活動中,實現(xiàn)了兒童自身的體驗,符合情緒情感產(chǎn)生的基本規(guī)律。為研究幼兒期合作與競爭的特點,有效培養(yǎng)合作行為,打開了大門。游戲中創(chuàng)設的那些不可逾越的障礙,那些不合作就絕對解決不了的問題,是 兒童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遇到的,然而對幼兒愛集體情感的培養(yǎng)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使孩子們獲得了一次極寶貴的生活經(jīng)歷。游戲的自身價值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體現(xiàn)。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1

(精選)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精選)08-19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9

[精選]大班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