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方向與位置復習教案最新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方向與位置復習教案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方向與位置復習教案最新1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提問學生自己的'哪個手指的寬是1厘米。
2、讓學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實際長度。
3、用學生尺量數(shù)學教科書的長和寬,并回答量的結果。
4、一名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一名學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長。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出米尺。讓學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后,提問:“用哪種尺量黑板的長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方便些?”
教師說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厘米作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師拿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并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兩人一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家看。
4、量出1米長的繩子,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這根繩子有多少厘米。教師提問:“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米=100厘米。并讓學生齊讀兩遍。
三、拓展運用:
1、教師出示1盤卷尺,告訴學生這是1盤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厘米
200厘米=( )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指導學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后腳后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拉直,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方向與位置復習教案最新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義。
2、能夠比較熟悉的筆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書寫工整,計算仔細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寫法,豎式各部分的含義,以及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各部分的含義,以及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用豎式計算,并說一說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20÷4
30÷6
24÷6
35÷7
注意:
(1)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在豎式中的位置;
(2)除法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
(3)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必須規(guī)范。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課件出示教材第六頁情境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野營時都做了些什么?在他們分工合作安排晚餐和搭帳篷的活動中,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結合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學生收集數(shù)學信息以及提出問題。
(1)如果每個人分4條魚,那么22條魚可以分給多少人?
(2)我采了48個野果,平均分給我們小組的`9個人,每人能得到幾個?
教師提議:我們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解決吧!
三、你問我說,合作探究。
1、請同學把第一個問題完整的看一遍,思考題目意思和解題方法,并列出算式。學生匯報情況預設。
題目意思和解題方法:就是要看22里面包含了多少個4?用除法解決。
列出算式:22÷4
2、請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想好后先在小組里交流,看看你想到的辦法和別人的是不是一樣?誰的方法最簡單?教師巡視時注意發(fā)現(xiàn)典型算法,為后面的匯報選好候選人。
(小組交流后,請部分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計算方法。)
3、引導學生分析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寫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回憶比較、討論交流,讓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逐步變得完善。提醒學生:
(1)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時,商要和被除數(shù)的個位對齊。
(2)在用豎式算出商和余數(shù)后,還要記得在橫式后面把他們寫出來。
4、思考:
(1)在除法豎式中如何試商?
(2)在豎式中“商與除數(shù)的積”是什么意思?
(3)在豎式中從被除數(shù)里減去商與除數(shù)的積,剩下的是什么?
(小組討論后,老師組織匯報比賽。)
5、比較22÷4與復習題中20÷4的豎式的不同之處。
6、請學生對四種算法進行比較和評論,然后老師再總結發(fā)言。
(“擺一擺”“圈一圈”“列豎式筆算”“口算”)
7、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的學習,自主解決前面提出的“分野果”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
四、鞏固練習
(課本第八頁習題)
五、全課小結
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舉手發(fā)言,對發(fā)言學生進行適當?shù)谋頁P。)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方向與位置復習教案最新3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xiàn)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fā),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fā)現(xiàn)(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zhàn)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yǎng)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xiàn)數(shù)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游戲:我說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xiàn),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shù)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shù)一數(shù)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jié)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方向與位置復習教案最新4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小組學習的能力。
2、學會運用平均分。
3、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5、初步認識“平均分”
6、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7、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各種食物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shù)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二)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寫下板書:平均分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fā)現(xiàn)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四)學習平均分
1、教學例2:把10個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完成課本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設計意圖):體現(xiàn)分法的多樣化;開放題拓展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五)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設計意圖):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開放性的活動使學生多角度認識平均分,為以后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打下基礎。
六、教學結束: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請同學們寫出來。
【北師大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方向與位置復習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位置與方向》教案04-03
六上數(shù)學位置與方向教案08-16
位置與方向數(shù)學教學反思02-03
《位置與方向》數(shù)學教學反思03-04
位置和方向的教案03-10
小學教案位置與方向04-04
小學數(shù)學下冊《辨認方向》教案04-17
《位置與方向》教案(15篇)09-11
《位置與方向》教案1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