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1-02 10:03:06 教案

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準確識記“飯、能、飽、茶、泡、輕、鞭、炮”等字。(重點)

  2.在看部首識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字部首與其意思的密切聯(lián)系。(難點)

  3.區(qū)別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會用它們填空。練習查字典,培養(yǎng)學生查字典的學習習慣。(重點)

  4.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歇后語,借助圖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內容,并背誦積累。(難點)

  5.和大人一起朗讀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內容,知道狐貍為什么對烏鴉說好話,懂得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啟發(fā)學生不能聽信花言巧語,要專注做好眼前的事。(難點)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字卡。(教師)

  2.字卡。(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識字加油站

  1.(多媒體出示喜羊羊圖片)導言:我們的好朋友喜羊羊來了,它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出示“飯、水、足、手、衣、火”的圖片)學生說出圖片上的事物。

  2.引導學生說出圖片上的事物能用來做什么,同時逐句出示兒歌內容,引導學生相機識字。

  (1)自由讀兒歌,讀準字音。

  (2)指名讀兒歌,師生正音。

  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飯、能、飽、茶、泡、輕、鞭、炮。

  (1)讀準字音:“茶”是翹舌音,“鞭”是三拼音節(jié),泡(pà)和炮是同音字。

  (2)認清偏旁,說說字義和偏旁的關系。

  (3)交流識字方法。如: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泡、飽、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搶讀生字,看誰讀得準確。

  4.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5.導學:喜羊羊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聽一聽,它又說了什么?(出示泡泡語:你能看圖背誦這首兒歌嗎?)

  6.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生字放入兒歌,速讀速背兒歌。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們喜歡的卡通人物圖片導入,引領學生在趣味觀察中認識兒歌中的主體事物。在此基礎上的認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動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識字實效,又尊重了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要。

  二、認真觀察,我的發(fā)現(xiàn)

  1.導言:由于同學們表現(xiàn)得非常棒,現(xiàn)在喜羊羊要帶我們去漢字王國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漢字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儀式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隨著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隊伍參加。

  2.播放第一支走來的隊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應生字“吃、叫、吹、咬”。

  (1)齊讀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四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出示口字旁)

  (2)引導學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關,然后指名匯報,并表演。

  (3)導學:這支隊伍想擴充,還有哪些字寶寶可以參加呢?(預設:“喊、嘆”等。)

  3.播放第二支走出來的隊伍——提手旁家族,并相應出示生字“提、拔、捉、拍”。

  (1)導言:觀察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提水、拔蘿卜、捉小雞、拍球圖片)

  (2)引導學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并再舉幾個例子。

  4.播放第三支走出來的隊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1)導言:最后一支隊伍比較特殊,大家來看看都有誰呢?(生齊讀)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又有什么相同點。(出示足字旁)

  (3)足字旁的字多數和腳部動作有關,學生舉例子。(跺腳、跳躍等)

  設計意圖: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在自主發(fā)現(xiàn)中了解漢字造字規(guī)律,初步樹立歸類識字的意識。

  三、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1.導言:喜羊羊在漢字王國玩得特別愉快,它喜歡這里的`山山水水,它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圖片,并注明這兩個詞語,突出“青”和“清”兩個字。)

  (1)同學們,觀察這兩個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讀音相同,意思不同!扒唷北硎揪G色,而“清”表示清澈和清楚。

  (2)出示:“遠處有( )山,近處有( )泉!睂W生試填,并說明理由。

  (3)學生小組討論還可以用“青”和“清”組哪些詞,并用詞語造句。

  2.出示:“在”和“再”。引導學生說出哪個是“再見”的 “再”,并說明理由。

  預設: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再見”這個詞,“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3.教師引言:“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點,比如:在家、在場、在外面……

  4.出示選字填空:放學了,大家( )教室門口和老師說( )見。

  (1)指導學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說明理由。

  (2)出示選字組詞練習:( )家、正( )、( )學校、( )次、( )來。學生討論怎樣填寫,并用填寫的詞語造句。

  5.完成教材64頁的翻字典游戲“比比誰最快”。

  設計意圖:通過生動的圖片,直觀理解“青”和“清”的意思,再填字組詞造句,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比較兩組同音字時,都是先理解再運用,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借助有趣的“翻字典游戲”激發(fā)了學生查字典的興趣。

  第二課時

  一、誦讀歇后語,日積月累

  1.導言:喜羊羊今天給我們帶來幾幅圖畫謎語呢,誰能猜出每幅畫的謎底?

  (1)出示圖片:小蔥拌豆腐。

  導學:大家看看這盤菜的顏色,用一個詞來形容。

  預設:又青又白、綠白相間、清清(青青)白白……教師給出一清(青)二白。

  (2)出示:竹籃子打水、芝麻開花、十五個吊桶打水圖片。師生交流共同猜謎語。

  2.引學:剛才我們猜的是歇后語,歇后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語,后一部分像謎底。

  (1)請你讀一讀教材中的歇后語,對照圖片體會其中的含義。

  (2)同桌對讀歇后語,一人讀前一部分,一人讀后一部分。

  (3)出示歇后語的前一部分,學生齊說后一部分。

  3.拓展其他歇后語。

  (1)出示幾個課外歇后語,小組交流學習,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2)借助圖片指導學生邊讀邊理解,最后熟讀成誦。

  4.小結:歇后語的種類有很多,有諧音類、喻事類、喻物類、故事類等,內容廣泛,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搜集。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主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以多種方法練習朗讀,借助圖片,在讀中感悟,并鼓勵學生去搜集、去積累。

  二、共同閱讀,感悟道理

  1.導言:一個晴朗的日子,烏鴉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樹上,正準備回家喂寶寶,卻遇到了樹下尋找食物的狐貍。(出示:短文插圖)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配圖播放故事)

  2. 學生初步了解短文內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發(fā)音易錯的生字。

  3.指導朗讀短文,把短文讀得正確、流利。

  4.引導學生思考交流:狐貍幾次對烏鴉說話?烏鴉有什么表現(xiàn)?畫出狐貍的話讀一讀,想想狐貍為什么要這樣說話,烏鴉為什么上當受騙,通過這個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討論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讀《狐貍和烏鴉》這個小故事,并把你學到的內容講給大人聽。

  2.把搜集到的歇后語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誰記得多。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級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交流和表達。教師應充分給予他們思考、表達與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語言,在交流中感悟內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減少語文園地的內容帶給學生的枯燥感,我設計了“喜羊羊參加運動會”的一系列情境。借助里的圖片和動畫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以語文園地中的各板塊內容為主體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觀察與傾聽上,迅速提升了學習效果。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jié),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3、正確拼讀音節(jié),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4、能夠根據音節(jié)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5、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6、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7、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jié),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第一題:描描讀讀。

  1、先讀韻母卡片,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

  2、按虛線描韻母,一邊描一邊想想這個韻母的讀音。

  3、描完了再按順序讀一讀。

  4、擴展活動,做游戲“找朋友”。

  一局部同學舉聲母卡片,一局部同學舉韻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組成什么音節(jié)?然后一起拼讀一遍,若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不能拼成音節(jié),說明朋友找錯了。

 。ǘ┑诙}:我會連。

  1、聽老師模仿動物的叫聲,猜猜是什么動物。

  2、再讀一讀,圖下的音節(jié)。(要注意三拼音的讀法)

  3、做“給動物掛牌”的'游戲。說說自身喜歡哪種動物,找出這個動物名稱的音節(jié),把他們連起來。

  4、校對答案。

  5、擴展活動:拼讀下面的音節(jié)。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欣賞活動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理論意義和作者所闡發(fā)的詩歌欣賞的方法;2、學習作者以“詩歌特點”“欣賞訣竅”為兩個相關系統(tǒng),研究、闡釋詩歌欣賞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目的之2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和安排

  一、閱讀課文,領略內容

  1、簡介:本文是一篇關于詩歌欣賞的通信。詩歌欣賞活動是由詩歌特點決定的。作者根據詩歌的特點給我們談了詩歌欣賞的要求及方法,并且舉了許多例子詳加闡釋。

  2、根據練習第一題的要求,閱讀課文,完成練習。

  二、精讀理解課文闡述的觀點

  1、“詩歌欣賞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動”怎樣理解?用哪些例子闡明的?

  明確:詩人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詩的形象,讀者就要通過想象正確地把握住詩人的.藝術構思,并且豐富地再現(xiàn)詩人創(chuàng)造的形象。課文舉了《我愛這土地》、《長干曲》、《沙揚娜拉一首》三個例子闡述的。

  2、“詩歌欣賞要善于尋找并判斷詩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和韻味”是怎么回事?如何尋找判斷?舉了哪些例子說明?

  概括:詩歌的特點在抒情。一般來說,優(yōu)秀的詩篇總是避開了直說,詩人只是含蓄地點撥,給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語言又極精練,以少量字詞包孕著豐富的含義。詩需要咀嚼再三,尋求真味。方法是四個字:“泡”、找、進、“猜”,說明例子分別是《老馬》、《祖國啊,祖國》、《楓橋夜泊》、“問君能有幾多愁”、《口供》。

  3、“詩歌欣賞時,要對不連貫的詩句進行‘加工’填補,以利于‘綜合性思考’”為什么?好處在哪?例說是什么?

  明確:詩歌的語言就是不連貫,跳躍性大,這也是詩歌的特點之一。詩中跳躍的奧妙被我們理解關連起來時,我們因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欣賞所獲得的愉悅是難以形容的。例說有《啟明星》、《夜雨寄北》。

  板書設計:

  重新創(chuàng)造的藝術天地——詩歌欣賞

  觀點方式詩歌特點詩歌欣賞例子

  讀者把握構思〈我愛這土地〉

  詩人創(chuàng)造豐富再現(xiàn)詩人《長干曲》

  藝術形象創(chuàng)造的形象《沙揚娜拉一首》

  詩歌

  欣賞善于尋找判斷詩歌背后孕含的情思、韻味是一想象泡〈老馬〉

  種再詩歌抒情咀嚼找〈祖國啊,祖國〉

  創(chuàng)造含蓄凝練再三進“問君能有幾多愁”

  猜〈口供〉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保護環(huán)境要從小做起,自覺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

  2、朗讀課文,理解小奧茨和他同學的“綠色記事本”上記錄的內容.寫好環(huán)保日記。

  3、會認“供.耗.捐.購臭.簿.限”等七個字。

  教學重點

  理解小奧茨和他同學的“綠色記事本”上記錄的內容,知道孩子們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學難點

  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交流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1、讓學生了解環(huán)保小知識。

  2、生詞卡片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小朋友奧茨在新學期開始時,得到了一本記事本,這是一本很特別的記事本。你們想看一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綠色記事本》。(板書課題)

  2、質疑課題

  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各抒己見)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同學們剛才提的問題都很好,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一起讀讀課文吧!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畫出本課的生字。

  2、邊讀邊想:課文中關于“綠色記事本”寫了什么內容?

  3、小組匯報讀文,檢查生字

  理解詞語:耗費、瀕臨滅絕、購物、收支簿、限額

  4、讀了課文,你們的問題解決了嗎?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三.默讀課文,探究內容.

 。ㄒ唬⿲W習第一、二自然段

  1:老師給他的“綠色記事本”很有特點,誰來讀一讀,并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導朗讀:你覺得這樣的記事本怎樣?喜歡嗎?讀出感情來。

  2:這個記事本在用途上有什么特別之處?讀一讀

  3:關于這個記事本,還有什么特別之處?

  4:為什么叫它“綠色記事本”?它和什么關系密切?

 。ǘ⿲W習三到十自然段

  師:小奧茨和他同學的“綠色記事本”上記錄了一些什么內容?你喜歡小奧茨和他同學的“綠色記事本”嗎?為什么?

  1:小奧茨的“綠色記事本”上記錄了一些什么內容?

  2、你覺得小奧茨記事本的'內容有什么特點?

  3、你認為他哪件事做得最讓你欣賞?把你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內容讀給大家聽。

  4、說說你或身邊的人有過類似環(huán);虿画h(huán)保的行為。教師可自我反省一下,起到帶頭示范的作用。

 。ㄈ⿲W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當老師表揚小奧茨得記事本時,他得意洋洋,可是,當他看了其他人的記事本后,就不敢“翹尾巴”了,這是為什么?自己讀讀課文。

  1:小奧茨為什么不再驕傲了?你從哪讀出來的?

  2:讓他佩服的兩名同學的記事本記錄了什么特別的內容?

  3:了解了這些學生的“綠色記事本”中的內容,你有什么感想?

  現(xiàn)在,你能說一說它為什么叫“綠色記事本”嗎? 你喜歡“綠色記事本”嗎?為什么?

  四. 總結全文:

  學生們的“綠色記事本”記錄的雖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環(huán)保意識已在他們心中留下了烙印。作為我們來講,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從現(xiàn)在開始樹立環(huán)保意識,開動腦筋,創(chuàng)新辦法。并且在實踐中努力爭當一名優(yōu)秀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關于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你有哪些好辦法?

  五.拓展訓練:

  談談自己平時在環(huán)保方面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生活中的小竅門。

  師: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無論是家庭、國家,還是世界,環(huán)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希望同學們能夠善待朋友,也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六.作業(yè):

  1、寫一篇環(huán)保日記,內容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2、搜集生活中節(jié)約能源的小竅門,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期環(huán)保小報。

  板書設計

  綠色記事本

  “綠色”——“環(huán)!

  記事本封面 記錄內容 制作材料

  節(jié)約能源 保護環(huán)境

  人人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語文教案 篇5

  師:出示兩只小獅子的圖片問:看看這是兩只什么樣的小獅子?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生:一只小獅子很勤勞,看它正在練功呢。

  生:一只小獅子很懶,看它正架著二郎腿躺在樹下睡懶覺。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F(xiàn)在請大家認真讀讀書中是怎么寫這兩只小獅子的?

  (充分讓學生展示自己觀察與表達的能力。通過看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察結果,同時注意文本的合理應用,讓學生在初步了解圖意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圖意。)

  師:同學們讀得真用心。你們讀了課文后,想演一演這兩只小獅子嗎?怎樣演才像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想扮演勤勞的獅子。

  師:請你演一演那只勤獅子。

  生:天剛亮,勤勞的小獅子就開始練習(動作表演)滾(轉著身子)、撲(向前撲的動作)、撕(雙手撕抓)、咬(齜牙裂嘴的樣子)

  師:他演得怎樣?如果整天做這些動作,你們覺得怎樣?

  生:演得真像。要是整天這樣練習一定很辛苦,很累。

  師:是的,我們的勤獅子整天都這樣做,你想對小獅子說什么?

  生:勤獅子你真了不起,一點也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向你學習。

  生:勤獅子你以后一定能成為林中之王!

  ……

 。▽W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心中自主探究,學會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再通過生動活潑的`角色表演,去揣摩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行為表現(xiàn),體驗苦練本領的不容易,從而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只有學會生活的本領,才能成為有用的人。要學會生活的本領就必須不怕苦不怕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尊嚴教案02-04

語文教案12-01

語文教案12-04

語文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