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設(shè)計思路:
螃蟹是我們崇明的特產(chǎn),現(xiàn)值秋季,菊香蟹肥,正是吃螃蟹的時節(jié),孩子們會經(jīng)常接觸得到。加上螃蟹奇異的外形,獨特的行走姿勢,鮮美可口的味道,孩子們很喜歡。
我們班上的孩子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愿意嘗試探索。根據(jù)本班幼兒的特點,抓住時節(jié),抓住孩子的'特點,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在猜猜,看看,摸摸,玩玩,模仿中認識螃蟹的主要特征,并準備了多種材料,讓孩子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螃蟹的基本形狀。
活動目的: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基本習性,知道螃蟹是崇明的特產(chǎn)。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探索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螃蟹若干,煮熟的螃蟹若干,稻草,蘆葦花,筷子
活動過程:
一、螃蟹粉墨登場
1、在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中,老師:小朋友們,在美麗的秋天里我們和許多可愛的小東西交上了朋友,你們還記得他們是誰嗎?(回顧已有經(jīng)驗)
2、誰來了
聽聽猜猜盆子里是什么?
你們在哪里看到過螃蟹?
二、看看螃蟹長得什么樣?
1、通過看看,數(shù)數(shù),說說等探索活動感知螃蟹的基本特征,在過程中鼓勵膽小的幼兒大膽和螃蟹“交朋友”。(重點眼睛,雌雄特征,大螯的作用,有幾只腳)
2、聽聽,它會發(fā)出什么聲音?讓幼兒自由模仿。
3、講講螃蟹生活在哪里?
三、和螃蟹作游戲
1、用稻草、蘆葦花,筷子等碰碰它,看看它會有什么反應(yīng)。
2、(往大盆里倒點水)螃蟹在水中是怎樣的?
→在看看玩玩的過程中把觀察結(jié)果編成兒歌。
四、螃蟹橫著走
模仿螃蟹獨特的行走姿勢,在音樂聲中表現(xiàn)螃蟹獨特的動態(tài)特征。
附兒歌:
我是一只,大螃蟹呀,
兩只大鉗,八條腿呀,
眼一瞇呀,腳一伸呀,
爬呀爬呀,爬回家呀。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及轉(zhuǎn)換關(guān)系。
2、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有興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地球儀、手電筒各一個。
2、白色和黑色卡紙制成的“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人手一個。
3、 32K大小的黑卡紙每人一張、筆。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 念詩歌《我喜歡長長的夜》。
。1)教師引導語:前幾天諸老師和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叫什么呢?你們覺得這首詩歌聽起來怎么樣?
。2)幼兒用溫馨好聽的聲音來把詩歌念一遍。
二、黑夜的秘密。
。1)長長的夜晚那么美好,你們知道夜晚是怎么來的嗎?
(2) 教師將打亮的電筒固定在離地球儀有一定距離的一側(cè),在地球儀的中國地域上貼一紅五星,我們來看一個實驗,地球儀代表我們生活的地球,手電筒的光代表太陽光。當中國地域?qū)χ庠磿r,輕幼兒說說中國是白天還是黑夜?
。3)教師操縱地球儀自傳,當中國地域背離光源時,再請幼兒判斷中國是白天還是黑夜。
。4)教師繼續(xù)轉(zhuǎn)動地球儀,讓幼兒觀察并判斷白天、黑夜的轉(zhuǎn)換情況。
三、白天和黑夜的對話。
。1)白天和黑夜就是這樣,白天來了黑夜就走了,黑夜來了,白天就走了,所以它們永遠都碰不到一起。這天,“白天先生”想打個電話給“黑夜小姐”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2)教師以“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的口吻互相說。
(白天先生: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黑夜,你能告訴我你們那里是怎么樣的嗎?黑夜小姐:是啊是啊,我也從來沒有到過你們那里,也請你告訴我你們那里是怎樣的好嗎?)
。3)請小朋友幫助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回答他們那里是什么樣子的。
。4) 請小朋友互相扮演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然后互相提問
和回答關(guān)于白天和黑夜的事?山粨Q角色扮演玩。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感受散文抒情的語言和獨特的文體。
2、理解散文詩中樹在不同季節(jié)變化及給房子帶來的變化。
3、引導幼兒在散文詩中學習,感悟生活。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教師:小兔造了一間新房子(出示房子圖片),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是怎樣打扮自己的.房子的。啟發(fā)想象:小兔將拌有泥漿的種子刷在新房子上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ǘ⑹煜そY(jié)構(gòu),理解內(nèi)容,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1、教師朗誦:“春天,種子發(fā)芽了,綠油油的,房子藏在綠葉中,狐貍看不見”。
師:你聽到了什么?
幼:春天/狐貍看不見/種子發(fā)芽了/綠油油的
2、教師第二遍朗誦,請幼兒找出剛才沒有聽出來的句子,并重點理解“房子藏在綠葉中”。
師:老師再朗誦一遍,這次要請小朋友仔細聽,找出剛才你們沒有聽出來的句子。
。ㄗ層變簬е鴨栴}去傾聽,他們聽得非常專注,而且很快就找出“房子藏在綠葉中”這句剛才沒找到的詩句。)
師:“房子藏在綠葉中”,是什么意思呢?
幼:很多綠葉把房子遮住了。
幼:房子躲在綠葉中,看不見了。
3、教師朗誦第三遍。
4、集體有感情地朗誦2-3遍,
5、豐富詞匯:綠油油
師:你覺得這段詩歌中,哪個地方最好聽?
幼:“狐貍看不見”。
師:這樣兔子就安全了。
幼:“綠油油”。
師:我也覺得這個詞很好聽,我們一起來說說。
6、欣賞理解第三段
師:到了夏天,房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圻@一提問承上啟下,引出散文詩的第三段,同時又能激起幼兒的思考。]
教師朗誦:“夏天,小樹開花了,紅艷艷的,房子藏在花叢中,灰狼看不見”。
7、集體有感情地朗誦2-3遍豐富詞匯都同上。
8、學習理解第四段
師:秋天,這房子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幼:葉子變黃了。
師:是的,有些葉子變黃了,還有呢?
幼:花兒結(jié)果了。
教師請幼兒仿編秋天的詩句。
幼:小樹真地結(jié)果了,好美。。ǹ吹浇處煶鍪镜腜PT,幼兒都歡呼)
教師朗誦:“秋天,小樹結(jié)果了,金燦燦的,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見。”
師:你聽出來了嗎用了什么好聽的詞?
幼:金燦燦的。
師:是呀,秋天,許多果子成熟了,金燦燦的。
9、啟發(fā):冬天,房子又會變成什么樣呢?請小朋友回去之后畫一畫,說一說。教師朗誦第五段,幼兒學習朗誦。
10、全文朗誦,提問:小兔喜歡這間變色的房子嗎?理解四季變化給房子帶來的顏色變化。
。ㄈ⑦M行故事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得很順利,教具起了很大的輔助作用。讓孩子了解句式結(jié)構(gòu),為后面的仿編做了很好的鋪墊。這節(jié)課,我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他們想說、敢說、樂意說喜歡說的這么一個氛圍,給他們提供互相交流的機會,開始時,直接提問"小兔子會怎么裝扮新房子呢?"讓孩子一開始就對小兔子的房子充滿好奇,集中注意力。整個活動孩子們課堂氣氛很活躍。特別是最后還進行了故事表演,充分地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不足之處是在豐富詞匯通過提問:什么東西也可以用"綠油油、紅艷艷、金燦燦"來說呢?孩子缺乏生活經(jīng)驗說不出來,只是反復(fù)枯燥地跟念。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喜愛小動物和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培養(yǎng)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2、初步了解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動物和季節(jié)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帶領(lǐng)幼兒搜集小動物過冬的圖片資料。
2、小動物過冬課件。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談話導入課題。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感覺怎樣?”(冬天,天氣寒冷)
“看一看,冬天人們是怎樣過冬的?”(穿棉衣、安裝取暖設(shè)備、常在室內(nèi)活動、加強鍛煉等)
2、引發(fā)課題“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談話導入:人們有這么多的好辦法過冬,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在這樣冷的天氣里是怎樣過冬的呢?
⑴幼兒根據(jù)日常觀察進行自由回答,教師不予評論。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動物過冬的辦法,那么究竟小動物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呢?教.案來自:老師有一些小動物過冬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朴變嚎磮D片:提問討論:
A:圖片上有哪些小動物;
B:這些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教師重點講解,小動物過冬的方法有幾種:冬眠過冬、換上厚厚的毛過冬、貯食過冬,冬眠過冬的有蛇、烏龜、青蛙、刺猬;換上了厚厚的毛過冬的有兔子、松鼠;貯食過冬的有螞蟻
C:“你還知道其它動物是怎樣過冬的?”(狗熊是冬眠過冬,大雁和候鳥是南飛過冬的等)
3、鞏固、豐富幼兒對動物過冬的認識
觀看動物過冬課件,提問:冬眠過冬的有哪些動物?
換上厚厚毛過冬的有哪些動物?
貯食過冬的有哪些動物?
4、了解動物與季節(jié)的'關(guān)系,知道動物有各種方法過冬,這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方式。
“動物們?yōu)槭裁磿懈髯圆煌倪^冬方法?”(保護自己生存,適應(yīng)季節(jié)的變化)
“假如這些動物不想法過冬,那將會怎樣?”(凍死、餓死)
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我們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為動物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其實動物也很聰明,為了能生活下去,不讓自己餓死、凍死,都有度過寒冬的方式,還豐富了詞匯。讓幼兒更懂得怎樣去愛護動物。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觀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學知識。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中動物的動作、表情等細節(jié),能大膽地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并表演。
2、通過自由閱讀、小組合作閱讀、結(jié)伴閱讀等多種閱讀方式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體驗用笑容交到更多朋友的愉快感。
重點難點重點:
仔細觀察畫面中動物的動作、表情等細節(jié),能大膽地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并表演。
難點:能夠用多種閱讀方式閱讀繪本,并能與同伴合作大膽展學。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本繪本《不要再笑了,裘裘》、繪本PPT、音頻(笑、大熊)、頭飾(狐貍、狼、貓)、思維導圖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頻導入,介紹封面。
1、師:聽,這是什么聲音?(笑聲)你喜歡笑嗎?
2、師:有這樣一個寶寶和你們一樣喜歡笑,可是它的媽媽看到它笑卻總是對它說:“不要再笑了!”來,我們來看看是哪位寶寶和媽媽!
3、出示封面PPT:它們是誰?寶寶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裘裘,裘裘在干什么?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聽,媽媽對裘裘說:“不要再笑了,裘裘!”(教師手指著封面題目)
4、師:媽媽怎么說的?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利用多種閱讀方式閱讀故事,大膽講述負鼠媽媽如何教裘裘學習逃生本領(lǐng)。
1、教師引導幼兒集體閱讀故事第1—2頁,理解“裝死”。
師:裘裘必須要學會的本領(lǐng)是什么?裝死是什么樣的?(請幼兒學一下)為什么媽媽要裘裘裝死?
小結(jié):媽媽想讓裘裘學本領(lǐng)來逃過敵人的傷害,看來媽媽真的很疼愛裘裘。
2、教師引導幼兒集體閱讀故事第3頁,理解故事內(nèi)容。
。ㄓ^看故事第3頁)師:媽媽做了什么?裘裘又是怎么做的?
3、幼兒自由閱讀第4—6頁,理解故事內(nèi)容。
師:媽媽后面又分別做了什么?裘裘又是怎么做的?
。1)請小朋友們閱讀第4頁—第6頁,安靜地閱讀。
。2)幼兒自由閱讀后回答。
4、播放熊的聲音的.音頻,集體閱讀故事第7—8頁。
提問:裘裘遇到了真的大熊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
5、小組合作閱讀故事9—13頁,完成思維導圖并講述故事的發(fā)展。
提問:熊分別對裘裘做了什么動作?裘裘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
師:請小朋友們安靜地翻開書本,閱讀第9頁—13頁,閱讀完后請合作完成思維導圖操作卡片。
幼兒展學要求:分工合作,每5人為一組,一個小朋友來說故事內(nèi)容,兩個小朋友表演故事,再請一個小朋友來擺放及介紹操作卡,最后一個小朋友補充、總結(jié)。
小結(jié):原來呀,當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候,裘裘學會了裝死的本領(lǐng)。
提問:熊看到裘裘的表現(xiàn)后發(fā)生了什么?
6、幼兒兩人為一組結(jié)伴閱讀故事第14—18頁,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師:熊想找誰學什么本領(lǐng)?(幼兒結(jié)伴閱讀后討論)
小結(jié):笑容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小朋友們也要經(jīng)常笑哦!
三、情感遷移,體驗交朋友的愉悅感。
師:今天你學會了笑嗎?我們一起笑一笑吧!小朋友們的笑容真好看,現(xiàn)在我們帶著笑容一起去其他班交朋友吧!
活動反思
一、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本次活動是一個繪本閱讀活動,整個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的“看圖講故事”,而是采用自由閱讀、小組合作閱讀、結(jié)伴閱讀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繪本內(nèi)容,真正地把空間留給了幼兒,讓他們不斷地體驗和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幼兒也通過教師的引導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自主性,成為了活動的主人。
二、注重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述、動手操作以及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本次活動設(shè)計了思維導圖操作環(huán)節(jié),通過思維導圖的操作,不僅讓幼兒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有了完整的感知,同時促進了幼兒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發(fā)展。語言活動就是要讓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通過幼兒與同伴分工合作來展示小組成果,讓幼兒能夠在活動大膽地表達從而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三、活動中對幼兒有效性的評價還應(yīng)加強。
本次活動我忽略了對幼兒有效性的評價,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可以促進幼兒自控能力的發(fā)展,幼兒聽到教師給予正確的評價后可以更好地保持或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甚至可以給其余幼兒起到一個榜樣示范的作用。
繪本閱讀活動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時還可以使他們的情緒、思維以及社會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今后我將不斷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力爭將繪本閱讀活動與其他領(lǐng)域相結(jié)合,通過繪本的趣味性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學習在一定數(shù)量的物品基礎(chǔ)上再增加3個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數(shù)字相加的概念。
2、 嘗試根據(jù)圖意列加法算式,進行10以內(nèi)的加法練習。
活動準備:
蘋果圖片、磁性數(shù)字卡。 水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 觀察掛圖,分析、理解圖意,知道魔術(shù)師的本領(lǐng)是會使所有物品增加3個。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新朋友到我們班來,我這個朋友是一個神奇的魔術(shù)師。這個魔術(shù)師可厲害呢,所有的物品只要經(jīng)過他一變就會增加3個。3個蘋果一變就會再增加3個,兩塊積木一變就會增加幾個?(教師引導幼兒自己說出增加3個,以增進幼兒的理解,加深幼兒的印象)4個柿子和5個梨子一變,它們分別會增加幾個呢?
2、分析教學掛圖,理解書中方框的用處,學習在一定數(shù)量的物品基礎(chǔ)上再增加3個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數(shù)字相加的概念。
教師:魔術(shù)師把所有物品變多了,小朋友算一算,經(jīng)過魔術(shù)師這么一變,新的方框中每種物品有幾個呢?算好后,請你們在對應(yīng)的框中添畫圓圈表示相應(yīng)的數(shù)量。
教師:誰愿意把自己算的結(jié)果告訴我們?(教師引導一幼兒說出魔術(shù)師一變,原來3個蘋果會變成6個蘋果。)
二、嘗試根據(jù)圖意和自己添畫的圓圈數(shù)量,列加法算式建立數(shù)字相加的'概念。
1、討論理解左邊圖式與右邊不完整算式的關(guān)系,學習用數(shù)字表示變化前后的物品數(shù)量。
教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右邊的加法算式。每個算式都有兩個括號(教師同時用手指括號)這些括號里都需要填寫一個數(shù)字。每道算式前面括號里填寫的數(shù)字表示什么呢?(引導幼兒說出表示魔術(shù)師沒有變魔術(shù)以前的物品個數(shù))后面括號里的數(shù)字又表示什么呢?(引導幼兒說出表示魔術(shù)師變魔術(shù)后,每種物品的個數(shù))請小朋友根據(jù)魔術(shù)師變魔術(shù)前后物品的變化情況,在括號里填寫上一個正確的數(shù)字。
2、嘗試根據(jù)圖意進行加法列式。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數(shù)一數(shù),填數(shù)字列加法算式。(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完成練習的情況。)
三、介紹自己的練習結(jié)果,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的計算結(jié)果。
1、介紹練習結(jié)果,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的計算結(jié)果。
教師:小朋友,誰愿意把你練習的結(jié)果說給我們大家聽一聽?(教師根據(jù)某一幼兒的介紹,板書在黑板上)
2、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正確學習加法列式。
教師:還有哪個小朋友和他做的不一樣?(若有,教師同樣把他的結(jié)果板書,引導幼兒與同伴比較,幫助個別幼兒確定正確的方法。若沒有,表明全班幼兒已達成共識,都能正確列加法算式了。教師引導全班幼兒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
四、活動結(jié)束。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2-14
大班教案02-14
大班教案02-14
大班教案02-14
大班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