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通用3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重要詞句的含義,提高其分析鑒賞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樸素的文字間傳達的復雜情感:既有對美麗風光的陶醉熱愛,也有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對大自然造成破壞的痛惜。
【教學重難點】
1.對本文寫景手法的分析。
2.體會文章質樸本色的語言風格。
3.思考領悟作者給予我們的啟迪: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靈魂安寧的歸宿。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延伸
一、識記字音
蓊()郁游弋()山凹()愜()意
虛擲()揮霍()徜徉()甬()道
喧囂()吞噬()漣漪()
二、知人論世
美國作家梭羅,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國馬薩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學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1838~1840年在家鄉(xiāng)執(zhí)教兩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家里(1841~1843年),當門徒,又當助手,開始嘗試寫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頭,跑進了該州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獨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寫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麥克河上的一星期》的書。1854年,《瓦爾登湖》這本文學名著出版了。本書開始的時候反響并不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影響越來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終年44歲。他留下了《日記》39卷,已有多種版本和選本問世。這位美國作家,被公認為是與孤獨結伴的作家。書中有梭羅的`題詞:“我并不想為沮喪寫一首頌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棲所報曉的雄雞/勁頭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為了提醒我的鄰居!
一些名人對梭羅及《瓦爾登湖》的評論:
、賽勰绹骷、思想家)
美國還沒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偉大的一個國民。這似乎是一種罪惡,使他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完就離開,而沒有人能夠替他完成;對于這樣高尚的靈魂,又仿佛是一種侮辱。……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學問,有道德,愛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趹烟兀绹20世紀散文家)
……我記得我在讀到它時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躊躇絕望的日子里,是它讓我恢復了健康。梭羅的《瓦爾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時弊,又適逢其時。在我們這個不穩(wěn)定的季節(jié),當所有人都不知不覺尋找從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開的隱居地時,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個避風港。
③喬治愛略特(英國著名女作家)
《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書。嚴重的污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
、苄爝t(中國著名詩人、《瓦爾登湖》譯者)
《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極靜極靜的書,并不是熱熱鬧鬧的書。它是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它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瓦爾登湖》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部,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澄澈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之神往了。
三、整體感知
全文的思路結構
1.對湖光山色的禮贊。
2.作者蕩舟湖上,引導人們進入一個真實的瓦爾登湖中。
3.進一步描述生態(tài)的行為及其惡果。
4.寫出了瓦爾登湖的堅韌和頑強。
5.回溯瓦爾登湖誕生的歷史,贊美瓦爾登湖的博大永恒。
6.將瓦爾登湖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靈魂蕩滌效果上升到無比崇高的地步。
語文教案 篇2
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重難點:
結合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3、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弄清文中的主要人物。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圈出生字和詞語。
2、學生自學。
3、匯報交流。
。1)她:小姑娘(小伙伴) 我:阮恒 指點“恒”的讀音。
。2)課文主要講的是小男孩阮恒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
。3)檢查詞語:
醫(yī)院 消息 確認 輸血 迫在眉睫 血型 是否 掩蓋 啜泣 拳頭 竭力 制止 輕柔 周圍
三、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A、想想阮恒獻血的經(jīng)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5~11)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
B、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2、交流:
A、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jīng)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
B、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
C、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
4、朗讀課文
四、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4)
1、指名讀課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形標出關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的重點句。
2、出示:
A、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B、輸血迫在眉睫。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醫(y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
A、“迫”的部首是( ),再查( )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 )。
B、小姑娘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
C、指導朗讀。
4、小結
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我們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
A、出示生字詞。
B、昨天我們又學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部分講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捷,這時阮恒舉起了顫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樣獻血的呢?他為什么要主動獻血給那個小姑娘?這就是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
A、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劃出有關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
B、課文從哪一小節(jié)開始真正寫阮恒獻血的?他開時表現(xiàn)怎樣?劃出有關的語句。
C、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這樣的`句子,用三角劃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
2、以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B、出示: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C、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沧プ∏楦械淖兓瘉眢w會人物緊張、痛苦的復雜內(nèi)心。〕
4、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5、對照插圖,復述內(nèi)容。
6、小結。這一段真切地寫了阮恒輸血時的動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
1、阮恒為什么哭得很傷心?他為什么要獻血給那個小姑娘?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從這是個怎樣的孩子嗎?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四、結標、質疑:
五、對照插圖,想象說話。要求:認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上各個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他們的心情怎樣!部蛇x擇其中的一個人物重點說。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以及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
2.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3.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教學重難點
1.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2.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收聽廣播新聞,了解錄音新聞的形式;結合課文,比較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學習形象準確的語言特點;通過模擬播音,鍛煉具有播音員那樣富有感情地朗讀。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
1.通過收音機聽2—3則有意義的廣播,并做詳細筆錄。
2.朗讀課文,準備模擬播音。
二、導入新課
師導入:1982年10月,正當黨的十二大召開之際,我國向預定海域發(fā)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了這一重大事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廣播稿。(板書課題_o)
三、自主學習
師:本文是一篇錄音廣播稿,和一般廣播稿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由文字和現(xiàn)場
錄音結合起來報道有關事件的,比一般的廣播稿更全面、更具體,生動報道事件的具體情況,使人猶如身臨其境。
檢查課前學習情況:
1.組織學生讀一讀新聞廣播的筆錄。
2.組織交流、評價,學生發(fā)表見解。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1。)
1.認真讀課文。朗讀或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熟悉課文內(nèi)容,初步體會錄音新聞的特點。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fā)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的?
4.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四、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2.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五、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2。)
拋錨歡呼雀躍瞬間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2.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fā)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的?
明確:(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的壯觀景象》。導語:課文第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個引子,交代通訊員和新聞標題,是錄音新聞的特有形式。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fā)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fā)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的發(fā)射,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fā)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后報道運載火箭的發(fā)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后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報道的。這樣安排,使事件的發(fā)展十分清楚,便于聽眾的收聽。)
j3.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明確:(口語和書面語的自然結合是這篇報道的語言特點。作為廣播稿,對語言要有特殊的要求,錄音廣播稿由于有許多現(xiàn)場報道和采訪,這一要求更加明顯。這則新聞,在這方面非常成功。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一些例子并加以說明。)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與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5.重點研討播音指導。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3。)
、俳Y合課文,談談如何根據(jù)所播送的內(nèi)容,選擇正確的語氣語調?
②師生討論“探究練習”第三題。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①語氣語調應根據(jù)所報道的內(nèi)容來確定。如報道運載火箭發(fā)射海域的情況。朗讀時應有欣喜之情,但不是很強烈,語調可平緩些,語速不應過快。又如報道火箭出水升空的過程,語調重些,有一種激動興奮的情感。再如為引起聽眾注意,強調所要報道的內(nèi)容,語調應平緩,語速慢一點,語音重一點。)
(②第l句是描寫運載火箭發(fā)射的.海域。朗讀時,應有欣喜之情,但不是很強烈,語調可以平緩一些。語速也不宜快。第2句描寫運載火箭出水升空的過程?吹竭@個場面,一定會令人激動興奮,朗讀時應充滿激動之情,但語速也不宜很快,以表現(xiàn)其“過程”,但末兩個分句應加快,以體現(xiàn)其速度。第3句是為了引起聽眾的注意,向聽眾說明要報道的內(nèi)容,是說明性的表達,語調應該平穩(wěn),“實況”的定語部分應該說得慢一點,重一點,讓聽眾聽得清楚明白。第4句是向聽眾敘述直升機進行照相測量的情況,帶有欣喜之情,語調應該平穩(wěn),語速不宜快,“已經(jīng)”“精度”播音時應讀重一點。第5句敘述測量船上人們的反應,表明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欣喜的感情比上一句強烈,語速應稍快,有節(jié)奏,語調高亢。)
(3)模擬播音。
、賹W生以課文為基礎進行模擬播音。
②小組推薦交流并互評。
六、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不必只局限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七、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八、布置作業(yè)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畎鍟O計
錄音新聞
1.本文報道的順序安排:時間順序。
2.口語與書面語自然結合。
3.錄音新聞的特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