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29 08:23:00 教案

科學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集錦8篇)

科學教案 篇1

  1、在沙箱或沙池中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讓幼兒自由地玩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

  用腳踩一踩,看看濕沙子上留下的腳印什么樣?

  用手捏一捏,試試濕沙子能捏成球嗎?

  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濕沙子能變成什么樣?

  用篩子篩一篩,仔細觀察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畫畫、按手印、按各種圖型印,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

  用濕沙子筑長城、建城堡……比一比誰建的最牢固?誰造的最有趣?

  2、討論:干沙子與濕沙子有什么不同?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研究包裝盒的活動,了解過度包裝和濫用塑料包裝的危害。

  2.知道垃圾減量的重要性,探索減少丟棄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3.用實際行動減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事,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帶 1 ~ 2 個商品包裝盒。

  教師:幾個過度包裝的包裝盒和注意了環(huán)保的包裝盒。稱重的彈簧秤。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藝品,如空罐做的筆筒、飲料瓶做的花瓶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我們已經知道垃圾要污染環(huán)境,處理起來十分困難。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垃圾問題呢?

 。ǜ鶕(jù)學生的討論回答,教師適時引導或歸納:解決垃圾問題要從各方面努力,首先要從根源上想辦法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然后把可以用的材料回收,最后剩下的再作無害處理)

  2. 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好辦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的?

  3.師生一起探討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的,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言之有理就應給以肯定,如雙面打印可以節(jié)約紙張,自己帶喝水的杯子,少買瓶裝飲料,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等,教師可引導學生側重于考慮家庭中和學校里的哪些垃圾可以想辦法減少)

  二、包裝盒的觀察研究

  1. 一般情況下商品都有包裝,包裝有什么用呢?(便于保存、運輸、計量、標識等,而且比較衛(wèi)生)

  2. 包裝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

  3. 商品不同,包裝的方法也千差萬別,今天我們就來觀察研究包裝盒,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4. 教師出示教材第 24頁上的問題,解釋什么叫“過度包裝”。

  5. 討論:用什么方法或標準來衡量有沒有“浪費”的情況。(如可稱量包裝和商品各有多重或體積各占多少,也可用估測的方法)

  6. 分組觀察、思考教材第 24頁上的1~3個問題。

  7. 匯報觀察研究結果。

  8. 全班研討教材第 24頁上的4~6個問題。

  三、廢棄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 有些東西已經用過,好像可以丟掉了,其實它還可能有其他用處。

  2. 教師出示一根包裝繩、舊玻璃瓶、廢塑料袋,誰能盡可能多地列舉它們還有哪些用處?

  3. 交流匯報。

  4. 說說還有哪些物品是可以重新使用的?怎樣使用它們?(教師可提示舊衣物、舊玩具、舊圖書等物品)

  5. 廢物利用有哪些好處?

  6. 我們經常購買一些小工藝品,人們還常;ベ涃R卡或其他小禮物。如果我們注意收集一些廢棄物品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不但省錢,還節(jié)約資源,減少垃圾,更具特色,作為禮物的話,還能表達自己的誠意。

 。ㄕ故編追N廢舊物品制作的精美作品)

  四、總結、拓展

  1.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

  2. 你們能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制作出有意義的作品來嗎?利用課外時間做一做,然后開個展覽吧!

科學教案 篇3

  一、生活中的電阻器

  1.電阻器:

  2.符號:

  3.作用:

  4.應用:

  【思考】改變導體電阻有哪些方法?你認為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二、滑動變阻器

  1.原理:

  2.構造:瓷筒、接線柱、金屬桿、滑片(滑動觸頭)、線圈(用電阻率較大的合金線制成)

  3.結構示意圖和符號:

  4.使用:①通常與用電器串聯(lián)在電路中使用,電路中電流不得超過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②接線時接線柱應“一上一下”連接。

 、坶]合開關前,滑片應移到阻值最大處。

  【活動】

  1.滑動變阻器有四個接線柱,在電路中應如何連接才能改變電流大小呢?

  2.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和電路圖進行實驗探究,并歸納改進實驗電路圖。填入方框內。

  3.進行實驗。

  4.總結。

  三、其他變阻器

  1.電阻箱

  2.插入式變阻器

  3.旋鈕型變阻器

  [隨堂檢測]

  1. 下列用電器中不需要用到變阻器的`是( )

  A.普通家用白熾燈 B.電視機上的音量調節(jié)旋鈕

  C.調光書寫臺燈 D.調溫電熨斗

  2.下圖中,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端滑動時,電阻變大的是( ).

  3.如圖所示電路,在、n兩點間接—滑動變阻器來控制電燈的亮度,電路圖的上方為滑動變阻器的結構示意圖,要求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燈逐漸變亮,則變阻

  器連人電路的方式應采用( )

  A. 接a,n接b

  B.接d,n接b

  C.接b,n接a

  D.接c,n接d

  4.給出以下元件:電源,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小燈泡,開關及導線,請按下述要求畫出電路圖,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通過燈泡的電流,且滑片右移燈變暗,并且一合上開關就能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yǎng)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 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 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里有東西嗎?(杯子里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討論:手帕為什么沒有濕?水為什么進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余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6、總結。

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三個

  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能對家人和自己的外形特征進行比較,并作出合理解釋。

  3.能對動物的遺傳現(xiàn)象作出合理的推測。會收集有關植物的遺傳資料。

  4.知道人、動物、植物的許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

  5.體會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感受遺傳的神奇與奇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三個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知道人、動物、植物的許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

  三、教學準備:

  圖片、照片。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提問導入×××你長得像誰?你呢?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遺傳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探究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

  2.觀察并比較圖片中三個孩子與父母的相似點。

  出示圖片學生觀察,讓學生們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各他們自的父母。

  你怎么找出的,依據(jù)是什么?

  升學仔細觀察他們相象的地方并交流。

  開始找同學家人的活動。通過把同學的照片與其家人的照片與其家人的照片進行比較,找出身體特征的相似處。

  揭示:子女和父母之間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xiàn)象稱為“遺傳”。

  3.觀察植物動物、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體親代和后代的相似特征。

  學生觀察圖片或交流的資料,從而探究動物植物的遺傳特征。

  小結遺傳先行是生物體共有的特征。

  4.交流有關遺傳的諺語和俗語。

  學生交流收集的遺傳的諺語和俗語,加深學生對遺傳現(xiàn)象的認識。

  5.依據(jù)遺傳規(guī)律推測小貓爸爸的樣子。

  學生推測并說明理由。

  6.鞏固

  今天我們學習內容是,遺傳是生命體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現(xiàn)象。一個物體的個體產生同一物種的后代,每一物種的個體都繼承上代的各種基本特征。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在適宜的條件下可萌發(fā)生長成一株植物。

  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來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根據(jù)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發(fā)關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產生問題并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并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貓給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各種植物的種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麥、玉米、綠豆等)、白紙、放大鏡。(學生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 聽聽說說

  1、師: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么來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2、生:思考之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師:(出示圖片)驗證學生說出的答案。

  4、師:植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它的一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二、想想畫畫

  1、師:用圖畫和文字將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畫下來和寫下來。

  2、生:在P2頁“我知道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畫板里畫圖。

  3、師:展示出來學生畫的作品。

  4、師: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畫的作品的意義。

  5、師: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下一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三、觀察種子

  1、師: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白紙放到桌面上,將帶來的植物的種子放到白紙上,觀察植物的種子,邊觀察邊記錄?梢越柚糯箸R觀察。

  2、師:觀察植物的種子,你準備觀察種子的什么?

  3、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4、師:你們說對了,我們觀察植物的種子,要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

  5、生:觀察植物的種子。

  6、師: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7、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師:關注學生的匯報)

  8、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種皮不一樣等。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師:要知道種子的里面有什么,該怎么辦?

  10、生:先預測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開種子看一看。

  11、生:繼續(xù)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后匯報。

  12、師:(小結)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但種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準備

  1、師:本學期,讓我們種植鳳仙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過程。

  2、師:

 、贉蕚澍P仙花的種子。

 、诓殚嗻P仙花的有關資料,了解鳳仙花的栽培方法。

 、蹨蕚洳シN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業(yè)布置】:

  家庭作業(yè):準備鳳仙花和四季豆的種子。

  【板書設計】:

  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

  外部:形狀、大小、顏色 植物的種子

  內部:胚根、胚芽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指紋的種類和用途,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

  2、簡單了解指紋的特點、作用,豐富詞匯:指紋。

  【活動準備】

  1、圖片:指紋;

  2、泡沫印尼、放大鏡、白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的小手上都有一個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

  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小手。

  二、展開

  1、引導幼兒認識指紋

 。1)了解指紋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告訴幼兒(教師指著手指肚)這里叫手指肚。

 。2)仔細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膚上有什么?

 。ㄒ龑в變河^察發(fā)現(xiàn)有細紋)小結:這些細紋我們叫它指紋。豐富詞匯:指紋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指紋

 。1)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較一下,你兩個的指紋一樣嗎?

 。2)請小朋友用手指蘸印尼將指紋印在紙上

 。3)請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手上的指紋和紙上印的指紋說一說指紋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3、討論指紋的形狀指紋的形狀有:

  箭形水波形旋渦狀等告訴幼兒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指紋,每個人的指紋一生都不會變,因此可以用指紋辨別人。

  4、發(fā)現(xiàn)觸摸過的地方能留下指紋

 。1)教師演示蘸有紅色印泥的手指觸摸玻璃杯請幼兒說出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當我們的手指和物體接觸時,將會留下指紋。

 。2)教師演示手指不蘸印尼去觸摸這些東西請幼兒說出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ㄓ變河懻摚簳粫粝轮讣y呢?)

  小結: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也會留下指紋,會留下許多汗孔,從汗腺分泌出的汗通過汗孔在到達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體時就會留下指紋5、引導幼兒說出指紋的用途教師小結:

  你可別小看指紋,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紋由皮膚上許多小顆粒排列組成,這些小顆粒感覺非常敏銳,只要用手觸摸物體,就會立即把感覺到的冷、熱、軟、硬等各種“情報”通報拾大腦這個司令部,然后,大腦根據(jù)這些“情報”,發(fā)號施令,指揮動作。

  指紋還具有增強皮膚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緊緊地握住東西,不易滑掉。我們平時畫圖、寫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夠那么得心應手,運用自如,這里面就有指紋的功勞。

  不會寫字的可以按手印。

  三、結束,手指印畫讓幼兒用手指沾上印尼,印出各種圖案。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三維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制作降落傘,測試它的下降速度分析下降的速度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并進行研究。

  2、知識與技能:能夠利用現(xiàn)有材料制作簡易降落傘,并能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和積極探究科學的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探究出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2、難點:制作一個性能良好的降落傘。

  三、器材準備:細線、鐵夾子、大小不同的塑料紙、布、剪刀等。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出示有關降落傘的謎語!耙粡埓髠,飄在空中,落到地上,跳出英雄!

  對,這就是降落傘。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第14課:降落傘。想不想欣賞降落傘的精彩表演?請看——播放視頻?戳诉@段視頻,你們對降落傘都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呢?

  允許學生各抒己見。

  二、自學課本,初步感知。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好,有關于降落傘的知識真是太多了,今天我們就先來研究以下兩個問題。其余問題,你們可以留到課后研究討論。

  1、什么是降落傘?

  2、降落傘有什么作用?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32頁,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解決上面的問題。

  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

  全班交流。

  1、交流過程中出示降落傘的定義。

  降落傘是一種利用空氣阻力實現(xiàn)從高空緩慢下降的專用工具。它后來發(fā)展成具有各種功能的空氣阻力傘。

  降落傘有什么作用?

  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談談,調動自己的日常生活積累。

  (增加受阻面,加大阻力,降低下降速度。)

  降落傘為什么會有這么特殊的作用呢?這與它的構造有關,F(xiàn)在張老師真想畫一個降落傘,你們認為應該怎么畫?(畫上降落傘的哪幾部分?)

  教師隨即在黑板上畫出降落傘的圖片來。

  三、動手制作,發(fā)現(xiàn)問題。

  明白了降落傘的結構,你想做個降落傘嗎?這都需要什么材料,應該怎么制作呢?請同學們先小組內討論一下。

  你愿意把你們小組合作交流的成果說給同學們聽聽嗎?其余同學有沒有什么補充?老師也制作了一個降落傘,想看看我是怎么制作的嗎?

  課件出示制作降落傘的步驟。

  并提出制作要求。

  1.降落傘的四根傘繩要一樣長。

  2.作為懸掛物的夾子要加緊四根繩,不能松開任何一根。

  3.最后找到降落傘傘面中心,整理好并嘗試放飛。

  4.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五分鐘內完成。每一小組選擇一名同學上臺放飛降落傘。仔細觀察,看看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學生開始分組制作降落傘。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結束后,每組選一位同學上臺,在放飛之前,老師提問:為了保證比賽公平、準確,在放飛時要注意什么?(放飛的高度要相同,要同時放飛。教師拉好線繩,下面掛的重物與線同高度。放飛兩次。)

  教師喊口令,開始放飛。其他同學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為了讓大家觀察得更清楚,我們再放飛一次。

  生提出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比賽結束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與提出問題。師:看到這個結果,你有什么問題嗎?你認為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同學們猜測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因素。

  四、對比實驗,驗證猜測。

  1、引導學生進行計劃與組織。

  師:剛才同學們的猜測僅僅是我們的假設,究竟是否正確,必須通過我們親自實驗才能下結論,而在此之前,它只能叫“假設”。要想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就需要用實驗來驗證。你們打算怎樣來驗證呢?

  2、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3、教師出示實驗記錄表,提示學生用對比實驗來驗證,每組選一個因素進行研究。

  假如我們想研究重物的不同對于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影響,就讓重物這個條件不同,其他的因素如傘面大小,傘面材料,傘繩長短都應相同。使學生明白研究與哪個因素有關,就讓哪個因素不同,其它的因素都應相同。

  這就是對比實驗。介紹傘面材料時可以從是否透氣來區(qū)分。每種實驗多做幾次,這樣取得的數(shù)據(jù)才準確。

  看,老師已經給大家設立了自選材料超市,請各組組長到超市來領取適合自己的實驗材料。

  4、學生自主實驗與研究。

  在實驗之前老師給大家提出了幾個要求(出示):

  出示“活動溫馨提示”

  ○1組長合理分工,組員合作,迅速完成實驗。

  ○2實驗過程中要認真觀察,記錄員及時記錄,實驗完成后共同得出結論。

  ○3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材料,把實驗材料放到桌子的右上角。

  實驗記錄表

  學生開始分組填寫研究計劃,完成之后分別講評。

  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結果。

  5、匯報交流,你認為那些因素是影響降落傘降落快慢的原因呢?由此總結出:

  傘面越大,降落傘下降的就越慢。

  傘面透氣性差的降落傘下降的慢。

  繩子長的下降得快,繩子短的下降得慢。

  懸吊物越重,降落傘下降的就快。

  我們知道了傘面材料不同,傘面大小不同,懸掛重物重量不同,掛繩長度不同,會對降落傘的下落速度有不同的.影響,那么,如果我們到室外自然環(huán)境中去做降落傘的下落試驗,還有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五、補充積累,拓展延伸。

  人們根據(jù)降落傘的這種性質,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降落傘。今天,降落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多,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減緩飛行速度這一方面了。請看——(課件出示降落傘的圖片)今天,我們知道了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有什么,

  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課后自己去實驗,得出能讓人信服的結論。老師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能用自己學得的知識為大家設計更好的降落傘。

  七、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你怎樣設計一個降落傘,保護一個雞蛋從三樓落下而不摔破呢?

  我的實驗記錄

  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研究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11-26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典】08-12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經典】科學教案07-24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精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