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2-16 11:27:28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歌曲幽默、詼諧的風格、明白吵架是不對的。

  2、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表演。

  3、引導幼兒表演三只老虎吵架挨打的表情和動作。

  活動準備:

  請大班幼兒排練三只老虎吵架的情境:三只老虎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初步欣賞,觀看情境表演“三只老虎在吵架”。

  提問:1、老大是怎么吵架的?(表情、動作、語言)

  2、老二吵架時是什么樣子的?(害怕的)

  3、剛才老三又怎么了?(哭了)

  二、二次欣賞,嘗試表演三只老虎吵架的樂句。

  提問:你們猜猜,他們的媽媽來了會怎么樣?

  三、幼兒欣賞歌曲的'后半段

  提問:

  1、他們的媽媽來了怎么樣了呢?

  2、小老虎挨打時是什么樣子的呢?誰來學學?

  四、游戲“三只老虎在吵架”

  1、提問:你們覺得吵架好不好?為什么?

 。耗銈冋f的很好,吵架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我們和小朋友要相親相愛,友好相處、每天都快快樂樂的,多好!

  2、再次游戲

  五、結(jié)素“小老虎們、跟著媽媽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情緒容易外露,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激動,動不動就喜歡哭,為了讓孩子了解、認識笑和哭的不同的面部表情,掌握哭和笑時嘴及眼睛的不同的形態(tài),教育幼兒要堅強、勇敢,讓幼兒知道笑比哭好的道理,我根據(jù)我班孩子的特點設計并組織了這次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和掌握相應的知識和內(nèi)容。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笑比哭好。

 。、學會根據(jù)嘴和眼睛的不同形態(tài)判斷是哭是笑,并能自己動手貼出、畫出不同的哭臉和笑臉。

 。、調(diào)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會根據(jù)嘴和眼睛的不同形態(tài)判斷是哭是笑。

  活動難點:

  并能自己動手貼出、畫出不同的哭臉和笑臉。

  活動準備:

 。薄⒋蟮男ν尥、哭娃娃卡片各一個。

 。病⑸傥骞俚耐尥弈樔舾。

 。、猶如臺操作的作業(yè)紙若干。

  活動過程:

  1、聽哭和笑的聲音,組織幼兒學一學。

  “聽聽什么聲音?”

 。、出示男女娃娃進行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一:笑

 。ǎ保八麄儍蓚是一對好朋友,看看他們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

 。ǎ玻┠銈兪裁磿r候會開心、會笑呢?(引導幼兒展開想象)

  (3)小朋友笑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嘴角向上彎,象小船……眼睛向下彎,象……

  ●情境表演二:哭

  (1)“小妹妹沒人和她玩游戲,看看她怎么了?”

 。ǎ玻┠銈冊谑裁磿r候會哭呢?

 。ǎ常┬∨笥芽薜臅r候會是什么樣子的?

  嘴角向下彎,象翻了的小船……眼睛向上彎,象……

 。、教師教育幼兒要勇敢,不要一點小事就哭,老師喜歡常常笑的小朋友。

 。、給小娃娃貼上五官。

 。ǎ保┙處煶鍪旧傥骞俚耐尥薜哪槪屝∨笥呀o他們貼上笑和哭的五官。

  (2)請兩個孩子上來試試。

  5、歌表演“我快樂我就拍拍手”。

 。、小組操作。

 。ǎ保┙o小娃娃貼五官。

 。ǎ玻┙o小娃娃畫五官。

 。ǎ常┙o各種情節(jié)下的小貓貼上相應的五官。

  活動后序:

  整個活動以游戲和情境貫穿其中,孩子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主動的發(fā)揮,活動過程中教師笑和哭的主線貫穿其中,孩子學習的內(nèi)容很明確也很適合小班年齡的孩子。通過活動孩子們對哭和笑的不同的臉部表情有了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操作活動更是讓孩子有了判斷、辨別的機會,讓孩子的知識更加的牢固。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冬天到來,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理解歌曲內(nèi)容的基礎上,激發(fā)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集體欣賞、交流、協(xié)商,從而形成最佳的'編排方案。

  本活動集個人表述、小組交流、集體表演等多種形式于一體。充分調(diào)動每個幼兒參與創(chuàng)編、表演的積極性,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顒釉O計力圖突破學科領域界限,整合語言講述、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交流互動、動作展現(xiàn)等各種形式,使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理解歌曲內(nèi)容的基礎上,幼兒分組后引導他們大膽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發(fā)展創(chuàng)編能力。

  2、激發(fā)幼兒以快樂的心情和同伴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集體舞,體驗集體表演的愉悅,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分析:重點:幼兒合作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節(jié)奏準確、動作優(yōu)美協(xié)調(diào)。

  難點:幼兒在表演集體舞時能按隊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qū)投放有關(guān)下雪的圖片、頭飾等。

  2、在活動室懸掛各色雪花吊飾。

  3、事先讓幼兒學會歌曲《小雪花》。

  4、音樂磁帶、活動標志小雪花。

  活動過程:

  1、師生交流對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課題。

  2、請幼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花》,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創(chuàng)編舞蹈,并啟發(fā)幼兒討論應注意的事項。

  3、分組進行編舞,選出幼兒最喜愛的動作進行練習。

  4、在幼兒舞蹈當中添加隊形的練習。

  5、對創(chuàng)編的舞蹈,鼓勵幼兒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感覺。

  6、教師對本節(jié)課做出評價。

  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說出如果上臺表演應需要什么物品如:服裝、頭飾等,并鼓勵幼兒進入活動區(qū)自行制作。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l、認識身體各器官的名稱。

  2、會念唱兒歌,體會兒歌中的韻律節(jié)奏。

  3、能借助物品進行創(chuàng)造聲音的活動,并樂于參加創(chuàng)作活動。

  活動準備:

  l、大的身體掛圖。

  2、各種聲音的音效錄音帶(如走路、說話、吃飯的聲音、拍手、跺腳的聲音等)。

  3、在地上繪有身體的輪廓和主要部位。

  活動步驟:

  l、復習所了解的身體各部位器官。

  2、游戲:點鼻子。請幼兒將食指放在鼻尖上,老師說一個五官的名稱,幼兒作相應的動作。

  3、出示圖片,認識圖片上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4、走身體的迷宮:借助音樂請幼兒用各種動作(走、雙腳跳、單腳跳、或加上手的動作)走 過迷宮,邊走邊說:我走過……,走到哪個部位,就讓哪個部位發(fā)出聲音。如:走到“腳 ”的'時候,用腳跺一跺或跳一跳。

  5、聽錄音:聽一聽這些聲音像身體的哪些地方發(fā)出的聲音?

  6、學習兒歌:《身體的聲音》

  7、聽老師完整地念唱兒歌。

  8、幼兒跟著節(jié)奏一起學習兒歌。

  9、找一找這些身體的部位,并用動作表演兒歌。

  10、創(chuàng)造各種聲音的音效:幼兒利用教室內(nèi)的物品進行創(chuàng)造游戲活動。

  活動延伸:

  用各種積木拼插人體。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在小班上學期,幼兒已經(jīng)進行過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這一方法。本次活動“全家!,結(jié)合主題,運用幼兒熟悉的家人為媒介,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能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活動采取闖關(guān)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的方式,使幼兒在玩中學,獲得學習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總數(shù)。

  2、學念《數(shù)數(shù)歌》,學習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1、全家福PPT

  2、幼兒用書第一頁

  3、小兔、小貓、小老鼠、小鴨圖片。蘋果卡片若干。

  一、小兔分蘋果,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兔分蘋果》,引出主題。

  2、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小兔分蘋果,大家?guī)退麛?shù)數(shù)看分的對不對。

  二、闖關(guān)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與相應的點數(shù)相對應。

  1、個別幼兒回答,請全體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shù)驗證。

  2、家里有幾個人,就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初步了解數(shù)量與點數(shù)的對應關(guān)系。

  3、教師總結(jié),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中運用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方法完成練習。

  4、對于程度較差的'幼兒教師鼓勵運用《數(shù)數(shù)歌》手口一致點數(shù)。

  三、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 翻到幼兒用書《數(shù)學》第一頁,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第一題。引導幼兒了解該練習的操作方法。

  2、教師點評,運用《數(shù)數(shù)歌》進行校對,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guān)系的認識。

  創(chuàng)設小兔分蘋果的情景,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闖關(guān)游戲頗具趣味性,增加數(shù)學學次的樂趣。

  《數(shù)數(shù)歌》幫助幼兒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guān)系的認識。

  執(zhí)教者修改或反思

  1、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基本知識講解的不夠清楚:伸出右手食指,從左往右。

  2、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請幼兒回到座位上,然后教師分發(fā)書本,請幼兒翻到書本第一頁。教師講解示范題。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一拿到書就不聽教師指揮了,自顧自看的,翻來翻去和人交流的,非常的混亂。在與劉老師交流后,劉老師建議可以先將幼兒用書放在桌子上,然后將幼兒操作的圖片做到PPT中,教師在PPT上示范第一題,這樣幼兒手中沒有書,就會比較安靜的聽教師的示范了。示范完后,請幼兒回到座位上翻開書本第一頁。

  3、由于時間緊迫,PPT設計比較簡陋,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將PPT的形式與幼兒操作上的形式更加一致,可以讓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更流暢,幼兒的思維方式更加一致。我采用的是一般意義上的點數(shù),而幼兒操作上所采用的是一行五個圓圈,有幾口人涂幾個圓圈。在課后,我與部分出現(xiàn)錯誤的幼兒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能數(shù)出圖上有幾個人,但不知道對應的要涂幾個圓圈。這應該就是游戲環(huán)節(jié)與幼兒操作銜接的不夠一致性所產(chǎn)生的后果。

  4、幼兒操作時,涂圓圈的順序沒有強調(diào),出現(xiàn)部分幼兒圓圈從右邊開始涂起。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弊層變毫私庖恍┨厥獾碾娫捥柎a,初步了解它們可以在緊急情況下解決一些特殊問題。

 。才囵B(yǎng)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或錄像。讀幼兒操作材料“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過程:

 。弊層變河^看情景表演或錄像,認識火警電話119。

 。ǎ保┳層變鹤屑氂^看第一段表演,啟發(fā)幼兒討論在遇到火警時該怎么辦。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的場景“白貓的家”。

  這是什么地方?家里有誰?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

  家里起火了,白貓獨自在家,白貓是怎么做的呢?

 。ǎ玻┳層變河^看第二段表演,了解火警電話119。

  白貓打了一個電話,花貓開來了消防車,一會兒火就被撲滅了。

  白貓打了什么電話?電話號碼是什么?這個電話號碼是干什么用的?

 。ǎ常┙處熍c幼兒共同小結(jié)。

  119是我們國家的火警電話。在失火的情況下,119電話會通知消防隊員們?nèi)ゾ然稹?/p>

 。沧層變河^看情景表演或錄像片,認識報警電話110。

 。ǎ保┱堄變河^看表演,啟發(fā)幼兒討論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該怎么辦。(表演內(nèi)容如下:白貓獨自在家,這是它聽到了很響的'敲門聲。他走到門邊,從門縫朝外一看,原來是只大灰狼。白貓趕緊拿起電話撥打起來,不一會敲門聲沒有了,白貓從窗戶里看見大會狼急急忙忙地跑掉了,而黑貓警長從警車里走下來了。)

  白貓打了一個什么電話?號碼是什么?

  這個電話是干什么用的?

 。ǎ玻┬〗Y(jié):110時我們國家的報警電話。在遇到各種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撥打電話110,警察將會來幫助你。

  3讓幼兒觀看情景表演錄像,認識救護電話120。

 。1)請幼兒觀看表演,啟發(fā)幼兒討論在病重、需要急救的情況下該怎么辦。(表演如下:白貓的媽媽病危,白貓十分著急,白貓趕緊拿起電話撥打起來,不一會救護車來了,醫(yī)生將貓媽媽抬上救護車,向醫(yī)院開去。在醫(yī)生的搶救下,白貓媽媽脫離了危險。)

  白貓打了一個什么電話?號碼是什么?

  這個電話是干什么用的?

  (2)小結(jié):120時我們國家的救護電話,當病人病情嚴重、非常危險時,撥打電話120,醫(yī)院的救護人員就回來幫助你。

 。葱〗Y(jié):119、110、120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在緊急情況下,它們可以幫助人們解決一些特殊的問題。但小朋友不能隨便撥打這些這些號碼。

  [page_break]

  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同時,小班孩子在玩耍中,缺乏生活經(jīng)驗,自理能力較差,因此,在《我自己》這一主體中我們開展了《我會穿鞋》活動,重在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學會穿鞋。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

  2、讓幼兒嘗試體驗知道,要穿大小合適的鞋子,學會穿鞋。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腳娃娃一個

  2、圖片(爸爸、媽媽、娃娃、腳三只)

  3、音樂磁帶

  4、大鞋若干雙(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今天,我請來了特別可愛的小客人,想認識他嗎?

 。ǔ鍪敬竽_娃娃)大腳娃娃最喜歡和我們的小腳丫做游戲了,脫下鞋子露出小腳丫與大腳娃娃一起做游戲。

  2、(放音樂)師同幼兒一起光腳丫跟音樂做游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爸爸、媽媽、娃娃圖片)師問:圖片上都有誰?

 。ǔ鍪灸_丫圖片)師問:他們分別是誰的呢?(在回答問題中,讓幼兒知道爸爸的`腳大、寶寶的腳。⿴焼枺喊职謶摯┦裁葱?寶寶呢?(讓幼兒知道爸爸穿大鞋,寶寶穿小鞋。)

  2、讓幼兒通過游戲,體驗穿合腳的鞋子才安全、舒服。

  師:如果我們給寶寶穿上一雙大鞋子會是什么樣子?想不想穿上玩玩?讓幼兒穿上大鞋玩。

  師問:小朋友,剛才我看見有的小朋友掉鞋了,有的小朋友摔倒了,為什么呀?(讓幼兒知道穿大鞋子不跟腳,不安全,要穿合腳的鞋子)好,去找自己合腳的鞋子穿上吧。

  3、學習穿鞋

 。1)師邊說兒歌邊示范脫穿鞋子。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教小朋友一邊說兒歌一邊脫、穿鞋子,可好玩了,來,先把小手藏好,看老師做。

  師說兒歌: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鞋兒媽媽往里靠,小腳丫抬抬起,分別鉆進鞋子里,蹬一蹬,提一提,蹬一蹬,提一提,兩邊鞋扣緊緊系。

 。2)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脫穿鞋子。

  師:好了,老師穿好了,我們一起來一遍吧。

 。3)幼兒自己練習穿鞋。

  (4)幼兒一起比賽穿鞋。

  師:小朋友,我們讓大腳娃娃當裁判,比賽誰穿鞋快,穿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大腳娃娃。

  4、師幼穿上合腳的鞋跳舞。

  師:穿合腳的鞋舒服嗎?好。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總結(jié):穿合腳的鞋不會掉鞋,也不會摔倒---

  三、結(jié)束部分

  師:小手和小腳做了這么長時間的游戲臟不臟呀?一起出去洗手吧!走出活動室。

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隨著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的發(fā)展,馬路寬了,汽車多了,交通也更加方便了,于此同時,也隱藏著很大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十字路口和有紅綠燈的地方,農(nóng)村的幼兒不是很熟悉如何讓小班也了解并遵守一些交通規(guī)則呢,在教育活動中,我發(fā)覺,小班的幼兒很喜愛玩開汽車的游戲,由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不僅幼兒認識了紅綠燈,了解了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同時通過游戲也使幼兒的`平衡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活動目標:

  1,練習幼兒的平衡力和協(xié)調(diào)性。

  2,認識紅綠燈及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呼啦平衡木、汽球、紅綠燈以及卡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一個游戲。出示紅綠燈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用處和作用,在游戲中老師是一輛大汽車,小朋友是一輛小汽車。

  (二)進入課題

  幼兒跟著老師開汽車(嘟嘟……)

  1,出示紅燈

  看見紅燈停一停,并且蹲下。

  2,出示綠燈

  看見綠燈繼續(xù)開,嘟嘟……

  (三)過小橋

  哎呀小司機要當心了,前面有座小橋,小司機要慢慢開。不能開到水里去了。

  (四)運西瓜

  讓幼兒運西瓜,主要是讓幼兒再次接觸和回味一下,剛才我們所學的內(nèi)容,再次出示紅綠燈。目的是讓幼兒再鞏固一下。

  (五)結(jié)束

  當小司機把西瓜運到市場上的時候,告訴幼兒天色已很晚了。我們小司機也要休息了。開著小汽車回家了。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愿意學習并使用禮貌用語“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活動重點:

  知道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要用“請”字。

  活動難點:

  能準確的使用禮貌用語“請”。

  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問路”(由配班老師表演)。

  2、圖片、內(nèi)容如下:

  圖片1、明明向玲玲借書。

  圖片2、起床時明明不會拉拉練向皮皮尋求幫助。

  圖片3、吃飯時明明想讓媽媽先吃。

  圖片4、有客人來了,明明開門請客人進家。

  3、活動室四周張貼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禮貌用語“請”。

  1、觀看情景表演。

  師:今天聰聰?shù)睦牙堰^生日,媽媽讓他和弟弟樂樂去給姥姥買生日禮物。聰聰想:姥姥喜歡吃奶油蛋糕。近處的超市沒有,聰聰和樂樂去新開的蛋糕超市了。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在路上碰見了誰?他們是怎么說的?他們的表現(xiàn)怎樣?

 。ū硌輧(nèi)容:聰聰和樂樂高興地走在路上,可他們不知道新超市在哪?樂樂去問前面的老爺爺:“喂,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好象沒聽見似的,這時聰聰趕上去問:“老爺爺,請問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耐心地告訴他,聽完后他向老爺爺說:“謝謝”。

  2、交流、體驗。

 。1)樂樂是怎樣問路的?老爺爺是怎樣回答的?

  幼:“喂,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沒回答。

 。2)聰聰是怎樣問路的?老爺爺是怎樣回答的?

  幼:“老爺爺,請問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耐心地告訴他。

 。3)為什么樂樂問路老爺爺沒有告訴他?而聰聰問路就告訴他了呢?

  幼:樂樂沒禮貌,聰聰很有禮貌,爺爺很高興。

  師:聰聰很有禮貌地用“請”字問爺爺,爺爺聽到心里很舒服。

  那么你們喜歡誰呢?為什么?不喜歡誰呢?為什么?

  Dd師:小朋友你們到喜歡聰聰,因為他很有禮貌,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對嗎?

  1、下面我們來看圖片,想一想圖片中的小朋友說了些什么。(看圖片,教師旁白)

  師:明明向玲玲借書時,他應該怎么說?

  幼:請借給我你的書用用好嗎?

  師:起床時,明明不會拉拉練,他想讓旁邊的皮皮幫忙,他應該怎么說?

  幼:請你幫我拉一下拉練好嗎?

  師:有客人來了,明明開門讓客人進家,他怎么說的'?

  幼:請進!

  2、師:小朋友,那你們說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說“請”。

  小結(jié):借物品、求幫忙,都要說“請”。

  三、結(jié)伴表演,鞏固深化集訓。

  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講禮貌,都會用“請”,請你們看一看墻上的圖片,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演一演他們說的有禮貌的話。

 。ㄓ變航Y(jié)伴講述、表演,經(jīng)歷運用禮貌用語“請”的過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交流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對數(shù)學活動感興趣,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

  2、學會區(qū)分上下。

  3、能區(qū)別物體及自身在空間中的上下位置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水杯、球、玩具架一個、玩具娃娃2個、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游戲“藏貓貓”,引出主題。

  (1)教師事先布置場景:一張桌子,桌上放一個玩具娃娃,桌下一個玩具娃娃,并用布蓋住。

 。2)請幼兒猜猜玩具娃娃藏在哪里?(幼兒猜測。)

 。3)教師小結(jié):一個娃娃藏在桌上,一個娃娃藏在桌下。

  2、通過游戲“找找看”,感知上和下。

  (1)教師出示桌子,桌子上面是水杯,下面是球。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什么在桌子的上面,什么在桌子的下面。

  (3)請個別幼兒說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師幼共同檢驗結(jié)果。

  3、通過游戲“我會放玩具”,進一步感知上和下。

  (1)教師展示玩具架,和幼兒一同確定上、下位置。

  (2)請小朋友按要求將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貓放在上面、小兔、小牛放在下面)

 。3)教師對幼兒的玩具擺放結(jié)果,進行檢驗。

  4、自由取玩具,學會區(qū)分上下。

  請幼兒從玩具架上取玩具,放在另一教師處,并說明是從什么地方(上或下)拿來的。

  5、感知活動室內(nèi)物品的`上下位置。

  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活動室里,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上面,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下面。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時,帶領幼兒排隊玩滑梯,引導幼兒說出誰在滑梯上面?誰在滑梯下面?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精選)小班教案08-05

【精選】小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