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4篇【熱】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和探索現(xiàn)代生活中常見的通訊工具,感受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學習在常見的幾種電話機上給親人或同伴那撥打電話。了解110、119、120等緊急求助電話的號碼和使用要求。
3、學習自制小電話。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讓幼兒回家問問家長最近是否受到過信,是誰寄來的,看看信是什么樣的。
教師準備一些自己最近收到的信。
指導要點:
談話導入:
爸爸媽媽最近是否收到過信,信是什么樣子的?
為什么信能從遙遠的地方送到我們手上?
出示信封,引導幼兒觀察信封的結構和書寫規(guī)范。
老師最近也收到幾封信,咱們一起看看能寄到我們手上的信封上都有什么?
教師給每組分發(fā)兩個信封,讓幼兒觀察信封。
提問:能寄到我們手上的信封上有什么?—(如寫好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姓名,貼有郵票、蓋有郵戳,還要寫上寄信人的地址,郵政編碼等)討論:
這些信是怎樣從其他人那兒寄到我們這兒的?
為什么信封上除了要寫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姓名,還要寫上寄信人的地址、郵政編碼等?
討論和引發(fā)幼兒的寄新活動。
最近小朋友們做了許多好看的卡片,你們想把卡片寄給誰?如果要寄給他們,我們需要做什么?
活動反思:
《信的旅行》是《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課題2的內(nèi)容,主要教學目標是:1、了解一封信從寄到收的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體會郵政人員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從而萌發(fā)出要尊重他們及其勞動的情感。2、學會正確地書寫信封,了解關于寄信的一般常識。3、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規(guī)則,養(yǎng)成自覺遵守通信規(guī)則的意識和行為。
為了把課上好,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搜集有關的資料。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的。要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信從寄到收的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體會郵政人員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單靠老師講,學生的印象沒那么深刻,因此,我就上網(wǎng)查閱了有關視頻,課上播放給學生看。實踐證明,采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讓課堂效率更高。因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了解關于寄信的一般常識,我準備了相應的課件,讓學生一目了然,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常識。并且學會如何寫信,在實際的生活中懂得運用。通信中的一些規(guī)則大部分學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我就利用一些反面教材,事先吩咐班上的學生幫忙拍一段視頻,讓全班學生展開討論,引導他們?nèi)绾尾拍茏龅阶袷赝ㄐ乓?guī)則。
我所設計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層次清晰,學生容易接受。先是介紹信件的種類,接著教會學生如何填寫信封,然后利用媒體介紹寄信的環(huán)節(jié),最后讓學生了解通信規(guī)則。我能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和運用教材,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充分體現(xiàn)課程資源的綜合性,課堂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思想道德價值導向正確,所以能達到本課程開設的目的.,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現(xiàn)代教育日新月異,正確的觀念能引領我們前進,F(xiàn)代教育理論為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币獙W生能與老師互動起來, 課堂上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活動,注意發(fā)展學生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主體人格,使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養(yǎng)成學生善于思考和探索的良好習慣。如寫信封的方法,讓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小組交流使學生掌握。在學生動手寫的過程中,基本上能正確書寫。整個課堂學生比較活躍,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好,深受聽課評課人的好評。
我認為:如果有條件讓學生對郵局分揀員的工作進行實地調查,學生對他們工作的辛苦體會更深,這是不足之處之一;還有在寫信封前,老師沒有強調信封上的字的大小,因而使學生在信封上的字寫得太小,不夠規(guī)范;另外,如果最后能以游戲的方式結束,加上編出一首兒歌:“小信封,大嘴巴,滿滿信紙里面裝,貼郵票,去旅行,世界各地跑得快,郵筒里,停一停。郵局里面蓋個章,郵遞員按門鈴,叮咚叮咚送到家!闭n堂效果會更加好。以后課前要充分考慮課堂上學生易于發(fā)生的問題,考慮要細致,讓課堂教學到達最佳效果。
小百科:旅行,指遠行;去外地辦事或游覽。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旅行和旅游的區(qū)別就在于:旅行是在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相對于是指個人,是行走。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提供的材料進行實驗,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光是直線傳播的。
2、在兩兩合作的實驗中,培養(yǎng)幼兒合作的能力,感受做實驗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書寫演示板、投影儀
2、幼兒操作材料:
(1)裝好電池的手電筒5個、拖線的螺帽5個、鉛筆5支、打氣筒5個;
。2)直管5根、彎管5根
。3)幼兒記錄表5張
3、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有過科學活動的記錄經(jīng)驗。
(2)區(qū)域中玩過“打氣筒吹氣球”的.內(nèi)容。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二、實驗一:能不能穿過直管?
1、介紹材料
2、幼兒操作實驗
3、交流試驗結果,并在演示版上進行記錄
總結:光和其他三個朋友都能穿過直管。
三、猜測:能不能穿過彎管?
1、(出示彎管)指導語:
現(xiàn)在直管的朋友來了,它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彎彎的管子)彎管說:你們能穿過直管,但能不能穿過我這跟彎管呢?
2、交代猜測要求:
3、幼兒猜測,教師觀察幼兒記錄情況
4、交流猜想
四、實驗二:能不能穿過彎管?
1、幼兒操作實驗
2、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在演示版上進行記錄
總結:光和鉛筆一樣,能夠穿過直管,卻不能穿過這根彎管;空氣、帶螺帽的線直管和彎管都能夠穿過。
提問:為什么呢?你是怎么認為的?(集體討論分析)
3、教師歸納總結: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所以不能穿過彎彎的管子。
五、尾聲:引出“影子”
六、活動延伸
1、找影子,觀察戶外不同時間,影子的變化
2、區(qū)域探究活動,手影游戲(利用紙箱進行制作)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及處理
通過第二章茶文化基礎知識和第三章茶葉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為第四章茶具知識的學習確定了目標和導向:如何根據(jù)茶葉的特征,選擇合適的茶具沖泡茶葉,大班科學茶具教案。因此,茶具的種類以及使用特征(優(yōu)缺點)是本章和本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因此,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第一節(jié)茶具的種類和產(chǎn)地)在本章中屬于承上啟下的部分,概括性強,歷史性和現(xiàn)實性交叉,內(nèi)容豐富,知識點多,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比較重,教師有必要加強導向性,為學生進行先導性的知識梳理。因此對教材進行如下處理:
1、緊扣不同時代飲茶法的變化,來闡述茶具的發(fā)展,并運用實物、圖片、課堂練習等加深學生的'印象;
2、運用課堂練習,講練結合,促使學生掌握不同種類茶具的時代發(fā)展特征及其使用特征;
3、運用課堂練習,使學生掌握現(xiàn)代主要茶具的產(chǎn)地。
二、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掌握茶具的種類及其功能特征,掌握當今主要茶具的產(chǎn)地;
2、 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根據(jù)茶葉特征,飲茶方式,選擇適合的茶具儲茶、泡茶和飲茶;
3、 情感目標:滲透行業(yè)價值教育,加強學生對行業(yè)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茶具的種類及其當今主要茶具的產(chǎn)地;
2、教學難點:茶具的發(fā)展。
四、教法與學法
1、情境教學法:采用實物、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體驗意識,運用直觀性原則,使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2、講練結合法: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練習結合,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和記憶能力。
五、教學輔助用具
有關茶具的圖片、實物、餅茶、散茶以及末茶等。
六、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組織教學之后,教師板書課題以及如下相關知識點請學生適時回答:
1、用茶的源流有哪三個階段?P6
2、的飲茶從何時何地開始?P9 又經(jīng)歷了哪四個階段?P10-16
3、什么是茶藝?P19 泡好和飲好一杯茶跟茶具有關系嗎?P20
4、什么是茶具?P65 現(xiàn)代所說的茶具在古代稱為什么?P65
5、《茶疏》關于茶、水、器、火的關系是如何闡述的?
。ǘ┬抡n講授
把空白表格發(fā)給學生,人手一份。講授新課時,教師對照自己手頭上已經(jīng)填寫的表格,請學生把要點劃在課本上,以便學生課堂或課后完成表格填寫。
。ㄒ唬┎杈叩陌l(fā)展過程以及特征
(二)茶具的種類(按材質分)以及特征
3、新課:依據(jù)三份表格,本課重點和難點。
4、布置作業(yè):完成三份表格,記憶三份表格。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祖國各地風光雪景和家鄉(xiāng)冬天的迷人景色,知道冬天的特征。
2、通過探討冬天“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和“冬日疑案”的告白,指導幼兒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驗。
【活動準備】
冬爺爺頭像一個,關于冬天的圖片,故事視頻,彩筆,青蛙、蛇、烏龜、刺猬動物圖片若干,玻璃杯、玻璃片若干,熱水。
【活動過程】
。ㄒ唬┒靵砹
1、教師問幼兒,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
2、冬天已經(jīng)來到我們身邊,但是冬天到底在哪里呢?前段時間,老師布置大家開展尋找冬天的活動,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說說冬天,找到了嗎?(貼冬爺爺頭像)
。ǘ⿲ふ叶瑺敔
1、冬爺爺來了,你們看,他從北到難經(jīng)過了哈爾濱、來到東北、來到黃山、來到玄武湖(展示圖片)冬爺爺帶來了多美的景色呀!
2、冬爺爺也來到了我們家鄉(xiāng),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冬爺爺已經(jīng)來了?
3、介紹我見到的`冬爺爺。
4、教師提出問題;ú輼淠居惺裁醋兓?天氣和氣溫又有什么變化。出示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周圍 的變化。
。ㄈ、欣賞關于冬天的故事
1、看圖讀故事
黑貓警長是破案專家,這一次他又接到了報案,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2、看故事視頻。
3、我們一起來當黑貓警長的小助手。
討論:(1)《冬日疑案》中有哪些“?”(2)你能回答這些“?”嗎?(3)想想怎樣“破案”?
(四)涂色——尋找“失蹤者”
1、指導幼兒按要求完成涂色,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討論:(1)冬天里青蛙、蛇、烏龜、刺猬等一些動物為什么要躲藏進洞里?
(2)什么叫“冬眠”?
。3)你知道哪些“動物怎樣過冬”的知識?
(五)巧破“白氣”之迷
1、過渡:看來這次不是“一只耳”干的壞事,那他嘴里的白氣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做個小實驗。
2、按組分發(fā)玻璃杯、玻璃片,教師分組倒入熱水,學生觀察。
3、考考你:想一想,為什么玻璃片上有水汽?
教師小結: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十萬個為什么”,只要我們小朋友能帶著“?”去多觀察就能尋找到答案。有些問題,我們還可以采用像剛才小實驗那樣的方法,來驗證和揭示生活中的問題,這些都是探究問題、學習科學的好方法。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蝸牛科學教案09-30
大班科學教案01-02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7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