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17 08:29:56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科學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科學教案(實用10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發(fā)現(xiàn)班里的幾個孩子在爭論一個問題,仔細一聽,才知道他們在爭論什么東西會發(fā)生變化,什么東西不會發(fā)生變化。我知道這里蘊含著一個科學哲理,于是我靈機一動,設計了這一課,目的是讓孩子明白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的。

  二、活動目標

  1、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猜想物品可能發(fā)生的變化。

  2、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物品變化的`現(xiàn)象,感知事物都是處于變化之中,激發(fā)對周圍事物的探索熱情。

  三、活動準備

  1、與本課有關的各種實物教具。

  2、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胄抡n。

 。ǘ┏鍪緦嵨锝叹,讓孩子們根據要求進行區(qū)分。

  1、幼兒任意選取一樣物品,經過觀察、擺弄、分析和思考后說出該物品是否發(fā)生變化。

  2、孩子們根據自己所得出的“變”或“不變”的結果,把手中的物品放到相應的位置。

  3、根據幼兒所區(qū)分的結果老師逐一講解,并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敘述物品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何锲芳有l件(水、火、電、風、時間、手操作等)就會發(fā)生變化(大小、重量、形狀,形態(tài)、長短、質地等)

 。ㄈ┬蕾p一些偉大的變化。

  1、人類的演變。

  2、漢字的演變。

  3、錢幣的演變。

  4、珠峰高度的變化。

  5、通訊工具手機的變化。

  6、房屋的演變。

  7、家鄉(xiāng)阜陽的變化。

 。ㄋ模⿴熡坠餐蕾p彼此的變化,探討自然界中可能發(fā)生的變化。

 。菏澜缟纤械奈锲范际窃诓粩嘧兓模瑳]有一直不變的東西。

  五、活動結束

  1、

  2、延伸

  六、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變化。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自然界中的風提出問題,并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對提出的有關風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模擬實驗。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教學準備:教師要布置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風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并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初步的整理和分類,以備課堂上進行交流。另外,還應讓學生課前觀察身邊哪里有風,什么地方可以產生風,并做好記錄。也可以讓學生注意觀察取暖鍋爐或工廠的煙囪、車間或煤礦鼓風機、早點攤用的風葫蘆等等,從而獲得第一手生活實例,為課堂上的交流作好鋪墊,也為探究風的成因模擬實驗準備盡可能多的原型。在模擬實驗材料的準備上,要體現(xiàn)開放性的特點,如可以準備教科書提示的模擬實驗用的主體材料——可樂瓶,也可以用易拉罐、牙膏盒、紙筒等,只要學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師課前也應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準備有關自然界風的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生活中哪里有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交流,說一說生活中的與風有關的現(xiàn)象及自己對風的感受和體驗,從而使學生意識到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風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問題展開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設。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和科學基礎上,不能是空想。要讓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我們的猜想與假設

  2、猜想與假設:我的證據(根據)

  3、制定方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4、實施探究:

  自然界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師提出問題:“以上是我們對風的成因進行的猜想與假設,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想呢”,讓學生思考、設計驗證實驗方案。在這之前,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再現(xiàn)生活原型,可以展示幾張有關火爐、鍋爐等的圖片,也可以語言提示學生回憶火爐等的生活體驗或經驗,給學生以原型啟發(fā)。然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方案,相互補充和完善,進而形成1—2個模擬實驗方案,并將小組的方案在全班進行交流和評價,以實現(xiàn)相互啟發(fā)、方案共享的目的。在充分交流和完善驗證方案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按照既定方案展開驗證活動,教師要提示學生使用剪刀或小刀時注意安全,并要求學生將實驗現(xiàn)象做好記錄。最后,引導學生根據模擬實驗的現(xiàn)象推測自然界中風的成因?梢宰寣W生用語言文字的形式描述風的形成過程。

  5、展示交流

  讓學生用繪圖的方式繪制風的成因圖,并在全班進行展示和交流;顒咏Y束,教師要組織學生總結評價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精神進行鼓勵性評價,并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

  6、拓展創(chuàng)新:

  本課的拓展活動主要是對課堂研究風的活動的一個延伸,主要是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完成,因此,教師應安排一定的時間對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和匯總,并以此為基點,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究與大氣層有關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

  本拓展活動只是一個指向,教師完全可以自己設計適合學生課后探究的題目或活動,如“月球上有沒有風”、“太陽風是怎么回事”、“風與我們的生活”、“風的利弊”等等,以此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

  先由小組交流資料,再在全班發(fā)布新聞。

  小組合作,探索研究,對于合作中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獎勵“合作小伙伴”

  學生按照不同的問題進行回答,同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進行及時的表揚與肯定。

  有疑問的問題,通過交流進行解答。對于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到課下或以后解決。

  作業(yè)設計:

  思考題:浴室里的涼風是怎么來的?

  小實驗:跳來跳去的小球。

  將兩個玻璃杯口對口的平房在桌上,兩個杯口的距離不要太遠。在一個玻璃被里放一個乒乓球,雙手扶穩(wěn)杯子,往兩個杯子口中間吹氣。

  板書設計:

  風從哪里來

  生活中哪里有風?

  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驗證猜想

  風的種類:

  1、海陸風2、季風

  3、信風4、臺風

  5、山谷風6、龍卷風

  7、颶風8、火風

  課后反思:

  風的形成是非常抽象不好理解的,本課通過做實驗使學識進一步了解了風的形成原因和過程,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假設進行思考,如:有一個學生問:把一臺電冰箱放到一個很熱的屋子里,打開電冰箱門的時候,會感到有風吹嗎?達到了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從而真正理解了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各種材料,大膽嘗試制作泡泡水,體驗探索的樂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洗手液、洗發(fā)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帶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動過程:

  1、交流經驗,回憶從孩子們對吹泡泡特別感興趣入題,詢問小朋友還找到了哪些會變泡泡的東西,并請他們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帶來的材料。

  2分類介紹,經驗豐富(1)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各自帶來的材料,說說他是怎么知道這種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帶的材料可能有重復,無需一一介紹,當介紹到某種較普遍的材料時(如沐浴露),可以問問還有誰也帶了這種材料,帶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運用經驗,積累探索(1)在探索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對材料作簡單介紹。

  師:今天我們就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做泡泡好嗎?戚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杯子、蓋子上帶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籃里也有各種不同的材料,你們也可以選擇。

  (2)孩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問題a.觀察孩子們使用材料的情況;b.及時根據孩子們的探索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探索結果;d.發(fā)現(xiàn)幼兒不同的操作方法時,及時讓其他幼兒分享這些信息。

  4、交流分享,體驗快樂(1)當有的幼兒制作出泡泡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和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經驗。

  (2)和孩子們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

  反思

  不足之處在于幼兒玩得還不是那么盡興,考慮到時間關系,教師只好在幼兒興趣點最高時,終止了游戲,進行小結本次探索活動。通過這點,讓我認識到,不要一味的遵循原則,有時候可根據孩子實際課堂情況做以靈活多變的調整,這樣又會起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物體落下來的現(xiàn)象感興趣,大膽嘗試探究。

  2、學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初步學習記錄。

  活動準備:

  羽毛、塑料積塑、沙包、飛鏢、飛盤、紙條、樹葉、畫有相應物體和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設凝引入,引發(fā)幼兒猜測:扔向上一個物體,它會怎么樣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材料,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請幼兒選擇一樣物體玩一玩,觀察它們是不是都落下來了?

  三、第二次探索:比較落體的不同方式。

  1、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玩物體,觀察物體落下來的.情景。

  2、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學習用畫的方法記錄:

  1、請幼兒選擇一樣物體,先觀察它落下來的樣子,并嘗試作畫畫的方式記錄。

  2、讓幼兒自己玩玩、試試其它物體,觀察不同物體下落時的有趣樣子,并用畫畫的方式記錄。

  3、逐一出示記錄表,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記錄的是那一種物體,它落下來的樣子是怎么樣的,并用動作表示。

  五、活動延伸:

  玩落體游戲。如“托氣球”、“吹羽毛”游戲,啟發(fā)幼兒觀察更多落體現(xiàn)象,并想辦法使其落不下來。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guī)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guī)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紅黃板凳間隔排隊,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讓我們來看看板凳是怎么放的?

  師:黃板凳和紅板凳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好看嗎?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guī)律。

  1.圖形寶寶是怎么排隊的——學習圖形間隔排序規(guī)律。

  師:圖形寶寶要來了,看是誰來了?來了幾個圓形寶寶?還來了誰?(三角形),請你排在圓形的后面。

  師:圖形寶寶是怎么排隊的?

  幼兒: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

  小結:圓寶寶與三角寶寶是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的'。

  2.師:“這里還有一個三角寶寶和圓寶寶沒排好隊,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助他們排隊,誰愿意?”

  3.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三、幼兒操作“圖形寶寶來排隊”

  1.師:我們玩到現(xiàn)在三角形寶寶有些不開心了,它說圓形寶寶你能不能給我排在最前面?

  2.幼兒進行自主操作,提醒幼兒是給三角形寶寶排隊,是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

  四、游戲“男女寶寶排排隊”

  師:寶寶們想不想象圖形寶寶們一樣交替排隊呀?我們這里有男孩和女孩,男孩和女孩怎么排排隊呢?

  師:讓我們來看看男孩、女孩是怎么排隊的?

  五、結束活動

  師:讓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到外面找找還有什么是一個一個排排隊的。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于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shù)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

  小班數(shù)學《給圖形寶寶排隊》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用一紅一黃的板凳擺放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力,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

  在活動中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fā)展。

  操作活動結束了,我讓幼兒把圖形寶寶都收了起來,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學習。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氣球因其色彩鮮艷、形狀靈活多變,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想何不利用氣球這一有利資源,從孩子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進行有關空氣知識的教育呢?于是我設計了《我和氣球一起玩》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空氣能流動的特點,知道被污染的空氣有害健康。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讓幼兒在玩氣球的游戲中體驗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知空氣的流動性,知道被污染的空氣有害健康。

  難點: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笑臉氣球、哭臉氣球各一個,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氣球若干。

  2.養(yǎng)有盆景的自然角。

  3.有關工業(yè)污染(工廠的煙囪)、交通污染(汽車、飛機、摩托車尾氣)、生活污染大氣(吸煙、焚燒垃圾等)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導人主題。

  師:今天有個小客人要來我班做客,你們猜猜它誰?“彩色橡皮袋,寶寶都喜愛,一吹就長胖,飛到半空去!

  師:可愛的氣球寶寶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2.讓幼兒感知空氣的流動性,幫助幼兒了解被污染的空氣會損害人體健康,初步了解大氣污染物的幾個來源,激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1)氣球親親我。教師出示吃飽空氣的笑臉氣球,朝每位幼兒臉上噴一噴。邊親小臉蛋邊說:“親親小鼻子,鼻子聳一聳;親親小耳朵,耳朵躲一躲;親親小眼睛,眼睛瞇一瞇!

  師提問:“氣球在用什么親你們?”

  師總結:“氣球吃的是空氣,里面的空氣在我松手的時候就會跑出來親你們的小臉蛋。原來空氣是會跑、會流動的!

  (2)師:“還有一位氣球寶寶想來親親你們的小臉?纯此钦l?”出示吃了被污染的空氣的哭臉氣球。

  師問:“咦?這位氣球寶寶好難過,為什么呢?”教師學氣球寶寶說話:“我想吃飽了和你們玩兒,可是卻吃進了被污染的空氣。我覺得嗓子干干的,鼻子癢癢的,呼吸很困難,渾身都難受。我不能親小朋友了,心里真難受!”

  師問:“這個氣球寶寶為什么不能親我們?”

  師:“你們見過或者感受過被污染的空氣嗎?”幼兒回答完后看課件。

  教師演示空氣污染多媒體課件。

  教師小結:大氣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工業(yè)污染、生活中的污染(吸煙、爐灶等)和交通運輸工具污染。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盡量不要到人多擁擠的.一些公共場所去,如擁擠的公交車上、集市、商場等地方。在家里也要請爸爸媽媽多開窗通風,這樣,就不容易吸人被污染的空氣。

  3.我?guī)蜌馇騺碇尾 ?/p>

  師:我們知道了空氣是怎樣被污染的,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空氣不受污染呢? 幼兒分組討論。

  師:“怎樣保護空氣不受污染?”

  師:“什么能凈化空氣?” 幼兒回答完后放課件。

  教師小結: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很好。那我們先一起幫氣球寶寶治病吧。我們把它送到自然角里去,把臟空氣吐出來,讓花草把這些受污染的空氣凈化一下,然后再讓它吸點兒新鮮的空氣,病就好了!薄皻馇驅殞,等你好了我們再來接你!”

  師:“我心里感到特別高興,因為我?guī)椭藙e人。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薄艾F(xiàn)在,我們一起來開心地玩玩氣球吧!睆目诖锬贸鰷蕚浜玫臍馇,玩氣球小老鼠的游戲。

  4.氣球小老鼠: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空氣的流動性,體驗玩氣球的快樂。

  (1)教師吹起一個氣球,突然松開手,氣球跑出去。問幼兒:“氣球怎么會跑呢?”

  師:“噢,是空氣等不及要出來,就把氣球給擠跑了。我的氣球變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氣球也變成小老鼠吧!

 。2)幼兒將氣球吹起來后,突然松開手,氣球會像小老鼠一樣四處亂跑,幼兒追趕。

 。3)幼兒反復玩游戲,進一步感受空氣的流動性,體驗玩氣球的快樂;顒幼匀唤Y束。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我以孩子們?yōu)橹黧w,抓住了他們的好奇心、設計了“氣球親親我”、“生病的氣球”的環(huán)節(jié),形象、直觀,有較強的趣味性。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活動中嘗試氣球親親小鼻子,親親小耳朵,親親小眼睛等的感覺,充分調動孩子運用多種感官探究問題,直接得出結論:空氣是流動的,是會跑的:污染的空氣有害健康,輕松自如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在“氣球小老鼠”游戲活動中,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了參與嘗試、體驗游戲快樂的機會,既鞏固了教學活動內容,又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探索的興趣,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個別孩子不能很好的將氣球吹起來,所以參與活動不是很積極,不能盡興的體驗游戲的快樂,作為教師在以后組織活動前,應充分了解幼兒的發(fā)展,為更好的開展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判斷漂浮在上面的玩具有哪些,下沉的玩具有哪些,分別是什么顏色,與對應的點卡連線。

  2、將漂浮在水面的玩具、下沉的玩具與上下標記連線。

  3、對沉浮的科學現(xiàn)象產生探究興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主題小書。

  2、準備一個大的透明的魚缸,給每組準備一個小桶,一些塑料玩具、泡沫、積木、鐵塊、硬幣等、標記卡(上面和下面)、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

  1、猜一猜,誰會浮上來。

 。1)教師出示大魚缸,放上半缸水,出示2個紅色的塑料玩具,2個黑色的吸鐵石,2塊綠色的積木,2個硬幣。引發(fā)幼兒猜測,誰會浮上來,誰會沉在水底。

 。2)教師:這里有半缸水,還有那么多的玩具。把它們都放在水里,誰會浮在水面上,誰會沉在水底呢?

  2、幼兒表述自己的猜測。

 。1)教師把上述所有的玩具放進水缸,幼兒觀察。

 。2)教師:剛才小朋友猜測的結果和看到的現(xiàn)象一樣嗎?現(xiàn)在誰沉在水底下了,誰浮在水面上?

  集體探究

  1、幼兒分小組自由實驗。

 。1)教師給每個小組發(fā)一個裝著半桶水的水桶和一些玩具,幼兒在小組內實驗。

  教師:把自己桌子上的玩具放在小桶里,仔細觀察,誰浮在水面,誰沉在水底?

 。2)幼兒分組實驗。

  (3)教師請幼兒說說小桶里的玩具,哪些浮在水面?哪些沉在水底?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在所有的小桶里,凡是塑料的玩具和積木都浮在水面上,鐵塊和所有的硬幣都沉在水底。

  2、認識上下標記。

  教師:這里有兩個標記,哪一個表示上面呢?哪一個表示下面呢?(有顏色的部分在上面就是表示上面的標記,另外一個是表示下面的標記。)

  操作練習

  1、觀察掛圖,理解題意后完成幼兒用書的.練習。

 。1)集體看圖,初步理教師:圖中的缸里有的玩具在上面,有的玩具沉在水底。請你找找浮在上面的玩具有哪些,是什么顏色的,和表示上面的標記連線,然后再看看這些不同顏色的玩具分別有幾個呢?

 。2)教師:把這些上下標記、顏色標記和點卡進行連線呢?

  2、幼兒翻開主題小書、獨立觀察,教師鼓勵幼兒表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3、幼兒獨立進行主題小書頁面的操作,教師巡視并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記錄。

  4、操作較快的幼兒可以去活動區(qū)繼續(xù)玩沉浮游戲。

  共同驗證

  1、針對幼兒主題小書的完成情況師幼共同評價。

  2、引導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操作時的想法,進行經驗分享。

  活動反思

  教師用水箱盛些水,又找來了可以漂浮可以下沉的玩具,讓小朋友更加喜歡了解,小朋友在活動中思維活躍,很容易技能判斷出來哪些玩具浮在水面上哪些玩具下沉了,不過再讓小朋友將玩具與上下標記,顏色,點卡連線時小朋友就不會了,有的看小書看的很暈,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下手,最后要讓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經驗。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萌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科學素質,掌握簡單的科學方法。

  3、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發(fā)幼兒的關愛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小兔3只、食物(魚、肉、草、菜、蘿卜)、表格、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 師帶領幼兒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兒自由坐落。

  2、 請個別幼兒摸摸、猜猜, 然后請出小白兔。

  二、觀察梳理活動:

  1、 幼兒自由觀察撫摸了解外形。

  幼兒自由講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紅眼睛、長耳朵、三瓣嘴、毛、尾、腿

  2、 幼兒自由喂食。

  師:請你試一試小兔到底喜歡吃什么;幼兒從食物中自由選擇食物進行喂食。

  3、共同完成表格記錄,得出結論;

  小結:長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動物一般都是很溫順的,還有什么動物也吃草?只要我們不去欺負它們,它就不會傷害我們,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3、 教師繪畫小結;

  師:我們給小兔畫張像吧!

  4、 師生共同學習抱小兔。

  三、 延伸活動:我們給小兔子找個家吧,看看哪個地方最適合做小兔的家,我們一起來打扮它吧!

  活動反思

  一、 對于教材的選擇,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應是孩子們即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經驗,有話可說,有感性經驗;陌生是孩子有發(fā)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間。小兔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在兒歌、故事中經常接觸,然而只停留在初淺的知識層,拓展的空間非常大,在一個活動中,即能夠鞏固已有的能力,又能發(fā)展新的能力。

  二、 如何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變被動為主動。今天的教學活動我改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排排坐,在老師的指導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學習。我將整個科學活動轉變?yōu)橐粋很隨機性的觀察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知識,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對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這種隨意的接觸過程中他就驗證了已有的知識,同時他也在發(fā)現(xiàn)問題、找尋問題,獲取新知識。

  三、 以情感引導為主線。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構建情感因素的`。在和小兔玩耍的過程中,從認識、玩耍到找家,始終榮辱了教師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輕輕抱、小聲說話、喂食、為它畫畫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該如何保護它,而是真正轉化為行為,包括環(huán)境的營造、讓孩子直接接觸生靈,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產生一種親和力。教師帶領孩子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來說服、來感染孩子,孩子們不光知道,而且已經做到了,通過這么一個活動,他對小兔子的關愛已經事實在在的在他腦海里扎根了。

  四、 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學知識還是需要教師幫助他們正確樹立的。在玩了之后,教師就要找尋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幫助 孩子整理零亂的知識。對于小班的孩子,繪畫是能夠吸引他們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選擇了繪畫小結的形式,采用簡筆畫來抓住兔子的特征,這要比說教式的小結更為簡明、生動、富有趣味。

  五、作為科學活動,應該讓孩子學會一種能力,而并不是單純的幾個知識點,通過一個活動對他將來的發(fā)展有所幫助,就是所謂的終身發(fā)展理念。因此我讓孩子們接觸了圖表形式,并且賦予色彩,雖然圖表很簡單,但讓孩子了解了一種科學方法、一種簡單的統(tǒng)計法,這是一個科學活動萬變不離其宗的一個支點。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的情感溝通、情感宣泄和對科學的態(tài)度是最大的受益點。

  但是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 由于沒有很好的估計孩子的現(xiàn)場反映,孩子們接觸小兔子時的沖動、興奮,造成了活動場面的擁擠,給觀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 在活動小結時,孩子們的反饋其實已經生成了很多新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教師沒有及時的把握時機,還是捏的比較牢,沒有放手讓孩子在活動中有更多的拓展空間。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蔬菜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在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吃蛋糕時,體會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能認真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講述。

  2.活動難點:能正確的說出蔬菜的外形特征。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卜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樣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一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教師:(出示紙質青菜)這是什么?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一摸,聞一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教師: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摸上去滑滑的,粗糙的,紅的,圓的等)小結: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卜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圓圓的,有的紅的,有的是綠的……

  2.“小客人”來排隊。

  教師:孩子們,我們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隊,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孩子隨意放)小結: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番茄寶寶,誰會數(shù)?誰知道“4”是什么樣子的?

  (二)、去青菜奶奶家。

  教師:這些寶寶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漢子蔬菜)教師:我們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門關著……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誰?

  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辦?(我們說的響一點)好,我們去青菜奶奶家了。青菜奶奶家到了,誰先去敲敲門?(教師扮演青菜奶奶)

  (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

  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教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yōu)榍嗖四棠坛崭琛?孩子唱生日歌)老師的生日歌和你們的有些不一樣。(將青菜奶奶唱進生日歌里)

  2.分生日蛋糕。

  教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切開分)切兩刀,這樣夠了嗎?那這兩個人有得吃,其他的你們就沒有啦。(不行,再分)數(shù)數(shù),夠了嗎?

  3.一起吃蛋糕教師: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嗎?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水果的色、味、外表及內部形態(tài)特點,感受水果外在和內部結構的美感。

  2、了解水果的多種吃法、知道多吃水果營養(yǎng)好。

  3、學習用形容詞表述觀察結果。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一個水果。教師準備不同種類的水果各一個,一把水果刀。每組一個盤子、盤子里有許多切好的水果塊,牙簽一盒。水果寶寶外衣的圖片一套,水果胸飾。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七個妞妞來摘果》引出主題。

  師生共同念兒歌。師:七個妞妞摘了哪些水果?這些水果穿著怎么樣的外衣呢?

  二、幼兒交流自己帶來的'什么水果?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

  師:小朋友你帶來的是什么水果?它穿著一件怎么樣的外衣呢?

  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充分感知自己帶來的水果,并向同桌的小朋友介紹,

  師:你帶來的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穿著一件怎么樣的外衣?

  三、探索果肉寶寶。

  1、觀察水果橫切面。

  切開水果:用實物展示臺放大形象。讓幼兒觀察果肉的橫切面,感知水果內部結構的排列特點,尋找水果秘密。

  師:果實里面有什么?什么顏色?像什么?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

  2、品嘗水果。

  每桌一個裝有各種水果塊和盤子以及牙簽,讓幼兒邊品嘗邊推測這是什么水果。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并完整介紹水果的名稱、結構特點。

  四、游戲活動

  給水果寶寶穿衣服。師出示各種水果外衣和水果寶圖片,引導幼兒感知水果外衣特點,以及果肉寶寶的特征,請幼兒上來操作圖片,幫水果寶寶找到外衣。

  五、游戲活動:水果蹲。

  介紹游戲玩法:請幾位幼兒上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胸飾并戴在胸前站成一排,先每位幼兒介紹自己的水果名稱,然后游戲開始,先請一位小朋友邊說邊向下蹲四次,然后其它水果接著說,并做相應的動作,若沒有快速接上作為失幾者下臺,若說錯了(臺上沒有的水果),也是失敗者也下臺,最后一個站在臺上的人為勝利者。例如:扮演“平果寶寶”說: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了香蕉蹲!香蕉寶寶接著說:“香蕉蹲香蕉蹲完草莓蹲!”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23

【精選】科學教案10-03

科學教案(經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