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目標預設:
1、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嘗試進行簡單仿編。
2、在說說、做做、編編中感受秋天落葉飄落的美。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事前觀察過落葉、撿過樹葉。
2、物質(zhì)準備:樹葉飄落的PPT,背景音樂,詩歌圖夾文。
活動過程:
一、樹葉怎么了
1、(出示樹葉飄落的PPT)師:看,這是什么呀?
幼:樹葉。
2、師:樹葉怎么了?
幼1:飄下來。
幼2:飛下來。
……
3、師:樹葉怎么會飛下來的呢?
幼1:秋天到了。
幼2:風婆婆吹了。
幼3:秋風吹了
……
4、師:你們能用動作來表現(xiàn)樹葉飛下來嗎?音樂伴奏,師旁白。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飛飛,就像一群蝴蝶,張開翅膀追追。
二、樹葉蝴蝶
1、師:樹葉們,剛才我們在飛下來的`時候像什么呀?
幼:蝴蝶。
2、師:我們樹葉在飛的時候還有一首好聽的詩歌呢,我們再來聽聽。
3、師:你們聽到了什么?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夾文。
4、師:我們一起來說說這首好聽的詩歌吧。
5、師:這首詩歌還沒有名字,來給它取個名字吧?你們覺得叫什么好呢?
幼1:小樹葉。
幼2:樹葉和蝴蝶。
幼3:秋天。
……
5、師:你們起的名字都很不錯。這首詩歌里面有樹葉又有蝴蝶,叫樹葉蝴蝶怎么樣?(出示詩歌名字)
6、師:現(xiàn)在我們看著圖片一起再來說一說。
7、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就像詩歌一樣好聽?矗淙~寶寶都跑下來和你們做朋友了。(請幼兒拿出自己小椅子底下的兩片樹葉。)
8、師:快和樹葉寶寶打聲招呼。哎,樹葉寶寶說啊,他們想和小朋友們一起邊念兒歌邊跳舞呢。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好不好?我看看誰和樹葉寶寶跳得最漂亮,等下請他上來表演。
9、師:我發(fā)現(xiàn)有片樹葉跳得特別好,請他來表演給我們看吧。(請個別幼兒表演。)
10、師:我們也來學一學。(將幼兒好的動作挑出來,并美化,學學做做。)
三、樹葉還像什么
1、師:樹葉飛下來除了像蝴蝶,還像什么?
幼1:小鳥。
幼2:蜜蜂。
……
2、師:你們的答案好多呀,這樣吧,自己先想一想,樹葉像什么?在干什么?然后和你邊上的朋友來說說。
3、幼兒想想說說,教師指導。根據(jù)幼兒想象,填入:“就像一群xx”幫助幼兒連成一首新的詩歌。
4、師:誰愿意把你的想法來告訴大家?(請個別)
5、師:我們一起來說說吧。(嘗試一起朗讀,邊朗誦邊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進行表演。)
小班教案 篇2
《新綱要》指出,應培養(yǎng)幼兒"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春天氣溫反差大,是幼兒感冒易發(fā)的季節(jié),一旦感冒,咳嗽、打噴嚏現(xiàn)象則隨之而來經(jīng)?梢姟T谟變喝粘I钪校瑸榱吮苊饨徊娓腥,雖然我們?yōu)橛變簻蕚浜昧思埥,但如何適時、恰當?shù)厥褂眉埥,說起來簡單,要真正落實在小班幼兒的行動上,并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活動《打噴嚏》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它借助幼兒喜愛的小動物入手,生動而形象地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小朋友感冒后,打噴嚏的不正確做法,從而引導幼兒進行生活遷移,在來不及拿紙巾的情況下,會低頭、轉(zhuǎn)頭或用手來掩住口鼻等等打噴嚏的衛(wèi)生做法,幫助幼兒掌握文明、衛(wèi)生的做法,對幼兒習慣的形成和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huán)節(jié)作為整個活動的開始,對幼兒來講,它是參與整個活動過程的認知系統(tǒng)和情感系統(tǒng)的初始啟動。所以,我注意設計簡潔、形象、準確的導入方式:師以自己感冒了,邊說邊用正確的方法打噴嚏,提問:感冒了會怎么樣?幼兒馬上邊打噴嚏邊說:"感冒了會打噴嚏"。"打噴嚏的時候鼻子里嘴巴里有什么噴出來?""口水,鼻涕"。
小結(jié):對呀,打噴嚏的時候鼻涕、唾沫到處亂飛,細菌也跟著鼻涕和唾沫飛出來了,別人也會傳染上感冒,很不衛(wèi)生 。讓幼兒了解正確的打噴嚏的方法。在看看說說中學習兒歌前三段中,讓幼兒判斷小動物們打噴嚏的方法是否真確。出示第一張圖時,我按兒歌的句式提問:誰在打噴嚏? 怎么打噴嚏的?嚇跑了誰?將口頭表達提升,轉(zhuǎn)化為兒歌中的`書面語言,學習固定的句式,結(jié)構,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在接下來第二、三張圖片后提問后幼兒就能按兒歌的句式回答。其中在每段設置疑問:黃狗、河馬、大象打噴嚏的時候,為什么其他小動物都嚇跑了?這樣做好不好?疑問能抓住關鍵的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噴嚏中帶有細菌,會到處傳播。接著讓幼兒教小動物們正確打噴嚏的方法,將活動推向高潮,讓幼兒輕松地掌握了打噴嚏衛(wèi)生的做法。也讓幼兒體驗做小老師的喜悅之情。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噴嚏會傳播病菌,傳染疾病。
2、學會咳嗽、打噴嚏時的一些衛(wèi)生文明的做法。
3、進一步養(yǎng)成每天帶手帕、紙巾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咳嗽、打噴嚏》;
2、幼兒人手一份紙手帕。
活動流程:激發(fā)興趣――觀察講述――實踐操作――強化鞏固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天氣漸漸變冷了,很多小動物都感冒了。
1、提問:得了感冒哪兒會不舒服呢?
2、幼兒做打噴嚏動作。(自我點評:開門見山,引出主題。)
二、觀察講述,了解打噴嚏時出現(xiàn)的不禮貌、不衛(wèi)生的行為及原因。
1、演示課件:看看小動物是怎樣打噴嚏的。
2、提問:
(1)剛才,你看到誰在打噴嚏呀?
(2)黃狗是怎么打噴嚏的?嚇跑了誰?
(3)大象是怎么打噴嚏的?嚇跑了誰?
(4)河馬是怎么打噴嚏的?嚇跑了誰?
(5)它們打噴嚏的時候,其它小動物是怎么做的啊?
小結(jié):哇!它們的噴嚏可真厲害,小動物們都嚇跑了。
3、幼兒討論:為什么動物們都怕它們的噴嚏呢?
4、教師小結(jié):它們真不講衛(wèi)生,打噴嚏的時候鼻涕、唾沫到處亂飛,細菌也跟著鼻涕和唾沫飛出來了,其它小動物也會傳染上感冒的。(自我點評: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引導幼兒不學黃狗、大象和河馬打噴嚏的錯誤做法,了解噴嚏中帶有細菌,會到處傳播。
三、實踐操作,學會正確的咳嗽、打噴嚏的衛(wèi)生做法。
1、提問:如果小朋友感冒了,打噴嚏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1)個別幼兒回答;
(2)演示課件:一位幼兒正確的做法。
(3)提問:這位小姐姐打噴嚏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呀?
(4)教師示范講解,幼兒練習2─3遍。
2、教師小結(jié)。(自我點評:結(jié)合順口溜的內(nèi)容,幼兒學一學《咳嗽、打噴嚏衛(wèi)生》的做法,在看看、念念、學學、做做中,幼兒輕松地掌握了禮貌、文明、衛(wèi)生的做法。接著老師進行拓展教育,教育幼兒不但要在咳嗽、打噴嚏時,不能面對別人,應低頭或轉(zhuǎn)頭用手帕或紙巾或手來掩住口鼻;而且若有鼻涕和唾沫濺在別人身上,應及時向別人道歉或拿出手帕、紙巾拭去;咳嗽有痰不能隨地亂吐,堅持天天帶手帕等等。如此教育可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幼兒易于接受。)
四、強化練習,鞏固幼兒掌握咳嗽、打噴嚏時的正確做法。
小動物們還沒學會這個本領了,我們一起去教教它們,讓我們再來練一練吧!(自我點評:體驗做小老師的喜悅之情。)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經(jīng)常提醒或暗示想咳嗽、打噴嚏的幼兒,要按文明衛(wèi)生和做法來做。幼兒之間也逐步形成能相互提醒和督促。
反思:
這個活動是幼兒現(xiàn)實生活地再現(xiàn)。利用了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是個很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而且兒歌中小動物是幼兒所喜歡的,因此幼兒比較感興趣。通過活動不僅知道打噴嚏的時候鼻涕、唾沫到處亂飛,細菌也跟著鼻涕和唾沫飛出來了,會傳染給別人很不衛(wèi)生,還讓幼兒學會了兒歌,。幼兒也都知道了正確的打噴嚏的方法,預設目標基本達成。當然,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隨時隨地的提醒,以督促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制作活動中感受眼睛嘴巴擺放的不同形態(tài)所形成的不同表情。
2、嘗試用油泥在紙盤上粘貼 ,制作有表情的紙盤娃娃。
3、體驗制作紙盤娃娃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表情娃娃
2、紙盤、油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感受嘴巴、眼睛的不同形態(tài)與表情的關系
1、首先出示兩個大的水果娃娃
提問;咱們水果屋呀,來了兩個新朋友,你們看他是誰呀?你們喜歡他們嗎?
2、教師:這兩個娃娃是什么樣子的?
3、請幼兒說說;笑起來時他的眼睛是什么洋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學個笑的樣子給身邊的小朋友看看?奁饋頃r眼睛是什么樣子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學個笑的樣子給身邊的小朋友看看。
4、提問:除了哭和笑以外還有什么表情?
孩子們可以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說出哭和笑以外的其他表情,老師可以用油泥隨時調(diào)整新的表情。
二、用油泥制做水果娃娃。
1、提問:小朋友,水果娃娃的眼睛、嘴巴是用什么做的?
。ü膭钣變赫f出是用油泥搓成長條作成的)
2、當水果娃娃笑的時候,他的`眼睛嘴巴應該怎么做?并請個別幼兒來嘗試。
3、當水果娃娃哭的時候,他的眼睛嘴巴應該怎么做?并請個別幼兒來嘗試。
三、孩子們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展示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水果是娃娃是什么表情?眼睛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你還在紙盤上用油泥做了什么?你喜歡哪中表情的娃娃?為什么?
。ü膭畲竽懕硎觯w驗自己和同伴交流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掌握兒歌。
2、愿意在于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3、能以肢體語言展現(xiàn)出各種動物的代表動作。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理解兒歌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以尋找動物朋友的形式,引出各種小動物。
師:哇,這里有這么多動物好朋友,我們一起跟他們大聲招呼吧!(動物朋友你們好)
師:這里有這么多小動物,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5只)
基本部分:
二.引導幼兒觀察掛圖并學習簡單的合成句。
1.出示第一幅圖卡
(指向小山羊)問:這是誰呀?小山羊來了,它要去干嘛呢?(引導幼兒觀察小山羊手上拿的東西:小樹苗和鐵鍬,并告訴幼兒小山羊這是去種樹呢。
并引導幼兒做一做種樹的動作。)那小山羊去種樹的路上會遇到誰呢?(指向小白兔)幼兒回答后,教師再概括
并示范用合成句的形式表述:小山羊,去種樹,路上遇見小白兔。
2.依次類推。(引導幼兒自主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
3、第五幅圖,通過講述讓幼兒重點學習“領隊”這個詞,并用動作。讓幼兒理解掌握,并學說“排好隊,向前走,大伙兒都是好朋友”。
三.以接龍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師:我們說出了那么多的句子,寶寶們你們知道嗎?動物朋友把這些句子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吧!(播放cd視頻)
2、師:兒歌這么好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3.引導幼兒一起學念兒歌,并一起用動作表演
4.接龍游戲。
師:我做小動物們,你們大聲說我碰到了誰。
師:小山羊,去種樹
幼:路上碰到小白兔。
5.你們來做小動物,我來說碰到了誰。
幼:小山羊,去種樹
師:路上碰到小白兔。
6、分發(fā)頭飾,師幼一起進行情景表演
7、教師小結(jié)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動物好朋友”,是讓幼兒在游戲中正確發(fā)言,并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不搶話,不插嘴,學說簡單而完整的合成句。
為了更加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把兒歌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并借助于課件,孩子們津津有味的看著,不時地用語言與我互動著。
在這之后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依照活動前的設計,進行的很順利,但在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兒歌時,卻發(fā)生了這樣的一件事,當我們大家一起說“小山羊”時,我立即問大家:小山羊用什么動作來表演?接連叫了幾個幼兒,動作都不是很理想,陳聰平日想法很多,問問他吧,陳聰站起來說:“用自己喜歡的動作!睂τ谝痪溥@樣有想法的話,我卻忽略了,輕輕地對她說:“奧.”所以在這之后,創(chuàng)編動作中,基本都是我來創(chuàng)編,孩子們機械的模仿。
我們經(jīng)常會提到的一句話就是:提高幼兒的索質(zhì),張揚幼兒的個性,放飛孩子的思維。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中,能夠根據(jù)樂曲的不同節(jié)奏,進行相應的動作表現(xiàn)和游戲。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動作,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3、能夠積極的參加游戲活動,體驗藝術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欣賞教師改編的故事“巨人的花園”。
2、簡單的場景布置:柵欄(小椅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圍坐在教師身邊,教師以語言創(chuàng)造情境,將幼兒引入故事“巨人的花園”。
1、我們是一群愛聽音樂的小精靈,一聽到音樂我們就會快樂的跳舞。
2、音樂起,幼兒自由表演動作,教師邊觀察了解幼兒的舞蹈能力,邊跟隨音樂的變化做不同的動作,給幼兒以暗示。
二、幼兒跟隨教師向巨人的花園出發(fā),途中,教師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模仿教師做動作的愿望與興趣,使幼兒在動作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樂的不同。
1、今天,我們一起到巨人的花園里去玩吧,那里有最美的音樂和最美麗的花。路很遠,還會經(jīng)過一些有趣的地方,你們可要跟上,千萬別迷路了。(間接提出要求:要跟在教師身邊。并為后面有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作好鋪墊)
2、情境一:爬山。緩慢的音樂――上山。歡快的音樂――下山。
情境二:過小河。緩慢的音樂――趟水。歡快的音樂――將水甩干。
三、進入巨人的花園,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游戲。
1、聽音樂,辨別不同的音樂:歡快――精靈的游戲。緩慢――巨人出現(xiàn)。
2、交待游戲規(guī)則:我們進入花園后,如果聽到巨人的聲音,就要立刻躲到花叢中,變成花園里一朵小花,這樣它就不會發(fā)現(xiàn)我們了。游戲開展兩遍后結(jié)束。
3、游戲若干遍后結(jié)束。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和動畫相結(jié)合的效果,激發(fā)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
2、幫助幼兒理解詩詞主要情節(jié)、角色形象,感知滑稽評比之情。
3、理解詞:細,爭吵,單調(diào),迷迷糊糊。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無聲播放一段動畫)猜猜,這是誰的'家?你怎么知道是老鼠的家?誰知道老鼠還有一個名字叫什么?
2、你喜歡耗子嗎?為什么?
二、完整播放第一段欣賞、理解(原因)
1、欣賞第一段
2、提問:耗子媽媽怎么哄小耗子睡覺的呢?
三、欣賞,感知童話詩,初步理解角色的形象和主要情節(jié)。
1、播放第二段動畫
2、提問:耗子媽媽請了哪些動物媽媽來哄寶寶睡覺?它們怎么哄的?結(jié)果怎樣?再仔細看一看,聽一聽。
四、再次播放動畫,理解情節(jié)發(fā)展順序。
1、提問:
、傩『淖拥侥膬喝チ耍磕阍趺粗?你是怎么知道耗子是被貓吃了?
、谛『淖訛槭裁匆膊灰獘寢尯逅X呢?(解釋什么樣的聲音叫“細”?為什么鴨子聲音象“爭 吵”?)
五、討論分析
1、你聽了童話覺得它是怎么樣的耗子?它哪里笨?
2、耗子媽媽明明知道貓要吃耗子,為什么要請貓來哄寶寶呢?(耗子媽媽太愛自己的孩子,一心要讓孩子睡好,就什么都依著,結(jié)果反而害了自己的寶寶,而小耗子不要這個不要那個,偏偏要大貓哄,所以大家都說這是只笨耗子,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笨耗子的故事》)
六、假設性思考
1、如果你是耗子的媽媽,你會怎么哄寶寶睡覺?
2、如果你是聰明的小耗子,你會怎么做呢?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大膽猜測故事內(nèi)容,學說邀請小動物的話。
2、樂于參加閱讀活動,知道拉便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活動準備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一一個故事吧,故事里面有個小朋友叫多多,今天多多要找個動物朋友來玩游戲,它會找誰呢?
二、閱讀故事前半部分
1、狗
師:這是誰的家?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多多想和小狗玩,應該怎樣對小狗說呢?
師:那多多是怎么說的呢?(錄音)你聽見了嗎,多多是怎么說的?
師:多多這么有禮貌的邀請小狗,小狗有沒有和他去玩呢?(錄音)
師:小狗是怎么回答的?看來小狗有事不能和多多玩了。
2、兔子
師:多多繼續(xù)去找朋友玩,看看他來到了什么地方?誰會住在花叢里呢?
師:我們一起來做做小兔。
師:多多想和這只小兔玩游戲,于是,他就對著這只小兔子說:(錄音)
師:他是怎么說的.?你們能像多多一樣用一個請字,來邀請小兔嗎?現(xiàn)在你們是多多,小兔在這里,你們來邀請他吧。
師:小兔子答應去玩了嗎?小兔說,我現(xiàn)在有點忙,也沒有答應,他好像也有事要忙。
3、牛
師:多多來到了農(nóng)場里。瞧!多多在干什么呢?他拉的是誰的尾巴?我們聽聽這個小動物的聲音吧?(放小牛的叫聲)
師:是誰呀?
師:多多肯定想和小牛做游戲,你猜到多多會對小牛說什么了嗎?一起說出來
師:剛才小狗小兔都沒有答應,這回小牛會答應去玩嗎?
師:我們來聽聽看小牛怎么說?多多和小牛的話可真有意思,我們來做一做多多和小牛吧。
4、
師:想想,多多找了幾個朋友一起玩?
師:多多找了半天也沒有找一個愿意和他玩的朋友,你覺得他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你有什么辦法讓他快樂起來嗎?
三、閱讀故事后半部分
1、師:聽了你們的話,多多笑了,可是他心里還是有點奇怪:為什么小動物都不來玩游戲,他們都說:有點兒忙。他們在忙什么?
2、出示小狗家、花園、農(nóng)場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聲音?我們走過去看看,地上是什么東西?
。含F(xiàn)在你知道了嗎?剛才小動物們說:我現(xiàn)在有點忙,意思是,小動物朋友們都在忙著干什么呀?拉便便呢!所以不能和多多玩,其實他們還是很喜歡多多的
3、大家玩游戲
師:現(xiàn)在,大便拉好了,大家和多多一起快樂玩在一起。突然多多停下來不玩了,他轉(zhuǎn)身朝自己家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說:“不好意思,我現(xiàn)在有點兒忙。
師:奇怪?多多忙著跑到家里去干什么呢?
四、完整欣賞
師:你們玩游戲的時候,有遇到想拉便便的時候?能不能多玩一會兒再去便便呢?為什么?憋著便便,肚子會不舒服,有時還會弄臟褲子,
:便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了便意就應該馬上去拉掉它!今天多多找到了朋友,玩得真開心,現(xiàn)在我們回教室也去邀請幾個朋友做游戲吧!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精選)小班教案08-05
[精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精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