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

時間:2022-06-24 18:45:46 教案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1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公雞和母雞不同的外形特征。

  2、激發(fā)孩子有興趣了解家禽。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公雞和母雞的標本,小公雞和小母雞及狐貍的頭飾。

  重點與難點

  了解公雞和母雞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咯咯咯,咯咯咯”是誰在叫呀?(母雞,出示標本)“喔喔握”,這是誰呀?(公雞,出示標本)

  二、觀察比較:

  1、公雞和母雞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

  2、看看公雞頭上有什么?母雞有嗎?

  3、公雞的羽毛和母雞的羽毛的不同。

  4、公雞的'腿和母雞的不同。

  三、游戲——“小公雞和小母雞”

  1、隨著音樂小雞做出各種動作。

  2、聽著音樂信號“狐貍來了”小雞們?nèi)プ纷暮偂?/p>

  3、狐貍躲進山洞小雞不能再啄?煞磸瓦M行多次游戲,角色可變化。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2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公雞、母雞和小雞,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2、愿意與小動物親近。

  活動重難點:區(qū)分公雞、母雞和小雞,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雞的一家》,公雞、母雞、小雞的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教師用謎語引出話題:

  ——“頭戴紅帽子,身穿花花衣,每天早上喔喔啼!

  幼兒猜謎語。

  看小雞的剪影,猜測動物;出示母雞的.局部猜測,請幼兒說出小雞一家的名稱:

  “今天來了三個客人,它們是一家人,請你猜一猜,它們會是誰?”“原來是雞的一家,雞的一家有誰?”

  2、看一看: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雞的一家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教師引導幼兒從身體的大小、羽毛、雞冠等方面觀察。

  ——“它們的叫聲一樣嗎?怎樣叫的?”(學一學)

  “它們是怎樣走路的?”(走一走)“它們愛吃什么?你喜歡雞的一家嗎?”

  教師歸納小結(jié):雞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

  3、學一學: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裝扮公雞、母雞小雞,聽到相應(yīng)指令做出不同的動作、叫聲等。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團圓、連接的方法塑造圓圓的小雞形象。

  2、嘗試捏出小雞尖尖的嘴巴,并借助輔助材料裝飾小雞的眼睛。

  3、初步產(chǎn)生對泥工活動的興趣,愿意進行泥工活動。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人手一塊泥工板,橡皮泥,紅豆與綠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母雞和小雞》導入。

  師生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曲。

  2、引起幼兒關(guān)注小雞。

  提問:母雞的寶寶是誰呀?小雞是什么樣子的?

  3、帶領(lǐng)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雞。

  提問:你知道畫面上的小雞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樣做的?激發(fā)幼兒參與制作的泥工愿望。

  3、教師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將大塊橡皮泥在手掌中團圓,搓出圓圓的身體;將小塊橡皮泥團圓為圓圓的頭;在小雞的頭上捏出尖尖的嘴巴;用紅豆或綠豆嵌在頭的兩邊作為小雞的眼睛;將小雞的頭輕輕地連接到身體上。

  5、教師提出制作要求,鼓勵幼兒按照要求大膽地進行泥工活動。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觀察,并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6、組織幼兒相互欣賞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雞,教師給予表揚和鼓勵。

  7、閱讀幼兒用書,教師:小朋友給畫面上的小雞帶來了這么多朋友,大家很高興,他們念了一首兒歌給小朋友聽:

  小小雞,嘰嘰嘰, 尖嘴巴,圓身體,

  身上穿著絨毛衣, 愛吃小蟲愛吃米。

  8、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活動的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看視頻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通過觀看進一步了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征。

  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唱歌《母雞和小雞》,隨著音樂進行歌表演,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接著讓幼兒觀看視頻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征。再通過講解及演示,激發(fā)幼兒制作的樂趣,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和學習,使幼兒更好的獲得直接的感性經(jīng)驗。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展示幼兒的作品,既滿足了幼兒的好表現(xiàn)心里需要,又讓賞識教育得到了延伸。

【小班教案《母雞和小雞》】相關(guān)文章:

母雞和小雞教案01-11

托班母雞和小雞教案01-13

母雞和小雞大班美術(shù)教案01-13

大班美術(shù)教案:母雞和小雞01-10

母雞和小雞教案9篇04-13

小鴨和小雞小班教案05-17

小雞和小鴨小班音樂教案01-10

幼兒園托班看圖講述教案:母雞和小雞04-03

小班主題小雞和小鴨教案03-17

小班科學小鴨和小雞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