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精品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 個生字,了解字的特點。
2.識字、寫字。
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了解會意字的特點。
教學難點:了解字的特點。
教學準備: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一輪紅日”圖,提問:你能說出這是什么字嗎?
板書:日
2.同樣方法 月
3.將“日”、“月”合在一塊,組成一個新字。板書 明
請同學們認讀,思考“明”是什么意思?
因為“日”和“月”都佷亮,所以它的意思為:明亮的意思。
二、舉一反三,自學生字。
1.出示“竹”和“毛”的`圖片,教學 “筆 ”。
2.解釋“筆”:古代書寫的筆只有毛筆,在一根竹竿的前端裝上幾根毛,則為筆。
3.學生自學其它的字。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4.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小”和“土” 組成“ 塵” 注意“小”不帶鉤。
“田”和“力” 組成“男”
5.出示圖片,教學“拿”,猜字,分析用手掌在東西是合攏。
6.出示圖片,教學“歪” 猜字,分析東西放得不正。
7.出示圖片,教學“巖” 猜字,分析山里面的石頭。
8.出示圖片,教學“旱” 猜字,分析太陽把地里的水曬干了。
三、用“對口令”的方式鞏固識字。
例 教師說:日 月 學生說:明
四、作業(yè):
連一連
合 田 日 不 小 木 一
力 手 正 土 干 火 木
( ) ( ) ( ) ( ) ( ) ( ) ( )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用“對口令”說出所學的漢字。
出示詞卡,指名讀詞。
二、擴詞造句,拓展認識
1.用生字擴詞或造句。
塵 灰塵 塵土
尖 尖端 刀尖 尖兵
男 男人 男子 男孩 男生
拿 拿來 拿去 拿好
歪 歪斜 歪倒 歪風
巖 巖石 巖層 花崗巖
筆 毛筆 鉛筆 鋼筆 圓珠筆
旱 干旱 旱災 旱澇
三、自由組合,說有趣味的漢字。
歪 闖 天 們 朋 媽 爸……
四、指導寫字。
重點字: 拿 注意間架、結構、重心。
五、作業(yè):
連一連,把兩個字合成一個字,再寫下來。
一 日 月 小 田
月 大 十 力 大
( ) ( ) ( ) ( ) ( )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推薦一本好書》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口語訓練課。這篇口語交際訓練主要是希望同學們在閱讀過的書中,把你認為好的書介紹給同學。訓練學生能用普通話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的分辨力及課外閱讀的習慣。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還是很活躍,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不弱,能否就利用學生的“好奇、興趣”牽引,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想學,會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訓練特點,進行有效的學習。
教學目標:
、僬归_討論: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趶淖罱x過的書里,挑選你認為好的`書,介紹給同學。
、壅J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來。
④評一評,看誰說得好。
教學重、難點:
訓練學生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孩子們愛看的畫片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誰能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讀書,把你最近讀過的一本好書介紹給同學們,好嗎?從學生的愛好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明確訓練要求。
四年級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組內交流的形式,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了展示和表現的機會。
三.展開討論: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重點指導介紹書本時講清楚是內容好、還是語言優(yōu)美或是兩者都好,也可談談你對這本書的看法。
四.推薦一本好書、全班交流
激發(fā)學生的表演興趣。新課標提出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感知、感受、感悟交流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表演才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情景,通過講、表演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以學定教,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課堂中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方位的課堂結構。
五.總結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課件的使用上,配以相應的名人名言及插圖,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讀好書能使他們的形象思維及語言積累得以發(fā)展。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讀一切好書等于與許多高尚的人交朋友的重要性。
六.作業(yè):
1. 看一本好書
2. 寫一篇讀后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出示“珊瑚、海參、大龍蝦、貝殼”等實物標本和“飛虎魚”、“氣鼓魚”等掛圖。
問:誰認識這些水產品?它們都是什么?誰知道它們產在什么地方?
(二)揭示課題
富饒的西沙群島
審題:什么是島?什么是群島?
出示中國地圖
簡介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這個課題的中心詞是什么?(富饒)
從課題中你知道什么?(全文應主要圍繞“富饒”來寫)
(三)聽錄音
思考:西沙群島是什么樣的地方?
(四)自學生字新詞
(1)提出自學字詞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重點檢查
a.讀音
綻(zhàn)開蠕(rú)動一簇(cù)棲(qī)息
b.區(qū)別字形
c.理解詞義
通過掛圖和實物理解;結合上、下文理解;查字典。
(五)閱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
思考:①全文共有多少小節(jié)?每節(jié)寫什么?
、谀膸坠(jié)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坶_頭一節(jié)和結尾一節(jié)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馨础翱偂帧偂钡慕Y構怎樣給文章分段?
、莘质霾糠质菑哪膸追矫鎸懙模堪词裁错樞驅懙?
2.分段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全文共分幾段?是按什么分段的?
(二)講讀課文
1.指名朗讀一段
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說的什么?這兩句話的關系怎樣?(并列)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板書: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
2.默讀第二段
思考:第二段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描述西沙群島的?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從海面——海底——海灘——島上四方面具體描述西沙群島的是按地點的變換,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寫的`)
、僦该x第二節(jié)
問: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問:這兩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因果關系)
問:作者在表達時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先果后因)還可以怎樣表達?
練習按照先“因”后“果”,先“果”后“因”敘述本段內容。
討論這一小節(jié)如何分層。(一層寫海水色彩不同,另一層寫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討論如何概括段意(因果關系的小段在概括段意時是抓“因”,還是抓“果”應當因文而異)
本課主要寫什么?(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根據這個主要意思概括段意應抓第幾層?(第一層)
練習概括段意(西沙群島海面風景優(yōu)美或西沙群島海水異常美麗)
小結:因果關系的小段,一般分為兩層,一層寫原因,一層寫結果,概括段意時一般應抓結果部分。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谀x第三節(jié)
問:這一節(jié)主要寫什么?本節(jié)共有幾句話?寫了哪幾種水產品?(1句寫珊瑚2句寫海參3句寫大龍蝦4—9句寫魚)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并列)寫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可以怎樣分層?(一方面內容為一層,本節(jié)可分為四層)
指名讀一、二、三層。
提問:作者怎樣把珊瑚,海參、大龍蝦這三種事物寫具體的?(作者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它們的形狀、動作、樣子等)
指名讀四層。
這層共有幾句話?仔細閱讀,找出總述——分述——總結的句子。這層的幾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總、分、總)
看幻燈:魚
總:一群群穿來穿去
↓
分:有的……有的……飛虎魚……氣鼓魚……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繼續(xù)練習借助重點詞句朗讀(背誦)第一段,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
2、讀懂課文從湖面平靜到不平靜再到平靜,寫出了捕魚的全過程。
3、研讀課文,從中感受漁人捕魚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誦讀——感受物寧人靜。
1、復習引入:又平又靜的湖面像一面大鏡子,里面映出了哪些美麗的景物?隨機點擊屏幕出示畫面。
2、這是一幅又美又靜的畫面,請同學們選擇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話,讀一讀體會這種寧靜。
3、自由輕讀第一段,試著借助重點詞句,把第一段背下來。
(二)研讀——領悟捕魚的情趣。
1、辨析“一抹”體會含義。
1)這些列隊的士兵在等待一個怎樣的命令?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3)課文為什么要用“一抹”,你學得“抹”好在哪里?
4)交流:
——鸕鶿訓練有素
——似在鼓勵鸕鶿
——怕似驚動魚群
——漁人享受寧靜
2、研讀“一抹”領略捕魚樂趣。
1)研讀2—4段,漁人這輕輕一抹,抹出了什么?
2)交流
——抹出了“粼粼波紋和浪花跳躍”
——抹出了“魚”
——抹出了“漁人的忙碌”
3)合上課本想象:這一抹還會抹出什么來?
4)表情朗讀2-4自然段。
。ㄈw味——提升靜謐意境
1、個別讀5、6、7自然段,聽了有什么感受?
2、這里為什么用“恢復”?
3、研讀:這時的'靜與原先的靜是不是完全一樣?這時又是一種的靜?
4、你能把這種靜讀出來嗎?
5、課堂。這一節(jié)課我們抓住一抹一詞,研讀了課文,一起享受了漁人的忙碌和喜悅,并讀懂了從鸕鶿等待命令到下水再到列隊回去,使美麗的湖面由平靜到不平靜再到平靜,而且這種動和靜的景象都充滿了美的情趣。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圖畫閱讀,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象,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快樂的心情。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快樂的心情。
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掛圖、生字卡片、動物頭飾、荷葉圖片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創(chuàng)造情境,步入文境
1、談話導入:同學們,春天邁著輕盈的步子走遠了,夏天又笑盈盈的向我們走來了。老師發(fā)現我們的教師就象一個美麗的池塘,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嗎?(教室中的荷葉道具)師: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認記“荷葉”二字。
教師一邊板書一邊引導學生說:大家看,“荷”字上邊是草字頭,下邊是我們班何靜的“何”,“葉”字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一個十字,口字旁要寫小一些,十字的一豎是懸針豎。
3、揭示課題
現在,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出示掛圖)
啊,放眼望去,小池塘里到處都是------(引導學生說出“荷葉”)
那誰能用自己的話夸夸荷葉呢?(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圓圓”)
學生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感知語言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匯報學習生字的情況。
、拧⒅该f說讀準“珠、翅、是、停、晶、坪”這六個字應注意的地方,指名帶讀。
、、組織學生以各種方式練讀其他六個生字。
3、再讀課文,檢查正音效果。
讓學生討論學習方法,并按照自己的方法再讀課文,讀完之后說說自己的想法。
你們愿意怎樣學習這篇課文呢?那就按照你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吧。大家來再讀課文,這次要比剛才讀得更準確、更流利。
、、熟讀課文,激發(fā)情感
1、用看圖的方法學習第一自然段。
、拧⒕氉x“荷葉圓圓的,綠綠的”這一句。
看圖:荷葉是什么樣的?
師:剛才有同學提議用看圖的方法學習課文。來,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課文的插圖吧。大家仔細觀察,荷葉是什么樣子的?(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再看插圖,找出課文中提出的荷葉的好朋友。(指名說,全班一起說。)教師在黑板上粘貼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圖片。
、恰⒓ぐl(fā)興趣:同學們,你最喜歡誰呀?
(以下各自然段的學習順序,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決定。)
2、用表演的方法學習第五自然段。
、、確定學習方法。
師:剛才有同學提議用演一演的方法來學習課文,那有誰愿意當一回小演員,演一演你最喜歡的小演員呢?
、、學生練習表演(指名戴頭飾表演)。
、、學生自評、他評。
師:(叫剛才表演的學生):剛才你是小演員,現在請你當主持人,說說你認為你剛才表演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自評)臺下的導演們,你們有什么看法?(他人評)
、、理解“涼傘”。
師:小魚兒笑嘻嘻的,說明它非常高興,它為什么這么高興呢?同學們,你們先看一看這幅圖,再說一說。(學生討論)
齊讀“涼傘”,板書“涼傘”。
師:所以呀,小魚兒說------(生讀課文)
男女生分別讀,看誰最快樂。
、、表演讀背。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一邊表演一邊朗讀,能背的就背一背。大家可以用荷葉道具來表演,也可以借助教室里的課桌、書等來表演。
、琛⒅笇懽
1、學生認讀本課生字。
2、重點交流“朵”、“我”等容易寫錯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練習寫字。
第二課時
㈠、鞏固生字。
1、學生讀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2、齊讀全文。
、、用讀一讀的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書。
師:有同學提議用讀一讀的方法學習課文,誰愿意來讀一讀小水珠這一段?
2、理解“搖籃”
⑴、用樹葉滴上水演示。
師:同學們,你們看,風一吹,荷葉輕輕擺動,荷葉上的小水珠怎么了?(指名回答,板書“搖籃”,齊讀,說說“籃”與竹字頭的'關系。)
、、學生進行讀書比賽。指名比賽讀,評議后,確定模仿對象。
、、學生分組有感情地練習讀。
、、全班一起做動作練習背誦課文。
、、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分組比賽,學習“蜻蜓和青蛙”兩段。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分成蜻蜓和青蛙兩組,任務有三項:⑴、組內進行朗讀、表演比比賽,選擇一位最佳選手上臺表演。⑵、組內根據課文確定幾個問題,向對方提出。⑶、熟讀本組內容,對對方的提問做好充分準備。
2、學生上臺表演,并根據對方的提問進行回答。
3、看圖,理解“停機坪”和“歌臺”。(讀一讀,說一說,教師板書。)
4、看圖,溫習古詩《小池》。(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什么?)齊背古詩。
5、學生邊表演邊讀這兩段課文。
6、小結:我們不僅讀了課文,表演了課文內容,孩童國回憶學過的古詩更好的記住了課文,知道了荷葉是圓圓的、綠綠的,是---的---。大家的學習方法可真多,收獲可真大呀!
、、復習鞏固,升華情感
1、全班同學邊演邊背誦。
2、實踐練習:荷葉在你們眼中是怎樣的呢?
七、作業(yè)設計
回家以后,請同學們將自己眼中的荷葉畫下來,我們進行一次繪畫比賽,看誰眼中的荷葉最美。
板書設計
小水珠的搖籃
小蜻蜓的停機坪—荷葉圓圓—小青蛙的歌臺
小魚兒的涼傘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的魅力,理解對聯的意思,體會對聯的巧妙之處,積累對聯。
2、進一步品味反問句和設問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3、領悟文化的精深,增強民族責任感,樹立遠大抱負。
4、了解成語的來歷,理解成語的意思,積累成語,從成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5、通過誦讀感悟對聯的建筑美、對稱美、語言美、節(jié)奏美的特點。
6、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意識,培養(yǎng)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
7、訓練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初步學習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多種手法的結合運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自己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品味反問句和設問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領悟文化的精深,增強民族責任感,樹立遠大抱負。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意識,培養(yǎng)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
4、寫清引發(fā)愿望的原因,和如何實現這個愿望。不說空話,寫出真情實感,注意合乎邏輯、合理布局。
教學準備:搜集有趣的對聯、搜集表現報效祖國或者民族氣節(jié)的名句、收集你喜歡的對聯。
教學時間: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我們過春節(jié),家家戶戶門口貼了什么?(對聯、春聯)誰能向大家說說你喜歡的對聯?
2、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大家的記性可真好呀!今天我們又要認識兩副對聯,請翻開書語文樂園二,讀一讀,你發(fā)現了什么?
二、學習“讀一讀,你發(fā)現了什么?”
1、指名學生讀每副對聯,想想能發(fā)現什么?
2、小組討論。
3、交流與提示:
、俚谝桓崩镉泻枚嘞嗤淖,它們的意思一樣嗎?第二副里的字雖然不一樣,但是字音卻有很多相同的,它們是什么意思?(結論:這兩副對聯非常巧妙地運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來表達不同的意思。)
、趯β撌侵v求對仗的,仔細看看它們是不是對仗的?(結論:的語言文字具有獨特的魅力,也只有才有對對子的語言交流活動,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們自豪。)
4、多種形式朗讀背誦。
5、拓展:你還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對聯?
6、學生交流搜集到的對聯。
三、學習“讀一讀,體會下列句子的語氣和表達的感情”。
1、多種形式讀這三句話,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引導體會句子的語氣和表達的感情。
、俪鍪居玫谝痪湓捀木幍年愂鼍洹霸谌祟惞爬系拈L河中,沒有哪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擁有這么豐富的書法瑰寶。”并將兩句話進行對比,看看哪一句表達的感情更強烈更肯定。(結論:看來,反問句更能表達強烈的情感。)
、谝源朔椒,要學生自己體會后面兩句,看看它們是什么句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結論: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在過程中也可
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表情達意。)
3、進一步朗讀,體會。
第二課時
一、學習“讀一讀,記一記”。
1、請同學們讀讀本題的兩個句子,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結合注釋或字典,說說對句子的理解。
。骸懊怪癫饲嗍贰奔匆粋人如果能給國家做出貢獻,就能將自己的名字和功績永遠記在史冊上,這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就是國家的興衰成敗,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只有每一個人都積極努力地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國家才會興旺發(fā)達。
3、可聯系課前搜集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4、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背得快。
5、小組交流搜集表現報效祖國或者民族氣節(jié)的名句。
二、學習“成語故事”。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故事,看看這個故事寫了什么?
2、指名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3、誰能結合故事內容說說“奉公守法”的意思?
4、小組討論:趙奢的做法對不對、好不好?你覺得趙奢是個怎樣的人?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5、指名回答。
6、講故事比賽:《奉公守法》
要求:講故事的時候,運用文中特別能表達趙奢品質的詞句,如“依法懲治”“毫不畏懼”“奉公守法”等。
7、學生評。
第三課時(探究與實踐:了解對聯)
一、引“聯”導入,營造活動氛圍。
。ǔ鍪編赘睂β摚┩瑢W們,這些對聯寫得多好呀!對聯是漢語園地中的.一朵奇葩。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對聯。請你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把!
二、明確探究的內容。
1、你在那些地方看到過對聯?
2、對聯有哪些特點?
3、從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到有關對聯的知識?
三、自主合作,完成探究。
1、自由組合形成探究小組,選出組長。
2、分配探究任務:整個小組研究一個主題,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研究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一起交流。
3、討論探究途徑。
師指導:《四庫全書》,通過絡搜索,百度、谷歌,鍵入你的主題。
4、展開探究活動,各小組成員注重合作,小組間保持聯系,互通信息。
師適時指導。
四、交流探究成果。
1、小組內部交流,準備好在全班交流的發(fā)言稿。
2、小組間相互交流,彼此借鑒。
3、全班集體交流,師從內容、方法上進行。
五、拓展延伸。
開展“接對聯比賽”“互贈對聯增友誼”活動,讓這朵奇葩開在學生心里,深入人心。
第四課時(習作:心愿)
一、引生入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在你們這么大的時候就有了一個美好的心愿,那就是當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桃李滿天下。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美好的心愿呢?那是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充滿了愛心的好老師,使很多頑皮的孩子有了進步,所以我也想像我的老師那樣,于是我就認真學習,終于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現在我還在為自己”當優(yōu)秀教師“這個心愿而努力呢!同學們,你們有怎樣的心愿?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又怎樣為它而努力著呢?
二、自由交談,開闊思路。
1、結合“想一想“的環(huán)節(jié),思考里面提出的問題。
2、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交流,要求:心愿的由來要合乎邏輯,糾正牽強附會引導學生要言之有理;實現愿望的過程要說得真實,具體,可行,要切合實際做到言之有物;“心愿“的價值取向應該是達到某種美好、有意義的目的。
引導學生區(qū)別“心愿”和“夢想”,二者都有“希望將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這層意思,但夢想的程度深,夢想是對更高更遠目標的期待,一個人會有一個或兩個夢想,而“心愿”可能只是對一個小小的目的的期待,你可以擁有許許多多的心愿。注重引導學生對“心愿”和“夢想”的區(qū)別目的是啟發(fā)學生從小處著手,從生活中的小事,小現象,遺憾中去思考材料,避免學生一味選取大、假、空的素材。
4、教師根據學生發(fā)言適時,結合學生生成相機啟發(fā),拓展學生思維。
三、明確要求,片斷引路。
1、學生就三個問題寫片斷。
A、你有怎樣的心愿?
B、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C、怎樣為它努力?
2、學生寫片斷,教師巡視。留意寫得好的,備于講評有針對性和示范性。
3、賞析片斷。
第五課時(習作賞析)
一、寫法指導,整合成。
1、做到言之有序,可開門見山表達自己的心愿,再談心愿的由來;可先敘述引發(fā)心愿的事情再表達自己的心愿。
2、應把引發(fā)心愿的事情作為重點寫詳細、具體,注意寫好自己的內心活動,流露真情。
3、在敘述中適當穿插議論、抒情的語句。
二、自評自改,完善習作。
修改要求:
1、是否按照一定的順序,詳略得當,語言表達是否清楚具體。
2、是否具有真情實感。
三、指導品賞,成就激勵。
1、小組評析。同學們,習作稿已初步形成,愿不愿意和伙伴交流交流,傾聽一下好的建議?請自由組成四人小組,一人讀,三人評,看看是否達到本次習作要求。
2、抽樣導評。展示學生的習作(好、中、差各一份),引導全班同學評議,欣賞成功之處,提出建議,修改不足之處,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修改完善。同學們,一習作的成功還有待于反復地修改。課后,你可以找信得過的伙伴評一評,也可以讓爸爸媽媽給你提提意見,然后自己認真地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初步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會認五個生字。
教學重點:
自主學習、探究,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
了解空氣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地方,植物、動物的離不開空氣。
教學準備:
課件或錄象(出現空氣在水中、在空中、在物體中、在身體中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前幾課我們學習的都是關于科學的.課文,了解了電腦棋手、認識了茅以生,知道了達爾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
板書課題:空氣在哪里
二、讀課題,質疑:
齊讀課題:注意“哪”字的讀音:
板書:那、哪,進行區(qū)分。
再讀課題:注意語氣,質疑:什么句?為什么沒有標點?
使學生了解文章題目不加標題的常識。
三、自由讀課文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
3.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題目中的問題是誰提出來的?
4.熟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
課件出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氣?找到了嗎?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學感悟。
四、交流匯報:
1.小組交流。
2.合作填寫表格:
空氣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氣
3.總結:空氣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1.自愿結合,人數、形式自選。
2.練習朗讀。
3.匯報、評議。
六、布置作業(yè):從下列作業(yè)中任選一項。
1.調查、了解空氣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續(xù)寫課文。
3.設計關于空氣的手抄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借助練習,“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制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教學重點:
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教學難點:
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世界四大水果,盡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yǎng)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寫一,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練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討論第(2)題時相機板書:蘋果的常見品種、蘋果的栽培史、蘋果的生存條件、蘋果的'栽種區(qū)域、蘋果的營養(yǎng)功效]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的內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們在課前參觀訪問、查找資料中獲取了哪些資料?它回答了練習中提出的哪一個問題?
2.交流討論,并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確寫法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為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容。
(1)分小組互相練說。
(2)指名說。
(3)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并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
4.評議修改,布置學生以習作為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板書設計:
習作3
常見品種
栽培史
蘋果家族生存條件
栽種區(qū)域
營養(yǎng)功效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小學教案02-2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25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11-06
小學語文《鯨》教案12-27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12-28
小學語文太陽的教案11-16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