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3篇(精華)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印章,初步了解印章的特點。
2、嘗試用各種印章為娃娃家印制墻紙,感受圖案的精美和有趣。
3、能用簡單的語言解決使用材料和共享空間上的問題,體驗和諧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動物印章、蔬菜印章、水果印章、形狀印章等,每組多個。
2、用長條形的鉛畫紙布置成娃娃家的墻面(位置高低要便于幼兒操作)。
3、每組提供同一色系中的三種顏色,分別放入三個小盤中。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印章,初步了解印章的特點。
(1)教師:看看今天教師帶來了什么?
(2)教師:印章上有什么?用小手摸摸印章上的圖案,有什么感覺?
(3)教師:印章為什么能印出好看的圖案?猜猜印章是怎么做出來的?
2、探索墻紙的印制方法。
(1)教師:娃娃家新貼的墻紙白白的、光光的,不好看,怎樣才能在墻紙上印滿好看的圖案?
(2)教師:我們今天要用印章印畫,怎么印?
3、要點提示:
1)每組提供的印章是同一類型的,只是大小或粗細不同,這樣保證印制的畫面相對統(tǒng)一。
2)每個幼兒可以到不同的小組印制, 所以每組最好留有空位,以便幼兒操作。
3、嘗試分小組創(chuàng)作墻紙。
教師:想想怎樣把墻紙印滿、印清楚。
4、作品評價。
教師:墻紙上都印了什么?印畫時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可以用同種顏色印制不同圖案,也可以用不同顏色印制同種圖案。如果數(shù)學中學過間隔(圖形間隔或色彩間隔),還可以讓幼兒嘗試運用間隔的方法來印制花邊,用花邊組成墻紙。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
☆區(qū)角活動:將各種印章放人區(qū)角,讓幼兒繼續(xù)練習印制各種圖案。
☆家園共育:收集一些特殊的印章供幼兒欣賞。
活動評析:
印章和色彩的相對統(tǒng)一,可以增加畫面的美感。幼兒可多次練習,他們可以嘗試不同類型的印章以及不同的色彩,積累豐富的審美經(jīng)驗;在操作時可以到不同的小組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增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幼兒教師在幼兒教學活動中需要使用大量直觀形象的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教學內容。因為幼兒的認知活動是通過感知覺共同完成的 ,直觀的教具讓孩子看得見摸得著,直觀形象的教具,加強了幼兒的視覺記憶,感知覺記憶等。所以,好用、安全的教具教學材料真的很重要。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刮出來的畫》通過讓學生自由涂色和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油畫棒的方法,達到手、眼、腦的協(xié)調發(fā)展,在特色過程中自發(fā)學會了色彩的和諧搭配,發(fā)展了審美能力,并且在盡情涂色中,使兒童的情緒得以宣泄。本次美術教學活動對象為二年級兒童。他們的年齡特點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戲性,而且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處于概念化階段,對事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理解、認知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保持其對事物永久的熱情是這一階段美術課的必要。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單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刮畫的方法。
2.嘗試運用不同紙材、涂色工具創(chuàng)造不同的底版及體會不同材料刮畫的技巧。
3.培養(yǎng)學生大膽細心的創(chuàng)作習慣,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學習制作底版及刮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嘗試運用不同媒體創(chuàng)作刮出來的畫
課前準備
。▽W生)蠟筆、油畫棒等涂色工具、各種刮畫工具
(教師)范作、課件、常規(guī)及特殊的刮畫工具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
出示范畫(或者民間藝人制作的有關相近于刮畫的作品和有關刮畫方面的錄像),指名要學生述說看到的這幅畫與平時的畫有什么異同點,自然地引入課題。
2.學習創(chuàng)作。
。1)出示課件(學生和教師的優(yōu)秀作品):學生欣賞時,提醒他們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畫的技巧。
。2)學習制作方法:觀察書本中刮蠟畫底版制作以及刮畫的方法,請學生說說制作步驟。
。3)師生互動討論:涂色、刮畫的方法以及注意點,特別討論作品的創(chuàng)意。
。4)提供創(chuàng)作建議:①創(chuàng)意:構思與眾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變化、刮畫充滿熱情、整體富有意境;②涂色:涂雙色時,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層蓋一層,還要考慮到刮畫時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勻);③刮畫:可輕可重,刮得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別要注意根據(jù)畫面的需要,輕重適當;④工具材料:針對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的東西,變廢為寶)。
。5)教師示范:選擇學生熟悉的題材進行示范,著重講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畫的注意點、構思和創(chuàng)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講和粗演結合、動作到位、抓住要點等)。
3.學生作業(yè)。
(1)確定主題:讓學生分組說說或獨自思考刮畫的內容,主要選擇自己身邊熟悉的題材(教師可以提供如開心一刻等為主題的有意思的內容)。
(2)提醒注意:大膽構圖與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創(chuàng)作;體會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畫的感覺;適度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和創(chuàng)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選擇了合適的紙材;是否涂了和諧的色彩;是否自如地運用了刮畫的技法;是否創(chuàng)造性地刻畫了主題等。
4.課外延伸。
(1)嘗試合作創(chuàng)作(和家人、同伴、老師一起)巨大的刮畫作品,如壁畫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來刮畫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頭等,抽空進行刮畫練習。
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每逢星期四上午,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參加“大手拉小手”的活動。
我們的孩子剛從小班升上中班,與此同時,孩子們也開始從以前的被哥哥、姐姐照顧,變成現(xiàn)在當哥哥、姐姐去照顧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在這過程中孩子逐步學習著從被愛到愛別人,并對此產生了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體驗到關愛別人的情感。
為此,我抓住這一契機開展了本次的美術活動——大手拉小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受與朋友游戲的快樂,體驗關愛別人的情感。
2、在畫正面人的基礎上,繪畫出手拉手的人物動態(tài)。
3、表現(xiàn)人物的高、矮對比關系。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已進行過“大手拉小手”的活動,并拍攝了相關的照片。
2、欣賞畫若干。
3、彩色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照片,回憶、交流自己與弟弟、妹妹手拉手去游戲的.情景。
“每逢星期四,我們幼兒園都會開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動,活動前我們中二班的哥哥、姐姐先要干什么呢?
老師把你們與弟弟、妹妹一起玩的情景拍了下來與大家分享,請看!”
提問:
1、你們拉著弟弟、妹妹的手去哪里呢?玩了些什么游戲呢?
2、弟弟、妹妹玩得怎么樣?他們玩得高興嗎?
3、當你看到弟弟、妹妹玩得這么高興時,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二、出示欣賞畫,通過觀察、比較感知人物間的高矮對比關系和手拉手的基本特點。
師:“老師除了用拍照,還用了畫畫的方法,把你們與弟弟、妹妹一起游戲的快樂情景記錄下來。”
1、引導幼兒比較人物的高矮的對比關系。
“請小朋友猜猜圖畫中的兩個小朋友,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你又是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
2、引導幼兒觀察手拉手的人物動態(tài)。
“當哥哥帶著弟弟去玩時,他們是怎樣做的?(哥哥伸出一只手,弟弟伸出一只手,大手拉小手,成為了一對好朋友。)
三、師幼合作,進行重點、難點的示范。
1、請幼兒畫“我自己”。
“在以前小朋友已學會畫‘我自己’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出來畫《我自己》。”
2、老師進行局部的示范。(在畫中添畫“小人”的頭部位置及手拉手的動作。)
四、交代繪畫要求。
1、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大手拉小手”的圖畫,請小朋友把自己與弟弟、妹妹手拉手去游戲的快樂情景表現(xiàn)出來
并且讓別人一看就知道哪個是你,哪個是弟弟或妹妹。
2、把自己與弟弟、妹妹一起游戲的快樂心情表現(xiàn)在大家的臉蛋上,讓大伙也感受到你的快樂。
3、用線條筆畫好后,請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顏色表現(xiàn)你當時的快樂心情,然后為畫面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
五、評畫。
請個別幼兒出來介紹自己的圖畫。
“圖畫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你們到了哪里玩?心情感覺怎么樣?”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23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4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9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