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12-01 07:31:23 教案

大班教案3篇【精品】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3篇【精品】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熟練掌握學過的平面幾何圖形和幾何體的特征。

  2、初步理解平面幾何圖形與幾何體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

  2、與這些幾何體的面相同大小的平面圖形若干。

  3、十字形硬紙片若干,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感知平面幾何圖形與幾何體的不同。

  1、出示一塊正方形積木和一張正方形的面一樣大的紙,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其不同之處。

  師:這個是什么?(正方形)這個呢?(正方體)。他們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2、教師小結(jié)正方形與正方體不同之處。

  師:正方形只有一個面,它的長和寬一樣長;而正方體有六個一樣大的面,正方體除了長和寬外還有高。

  3、讓幼兒用食指沿著正方形的長和寬以及正方形的.長、寬、高的三條棱運動比劃,使幼兒清楚長寬高具體指的是什么,學會以此辨別平面和立體。

  師:請小朋友們都來摸一摸正方形和正方體,感覺一下它們的長、寬、高。

  4、小結(jié):正方體像正方形長高的樣子。

  二、幼兒自由比較探索圓形和圓柱體,長方形和長方體,區(qū)別它們的不同之處。

  1、師:請你們好好觀察圓形和圓柱體,長方形和長方體,看看它們到底有哪里不一樣。

  2、請個別幼兒說說比較后的想法。

  3、小結(jié):圓柱體很像圓形長高的樣子而長方體像長的很高的樣子。

  三、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一組:一張長方形和兩個一樣大的圓形紙粘成圓柱體。

  2、二組:把十字形硬紙片涂上六種不同顏色并粘成一個正方體。

  3、三組:作業(yè)單練習。

  4、總結(jié):立方體上包括許多平面,很多平面可以組成立方體。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幼兒在學習5的加法上,已經(jīng)知道數(shù)字5的分成,但幼兒的靈活反應能力和書寫太差了。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5的加法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觀察與動手能力上面,并進一步學習5的加法。使其更深入的了解的組成。同時,我又考慮到學習數(shù)字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yōu)化的結(jié)合。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學習列出算式。

  2、復習5的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換都等于5。

  3、進一步認識理解“+ ”、 “=”號的`含義。

  4、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5的加法。

  難點:書寫5的加法算式。

  活動準備

  教具:數(shù)量不等的物體、樹葉圖片,1—5數(shù)字,加、減、等號各一個。

  學具:數(shù)量不等的物體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ㄒ唬⿵土5的組成

  幼兒人手一份卡片,教師引導一起共同復習5的組成。

 。ǘ⿲W習5的加法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背景圖,以小動物一起玩游戲的情節(jié)進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戲,后來跑來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小動物?(5只)

  2、師生一起共同游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會跟著老師一起來玩游戲。老師昨天買回4個蘋果,小蘭又帶來1個蘋果,那么班里一共就有5個蘋果了!庇變阂贿吢犂蠋熤v述,一邊擺卡片。

  3、啟發(fā)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游戲中所講的事情,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老師買回的4個蘋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帶來的1個蘋果)

  5 表示什么?(老師和小蘭的蘋果合起來)

 。2)啟發(fā)幼兒再用一道算是表示這個游戲。

  1 +4=5 (集體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較兩道算式,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4+ 1=5和1+ 4=5,位置換過來了,但是得數(shù)是一樣的。

 。ㄈ┯變翰僮鳎處熤笇。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四棵數(shù),小朋友上黑板按老師的要求給小樹貼上樹葉,下面小朋友思考,并列出算式。(圖片略)

  1+4=5 4+1=5 2+3=5 3+2=5

 。ㄋ模 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游戲成功的喜悅。再數(shù)一數(shù),黑板上一共記錄了幾道算式。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如何運算5的加法,并能靈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動中,幼兒跟老師不夠配合,課堂不夠活躍,可能是后面的設計有點抽象,難度大點,沒有針對這里的幼兒的認知水平來設這課。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讓小朋友動手擺物體,然后把式子寫寫出來,這樣他們就學會了、動手、眼、腦,也達到了就這結(jié)課的目的。

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能用語言、舞蹈、游戲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祖國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

  2.積極參與“民族大聯(lián)歡”活動。

  3.能與家長共同活動,感受聯(lián)歡活動的快樂。

  準備

  1.幼兒對我國漢、藏、蒙古、維吾爾等主要民族的風俗習慣、代表性歌舞已有一定了解。

  2.活動前幼兒已按自己的意愿準備好一種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及歌舞,并繪制好表現(xiàn)各民族特色的門票。

  3.活動前幼兒園準備好各民族的風味小吃,并和幼兒一起將操場四周布置成各民族的場景。

  4.發(fā)放通知,邀請家長參加“民族大聯(lián)歡”活動。

  過程

  1.智力大沖浪(分班進行)。

  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祖國之最”的知識問答。

  出示相關物品,說出是哪里的特產(chǎn)。

  教師或幼兒表演簡單的、具有代表,性的.動作或語言,讓幼兒猜測他表現(xiàn)的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

  2.民族聯(lián)歡舞會(全園大班幼兒)。——做準備工作。教師、家長協(xié)助幼兒按自己的角色化妝。

  藏族舞:北京的金山上。

  維吾爾族舞:掀起你的蓋頭來。

  朝鮮族舞:蘋果舞!晒抛逦瑁候T馬。

  漢族舞:秧歌舞。

  集體舞:《歌聲與微笑》和《愛我中華》。

  3.品嘗風味小吃。

  和爸爸媽媽一起憑自制的門票品嘗風味小吃。

  邊吃邊說說是什么民族的風味小吃。

  建議

  1.這個活動由大班年級組聯(lián)合舉辦,需二課時。組內(nèi)老師分工合作,分別擔任主持及各民族舞蹈的負責工作。幼兒可打破班級界限,自愿參加其中一種民族舞蹈的表演及準備活動。

  2.活動中的演出服裝可由幼兒與家長共同準備,也可由幼兒園提供。

  3.活動中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可由主持人提問,也可由幼兒出題。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11-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9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05

【精選】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