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1-02 09:58:39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的在生活中一些身體動作還不夠協(xié)調(diào),同學之間不會團結(jié)互助。為此,為了激發(fā)幼兒興趣愛好,培養(yǎng)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發(fā)展幼兒推、拉、走的動作能力,學會互助合作能力及進行數(shù)學知識教學,結(ji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課改綱要的自主學習精神以及我校實際情況,特設(shè)計本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并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進一步發(fā)展幼兒推、拉、走的動作和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

  2、通過“造房子”貼“磚塊”,鞏固幼兒按形狀進行分類的數(shù)學知識。

  3、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雙腳并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造房子”貼“磚塊”

  教學難點:“造房子”貼“磚塊”

  活動準備

  1、企鵝頭飾、沙包人手一個,小推車人手一輛。

  2、各色泡沫紙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磚塊若干,雞媽媽房子一座。

  3、場地布置:樹林、小路。

  活動過程

  一、形如環(huán)節(jié):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在電視上看見過小企鵝嗎?”

  “你們知道它是怎樣走路的嗎?”

  “小企鵝除了搖搖擺擺地走,還會怎么走?”

  “對了!還會跳著走,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學企鵝“八字步”的走法與跳的動作入場地)

 。ㄓ變焊處熞黄鹱鰟幼。)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游戲一: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只壞狐貍,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里,好嗎?”

  “天氣這么冷,為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后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著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誰愿意來試試?”

  1、個別幼兒示范練習,教師講解并小結(jié)。

  2、幼兒集體練習!懊恐恍∑簌Z拿一個蛋,夾好后試一試,夾得牢不牢!

  “在送蛋寶寶的路上,壞狐貍會來偷蛋,所以你們要非常小心,媽媽看到狐貍時就會叫‘狐貍來了!’,你們就馬上把蛋寶寶用雙手捂住,千萬不能發(fā)出聲音,讓狐貍發(fā)現(xiàn)的話他就會來偷蛋,等媽媽告

  訴你們‘狐貍走嘍’,我們再接著送蛋寶寶回家。”

  “雞媽媽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較遠,要經(jīng)過小樹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鵝們可要小心了,別撞到樹和小路邊的石頭,好嗎?”

  游戲二:運磚。

  “蛋寶寶已經(jīng)安全送到了,真累呀!我們一邊休息一邊參觀雞媽媽家的新房子,咦!怎么墻壁上有這么多漏洞呢!可能是磚塊不夠吧!我們再去幫雞媽媽找磚塊補房子吧!”

  幼兒跟教師聽音樂做跳的動作一起去找“磚塊”。

  “這些磚塊的形狀都一樣嗎?都有什么形狀呢?再看看房子漏洞的形狀一樣嗎?”

  “動動你的小腦筋,看誰能把房子上的漏洞補得最好!”

  我們又可以用送蛋寶寶的方法來運磚塊,一會兒每只小企鵝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磚塊,用腿夾住它,把磚運到雞媽媽家。

  “哎呀!好累呀!休息休息!咦!怎么有這么多的小車!用小車來運磚的話應(yīng)該會輕松許多吧!”

  “每人找一輛小車,把磚塊裝到小車上,把磚塊送到雞媽媽家!

 。ㄖ笇в變喊葱螤畈煌a好“漏洞”。并啟發(fā)幼兒用小推車當刷子,粉刷墻壁,增強游戲性。)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放松活動。

  “我們幫雞媽媽送了蛋寶寶,還幫它補好了房子,真開心呀!那么開心的時候,你是用怎么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的呢!”

  鼓勵幼兒用大聲笑、跺腳、拍肚子、在地上打滾等形式來表現(xiàn)高興,以達到放松的目的。

  “回家的時間到了,我們拿上自己的小車,和雞媽媽再見,跟媽媽原路返回。(再次練習推、拉的動作)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小朋友們,通過這天的游戲,今后我們可以練習幾何形體分類,也可以拼圖、搭積木等。小朋友們愿意嗎?那我們以后再練習吧。

小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逐步適應(yīng)集體生活,隨著他們的動作、認知、情感、語言和社會交往的范圍有所擴大,他們也有了和同伴進一步交往的愿望,開始認同和接納同伴,但是這時候他們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逗门笥褗A心餅干》這個活動一好朋友為主線,通過找朋友、制作夾心餅干等游戲讓幼兒主動、大膽地表達對好朋友的喜愛,讓幼兒體驗和

  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體驗和好朋友一起游戲、制作夾心餅干的.快樂;

  2、知道擁有好朋友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3、能大方、主動地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好朋友的喜愛。 活動準備:

  1、手工小花;

  2、音樂《1234567》;

  3、兒歌《好朋友夾心餅干》;

  4、制作夾心餅干的材料;

  5、濕紙巾。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上幼兒園嗎?每天和這么多小伙伴在一起游戲是不是特別開心?可是有一朵小花它不開心了。她怎么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2、讓一名幼兒為這多小花找朋友。

  師:花朵說呀,它的好朋友是跟她長得一模一樣的小花。

  3、跟隨音樂,讓小朋友為剩下的小花找朋友。

  二、游戲《好朋友,我喜歡你》。

  師:小花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好朋友,F(xiàn)在,我請每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面對面地對他說一句好聽的甜甜話,并做一個親密的動作。

  教師找一個小朋友上來示范一下。

  二、學唱兒歌《好朋友夾心餅干》。

  1、引入夾心 餅干。

  教師提問:(1)你們吃過夾心餅干嗎?

  (2)夾心餅干是什么樣子的?

  (3)夾心餅干是什么味道的?

  2、學說兒歌《好朋友夾心餅干》

  師:老師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大家聽一聽兒歌里講了些什么?

  教師示范邊說兒歌邊示范動作。

  3、師幼游戲。

  教師數(shù)123,每個小朋友立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面對面站到一起,跟著兒歌一起做動作。

  三、幼兒制作夾心餅干,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師:我們玩了這么長時間的夾心餅干的游戲,都有點餓了。老師

  準備了一些制作夾心餅干的材料,我們來親手制作一塊

  夾心餅干,想一想送給自己的該說些什么。

  活動反思:這是一節(jié)小班的社會領(lǐng)域的課程。本節(jié)課程設(shè)計合理,思路清晰,整個課程能夠環(huán)環(huán)相扣,幼兒很樂于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進行《好朋友夾心餅干》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由于幼兒對動作不熟練,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游戲環(huán)節(jié)有點混亂。

小班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設(shè)計一個歌唱韻律活動,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小芽發(fā)芽的動態(tài)。以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先長根、再長莖、最后長葉子為線索,引導寶寶用動作來表現(xiàn)。因此進一步感受春天植物生長的生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手指游戲等形式感知種子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等生長過程。

  2、嘗試用手指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在同伴的手掌間穿插,體驗同伴間互相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種子發(fā)芽過程視頻、歌曲VCD(兩只老虎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豆子發(fā)芽過程視頻,直觀感受“豆芽鉆泥巴”的`過程。

  師出示豆子:“小豆子種在泥巴里會怎樣呢?”

  幼:“會發(fā)芽!

  師:“豆子發(fā)的芽叫什么?”

  幼:“豆芽!

  師:“小豆子發(fā)芽后是躲在泥巴里還是鉆到泥巴外面呢?”

  幼:“是鉆到泥巴外面的!

  師:“讓我們來看看豆子是怎樣鉆泥巴的。鉆出泥巴后又變成什么了?”觀看豆子發(fā)芽的視頻。

  二、手指游戲。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種子發(fā)芽過程。師:“小豆芽是怎樣鉆泥巴的?讓我們來用小手學一學小豆芽鉆泥巴的樣子好嗎?”“開花花結(jié)瓜瓜可以怎樣表示?”

  1、教師提煉幼兒動作并完整示范,

  2、教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游戲。(教師重點觀察幼兒能否隨著兒歌的不斷變換,作出手指與手掌間穿插、手指頂手掌上下移動、開花、結(jié)瓜等動作。)

  三、學習歌曲

  1、傾聽教師范唱。師:“有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就叫鉆泥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問:“你聽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結(jié)合幼兒回答出示歌曲圖譜) “我們再聽一遍,仔細聽聽你剛才沒聽清的地方!

  2、幼兒學唱。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玩。提醒幼兒一人當“豆芽”,另一人“泥巴”,兩人合作進行游戲。

  附:手指游戲:

  鉆泥巴(配樂:兩只老虎)

  小豆芽芽,鉆鉆泥巴,(一只手的食指當豆芽,按節(jié)奏在另一只手〈當泥巴〉的手指縫間穿插 )

  鉆一下,動一下。(食指在另一只手的掌心里轉(zhuǎn)動,當泥巴的那只手晃動)

  鉆呀鉆呀鉆呀,(手指頂手掌按節(jié)奏上下移動。)

  鉆呀鉆呀鉆呀,(手指頂手掌按節(jié)奏上下移動。)

  開花花,(兩手掌心相對,掌根相靠,手指自然彎曲做開花狀)

  結(jié)瓜瓜。(兩手指交叉互相握。

小班教案 篇4

  (出自“我們的寵物”下冊第一課)

  教學目標 :

  1、學習以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qū)分前后、里外。

  2 、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里外,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的表述。

  3 、通過教學活動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教學重點 :

  以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qū)分前后、里外。

  教學難點 :

  能用方位詞前后、里外正確完整的表述。

  教學準備 :

  知識準備:

  1、認識上下。

  2 、已認識魚、兔子、貓、狗、鸚鵡、烏龜?shù)刃游铩?/p>

  物質(zhì)準備:毛絨玩具、圖片一張、動物卡片(小魚、烏龜、小白兔、貓、狗、鸚鵡)各一張、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教師示范用的操作材料大些)輕音樂一首

  教學過程 :

  一、開始部分

 。ㄒ唬┯螒?qū)?/p>

  導語:今天有許多小動物來到我們班,小朋友想看看它們是誰嗎?可是小動物很調(diào)皮,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我們一起找找它們吧!

  提出要求:找到動物的小朋友要記住你是從哪里找到它的,一會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ǘ┱堄變赫f一說從哪里找到小動物的.

  請找到**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從哪里找到**的,然后放回原處,讓其他小朋友看。

  二、基本部分

 。ㄒ唬┏鍪緢D片,引出主題

  導語:安娜也和她的寵物在玩捉迷藏,老師把她們的照片帶來了,小朋友想不想看?(出示圖片)

  安娜一共有6只小動物,她只找到了小烏龜。(引出方位詞前后、里外)烏龜在蘿卜的后面,在菜地里邊。

 。ǘ┙處熞龑в變河^察,并說出方位詞

  導語:我們幫安娜找找其他5只小動物藏在哪了吧!

 。ㄈ┙處熆偨Y(jié)

  1 、一共有6只小動物,和小朋友一起數(shù)數(shù)是不是全部都找出來了。

  2 、它們分別藏在什么地方。

  三、結(jié)束部分

 。ㄒ唬┙處熓痉恫僮

  導語:安娜想考一考我們。4)班的小朋友,給我們準備了一份小作業(yè),看看小朋友們自己能不能找到小動物。

  教師:這是小白兔,小白兔藏在哪了呢?在籠子里面大樹下面,它旁邊圓片的顏色是綠色的,就從小籃子里拿一個綠色的圓片貼在小兔的旁邊。(可再示范一遍)

  (二)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三)教師總結(jié)幼兒操作結(jié)果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思考自己現(xiàn)在坐在哪里呢?怎樣用前后、里外表述呢?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拍""打""摘""跳""翻"等動詞意義的基礎(chǔ)上,嘗試正確使用這些動詞。

  2、喜歡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3、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4、樂意觀看表演,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班幼兒用書11月分冊第13頁,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的身體變一變

  1。教師利用自己身體,變出不同造型,請幼兒說說老師在做什么動作?

  2。教師播放一段歡快的音樂,請幼兒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3。引導幼兒理解常用的`幾個動詞

  (1)教師:"你剛才做了什么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2)請幼兒根據(jù)老師說的動詞,表現(xiàn)出相應(yīng)的動作。

  二、小動物變一變1.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小動物聽到這樣歡快的音樂,也高興地活動起了身體。找找看、都有誰?它們都在做什么?"

  (2)鼓勵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3)說說你還知道小動物會做哪些游戲?學一學它的動作。

  三、經(jīng)驗擴展

  1、老師:"演一演,你的小手、小腳還會做哪些動作?"引導其他幼兒猜一猜他在做什么?

  2、播放《豆豆丁》的音樂,幼兒聽音樂變不同造型,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相互模仿,同時體驗、模仿不同的動作。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顒又,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nèi)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yù)期設(shè)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設(shè)計背景

  九月的一天,一名外地轉(zhuǎn)來的幼兒拿著一個青皮核桃問我:“老師,這是什么呀?好吃嗎?”我說:“這是沒成熟的核桃,還不能吃,等過段時間,它成熟了才能吃!彼麧M臉遺憾地走了,我想:何不趁此機會,教孩子們認識一下常見水果,讓孩子們“長長見識?”于是就有了本節(jié)課的構(gòu)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水果。知道他們的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孩子們知道多吃水果的好處,養(yǎng)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常見水果的外形,顏色,以及吃法。同時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養(yǎng)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活動準備

  常見水果(蘋果、香蕉、桔子、梨)實物以及桃子,石榴等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復習手指操(小白上樓梯),導入課題。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逐一出示四種常見水果,引導幼兒認識(從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上來區(qū)分)

  1.看外形:蘋果是圓的,紅紅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桔子是桔黃色的,圓圓的。梨是淡黃色的,上邊小,下邊大的橢圓形。

  2.實際吃:注意引導幼兒,香蕉和桔子要剝開皮后才能吃,蘋果和梨要洗干凈才能吃。也可以削掉皮吃。

  3.品嘗味道:分給幼兒常見水果,讓他們細細品嘗后,說出是什么味道?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1.這些是常見水果,我們還見過那些水果?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來,(比如:桃子,石榴,葡萄等)并認識。

  2.水果里有很多對我們身體有好處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多吃水果.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水果由于產(chǎn)地不同,種類也不同,建議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多認識一些水果。比如:火龍果、荔枝、榴蓮等。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受故事將香蕉比喻成小船、月亮的有趣情節(jié)。

  2、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夠用語言較為清楚地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3、大膽想象香蕉還像什么,嘗試用"香蕉彎彎,像X X X"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香蕉若干(教師兩支、幼兒人手一支),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1、幼兒學習文學作品。

 。1)教師出示實物香蕉,引起幼兒興趣,直接導入活動。

  指導語: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個《大香蕉》的`故事。

  (2)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幼兒完整欣賞。當講到:"香蕉彎彎,像只小船,我坐小船,河里玩玩"和"香蕉彎彎,像個月亮,我坐月亮,飛到天上!"這兩句對話時重復一遍,引起幼兒注意。

 。3)提問: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誰?

  2、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講議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演示課件,幼兒分段欣賞故事,教師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提問,引導幼兒重點理解將香蕉比喻成小船、月亮的有趣情節(jié)。

  第一、二段:阿姨買來黃黃的大香蕉,一支給珊珊,一支給濤濤。珊珊把香蕉當成了什么?還唱著什么?濤濤呢?(引導幼兒學說角色語言,模仿動作)第三段:玩了一會,姍姍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小船為什么是香的呢?濤濤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月亮怎么是甜的呢?(引導幼兒學說角色語言,模仿角色動作)第四、五、六段:"啊嗚,啊嗚",小船不見了。小船哪兒去了?"啊嗚,啊嗚",月亮不見了。月亮哪兒去了?

 。2)再次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教師鼓勵幼兒小聲地跟講并表演故事,鞏固理解故事內(nèi)容。

  3、教師引導幼兒遷移活動經(jīng)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表達。

 。1)為幼兒準備人手一支香蕉,引導幼兒把玩并討論:香蕉還像什么?鼓勵幼兒用"香蕉彎彎,像X X X"進行表達。

 。2)幼兒吃香蕉,體驗"啊嗚,啊嗚",小船不見了;"啊嗚,啊嗚",月亮不見了;或用小朋友的比喻 "X X不見了"。

  (3)延伸:用不同的水果讓幼兒進行表達。如:"蘋果圓圓,像X X X。"附錄大香蕉(生活故事)阿姨買來黃黃的大香蕉,一支給姍姍,一支給濤濤。姍姍拿著大香蕉說,瞧,我的香蕉多象一只小船!姍姍把大香蕉當小船,放在桌上推來推去,開起小船來了,嘴里還唱著:"香蕉彎彎,像只小船,我坐小船,河里玩玩"。

  濤濤拿著大香蕉說:"瞧,我的香蕉多像一個月亮!"他把香蕉當月亮,高高地舉在手上,嘴里唱著"香蕉彎彎,像個月亮,我坐月亮,飛到天上!" 玩了一會兒,姍姍剝開一點兒香蕉皮,用鼻子聞了聞?wù)f:"!這只小船真香!""啊嗚",咬了一口。濤濤也剝了一點兒香蕉皮,用舌頭舔了添說:"哎!這個月亮真甜!""啊嗚",也咬了一口。

  "啊嗚,啊嗚",小船不見了。"啊嗚,啊嗚",月亮不見了。

  小船哪兒去了?姍姍指著嘴巴說:"小船開到我嘴巴里去了。"月亮哪兒去了?濤濤拍拍肚子說:"月亮飛到我肚子里去了。"

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明白自個兒有小手與小腳,清楚它們的簡易用處。

  2、能體會童謠的韻律,依照自個兒的理解,學著改編童謠。

  教學預(yù)備

  孩子印的小手與小腳,孩子像片。

  教學過程

  1、找找:

  孩子瞅瞅自個兒印的小手與小腳,哪一個小手與小腳是自個兒的。

  2、懂得童謠:“小手與小腳”

  教師念童謠,一邊念一邊做動作。

  你有幾只小手?小手會做啥?

  小手會洗面,會梳頭發(fā),它的本事怎樣?

  教師將小手的這段再念1遍。

  我有2只小小手,會洗面,會梳頭發(fā),我的小手本事大。

  師:你有幾只小腳?小腳會做啥?小腳會走路,會跑步,它的本事怎樣?

  教師將小腳的1段再念1遍。

  我有2只小小腳,會走路,會跑步,我的小腳本事大。教師跟幼兒一塊兒念念童謠,一邊念一邊做動作。

  3、改編童謠:

  幼兒教師帶著孩子看像片

  像片上的你在干啥?你的小手還會有何本事?幼兒教師依照孩子講的小手的本事改編童謠的內(nèi)容,并與孩子一塊兒念。例如:我有2只小小手,會畫畫,會著裝,我的小手本事大”。

  你的小腳另外還有啥本事?

  孩子說一說小腳的本事,改編童謠內(nèi)容。

  實時記錄:在今日的游戲教學里,我讓小孩學習了“小手與小腳”的童謠,根本目的讓孩子能明白自個兒有小手與小腳,清楚它們的簡易用處,并懂得改編童謠。孩子你們看這兒有很多小手與小腳是你自個兒的?孩子們一下就把自個兒的小手與小腳找著啦。教師要考一考你們,你們的小手有何本事。讓孩子自個兒施展,說說自個兒的小手會做啥事。(個別)學念童謠:“小手與小腳”教師念童謠,一邊念一邊做動作。

  你有幾只小手?小手會做啥?孩子把會干的事情說出來,它的`本事大還是小?(集體念,個別念)

  你們的小手本事好大,會洗面,會梳頭發(fā)。

  如此你們的小腳會做啥?

  師:你有幾只小腳?小腳會做啥?小腳會走路,會跑步,他的本事大嗎?集體跟念童謠。(個別)讓

  孩子瞅瞅像片,改編童謠:

  如:我有2只小小手,會畫畫,會著裝,我的小手本事大。你的小腳另外還有哪一些本事?

  如:會跳、會踢球。

  反思:由于小手與小腳是小孩們最熟識的身體部位,平日里教師、爸爸媽媽們常常在講孩子用小手,自個兒的事自個兒做,孩子用小腳自個兒走路,自個兒來到幼兒園內(nèi)去。因此孩子學習這首童謠接受比較快,通過一次教學差不多領(lǐng)會,會念童謠,個別比較能力優(yōu)秀的孩子還會編,教學效果相對較好。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小豬洗澡的情境中,了解常見的沐浴用品的名稱和簡單功能。

  2、體驗小豬洗澡的快樂,養(yǎng)成愛洗澡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沐浴用品:洗發(fā)水、沐浴露、肥皂、浴球、毛巾、浴巾、痱子粉、花露水。

  3、音樂《我愛洗澡》。

  活動過程:

  一、小豬來了

  1、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一起來看看它是誰?出示PPT1(小豬)

  (我們來跟小豬打個招呼吧!小豬,你好)

  2、哎呀,你們看小豬身上怎么樣?(臟臟的)

  3、一看就知道是只臟小豬,所以呀都沒人喜歡它,這可怎么辦呀?(給小豬洗個澡)

  師小結(jié):是呀,洗澡能讓我們變成一個清潔的寶寶,那我們趕緊來給小豬洗個澡吧!小豬,快來洗澡吧!

  二、小豬洗澡

 。ㄒ唬┛纯、說說洗浴用品。

  1、出示PPT2:看,徐老師給小豬準備好了什么呀?(大浴缸、蓮蓬頭)

  大浴缸、蓮蓬頭都準備好了,那洗澡還需要用到些什么呢?(沐浴露,對,洗發(fā)水,洗發(fā)水也要用的,肥皂,哦你是用肥皂洗澡的)

  2、對呀,洗澡還需要很多東西的,可是小豬什么都沒有,你們愿意幫他準備準備嗎?(愿意)

  (1)請你去幫小豬準備一件洗澡用得到的東西,記住哦是準備一件,你還可以跟邊上的朋友說一說,F(xiàn)在我們到后面來選啦。(老師指引孩子們從后面挑選小豬洗澡用的東西)

  (2)老師觀察幼兒所選的東西,跟孩子交流你選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的?(如果有不認識的,可以問問你們誰認識,那我來看一看。)

  挑完以后老師引導孩子回到位子交流自己為小豬準備的東西。(挑好的小朋友快回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都幫小豬準備了些什么呀?)

  3、老師根據(jù)幼兒手中的沐浴用品,讓幼兒說說你給小豬準備了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重點,要注意三點:

 。1)講述時要有詳略,如:浴球,沐浴露是洗澡時的比較重要的兩件物品,可以重點講,你可以自己再考慮一下,或是問問你的同事。

 。2)因為都是講述,所以可能比較枯燥,要注意與幼兒互動,如沐浴露聞聞,講到浴球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模仿著搓一搓,也為最后和孩子一起洗澡做一點鋪墊,

  (3)出示洗澡用品的方式多樣些,如:你來說說你準備的是什么?我們來看看他準備的是什么,這點在教案中已經(jīng)做得蠻好了,我只是提醒一下。)

  4、誰來說說你為小豬準備了什么呀?

 。1)我準備的是沐浴露,為什么要用沐浴露?沐浴露洗什么的?我們洗澡的時候在身上擦點沐浴露,這樣就能把我們的身體變得很干凈了,還有誰也準備了沐浴露呀?哦,你的也是。

  (2)有不一樣的.嗎?我挑的是肥皂,肥皂也是洗身體的,還有肥皂嗎?哦,你的也是,你的也是。

  (3)剛剛有小朋友說到洗發(fā)水,誰給小豬準備了洗發(fā)水?你來說說洗發(fā)水是洗什么的,對呀頭發(fā)也要洗的,洗發(fā)水能幫助我們把頭發(fā)洗的干干凈凈的。

  小結(jié):有了這些東西,可以把我們的身體變得又香又干凈。

 。4)浴球,看看某某小朋友的跟你們的不一樣的,你們見過嗎?那老師告訴你們這個叫浴球,洗澡的時候我們在身上搓呀搓,身體就變得更干凈了。

 。5)浴帽,有的時候我們不想洗頭就戴個浴帽,把頭發(fā)包的緊緊的這樣就不會弄臟頭發(fā)了。

 。6)浴巾,浴巾是什么時候用的?(洗好澡)對呀,沖干凈了以后要用浴巾把身體擦干的。大大的浴巾往身上一裹,一會兒身上的水就干了。

  (7)痱子粉:寶貝你手里的還沒跟大家介紹了,你們認識嗎?是痱子粉,什么時候用?夏天很熱有時候我們身上會長痱子,如果你在身上擦點痱子粉就不容易長痱子了。真是個好東西,我們一定要給小豬用一用。

 。8)花露水,看看他選的是什么?你洗澡的時候用花露水的?干什么用的?我們可以滴幾滴在洗澡水里面,這樣洗澡的時候又清涼又舒服。(這個洗澡時的用法可能孩子們不是很熟悉,你可以最后講,作為拓展,讓孩子明白兩點,一是洗澡的時候又清涼又舒服,而是防止生痱子)

  師小結(jié):你們幫小豬準備了那么多洗澡的東西,這下小豬可以好好洗個澡了?旆诺竭@里來,等會小豬要用的。

  (二)想想、說說洗澡常識

  1、哇,你們準備了這么多呀,小豬說謝謝你們。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鞏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初步感知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的現(xiàn)象,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感受色彩的奇妙變化,體驗玩色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一、鞏固三種顏色

  1、教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

 。1)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顏色嗎?

 。2)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三種顏色寶寶,現(xiàn)在來變魔術(shù)。

  二、用兩種顏色進行操作,并進行相關(guān)的記錄。

  1、王老師有教師兩個不同顏色的杯子,如果把將一個杯子中的顏色倒入另外的一個杯子里,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呢?。發(fā)生變化后記錄下來。

  2、交流。

 。1)小朋友,你們在玩顏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顏色是怎么變的呢?并記錄。

  3、師小結(jié):原來兩種不同的顏色倒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三、鼓勵幼兒繼續(xù)游戲,變出不同的顏色。

  1、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們沒有玩過的組玩,看看和小朋友的發(fā)現(xiàn)是不是一樣,也動動小腦筋,想想你能不能變出新的顏色。

  2、幼兒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操作。

  原來,相同的兩種顏料用的量不同,變出來的顏色也就不一樣了。

  四、活動延伸師:我想變出五顏六色,那我把所以的顏色倒在一起試一試。

  咦,怎么變成什么顏色啦?

  我們回教室一起去試一試,好嗎?看看是不是和王老師變得一樣。

  教學反思:

  活動通過幼兒自己親自操作、游戲等的一系列串聯(lián)的活動,讓幼兒掌握了如何按顏色分類,幾個活動的目的雖都是讓幼兒按顏色分類,但幼兒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將本來單一的活動變得豐富起來,目標完成的很好。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