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21 10:31:54 教案

(經典)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科學教案4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通過生動的教學,教育小學生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勤于動手動腦解決問題,樂于發(fā)現(xiàn)周圍的自然科學現(xiàn)象,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教學內容:

  全堂課主要通過介紹三個自然科學知識,和學生進行科學討論與交流,了解三個自然科學的原理,靈活的運用于生活,首先介紹臺風的形成與影響,結合實際生活再了解生活中臺風的危害和如何防御。第二個是關于貓能否分辨顏色的討論,知道日常生活中的貓分辨顏色情況。最后一個是關于氣壓的科學知識,通過將滿杯水蓋上紙倒置,觀察水是否會溢出,了解日常的物理知識。整節(jié)課通過連接的三個小的科學常識完成。

  教學過程:

  第一位同學關于臺風知識的介紹:

  一般說來,一個臺風的發(fā)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里,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臺風時的必要自然環(huán)境,因為臺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臺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于是海水從臺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臺風里這種海水翻騰現(xiàn)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臺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臺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臺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并在渦旋區(qū)內產生向上運動;濕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臺風這部大機器運轉。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臺風發(fā)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huán)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qū),氣候條件發(fā)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于增暖,臺風不易出現(xiàn)。

  臺風的危害

  臺風給廣大的地區(qū)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系密切的降雨系統(tǒng)。但是,臺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fā)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1、強風

  臺風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其風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于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

  2、暴雨

  臺風是非常強的降雨系統(tǒng)。一次臺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達500-800毫米。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臺風暴雨

  強度大,洪水出現(xiàn)頻率高,波及范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

  3、風暴潮

  所謂風暴潮,就是當臺風移向陸地時,由于臺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臺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筑設施,淹沒城鎮(zhèn)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風暴潮還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漬化等災害。

  提示一 千萬別下海游泳

  臺風來時海灘助潮涌,大浪極其兇猛,在海灘游泳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千萬不要去下海。

  提示二 請盡可能遠離建筑工地

  居民經過建筑工地時最好稍微保持點距離,因為有的工地圍墻經過雨水滲透,可能會松動;還有一些圍欄,也可能倒塌;一些散落在高樓上沒有及時收集的材料,譬如鋼管、榔頭等,說不定會被風吹下;而有塔吊的地方,更要注意安全,因為如果風大,塔吊臂有可能會折斷。還有些地方正在進行建筑立面整治,人們在經過腳手架時,最好繞行,不要往下面走。

  提示三 一定要出行建議乘坐火車

  在航空、鐵路、公路三種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一般受臺風影響最大。如果一定要出行,建議不要自己開車,可以選擇坐火車。

  提示四 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請檢查家中門窗陽臺

  臺風來臨前應將陽臺、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內,切勿隨意外出,家長關照自己孩子,居民用戶應把門窗捆緊栓牢,特別應對鋁合金門窗采取防護,確保安全。市民出行時請注意遠離迎風門窗,不要在大樹下躲雨或停留。

  第二個同學關于貓分辨顏色的科學問題。

  首先先問一些問題,貓能分辨顏色嗎?有誰知道?有誰家養(yǎng)貓?喜歡貓嗎?

  其次進行教學,先公布答案,即貓不能分辨顏色,貓眼里的世界都是灰色的,不止是貓,所有的夜間哺乳動物都是這樣的。那么貓白天干什么呢?它和貓頭鷹一樣睡覺咯,它做著它灰色的夢,夢里都是灰色的老鼠。所以才能在夜間抓到老鼠。還有,能分辨顏色的動物只有人,猿,猩猩,其他的只能分辨幾種顏色,甚至什么都不能分辨,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第三個同學關于壓力問題。

  首先進行提問,用什么辦法可以使?jié)M杯水倒置而不會溢出?當然沒有蓋子,水也是液態(tài)的。 其次讓同學們自己思考,再結合實驗讓同學們體會。

  課程結束,進行總結。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的“沉”和“浮”。

  2、樂于參與科學實驗。

  活動準備:

  1、盛有水的大盆。

  2、塑料玩具、木片、石子、鐵釘。

  3、紙、筆。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一猜老師準備的.這些東西,如果放到水中會怎樣?

  2、請幼兒將這些東西(塑料玩具、木片、石子、鐵釘)依次放到水中,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在室內搜集各種材質的物品,將它們放到水中,觀察它們的變化,并將實驗結果以小組為單位記錄下來。

  4、各組幼兒表述本組的記錄,教師將結果在黑板上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出哪些物品沉到水底,哪些物品浮到水面。(通過統(tǒng)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沉和浮與物體本身的材質有關。)

  5、為什么有的物品會浮到水面上,有的物品卻沉到水底?

  請幼兒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師根據幼兒討論的情況進行

  分享:

  請幼兒說說自己對哪些物品做過沉浮實驗,實驗結果如何。

  活動:

  1、幼兒樂于參與實驗探索。

  2、幼兒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沉浮與物體本身的材質有關。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認識年歷

  活動過程

  一、認識日歷 出示日歷,讓幼兒觀看,并向幼兒介紹日歷。

  二、介紹日歷 1、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

  2、教師介紹

  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歷,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

  反復讓幼兒回答一年有12個月

  三、讓幼兒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2、觀看日歷

  提問: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

 。ㄗ層變鹤约嚎锤 子里的數字來回答)

  提問:為什么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師: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

  3、教師講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1、老師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頭,手背朝向全體幼兒,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關節(jié)凸出處數起,

  凡關節(jié)凸處為月大,凡關節(jié)與關節(jié)之間的陷處為月小,其中二月為月平。

  2、讓幼兒了解月大為31天,月小為30天,月平 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

  四月小……的口訣。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 1、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 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2、提問: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 幾月幾日,星期幾?

  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六、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提問: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

  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 表,學會看一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師小結,并鞏固提問: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幾個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幾天?

  八、欣賞詩歌《時間伯伯》,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時間伯伯 時間伯伯, 你是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停止自己的腳步, 從過去走到現(xiàn)在,

  從昨天走到今天, 從現(xiàn)在走向將來。 時間伯伯, 叔叔阿姨告訴我們, “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們一定愛惜你, 跟隨你的腳步,做時間的小主人。

  附 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羅馬帝國有一個叫凱撒的皇帝。他規(guī)定將一年365天分成12個月,由于他的生日是前半年的單月。所以就規(guī)定單月為大月(31天),雙月為小月(30天),這樣算下來 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怎么辦呢?當時的羅馬帝國認為,一年中二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羅馬帝國處死犯人 是在二月),所以凱撒皇帝就決定從二月里減少一天,即二月本應是30天,減少一天就是29天,這樣一年就是365天了。后來凱撒皇帝死了,由他的侄子奧古斯做皇帝。奧古斯的生日在八月,八月本應是小月,30天,但這個皇帝不愿自己的生日是小月,又將八月改成大月,變成31天,這樣又多了一天。于是奧古斯皇帝就決定再從 不吉利的二月中減少一天,所以二月就變成了28天(平月),這樣全年又正好是365天了。此日歷使用至今,規(guī) 定為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也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為了開發(fā)和利用農村的鄉(xiāng)土資源,我班孩子在本階段生成了主題活動——家鄉(xiāng)的“豆寶寶”。因此,在我們的種子角中,收集了各種各樣的豆子,紅紅的赤豆、黃黃的黃豆、綠綠的綠豆等,孩子們對這些豆寶寶雖有一定認識但都比較粗淺,為了引發(fā)他們對豆類的進一步探索欲望我們設計了“五彩豆”活動。通過認識、了解、品嘗、種植等一些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豆,知道其生長過程

  2、了解豆類食品,知道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3、運用各種感知覺,培養(yǎng)幼兒對豆寶寶的喜愛之情。

  4、激發(fā)幼兒對豆寶寶的`興趣,產生種植的欲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6、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豆:蠶豆、黃豆、綠豆、赤豆;一株實物黃豆,4只小布袋。

  活動重難點:

  1、認識各種豆,知道它們的生長過程、外形特征及不同之處。

  2、了解豆類食品,知道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豆,了解各種豆的生長過程。

  1、邊看課件邊討論黃豆的生長過程。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可愛的朋友,看看是誰呢?

  (2)教師出示一棵實物黃豆帶領觀察2、觀看課件以不同的形式分別認識綠豆、蠶豆、赤豆。

  提問:它是誰呀?是什么樣子的?

  3、、游戲“請你站起來”,鞏固對豆的認識。

  二、運用感知覺,了解豆的不同之處。

  通過玩一玩、摸一摸、捏一捏、壓一壓感知豆的不同。

  提問:1、剛才小朋友們玩了這些豆豆有什么發(fā)現(xiàn)(硬硬的,滑滑的,會滾動)2、你最喜歡哪種豆?為什么?

  三、介紹豆類食品,知道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1、提問:你們平時都吃過哪些用豆做出來的東西?

  2、欣賞課件:豆制品(教師帶領幼兒邊看邊講)3、簡單介紹其他豆類。

  4、、幼兒品嘗各種豆制品。

  四、活動延伸:種植豆寶寶。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來種豆呀?現(xiàn)在正是種植蠶豆的好季節(jié),那我們一起去種植園種豆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是觀察者、傾聽者,也是指導者,適時地點撥和引導,能起到推動和引導的作用,而幼兒才是主體。幼兒主體性表現(xiàn)得不足或過甚,都影響了教學的質量。中班孩子的思維是直觀而又簡單的,他們在表現(xiàn)事物的過程中,抓住的是它們明顯的特征,而不會考慮很多。我想作為老師不應以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去給予,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他們獨特的自我表現(xiàn)方式,尊重、肯定對于孩子來說是更重要的。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經典)10-04

【精選】科學教案10-03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典)08-23

(經典)科學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