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12-14 09:12:42 教案

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我們班幼兒已經(jīng)能夠自主的跑、跳,并能參加一些基本的體育活動,他們很喜歡球,本次活動就是利用幼兒對球類的喜歡,設計傳球接力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夠手腳并用,達到全身的協(xié)調(diào)運動,在游戲中能獲得很大的樂趣,它既增強了幼兒的體質,又強化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動作的協(xié)作能力。

  活動內(nèi)容:傳球接力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快速反映能力,鍛煉幼兒手的敏捷度。

  2、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了幼兒的集體主義感。

  活動準備:皮球若干

  活動指導:

  一、對幼兒進行帶出前的安全教育師:今天呢,我們要去外面進行活動,那我們?nèi)ネ饷嬉⒁饽男┌踩?

  二、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帶領幼兒慢跑一圈,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師:在開始我們的活動之前,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吧。(帶領幼兒一起做律動)

  叁、導入游戲,介紹游戲規(guī)則。

  1、師:知道我們今天要玩什么游戲嗎?對,我們今天玩的游戲要用到皮球,名字叫傳球接力,F(xiàn)在呢,先請你們認真看,我是怎么玩的。(教師和一名幼兒做示范,其他幼兒觀看。)

  2、教師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和過程。

  師:在開始游戲之前呢,我們要一起來制定一下今天的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時要聽從教師的指揮,不推擠,有團隊的意識)

  第一種玩法把幼兒分成兩隊站好不動,兩隊的排頭各拿一個球,當老師發(fā)出命令后,拿球的幼兒快速的把球傳給下一名幼兒,(可以從頭上傳,腿下傳或者側身傳),以此類推,看哪一個隊最先傳完為勝。

  第二種玩法把幼兒分成兩隊站在起點站立,教師發(fā)出口令后由每對的排頭將球傳給下一名幼兒,自己快速的站到隊尾,以此類推,按照一定的路線移動,看哪一個隊最先傳完為勝。

  四、注意事項

  在傳球的過程中,幼兒的間隔距離要適當,相鄰幼兒要互相配合,避免落地,幼兒要注意安全。

  五、游戲分組

  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站成兩隊四排,每組的第一個幼兒發(fā)一籃球。開始游戲。(教師可在旁邊為幼兒加油鼓起,增強活動的氣氛)師:現(xiàn)在我們要開始游戲了,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的口令。

  (幼兒準備好以后,哨聲一響,游戲就開始。)師:剛才的游戲好玩嗎?想想我們還可以怎么玩皮球呢?兩個游戲可以輪流嘗試進行

  六、活動結束,做放松運動。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都好棒,做完運動,我們一起來放松放松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示味道的詞匯。

  2.通過實驗,感知舌頭不同位置的功能。

  活動重點:

  學習表示味道的詞匯。

  活動難點:

  通過實驗,感知舌頭不同位置的功能。

  活動準備:

  1.糖水、檸檬水、苦瓜水、鹽水、辣椒醬等食物。

  2.吸管、小鏡子、記錄紙、彩色筆等每人一份。

  活動內(nèi)容:

  1.向幼兒提問:

  (1)哪個器官是幫我們嘗味道的? (舌頭。)

  (2)你們猜一猜,舌頭的'哪些部位可以嘗到甜、酸、苦、辣、威的味道?請幼兒將自己的猜想畫到記錄紙上。

  2.發(fā)給每個幼兒一份實驗用品,請幼兒利用吸管分別沾取糖水、檸檬汁、苦瓜汁、鹽水、辣醬,放在舌頭不同的位置,探索舌頭不同的位置能嘗到什么味道。 來;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的心名

  3.請幼兒把實驗結果畫下來。

  4.幼兒與同伴交換記錄紙,看看大家的實驗結果是否相同。

  5.老師最后作總結,讓幼兒知道舌根可以嘗苦味,舌頭兩側的中間位置嘗酸味,而舌頭兩側的較前位置可嘗到咸味,嘗甜味的地方在舌尖。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進一步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了解一些預防措施,提高幼兒自救與互救的能力。

  2、 發(fā)展幼兒的分析、判斷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記分牌,金、銀、銅牌、五角星,多媒體放映片

  重點與難點:預防措施及自救與互救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 激發(fā)幼兒參與競賽的興趣并交代規(guī)則

  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看“十萬個為什么”擂臺賽和“財富大考場”的節(jié)目,今天我們也來開展一次安全知識大獎賽,好嗎?(好)現(xiàn)在我們以小組為一隊,分成紅、黃、藍、綠、紫、粉紅隊進行比賽,問題出現(xiàn)后等老師說開始才能搶答,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或違反規(guī)則要倒扣10分,最后看積分高低產(chǎn)生冠、亞、季軍隊,(出示金、銀、銅牌)并發(fā)獎牌。

  二、 安全知識大獎賽:

  1、 認識安全標志(搶答)

 。1) 看屏幕復習鞏固認識過的`安全標志

  (2) 介紹兩個新標志

  2、 找錯游戲(搶答)

  看一段影片后搶答錯誤的行為,并幫其糾正

  3、 臨危不亂,了解預防的措施及自救互救的方法

  提供的探討題目有:燙傷、遇見陌生人、觸電、煤氣中毒、

  火災、出血、玩中危險預防。

  由每隊選一人來抽題目(必答題),然后把問題出現(xiàn)在大屏

  幕上,由該隊小朋友來回答,可商討,也可相互補充,答對可得分,如果答的不完整,其它隊可補充,答對同樣可得分。

  三、 頒獎儀式:

   1、 看積分評名次

  2、 聽音樂頒獎

  活動結束:

  創(chuàng)建和改制安全標志,使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能看懂這些標志,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和方法制作賀卡,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2、通過講講、做做及互相贈送,體驗制作賀卡的樂趣,進一步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重點與難點:

  自主選擇材料與方法,制作與眾不同的賀卡

  活動準備:

  1、鉛畫紙、記號筆、蠟筆

  2、各種廢舊材料、雙面膠、剪刀、彩色紙

  3、各種小圖片、貼紙、彩色紙、剪刀

  4、剪紙做賀卡(彩色紙、剪刀、雙面膠)

  設計思路:

  我班現(xiàn)在正在進行“我自己”的主題,最近幼兒常常在談論過新年的話題,有的在說“過了新年,我就大一歲了“,有的在說”過年時媽媽會給我買新衣”,幼兒對過新年很感興趣,于是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結合主題“我自己”中的小主題“了不起的我”,開展本次活動。在前期準備中,通過利用家長資源,與幼兒共同收集賀卡,欣賞賀卡,了解賀卡的作用,引發(fā)幼兒對賀卡的興趣,豐富幼兒對賀卡的經(jīng)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交流新年的心愿、制作賀卡、相互贈送和相互祝愿,讓幼兒體驗制作賀卡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進一步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在本次活動中,通過為幼兒提豐富的、不同層次的材料,關注幼兒間的個體差異,從而讓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發(fā)展。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語言的引導,范例的隱性示范,張揚個別幼兒的作品等策略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想象制作賀卡的欲望和靈感,并通過讓幼兒說說、畫畫、剪剪、貼貼,引導自主選擇、自主創(chuàng)造,從而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幼兒制作,師觀察指導——互贈賀卡——活動延伸

  活動設計:

  一、引起興趣

  1、新年已經(jīng)來到了,你們知道今年是幾幾年嗎?是什么年呢?

  2、想想看,在過去的一年里,你學會了什么本領?

  3、在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心愿?

  4、剛才呀小朋友用語言來表達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如果在新年里你想祝愿好朋友,可以送什么禮物給他呢?

  二、幼兒制作,師觀察指導

  1、 出示范列:老師已經(jīng)做了幾張賀卡準備送給好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老師做的賀卡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呢?幼兒討論后,師小結。

  2、師介紹材料,幼兒自主選擇

  3、幼兒自主制作,師觀察指導(引導和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表揚和張揚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三、互贈賀卡

  1、 介紹自己的賀卡,說一句祝愿的話,相互贈送

  2、 唱新年歌,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再次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制作賀卡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jù)兩個骰面上的點數(shù)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fā)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重點難點:

  發(fā)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大骰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活動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東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么看的?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合在一起數(shù)出來)

  3、老師示范寫出合成式。并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4、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象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并寫出合成式

  5、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后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xù)操作。)

  6、請小朋友把他們的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戲:擲骰抱團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jù)骰面上的點數(shù)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新疆維吾爾族人。

  2、有認真傾聽故事的習慣,通過故事知道遇事要勇敢,要多動腦筋。

  3、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阿凡提的聰明才智,并且知道以后遇事要勇敢,要動腦筋。

  2、難點: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shù)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了解一些常見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服飾。

  2、物質準備: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27-30頁。

  活動過程:

 。ㄒ唬┱J識阿凡提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阿凡提。

 。2)從這個人的服飾上你能看出他是哪個民族的人嗎?你知道他是誰嗎?(阿凡提)

  (3)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國新疆地區(qū)有一個經(jīng)常騎著毛驢的人,他常常想出聰明的辦法幫助窮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4)有關阿凡提的故事很多,今天我們來聽一個阿凡提怎樣運用聰明才智戰(zhàn)勝大官的故事。

 。ǘ﹥A聽故事

 。1)聽錄音故事《聰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2)故事的題目是什么?(聰明的阿凡提)

 。3)大官提了哪幾個問題,(天上都多少顆星星?)阿凡提是怎樣解決的?(他對大官說議案上的星星跟你的胡子一樣多,胡子跟小毛驢尾巴上的毛一樣多)

 。ㄈ┛粗鴴靾D一起欣賞故事

 。1)邊看邊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2)組織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阿凡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3)幼兒交流自己對阿凡提的認識。

 。ㄋ模┐蜷_幼兒操作材料,幼兒之間互相講述故事內(nèi)容。

  活動延伸:表演故事

 。1)討論:怎樣表現(xiàn)出阿凡提的機智勇敢以及大官面對阿凡提的機智勇敢所表現(xiàn)出的膽小害怕?

 。2)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本活動,我在導入部分,采用錄像形式,觀看阿凡提動畫片,然后和幼兒談話。(老師:你知道剛才這個人是誰嗎?他是哪里的人?看過他的.動畫片嗎?聽過他的故事嗎?)這一部分重在摸清孩子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

  展開部分主要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兒對故事的興趣,然后進行提問:你認為阿凡提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引導幼兒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進一步問:故事中一共有幾個主要人物角色?他們分別是誰?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大官?這些提問促使幼兒對故事進行回憶和想象,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提問方式。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畫面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記憶,提問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戴上道具進行表演,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對故事表演的興趣。雖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側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所以才不會使幼兒興趣遞減。

  結束部分仍采用錄像的方式,在一片歡歌笑語中,幼兒與錄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樂,進一步體驗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在故事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幼兒領會作品的技能。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幼兒掌握兩種學習方法。一種是學會傾聽,一種是學會表述。傾聽是一個輸入的學習過程,表述是一個輸出的學習過程。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shù)少,小工具運的次數(shù)多。

  3、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沙、大、小杯子各10個、小桶和筐20個、記錄單、標記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沙嗎?是怎么玩的?玩沙有趣嗎?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運沙的游戲!

  2、幼兒第一次運沙。

 。1)提出要求:這個游戲中每個人用杯子運沙,并記錄運沙的總次數(shù)。

 。2)出示表格,記錄每個幼兒運沙次數(shù),并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師:“請你們和好朋友互相說說運了幾次!

  師:“誰來說說和好朋友一起游戲后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都是用一個杯子運同一堆沙,為什么次數(shù)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沙,通過討論示范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guī)則(滿杯后用手抹平)。

  師:“如果每一次運的沙一樣多,兩人運的次數(shù)會一樣嗎?怎樣才能每次運的一樣多呢?”(示范)

  3、幼兒第二次運沙,驗證。

  (1)統(tǒng)計運沙次數(shù)。

 。2)引導幼兒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同一堆沙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shù)是一樣的。

  師:“這次大家發(fā)現(xiàn)如果每次都裝滿抹平,運的次數(shù)是一樣的!

  4、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用小工具來運剛才一堆沙,運的次數(shù)會怎么樣?

  師:“現(xiàn)在,這里有大小兩中杯子,你們猜猜用小杯子去運沙,運的次數(shù)會怎么樣?”“請你們?nèi)ピ囋嚒!?/p>

  (2)幼兒操作。

  (3)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幼兒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運的次數(shù)不一樣:大杯子運的次數(shù)少,數(shù)據(jù)小,小杯子運的次數(shù)多,數(shù)據(jù)大。

  5、師小結: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杯子運的次數(shù)少,小杯子運的次數(shù)多。今天,運了一天的沙也累了,我們回去休息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大班教案08-14

大班教案(精選)08-19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9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05

(精選)大班教案08-05

大班的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