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22 09:03:16 教案

語文教案8篇(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8篇(薦)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艔土暡⒄莆毡締卧纳中略~。

  ⑵了解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達人物情感的手法⑶閱讀成語故事⑷寫寫和親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2.過程與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扎實學生語文的基本功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語海拾貝部分

  2.閱讀兩首古詩

  教具準備:生字詞、卡片掛圖及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出示詞語卡片

  2.大家讀一讀

  二、金鑰匙

  1.學生自由讀一讀金鑰匙的內(nèi)容

  2.讀了這篇文章,大家又拿到一把怎樣的金鑰匙

  三、成語故事

  1.教師出示成語:胸有成竹

  2.教師講述:成語的來歷

  3.學生自讀

  四、教師介紹詩人,學生自讀古詩

  1.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2.反饋理解詩意

  3.提升體會情感

  4.對比找出異同點五、課堂小結(jié):寫作文就像畫竹子只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用心記下來,相信大家一定能夠?qū)懗龊梦恼铝、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收集成語 3.背誦古詩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xiàn)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新詞,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能對課文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zhì)。思考作為我們應(yīng)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chuàng)新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yīng)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guān)歐洲國家和城市的資料;教師制作教學幻燈片。

  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二)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師生互動活動設(shè)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烏塔》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文。(激發(fā)興趣)

  2.學生回顧內(nèi)容,提出疑難,展示自學;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創(chuàng)設(shè)條件

  1.置疑: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游歐洲,確實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小組學習,談一談烏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2.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煉。)

  三、組織研究

  1.激情: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贊成哪一種教育教學方法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愿結(jié)組,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分組討論:

  (1)烏塔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我們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qū)別?怎樣才算自立?

  (3)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受到了什么啟示?

  2.得出結(jié)論,達成共識。板書:長出獨立的翅膀。

  3.小結(jié),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a、我們應(yīng)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c、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jīng)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深入研究課文內(nèi)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反思小結(jié)

  1.本篇課文學完了,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五、布置實踐作業(yè):(任選兩題)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回想自己游玩過哪些地方,請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qū)懺,或(qū)懳模虍嬑牟⒚,把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下來。然后展示給同學們看。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理清課文內(nèi)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從而了解他的才能,語文教案-草 船 借 箭。

  2.能簡要地根據(jù)板書概括全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中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三段是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腦及教學軟件、幻燈機及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況,知道這個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今天,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諸葛亮的才干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

  二、新授

  ㈠學習一、二段

  1.幻燈出示三個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輕聲朗讀一、二段課文。

  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②為什么要趕造十萬枝箭?

 、壑T葛亮為什么答應(yīng)三天造十萬枝箭?找出反映諸葛亮胸有成竹的詞語。

  2.讀后討論。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說說周瑜是怎樣設(shè)計陷害諸葛亮的?

  4.分角色讀周瑜與諸葛良亮的對話。

 、鎸W習第三段

  諸葛亮顧全大局,答應(yīng)趕造十萬枝箭。在魯肅的幫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準備。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節(jié)朗讀,并概括每段意思。(板書)

  2.讀了這一段,你覺得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出示卡片)

 。ㄉ駲C妙算、識天氣、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讀課文,劃出表現(xiàn)以上幾點的語句,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草 船 借 箭》。

  4.讀后交流。

  教師相機出示7、8小節(jié),劃出有關(guān)語句。

  5.齊讀7、8小節(jié)

  電腦顯示:船一字兒擺開受箭的情形,幫助學生理解諸葛亮計算的準確與計謀的絕妙。

  6.引讀第9小節(jié)

 、鐚W習第四段

  教師讀第10節(jié),學生齊讀周瑜的話。

  1.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呢?

 。ㄉ裨谏现煳,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據(jù)天氣、地理、人的性格決定借箭的策略。)

  2.朗讀全文,體會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總結(jié)全文

  這堂課我們通過討論,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而諸葛亮神機妙算,根據(jù)天氣、地理、人的性格決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嘆不如,這是草船借箭的結(jié)果。同時我們還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了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個顧全大局、胸懷寬廣的人。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識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小學生對大自然和對老師的熱愛,激發(fā)學生們熱愛大自然,熱愛老師的美好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好楓葉形狀的生字卡片。

  2、學生自備一套生字卡片,以及做賀卡的材料、工具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就是愛。而師生之間的愛是各種情感中最偉大、最無私的。你的身邊一定發(fā)生過許多師生之間互敬互愛的事,給大家談一談好嗎?有一位小朋友將他對老師的愛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紅的楓葉上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火紅的楓葉》。

  2、質(zhì)疑。讀了課題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畫出自然小節(jié)號。

  2、正音。分自然小節(jié)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反饋。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音。

  4、檢測。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隨機請學生準確讀字。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的含義。

  1、自讀。讀課文的1-3自然段,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匆豢赐ㄟ^閱讀你都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可以在書上標注出來。

  2、交流。學生將自己讀懂的內(nèi)容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隨時進行點撥、指導。

  3、質(zhì)疑: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如:“我”為什么要這么認真的'去找一片楓葉?

  4、小組討論,組長匯報。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發(fā)散思維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師的節(jié)日嗎?如果你就是找楓葉的小朋友,在這一天里,你想跟老師說些什么?

  2、做賀卡。我們一起來做一張賀卡,將你跟老師說的話寫在上面,然后送給你們的老師吧!

  小結(jié):

  一片小小的葉子寄托了小朋友對老師的愛,這個教師節(jié),老師一定會很快樂的。

  五、作業(yè):

  1、繼續(xù)做賀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楓”,讀準“斜”,理解詞語。

  2、讀懂《山行》,用自身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

  1、同學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二、揭題

  學習《山行》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同學用課外知識交流對杜牧的認識,加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3)交流: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深處……

 。ㄍ瑢W發(fā)現(xiàn)交流,在結(jié)合同學質(zhì)疑,解讀古詩詞魚。)

  3、句子的理解:

  A、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

  B、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

  C、因為留戀這楓林黃昏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

  D、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4、同學用自身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ㄗ陨碚f、同桌說、指名說)

  5、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6、介紹古詩

 。ǹ捎眯в、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7、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讀熟練的基礎(chǔ)上,體會感情。

  8、美讀古詩

  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三、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語言以及組織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對比學生與楊絳的描述,學習體會作家精彩的寫法。

  二、教學側(cè)重

  體會楊絳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敘事還人物以真實,并且產(chǎn)生震撼效果的`寫作技巧。

  三、課堂預設(shè)

  1、回顧上節(jié)所學:

  簡述敘事內(nèi)容及主題,為語言、組材特色分析作鋪墊。

  2、討論語言特點:

 、怕(lián)系課后第二題,舉例說明本課語言特色;

 、茪w納語言特點:簡潔 樸素

  3、討論組材特點:

 、排e例說明敘事特點;

  ⑵歸納敘事特點:瑣碎 平淡

  4、小結(jié)楊絳作品特點:

  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敘事還人物以真實,這種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敘述,卻產(chǎn)生驚人的震撼效果。讀者合上作品,才發(fā)現(xiàn)一種冷冷的悲涼自心底彌漫而來,感人至深卻在不經(jīng)意間,這是楊絳給我們帶來的文學。

  5、討論學生習作得失:

  ⑴典型習作(上節(jié)課后作業(yè))投影閱讀;

 、茖Ρ葪罱{討論得失;

 、切薷母髯陨瞎(jié)課后作業(yè)。

  6、選擇作業(yè):

  課后練習三“改寫”或者“我讀楊絳”選一。

  【附板書】

  苦:生活艱苦 精神凄苦

  1、 老王──以—善—良—對—待—善—良──楊絳

  善: 善良樸實

  語言簡潔樸素

  2、楊絳作品────────────真實震撼

  敘事瑣碎平淡

語文教案 篇7

  復習目標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語文教案-五柳先生傳(復習教案)。

  2.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

  3.學習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匯。

  復習重點

  1、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2、學習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匯

  復習難點

  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

  難點突破

  可通過反復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寫法,對課文內(nèi)容中的難點,教師應(yīng)予以注意:“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能僅將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一種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摳字句,而要求其真諦!岸毯执┙Y(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不僅寫出陶淵明安于貧困,而且含蓄地說明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謂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字數(shù)不多,但寥寥數(shù)語卻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明。全文共兩段,前一段以記敘為主,重在表現(xiàn)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議論為主,重在對五柳先生的品德進行歌頌和贊揚,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五柳先生傳(復習教案)》。閱讀這篇課文,要學習文中五柳先生“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優(yōu)秀品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學情分析

  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的文言詞匯,在復習本課時,可讓學生反復朗讀,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汲汲”“戚戚”等詞語,文言文的`常用詞也適當練習。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體意思即可。

  復習過程

  一、導入復習,板書課題 五柳先生傳

  二、出示復習目標

  三、檢查預習情況(可據(jù)學生情況處理)

  四、知識點梳理

  1、文學常識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

  2、掌握重點字詞句(側(cè)重課下注釋)

  3、反復朗讀,回答問題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點。

  五柳先生對名利看得很淡,對物質(zhì)生活沒有過高的的追求,安貧樂道,文中反映他這種思想性格特點的句子是“閑靜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畫像,因此這樣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現(xiàn)了陶淵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貧窮的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氣節(jié)。

 。2)、本文寫人的方法與特點。

  文章雖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點,并圍繞其主要思想性格特點來組織材料,因而寫得栩栩如生,寥寥幾句話,五柳先生的鮮明形象便躍然紙上。

  本文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圍繞五柳先生的性格特點,記敘了他“好讀書”、“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娛”這三個愛好,這樣的愛好正體現(xiàn)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貴”。文中在表現(xiàn)五柳先生安于貧窮的方面,也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描寫了他的住宿的簡陋,“短褐穿結(jié),革瓢屢空”。

語文教案 篇8

  [設(shè)計理念]

  三維目標的整合,在語文教學的“強勢領(lǐng)域”──閱讀教學中,已倍受關(guān)注,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落實。而在“弱勢領(lǐng)域”,特別是“語文園地”中,人們還是深受“強化訓練、專項集訓”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們習慣于把目光聚焦在知識與能力上,把手段鎖定在反復訓練上,師生根據(jù)語文園地原有的板塊,按圖索驥,就題解題,語文園地還是應(yīng)試“練”獄──毫無情趣。要落實新教材改革的精神,讓豐富、有趣、具有人文內(nèi)涵的園地綻放魅力,教師要肯動腦筋,善于分析園地中的各種題型特點,巧妙整合三維B標,變以往枯燥機械的練習為情趣盎然的語言實踐;诖,筆者認真鉆研“語文園地六”,從以下三方面整體規(guī)劃,讓三維目標在語文園地里“結(jié)義”。①順路徑──根據(jù)題型特點,重新調(diào)整練習板塊。由“我的發(fā)現(xiàn)”中詞語重疊的特點引到“讀讀記記”,再由詞語──對應(yīng)的特點引到“日積月累”,最后由詩句描繪的自然風光引到“寬帶網(wǎng)”。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追求的是教學的自然順暢,情趣便暗含其中。②新刺激──圍繞練習的重點,變換實踐方式,新的刺激給學生新的'感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③巧滲透──在練習中滲透人文體驗,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學習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了解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上有不同的意思,認識到詞的意思常常要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積累有一定結(jié)構(gòu)規(guī)律的詞語和優(yōu)美的古詩句,交流寬帶網(wǎng)信息。

  2.過程和方法目標:自我發(fā)現(xiàn),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區(qū)分字義,交流資料信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與富饒。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相信學生,給予發(fā)現(xiàn)。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要到語文園地里走一走。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翻開第98頁,讀一讀第一題中的句子,結(jié)合學習伙伴的話,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自選方法,區(qū)分字義。

  現(xiàn)在請同學們小組討論:“深”與“封”在這些句子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用語言概括,可以用畫畫表示可以造句,可以組詞。只要你們有辦法區(qū)別出詞語的意思,就是好辦法。開始!

  3.集體交流,明晰字義。

  [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習慣和原有認知都存在差異,提出多種辨別方法,有助于學生展露自己的長處,同時在集體交流中,又有了互相學習的機會,學生在聆聽學習伙伴的意見中積累了方法,明確了字義。]

  4.聯(lián)系生活,拓展練習。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好”和“火”字在不同的語句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大家想一些詞語來區(qū)分一下。

  5.巧借漫畫,人文滲透。

  一個字有這么多的意思,看明白還好,看不明白可要鬧笑話了。出示漫畫《早點》。(漫畫大意:清晨,一位外國人上街,看到沿街店鋪前掛滿了“早點”二字,由衷地感嘆到:中國人真勤快。)

  同學們看了這幅漫畫,你們有什么話想說嗎?

  [按慣例,在文本的基礎(chǔ)上進行相似題型的適度拓展即止。從文本的“深”與“封”到課外補充的“好”與“火”,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在這里已被兼顧,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現(xiàn)卻難以凸現(xiàn)。我從平常的閱讀記憶庫中搜出這張漫畫,讓學生解讀,花費時間不多,卻能給學生在大腦中留下一個形象的人文印記──中國字很有講究。]

  二、讀讀記記

  1.順水推舟,自然過渡。

  剛才同學們從句子的對比中有了新發(fā)現(xiàn),那么就這個句子,你們還發(fā)現(xiàn)哪些有意思的詞語?出示句子: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2.自由讀詞,一次識記。

  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這里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記一記第三題的詞語。

  3.指名讀詞,二次識記。

  4.雪地呼詞,三次識記。

  這幾個詞很調(diào)皮,都藏到這片雪地里了,(課件出示填空)快來跟它們打招呼:

  清晨,推開關(guān)得(嚴嚴實實)的窗戶,眼前一片雪白。我趕緊出門,一腳踏在(又松又軟)的雪地上,(舒舒服服)好像踩在厚厚的毛毯上。放眼望去,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慌不忙)(不緊不慢),正在用身子與雪花親密接觸。樹下,有的孩子(又唱又跳),有的孩子(又說又笑),有的嘴里吃著(又香又脆)的小酥餅……我靜靜地站在雪地上,對旁邊的一切(不聞不問),(不知不覺)我成了一個小雪人。(確確實實)我沉浸在雪的世界里。

  5.抄寫詞語,四次識記。

  你看,這些詞語在雪地里一滾真生動,它使我們的語言更豐富形象。請你們拿出筆寫寫你喜歡的詞語,把它們從雪地里請出來。

  [“讀讀記記”四個字已明示著學習方法和目的,我們在把握其根本的同時,要精心構(gòu)思每一次讀記的訓練方式,盡可能使每次的呈現(xiàn)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時引進一些如“雪景圖”的“文字游戲”,能使學生樂得其所。]

  6.發(fā)現(xiàn)特點,遷移應(yīng)用。

  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詞有什么特點?能仿照樣子說幾個嗎?

  [在充分讀的基礎(chǔ)上,不進行過多的講解,重在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構(gòu)詞規(guī)律,了解一些語言現(xiàn)象,再進行遷移應(yīng)用,一切便瓜熟蒂落。]

  三、讀讀背背

  1.順水推舟,自然過渡。

  這些詞語,—一對應(yīng)。古詩中上下句也是這樣,讀起來瑯瑯上口。請你們自由讀讀第二題中的詩句,同桌可各讀一句。

  2.看圖猜詩,情趣識記。

  現(xiàn)在請你們給這些畫配上合適的詩句,這叫詩情畫意。(出示彩圖,學生看圖猜詩句)

  3.指導朗讀,嘗試背誦。

  4.交流名句,豐厚積累。

  你們在課內(nèi)外讀過很多詩,還記得描寫自然風光,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句嗎?

  [“同桌互讀”→“詩情畫意”葉“嘗試背誦”→“交流名句”,體現(xiàn)的是一個自主、合作學習的路徑,教師在其中只不過是向?qū)W生提供詩畫對應(yīng)的機會,增強他們對詩句的感性認識。]

  四、走進“寬帶網(wǎng)”

  1.順水推舟,自然過渡。

  我們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不僅有精美的詩歌,還有迷人的風景和富饒的物產(chǎn)。課前同學們都做了資料搜集,現(xiàn)在就請你們做一回導游,帶我們一起走進寬帶網(wǎng)?梢越榻B書上的,也可以介紹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2.利用素材,自主介紹。

  學生手拿課前準備的圖片介紹景點或物產(chǎn)。

  3.同桌互通,拓寬界面。

  現(xiàn)在請同桌之間互相交流祖國富饒的物產(chǎn)或美麗的風光(學生互相交流課前搜集的相關(guān)資料)。

  4.整理材料,課后延伸。

  同學們精彩的介紹,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富饒。課后請同學們整理好交流的材料,準備辦一期展覽。

  [“寬帶網(wǎng)”重在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識,不必在這兒牽涉過多的語言文字訓練,鼓勵學生多交流應(yīng)屬首選。對于交流素材的來源,教師不應(yīng)包辦,而是引導學生課前搜集相關(guān)素材,自制交流學具,課內(nèi)先自主介紹,再同伴互通,最后課后延伸。拓展學習時空。這樣,學習的意義就不再由課堂學習所涵蓋了。]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尊嚴教案02-04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關(guān)懷教案03-04

語文《掌聲》教案11-20

語文樹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