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2-14 08:47:43 教案

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知歌曲歡快活潑的特點,唱準附點音符。

  2.學習去點子默唱,并嘗試用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jié)奏地表示默唱部分的節(jié)奏型。

  3.體驗用多種方式演唱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的演唱能力,游戲時提高自控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指棒一根,油性蠟筆一支,干抹布一塊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名字叫小花,喜歡搖尾巴,夜晚睡門口,小偷最怕他”(出示小狗圖片)師:你還記得謎面里小狗的名字是什么?(小花)我們一起來和小花打個招呼!

  幼:你好,小花師:小花會是誰家的小狗呢?(老爺爺)教師模仿老爺爺咳嗽聲音師:小花原來是張家爺爺?shù)男」。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叫做《張家爺爺(shù)男」贰?/p>

  學習新歌,嘗試用多種方式進行演唱

  1.教師有表情地范唱提問:剛才老師演唱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張家爺爺?shù)男」贰?請1—2名幼兒說)你聽到了什么?

  2.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初步學唱

  (1)幼兒回憶歌詞,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小朋友看這張圖譜,你覺得哪里最特別?

  教師解說點卡圖示:這里有三行點,表示三句話,每一句話有五個點,每個點表示一個字

  (2)引導幼兒朗誦歌詞師:看著圖譜我們一起把歌詞有節(jié)奏的說一說。

  (3)初步學唱(2遍)師:試著把它唱一唱吧!會唱的小朋友請你用好聽的聲音來演唱!

  3.學習用輪唱和齊唱、疊加和齊唱的的方式進行演唱

  (1)教師與幼兒一起分析圖示,討論演唱方法。

  師:這里有三行點,正好我們也有三組,可以怎么唱?(每一組唱一句)第一句和第三句大家一起唱。

  看指揮學習用輪唱和齊唱

  (2)師:在打擊樂《雜技表演》活動中,我們學了一種新的演奏本領,你還記得嗎?(疊加)疊加是什么意思?(一組一組加進來)看指揮學習疊加唱和齊唱提醒幼兒:小眼睛看仔細了才能唱得更好聽!

  學習默唱,體驗歌唱的快樂

  1.教師分別劃去每句歌詞的后三個字、后一個字、后四個字進行默唱,鼓勵幼兒在默唱時嘗試用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jié)奏的表示(拍頭、拍肩、拍腿等)師:今天我們要挑戰(zhàn)一個新的.歌唱本領,有沒有信心!

  (1)教師先劃去每句歌詞的后三個字師:我劃去了幾個點?是哪三個字?應該唱哪兩個字?待會兒我們把劃去的字唱在心里,用不同的身體動作來表示幼兒學唱中間三句后完整演唱

  (2)劃去每句歌詞的前兩個字,學習默唱師:剛才我們把劃去的字唱在心里,這種唱法稱為默唱。

  (3)劃去每句歌詞的后一個字,學習默唱,在默唱時用拍手動作表示。

  2.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去點子的方法,在默唱時做木頭人(請2—3名幼兒上來去點子)

  玩游戲,對默唱游戲進行復習鞏固

  1.教師交代游戲要求師:待會兒我們站起來玩游戲,邊唱邊走,當默唱時馬上做一個木頭人的動作。

  2.幼兒起立玩游戲

  結(jié)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挑戰(zhàn)了新的歌唱的本領,就是去點子玩默唱游戲,課后小朋友可以試著再唱一唱,讓你的歌唱本領越來越強好嗎?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負重并快速的手腳著地向前爬的動作。

  2.知道大家團結(jié)合作才能取得勝利。

  活動準備

  舊紙盒做的大型積木若干、縫有粘扣的'松緊帶4根。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老師帶幼兒進行手腕、腳踝等肢體準備動作。

  2.引導幼兒練習爬的動作。

  3.游戲:蝸牛搬家。

  (1)布置場地:起點和終點相隔5-6米,將積木放在起點,數(shù)量與各隊幼兒人數(shù)相等,松緊的一根。

  (2)講解游戲: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位幼兒都來當“蝸!,“蝸!卑峒倚枰變荷肀撤e木爬到目的地,放下積木,再跑回來,幫下一只“蝸!睂⒎e木綁好,再爬向目的地。等最后一直“蝸牛”爬到終點后,大家一起用積木搭建一座漂亮的新房作為“蝸!钡男录。哪一隊先完成,哪一隊即獲勝。

  (3)強調(diào)游戲規(guī)則:積木掉了,同伴可以協(xié)助綁好再爬,不可以用手臂抱。

  4.放松活動:教師帶幼兒著重進行腿部和手臂的放松活動。

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讓幼兒知道故事名稱,內(nèi)容,初步學會講述故事情節(jié)。

  2、進一步讓幼兒了解噪音對自然的危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八個小喇叭、禁止噪音宣傳卡

  教學過程:

  一、欣賞錄音故事

  1、師:動物城里開了幾家百貨商店,小朋友要不要去逛逛?

  2、聽錄音故事。

  3、幼兒談聽故事后的感受。

  二、再次欣賞故事(以多媒體課件輔助)

  提問

  1、跳跳虎裝了幾個音箱?廣告詞是什么?

  2、裝了幾個音箱,廣告詞是什么?

  3、跳跳虎又裝了幾個音箱?現(xiàn)在街上一共有幾個音箱?

  4、老師讓小朋友用八個小喇叭模擬一下現(xiàn)場,感覺怎樣?

  5、再來看看兩只小兔開的百貨商店,感覺怎樣?

  三、聽完故事,你們愿意去誰的`商店購物,為什么?

  四、讓我們做個小小宣傳員,禁止噪音。(每位幼兒發(fā)一枚禁止噪音宣傳卡)

  課后評析:

  本節(jié)課是根據(jù)大班主題活動“老房子,新建筑”的開展,而穿插在內(nèi)的一節(jié)語言活動課,教師為了讓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有深刻印象,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使幼兒通過形象生動的電腦畫面,沉浸在主題中。為了讓孩子對噪音有一個確切的了解,在講述過程中,教師帶來了八只小喇叭,模擬動物城中跳跳虎和小獅王開的百貨商店的大音箱的嘈雜聲,使幼兒真正體會到噪音對社會的危害,從而也都樂意去做一名小小宣傳員,禁止幼兒園出現(xiàn)噪音。

大班教案 篇4

  主題的由來:

  最好的課程應該是與真實生活相接近,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報紙與人們密切聯(lián)系著,幼兒隨手可見,是一個極好的教材。可能有人會覺得孩子會看得懂報紙嗎?有必要在孩子還不怎么識字的時候讓他接觸報紙嗎?其實孩子是不是看得懂報紙并不重要,可是孩子在接觸報紙的`時候交往能力、推理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習慣等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都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中得到了發(fā)展,這才是開展該活動的最終目的。

  活動目標:

  1、了解報紙的制作、特性、用途和可回收性。

  2、激發(fā)孩子的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若干、報紙制作過程錄像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報紙,導入課題。

 。1)人們?yōu)槭裁匆唸蠹垼?/p>

  (2)報紙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

  (3)報紙有哪些特性?

  2、幼兒動手、動腦,分組小實驗。

  第一組做報紙吸水實驗。

  第二組做報紙的可燃性實驗。

  3、幼兒相互討論,分享報紙的其它特性。

  報紙可以折、剪、粘貼,報紙可以回收利用。

  4、幼兒觀看報紙相關的編輯、印刷、投遞的錄像資料。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用搓條法和盤粘法有創(chuàng)意的制作小蝸牛。

  2.制作時態(tài)度認真、做工精細、有自己的特色,并獲得成功的喜悅。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

  會用搓條法和盤粘法制作小蝸牛。

  教學難點:

  制作時態(tài)度認真、做工精細、有自己的特色,并獲得成功的喜悅。

  準備材料:

  陶泥、泥工刀、牙簽、樹葉、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條謎語看誰最先猜出來?

  (說它是頭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屋子走。)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泥條盤筑“小蝸!。

  (二)觀察討論

  1.展示作品,你們認真觀察一下,蝸牛的身體包括哪幾部分呢?

  幼兒回答:殼、身體、觸角、眼睛。

  2.每個組桌面上的盒子里都有一只小蝸牛,快拿出來仔細看看,想想這些蝸牛的殼、身體、觸角、眼睛分別是怎么做的?又是如何組裝在一起的?想好后在組內(nèi)討論并試做一下。

  殼:搓好泥條,把泥條盤卷起來,粘接牢。

  身體:與蝸牛殼相等粗細的泥條,粘接在殼下。

  觸角:做兩根等長的細一些的泥條,泥條的一頭盤卷一圈半至兩圈成觸角狀,分別粘在頭的兩側(cè)。

  眼睛:揉成相等大的泥球,粘在剛才粘觸角的位置。

  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盤粘法,這就是盤粘法。

  想好后與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交流并試做。

  學生觀察、討論、制做,教師組織。

  (三)自由創(chuàng)造

  1.剛才小朋友們自己研究了小蝸牛的制做方法,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小蝸牛,你們想不想看看?

  2.看到這么多的小蝸牛,它們的'形狀不同、姿態(tài)各異,那么我們能不能也制做出有自己創(chuàng)意的小蝸牛呢?

  3.提出制作要求:

  (1)邊聽音樂邊制作,音樂結(jié)束后,面向老師坐好。

  (2)正確使用搓條法和盤粘法進行小蝸牛的制作。搓條均勻、盤粘牢固。

  (3)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

  (四)激勵評價

  1.同學們的小蝸牛也已經(jīng)做好了,各小組的同學互相看看你們的小蝸牛,把你們組做工精細又有創(chuàng)意的小蝸牛介紹給大家。

  2.看到你們經(jīng)過主動學習、自主探究,制作出這么棒的小蝸牛,老師真為你們高興。這些小蝸牛多么可愛呀!生活中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人類的朋友,我們不要傷害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