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1-18 08:30:49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相關知識:

  廚師,以烹制菜點為主要工作內容的人。世界非政府組織同意將10月20日定為廚師節(jié)。

  活動目標:

  1、 認識廚師的裝扮和常用工具。

  2、了解廚師的工作內容。

  活動準備:

  1、“社會萬花筒”:《我們的廚師》(請參見幼兒用書)。

  2、事先聯(lián)系好飯店廚房的廚師,準備幼兒參觀事宜。

  3、不同樣式的廚師帽、廚師服、領巾、廚師的工具。

  活動過程:

  一、 閱讀幼兒用書《我們的廚師》,了解廚師的主要工作。

  1、 請看畫面上有誰?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廚師呢?(穿圍裙、戴白色的帽子、戴口罩)。

  2、 廚師為什么需要這樣裝扮?有什么特別的作用?(例如:白色是希望自己保持干凈戴帽子是要把頭發(fā)放進去,避免頭發(fā)掉到食物里;戴口罩是為避免口水噴到食物中)。

  3、 廚師在廚房都會做哪些事情呢?又都用了哪些工具?

  二、 參觀前談話。

  1、 介紹參觀“向陽漁港”廚房的注意、事項和須遵守的規(guī)則(如:地滑請小心走路的'不要碰觸廚師的工具、爐具、煤氣;遠離火源;切勿推擠)。

  2、 鼓勵幼兒想好問題,大膽向廚師提問。

  三、 參觀廚房。

  四、 分享感想。

  回活動室分享參觀廚房后的感想,借助鼓勵幼兒吃飯愛惜飯菜,這是廚房叔叔阿姨辛苦做出來的。

  五、實踐活動。

  鼓勵幼兒在家與家人共同合作烹飪食物,拍照帶入園與同伴分享經(jīng)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有效地結合家長、社區(qū)資源,并把活動轉移到了飯后的廚房里,讓幼兒通過進入廚房實地觀察、提問,從而對廚房的布局、廚師的裝扮和所用到的工具、廚師一天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分享感想的過程中,幼兒無不感到廚師的辛苦,覺得今后一定要節(jié)約、愛惜飯菜,活動達以很好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兒歌。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理解詞:孤孤單單。

  2、通過兒歌,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快快樂樂的在一起。

  3、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三只金魚缸(分別放一、二、許多金魚)

  2、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1、(發(fā)出嘆氣聲)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嘆氣聲)是誰在嘆氣呢?

  2、(出示一條金魚)師:是誰呀?它為什么嘆氣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幫助幼兒理解詞:孤孤單單)

  3、師:你想讓小金魚快樂起來嗎?怎樣幫助它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4、(出示兩條小金魚)師:瞧!老師幫它找到了好朋友,現(xiàn)在有幾條小金魚了呀?想想看,它們會怎樣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5、師:你們還想幫它們找朋友嗎?

 。ǔ鍪驹S多小金魚)師:瞧!這里有幾條小金魚呀?(許多)許多小金魚在一起會怎樣呢?(請小朋友說一說)(豐富詞匯:親親熱熱、快快樂樂)

  二、欣賞兒歌《小金魚》

  師:小朋友說的真棒!老師把你們剛才說的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

  1、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師: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也來讀一讀剛才自己編的好聽的兒歌,好嗎?(幼兒邊看實物邊進行朗誦兒歌)

  3、根據(jù)兒歌進行表演。(加以動作,鞏固幼兒對兒歌的'理解)

  三、教師小結。

  1、師:小朋友,你們看,許多小金魚在一起多快樂呀,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有爸爸、有媽媽,親親熱熱到在一起,好幸福呀!

  2、師:你們想不想扮演小金魚呀?(請小朋友掛上金魚胸飾,在音樂《找朋友》中游戲。

  師:小魚寶寶,你們找到好朋友了嗎?我們一起去玩吧。(聽音樂《小魚游》)

  附兒歌《小金魚》

  一條小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兩條小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許多小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活動反思:

  1、幼兒對本節(jié)課內容掌握還可以,字寶寶掌握得較好,基本上理解兒歌的含義。

  2、 教具做得不夠好,幼兒不是很感興趣。

  3、 與幼兒的互動較少,應該要多一點。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別“一”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口手一致地數(shù)5以內的數(shù)。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重點】

  會手口一致的數(shù)5以內的數(shù)。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動物母子》。

  【活動過程】

  1、“寶寶找媽媽”游戲: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圖片中有許多動物寶寶,它們的媽媽時誰呢?請你們來給它們找一找。”

  (2)幼兒移動動物卡片,為不同的動物寶寶找媽媽。

  (3)師生共同檢查操作的正確性。

  (4)引導幼兒感知:一個媽媽有許多寶寶,媽媽少寶寶多。

  (5)幼兒操作《動物母子》一書上的內容,練習口手一致地數(shù)5以內的數(shù)。

  2、“動物樓房”游戲:

  (1)教師介紹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請你們按樓房上的標記,將動物寶寶和媽媽都送回到自己的家中!

  (2)教師示范游戲的'方法,邊送動物寶寶回家邊口手一致地數(shù)數(shù)。

  (3)幼兒按規(guī)則進行游戲。

  (4)師生共同檢查操作的正確性。

  (5)引導幼兒感知:一座樓房許多動物。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讓孩子提高保護意識。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手偶一支

  活動過程:

  1、利用手偶為幼兒講述“在公共場所與大人走散”的故事。

  2、讓幼兒幫助小主人公想辦法找到爸爸媽媽。

  3、為幼兒講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1)不要慌張,也不要哭泣,站在原地等一會兒,也許爸爸媽媽會來這里找你呢!

 。2)如果等不到爸爸媽媽,可就近求助商場的工作人員或保安,告訴他們你和家人走散了,請他們幫忙用廣播尋找。

 。3)不要漫無目的的在商場內亂跑,更不要隨便找一個人就告訴他,你的爸爸媽媽不見了。

 。4)不要離開商場,更不要跟陌生人走,因為他可能是騙子。

  (5)要乖乖地聽商場工作人員的`話,站在他們身邊,一起耐心地等待爸爸媽媽來找你。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附參考資料:

  走散了怎么辦?其實家長們完全可以在問題出現(xiàn)之前先打好"預防針",

  1.教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姓名.與家里的電話或手機,這樣就算走算,孩子不會打電話.也可以通過其他人通知,(給孩子配手機是不現(xiàn)實的,不管家里有沒有錢)

  2.教孩子如果走散,就站在原地不要亂走,因為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走散時一定會按原路找一遍,這是本能,如果當孩子意識到不見了爸爸媽媽,他肯定會很慌,會哭...哭也不是件壞事,呵呵...孩子哭能引起注意,特別是心急的父母此時會對孩子的哭聲很敏感,當然也會引起其它行人的注意或一些不法份子,

  3.教孩子不認識的人不要跟對方走,除非是警察,(當然要先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警察,呵呵)

  4.教孩子不認識的人給的東西不能吃,雖然孩子都貪吃,但這點完全可以在家長平日里講故事時嚇嚇他,讓他意識亂吃東西后的后果,,,嘿嘿.這故事書嘛就慢慢找了...現(xiàn)在幼兒教育書很多媽媽該告訴孩子的話:在超市里和大人走散該怎么辦呢?

  1、不要害怕,也不要驚慌,并且不能離開超市。

  2、不要到處亂走。你應該待在原來的地方耐心地等待,可能爸爸媽媽就在附近的地方找你呢。

  3、請旁邊的售貨員阿姨幫你找到廣播室,告訴阿姨,你和爸爸媽媽走散了,請他們幫你找爸爸媽媽。說清楚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姓名。乖乖地和售貨員阿姨一起等待爸爸媽媽來找你,不要哭,也不要鬧。找到了爸爸媽媽,要向阿姨說聲謝謝。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風俗習慣,并愿意與家長一起合作制作龍舟。

  3、嘗試運用畫、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家長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4、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ppt、視頻、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嗎?(端午節(jié))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端午節(jié)的由來,好嗎?

  教師播放端午節(jié)的由來視頻。

  2、師:剛剛在視頻里都看到了什么?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都要做些什么嗎?(不會的家長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嗎?

 。1)幼兒和家長共同回答問題,說出端午節(jié)習俗(2)教師出示ppt圖片,端午節(jié)風俗習慣。

  (3)特別引出賽龍舟,引起幼兒興趣。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賽龍舟吧。úシ藕喍桃曨l)(1)觀察端午節(jié)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征,激發(fā)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么樣的?上面有什么?

  (2)出示木質龍舟,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fā)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①龍舟上缺少什么?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播放ppt,觀看別人的手工龍舟作品4、教師示范制作龍舟師:我們也來做一做龍舟吧!

 。1)出示制作龍舟材料,介紹制作材料(2)一邊制作,一邊講解注意事項。

  5、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幼兒家長與龍舟一起合影。

  6、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不僅了解了中國文化習俗活動的意義,還獲得了多種經(jīng)驗的積累,如學會有序的使用多種工具的經(jīng)驗、用畫剪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作品的經(jīng)驗等等。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滾珠的方法作畫,體驗多種作畫方式的樂趣;

  2、知道放煙花的安全事項,提高安全意識。

  3、通過討論,激發(fā)過節(jié)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jié)。

  4、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彈珠、顏料、小筐、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請幼兒說說春節(jié)中最快樂開心的事;

  老師小結幼兒的發(fā)言:許多孩子對春節(jié)中放煙花最開心,因為煙花非常漂亮,又能增添節(jié)日的喜慶。有些小朋友也想自己放煙花(有的已經(jīng)放過小煙花了),

  那么放煙花時應注意是什么呢?

  幼兒相互討論,老師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安全教育。

  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一下自己放煙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放一次安全煙花,好嗎?

  二、介紹工具,激發(fā)興趣

  出示彈珠:這時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今天老師要用彈珠來放煙花,而且放出得煙花非常漂亮,你們看。

  三、老師示范,幼兒觀賞

  先把彈珠放在顏料里滾一滾,然后放進鋪有白紙的筐內,隨意晃動筐,使彈珠在白紙上形成軌跡,再換色進行同樣操作。

  你們看,像不像放出的煙花?是否很美麗?

  四、幼兒動手操作

  你們也來試試好嗎?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使用多種顏色作畫。

  五、展示幼兒作品

  相互交流作畫的樂趣,觀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反思:

  滾珠畫以其作畫形式的有趣性和作畫方式的簡單化,深受小班孩子的喜歡。它改變了常規(guī)的作畫工具,運用圓形的彈珠,晃動小筐,使彈珠在筐內隨意來回滾動,通過滾動,描繪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此次教學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繪畫的興趣,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簡單有趣的作畫方法,使孩子們增強了自信,體驗了作品成功的快樂。另外,通過活動,孩子們也懂得了應該怎樣安全地燃放煙花,掌握了一些粗淺的安全知識,從而增強了安全意識。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精選)09-03

(精選)小班教案09-06

(精選)小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