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美術教案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
2、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產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音樂磁帶
2、印有蘋果輪廓圖一張人手一份。
3、黃、綠顏料、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一次性桌布。
重點:
學習用手指點畫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蘋果
難點:
1、食指輕輕蘸上顏料點在紙上,不要左右移動,輕輕抬起手。
2、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一):歌表演:摘蘋果。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寶寶們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去摘蘋果吧!"隨即打開"蘋果"音樂引導寶寶站起來一起邊唱邊做動作。(兩遍)
。ǘ┙處煟"我們摘完了蘋果,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隨即老師把輪廓圖貼在黑板上 "看,蘋果全給我們摘光了!小朋友你們說這樣好看嗎?"(不好看)(鼓勵幼兒幫想辦法)老師也來想一個辦法把蘋果變出來吧!"
2、教師示范講解。
。ㄒ唬航處煟"老師要請兩個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隨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是紅顏料。"出示顏料盤。"這個顏料盤里面的顏料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教師小結:"我請的食指跟紅顏料來幫我變蘋果。"邊說邊用實物示意。
示范講解:"現(xiàn)在我開始變蘋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變蘋果的。""食指食指翹翹,顏料盤里親親,蘋果樹上變、變、……"
。ǘ├蠋煟"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寶寶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二遍。
。ㄈ┠悄銈兛催@里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么變大蘋果、怎么變小蘋果嗎?(老師再做一遍看了以后請幼兒說說--食指豎起來的時候是小的,食指躺下來點的時候是大的)
。ㄋ模⿴煟"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寶寶也上來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范作畫。提醒邊念兒歌邊變,并請下面的寶寶幫他念好聽的兒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重疊)
。ㄎ澹⿴煟"森林里還有去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多沒有了,寶寶們你們愿不愿意給他們變蘋果呀?"
3、提出作畫要求。
在變之前老師也變了好幾顆蘋果樹,你們來看看這里有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就去找那個顏色的變蘋果。
a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b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c強調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d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e提醒幼兒及時用抹布擦干凈手,不弄臟衣服。
g變好了紅蘋果,還想變其它顏色的蘋果,可以去邊上變自己喜歡的.蘋果。
4、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5、教師講評。
。ㄒ唬┙處煟"蘋果變好了,蘋果樹回到果園里去吧,寶寶看一下你自己變的蘋果,再看看其他寶寶變的蘋果,誰變得好?"引導放到旁邊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二)教師:分別出示幾張好的作品,講評,告訴幼兒好在哪里的原因。
6、結束。
師:"寶寶們真能干,變了這么多的蘋果,自己表揚一下自己。"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學習高矮對比的方法,畫出不同動物的特點。
教學要點
通過動物的高矮特征對比讓孩子深刻的體會什么是高矮,用動物來繪畫更形象生動易于發(fā)揮每個孩子的'想象。以藍天和草地固有的色彩為背景,再讓孩子掌握深淺藍、深淺綠色混色更易于掌握。
教學材料
油畫棒、水溶炫彩棒、黑色馬克筆、各類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1、比較與感受:
、倌贸龈甙凶兓膶嵨,讓學生直觀感受高和矮之間的視覺差異。
、趦和e例講述他們關注到的生活中高矮對比內容。
2、觀察與討論:
①圖片欣賞,找出各種動物的特征(教師出示有高矮對比較大的動物對比照片,如長頸鹿和兔子或老虎與小貓等等)
②認識深淺色,進行混色練習。
3、作畫提示:
①提醒兒童繪畫時可以穿插高矮進行繪畫,使畫面效果更靈活。
、诳梢赃m當添加一些線條和色塊,豐富畫面。
、弁可珪r,注意深淺色的搭配使用。
4、作業(yè)評賞:
本課作業(yè)圍繞高矮動物的排列進行繪畫,畫面充滿童趣,在色彩和構圖方面的大膽和稚拙,表現(xiàn)出了他們對色彩和構圖的個人感受。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審美能力
2.掌握水墨人物畫的繪制和方法
重點:能把想到的水墨人物用各種手法表現(xiàn)出來
難點:能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工筆人物、寫意人物等
教具:范例實物、圖片
教學活動:
一、導人
水墨畫在我們有悠久的歷史,畫水墨人物寫生時,
你的眼光就是水墨的:五官是勾線還是用點?頭發(fā)是干擦還是濕墨?衣服一遍畫成,還是既擦又染,加工多少遍?
二、出示多媒體
老師在上的畫廊里看到許多特別的水墨人物畫,大家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體
誰來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畫面,你為什么喜歡它?
觀察這些畫,試著說一說這些畫的`畫法、色彩、特點和皴法的獨到之處。
三、如果讓你繪畫你會畫出什么樣的水墨人物呢?
畫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吧。
四、作業(yè)設計
1、可以用水墨工具寫生人物頭像。
2、也可以畫半身或全身像。
五、教后感:
同學們由于接觸的水墨畫比較少,所以特別感興趣,學的也非常認真,在創(chuàng)作中能夠大膽而不拘束,但由于接觸較少而感到陌生,很多關于國畫的知識都不太了解,所以這節(jié)課上起來比較累,為了能更多的讓同學們掌握關于國畫的知識,我收集了一些關于國畫的基礎知識,結合自己的示范,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增強了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信心。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欣賞活動,體驗作品熱鬧、歡快氣氛所帶來的快樂。
2、能大膽想象和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了解夸張、變形的表現(xiàn)手法。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彩色畫紙、線條筆。
2、《荷蘭的室內》課件。
3、在活動室內展示“米羅”的作品。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找“哈哈鏡”,豐富幼兒對夸張、變形的情感體驗。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每天在自由活動的時間,總有許多小朋友喜歡去照哈哈鏡,在照哈哈鏡的時候,也發(fā)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F(xiàn)在我們就來照哈哈鏡,看你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的事。(集中幼兒)
提問:剛才你照哈哈鏡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我的頭變大了,腿變長了……)
師:哦!你的……變了!……
小結:原來照哈哈鏡時候,鏡中的小朋友都“變形”了。
二、 欣賞《荷蘭的室內》。
1、分組欣賞作品(小圖),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畫面,大膽描述自己看到的東西。
師:老師準備請小朋友欣賞一幅名畫,欣賞時你可以與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一說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干什么?當音樂停了,請你把手中的畫輕輕地交給老師,好嗎?
。ǔ鍪就暾麍D)
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欣賞畫中的主體,感受夸張、變形的表現(xiàn)手法。
提問:
。1)在這幅畫中,最顯眼、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最大的/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哪里?)
師: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最顯眼的東西吧!
。ň植砍鍪荆
。2)你覺得它是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是……?/為什么說它是……?
(3)剛才有些小朋友說它是……,跟我們平時看到的……一樣嗎?
(4)結合“照哈哈鏡”的體驗環(huán)節(jié)進行小結:
師:剛才我們在照哈哈鏡的時候,鏡中的小朋友“變形”了,畫中的這個東西也變形了,有小朋友說它是……,有的小朋友說它是……,原來同一個變形的東西,大家想到的都會不一樣。
。ǔ鍪就暾嫞
師:在畫中,還有哪些東西也變形了?
幼:……變形了。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厲害,發(fā)現(xiàn)畫中的東西都“變形”了。
3、色彩上的分析,提問:
。1)這幅畫有哪些顏色?(集體回答)
。2)畫面中最突出、最明亮的是哪里?它是什么顏色的?
。3)背景是什么顏色的?
。4)這些明亮、鮮艷的顏色和綠色、褐色的背景色搭配一起,給你怎樣的感覺?
小結:這些顏色搭配在一起,使畫面變得更明亮、歡快,充滿動感,洋溢著快樂和熱鬧的氣氛。
4、出示PPT,討論整幅畫給人的感覺。
師:畫中有這么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猜猜它們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S音樂逐一出示動畫)
故事:這是lala的房間,每天lala都喜歡趴在窗臺眺望遠處的景色。窗外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房子聳立在綠綠蔥蔥的樹林中,小魚、小天鵝在河里嬉戲著,多么美麗的景色呀!
這天,lala睡著了,房間里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樂師拿著一把琴彈奏著動聽的音樂,身子也隨著音樂節(jié)奏扭動起來;在一邊,一只小狗正滋味地啃著骨頭;小貓正在玩線球;小蛤蟆真追逐著一條小蟲;瞧!就連餐刀也會自己動起來,為蘋果削皮呢!它們在房間里快樂地跳舞、游戲,熱鬧極了!
三、鼓勵幼兒給作品起名字。
師:你們覺得這幅畫有趣嗎?請小朋友為這幅畫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師:
1、你是根據畫的內容來起名字的。
2、你是根據自己的感受起名字的。
3、你是根據畫中的東西來起名字的。
四、介紹作品名稱和畫家。
師:小朋友起的名字都很好聽,其實這幅畫的名字叫《荷蘭的室內》。
。ǔ鍪咀髌访Q)
師:你知道這幅畫是誰畫得嗎?
。ǔ鍪咀髡哒掌
師:這幅畫是一位西班牙畫家“米羅爺爺”畫的。同時,“米羅爺爺”是一位超現(xiàn)實主義美術的代表人物。這幅畫就是他在荷蘭居住的時候創(chuàng)作出來的。
五、介紹畫家的繪畫風格。
(出示完整畫)
師: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么?(幼:這幅畫很漂亮、感覺很高興、很熱鬧、畫中的東西都變形了……)
師:老師也很喜歡這幅畫,因為米羅爺爺用了各種夸張、變形的手法來作畫,他的作品總會帶給我們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
六、請幼兒欣賞米羅的作品。
師:米羅爺爺還用了這種夸張、變形的手法創(chuàng)作了許多的作品,請大家欣賞一下吧!
。ǔ鍪久琢_的作品)
七、幼兒創(chuàng)作。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小米羅”,向米羅爺爺學習,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創(chuàng)作一幅畫,讓別人看到你的作品,也會感受好玩和有趣。
八、評價幼兒的作品。
1、請個別幼兒出來介紹自己組的作品。
師:你畫了什么?哪里也像米羅爺爺那樣,用了夸張、變形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的?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覺?
2、小結:小朋友都很棒,能向米羅爺爺那樣用夸張、變形的手法來畫畫。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向米羅爺爺那樣敢于想象、敢于創(chuàng)作、敢于表現(xiàn),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更美好!
活動反思:
在日常的美術欣賞活動中,我們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理念,知道了以往從“線——色——形”三方面進行對作品形式分析,缺乏了啟發(fā)性的語言提問,出現(xiàn)了一個“牽著孩子走”的現(xiàn)象,不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整個活動變得“機械化”,缺乏靈活性。
因此,我們吸取了以往的活動經驗,通過借助“多媒體”和電腦剪接技術的運用,把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局部圖像出現(xiàn)的形式,突出解決活動中的重、難點,與孩子一同走進《荷蘭的室內》的意境中,并用大量啟發(fā)性、鼓勵性的語言或提問,引導孩子大膽地把自己的內心感受與想法進行表現(xiàn)、表達。如:“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干什么?在這幅畫中,最顯眼、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你覺得它是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是……?在畫中,還有哪些東西也變形了?”通過提問與小結,把“體驗”與“欣賞”相結合。如:“剛才有些小朋友說它是……,跟我們平時看到的……一樣嗎?” “剛才我們在照哈哈鏡的時候,鏡中的小朋友‘變形’了,畫中的這個東西也變形了,有小朋友說它是……,有的小朋友說它是……,原來同一個變形的東西,大家想到的都會不一樣!
另外,在解釋階段中,為了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感受《荷蘭的室內》這幅作品和畫家的繪畫風格,我們又一次運用電腦多媒體豐富的動畫和音響效果和創(chuàng)編優(yōu)美、動聽的故事內容相結合,使孩子走進了富有幻想的意識境界,給予了孩子充滿想象的空間,從而從多方面更好地感受作品,欣賞作品。
通過本次美術欣賞活動,我們知道:沒有“實踐”,就談不上“反思”;沒有“反思”,又怎能獲得“發(fā)展”!其實,在開展美術欣賞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研討、不斷調整的過程中,也就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我作為一名“研究型”的老師,不斷地在別人的反饋意見中吸取她人的寶貴意見,并在不斷的實踐、反思中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與方法,特別表現(xiàn)在語言簡練、及時捕捉孩子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等方面,使我從這個“教研活動的真實實習場”上得到磨練,促進成長。同時,通過這次的美術欣賞活動,讓我感受到: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運用電腦多媒體教學,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對美術欣賞活動的興趣,幫助孩子從多個層面上感受作品,理解作品及畫家的繪畫風格大大地提高美術欣賞活動的質量。
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非常喜歡美術活動,而“吹畫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簡單易操作,非常適合大班的幼兒進行學習。“吹畫”活動就是用嘴或其他工具把滴在紙上的顏料水吹散開來,顯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而組成一幅畫的一種美術形式。實際上也是幼兒不斷想象、創(chuàng)作的過程。在不斷聯(lián)想構思的過程中,想象越來越豐富,手、眼、腦協(xié)調的運動,當然也就得到了協(xié)調的發(fā)展,這樣既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也由此而誕生了;顒幽繕耍
、睂W習用吹畫和棉簽點畫的'方法表現(xiàn)梅花的基本特征。 ⒉在制作作品的過程中,體驗吹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繪畫紙、范畫 、棕色和紅色顏料、抹布、棉簽等。 活動過程:
一、 引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示范畫,讓所有的孩子圍繞在老師周圍看老師吹畫。(在音樂的伴隨下,老師進行吹畫)
二、教師示范講解吹畫梅花的樹干、樹枝和點畫梅花的方法。
這梅花是吹出來的,樹干是用棕色顏料吹出來的,梅花是用棉簽蘸紅色顏色點出來的。今天,老師就來和小朋友用吹畫和棉簽點畫的方法來畫梅花。好嗎?
、闭阂坏巫厣伭希c在紙的下半部分的適當位置,用嘴對著顏料用力往前吹,注意朝不同的方向吹畫,才能吹出一棵茂盛的大樹來。
、泊岛脴渲笊缘纫坏,等干后用右手食指蘸上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畫梅花。點畫的時候要先看好位置,梅花大小不要一樣,也不能均勻排隊。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點畫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凈。
3、寶貝們,現(xiàn)在該你們去展示自己的才能了,用老師準備的材料,去吹出你 們認為漂亮的梅花來。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睂W會吹畫的的方法,掌握吹的不同力度表現(xiàn)樹的外形特征。
、步處熤攸c指導幼兒用嘴吹畫的方法,注意引導幼兒朝不同的方向吹畫。享受成功的快
、秤變翰僮鲿r,教師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樹吹的大點,盡量使每個幼兒完成作業(yè),樂。
四、評價,展示幼兒作品。
⒈你是用什么方法畫的梅花?吹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要求)
、材阕钕矚g哪幅梅花?為什么?
、忱蠋煱l(fā)現(xiàn)一些與眾不同的梅花。怎樣才能變得更好?(先講好的,再講差的)
五、延伸活動
學習王冕的《墨梅》古詩
明永中心幼兒園公開教學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吹畫梅花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
3.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及兒歌創(chuàng)編能力.
活動準備:家鄉(xiāng)風景的背景圖一張,家鄉(xiāng)風景光盤一張,兒歌錄音帶,畫筆, 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請幼兒觀看.
1.老師:小朋友們,看這兒的風景美不美呀?
幼兒:美.
老師:上面都有什么呀?
幼兒:太陽,山,河水等.
老師小結:這是一副美麗的風景圖,上面有太陽,山,河水,小船,樹木,花草.可真漂亮!
2.老師: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說的就是圖上的風景,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播放兒歌錄音.
3.對照背景圖,學習兒歌.
二,播放光盤,續(xù)編兒歌.
1.老師:小朋友們,兒歌里的家鄉(xiāng)可真美.下面,隨著老師的鏡頭再來看看我們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吧.(觀賞光盤)
2.老師:看看,老師的光盤里啊有許多兒歌里沒有的景色.想不想自己創(chuàng)編進兒歌里呀?
幼兒:想.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例:
綠筆畫個大大傘,那是一棵樹.
紅筆畫幾個圓圈圈,那是大冬棗.
......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并能積極投入藝術活動中,樂于在欣賞活動中調動自己的身體進行體驗。
2、感受美術作品與舞蹈等藝術活動中線條的存在,初步感知線條的情感渲染力與節(jié)奏感。
3、在活動過程中激起自由想象的熱情。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準備:
幻燈課件、黑板、粉筆、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重點:
感受線條的存在及其魅力(情感渲染與節(jié)奏感)
活動難點:
能夠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審美感受。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線條
你在哪兒找到過線條?
幼兒自由講述
肢體模仿線條
小結:線條非常神奇,它是無處不在的。
二、美術作品中的線
1、欣賞《夢》
你看到了什么?
學畫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她夢見了什么?
2、欣賞《哭泣的女人》
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她在干什么?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受?
猜猜她為什么哭?
3、對比:這兩幅畫的區(qū)別
4、小結:這兩幅畫給我們的感覺不同,很大的原因是畫上的線條的不同。
三、舞蹈中的線
1、感受音樂中的'線(節(jié)奏)
2、舞蹈跟學
3、小結:舞蹈和音樂中的線可以把歡快的舒緩的節(jié)奏告訴我們。
四、戶外找線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給第一次活動的圖畫涂上顏色,完成作品。
2、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涂色塊的能力,增強美感。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第一次的作品、油畫棒、范例。
活動過程:
一、導如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上次我們畫了各種京劇臉譜,可是還沒有涂上好看的顏色,先來看老師畫的各種臉譜,你們說好看嗎?你們知道我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想不想使你們的京劇臉譜也畫得和老師一樣好看?幼兒討論。
二、教師示范,幼兒學習涂色
涂色的時候可以橫著拿油畫棒,使筆傾斜,這樣涂色起來又快又好,教師用粉筆示范,幼兒學習,涂色時先涂淡的顏色,如黃色,藍色,再涂容易臟的顏色:黑色。這樣就不易弄臟畫面。
三、布置作業(yè),幼兒活
要求幼兒先涂淺色,再涂深色,畫線條要按照一個方向,均勻,形成一個很好看的色塊,涂好的顏色注意不用手碰到,避免弄臟,保持桌面整潔。
四、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輔導幼兒按照教的方法涂上好看的顏色,使畫的臉譜有個種顏色,像戲劇里的一樣漂亮,比一比誰涂的臉譜最好看,最干凈。哪一個桌子最整潔,桌面上沒有顏色的,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完成作品。
五、講評小結,結束活動
美化我們的'教室。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的設計中,我考慮到了不同層次的幼兒,但在活動過程中還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較弱的幼兒。同時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也稍顯急促,沒有給幼兒充分表達表現(xiàn)的時間,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更好地把握每個環(huán)節(jié)。
美術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染紙就是將吸水紙用折疊、絞夾、孔卷、搓、捏皺等方法進行加工,并通過點、漬、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紋樣的一種表示方法。它工具簡單,制作方便,色彩鮮艷,紋樣千變萬化,可以長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慨 要:
1、認識染紙的特點;
2、紙的折法;
3、染法;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同學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同學創(chuàng)設表示美、追求美、發(fā)明美的條件。
2.了解染紙?zhí)攸c,初步掌握點染方法。
3.學會不同的折疊方法,掌握單色和多色染制方法,發(fā)展想象力和發(fā)明力。
作業(yè)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點染時膽子要大,心要細,每染完一張,要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時改進。
3.折紙、剪紙可以自身設計花樣。
教學重點:不同的折疊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學難點:多色染制與空白處置。
教學準備:扎染的連衣裙、圍巾、生宣紙、彩色墨水、各種染紙作品、樂曲《春江花月夜》。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秩序,布置好學習用具。
二、引題激情3分鐘)
(上課時教師身穿黃色扎染的衣服)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穿了什么樣的衣服,(讓同學觀看裙子上的圖案)這種圖案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來的,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圖案的這一局部用繩子扎起來放在顏色里一染就形成了這樣的圖案。
你們還熟悉哪些扎染產品?
生:衣服、圍巾等。(教師拿出扎染圍巾讓同學看)
師:扎染的運用很廣泛,除了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還有背包、領帶、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從身邊生活用品入手,引出新課,既接近兒童生活,又親切自然,激發(fā)了同學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師:扎染是我國的一種保守手工印染工藝。最初人們不小心將紙的一局部弄上了顏色,開始很煩惱,后來發(fā)現(xiàn)被染的`紙很好看,便開始了多種多樣的染紙方法的試驗,在試驗中,人們發(fā)明了扎染。
今天我們學習一種和扎染很相像的圖案表示--美麗的染紙。
三、講授新知:(10分鐘)
板書:美麗的染紙
師打開范作品讓大家看),這些染紙圖案紋樣復雜、色彩亮麗、圖案優(yōu)美,但制作起來非常簡單,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點,就很容易染出來。
老師出示幾十幅風格各異,色彩絢麗的染紙作品,給同學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和美的享受,極大地調動了兒童的學習興趣。
1.觀察認識:
教師:拿出一張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紙,打開來,讓同學觀察是什么形狀,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對折、三次折、對角折),出示折紙方法示意圖。
師:為了染出的圖形均勻,用一只大鐵夾夾緊,再用手擠,捏擠的作用是節(jié)省顏料,并能染得透。老師把三角形的每個角分別浸入顏色之中,這叫浸染法。用毛筆點上去,叫做點染法。在染過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紙吸去多余的顏色,叫沖染法。還有一種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顏色,叫濃破淡法。每張紙注意留出局部細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畫面就更好看。
(在演示中,突出折疊方法和幾種染制方法這一重點,在后面的練習中將突破"留白"這一難點)
2.嘗試理解:
師:請同學拿出一張紙,剛才老師是怎樣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對折,三次折、對角折。
師:對,F(xiàn)在我們折的這種米字格是染紙中最常見的一種折疊方式,另外還有田字格、輻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和揉紙法、卷云法等,大家還可以動腦筋想出其他的折法。(投影儀演示折紙的幾種方法)
在同學折紙的過程中,發(fā)揮其發(fā)明力,進一步伐動同學求異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
在學習染紙之前,教師帶領同學回憶其過程和染法,同時板書:折、夾、擠、染、展開。染法:沖染、浸染、濃破淡。
在同學折紙時,提醒同學注意夾子的角度、位置、面積的大小、色調的深淺和留出空白的地方。同時播放音樂《春江花月夜》。此曲典雅大方,有一種古典美,聽來給人一種協(xié)調和諧的感覺。
3.自我評價:(2分鐘)
師: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12幅。剛才同學們染的第一張作業(yè)很不錯,就像江南一帶的藍印花布一樣漂亮。我們應該在染的過程中膽大心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時改進。
4.想象發(fā)明8分鐘)
我們還可以在同一張作品中染上幾種顏色,使畫面更加絢麗多彩,在染過單色之后,再學習多色染法,這樣的過渡同學易于接受,難度也降低了。
同學在操作過程中人人都全身貫注、十分認真和努力,作業(yè)打開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開便非常興奮和激動。
5.深入研究:(5分鐘)
師:同學們,這樣美麗的染紙,到這兒是不是就結束了,它們還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先剪紙再染。
師:對,只要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發(fā)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就會制做出更加獨具特色的作品來。這些都是老師利用染紙作業(yè)加工的工藝品。
各種形式的時裝14幅,風景畫、蝴蝶畫、花瓶等裝飾畫若干幅。
通過對作品的欣賞,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使單一的染紙變得非常豐富。
四、小結(2分鐘)
1.總結本課內容要點。
2.老師為作業(yè)優(yōu)秀的同學發(fā)獎--獎品是用染紙作業(yè)制成的書簽。
板書: 美術的染紙
制作過程:折、夾、擠、染、展開。
染 法:浸染、點染、沖染、濃破淡。
美術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成人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興趣和仔細觀察的習慣。
3、印制不同手形,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二、活動準備:
教師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畫上娃娃、紙、蠟筆
三、活動過程:
。ㄒ唬┣榫硨耄
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ǘ┩嬉煌、變一變。
1、幼兒玩手指游戲:握一握,張一張,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會變成什么?
2、幼兒互動: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這個手形可以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孔雀)4、展示手形二:
這個手形添上幾筆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討論,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大樹)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不斷變化手形,大膽表現(xiàn)自己所要表現(xiàn)的畫面。
五、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邊相互欣賞與交流自己的手形畫。
活動反思
美術課一直是我們班小朋友最喜歡的活動。現(xiàn)在我們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手也越長越大,學會了許多的新本領;顒娱_始運用手指游戲,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作畫時,大家都能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只是由于第一次使用記號筆,很多小朋友畫畫時會將小手弄臟。因此,在今后的美術活動中,我還將繼續(xù)指導幼兒如何正確使用作畫工具,幫助幼兒養(yǎng)成干凈作畫的良好習慣。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2-20
【經典】美術教案08-04
美術教案(精選)08-07
(精選)美術教案08-08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經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經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