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動物棲息地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棲息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進行初步科學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注自然、關(guān)愛生命的意識。
二、活動分析。
1、試一試讓學生站在幫忙的角度初步考慮小動物和他們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
2、找一找通過有意識地去尋找小動物的家,使學生主動觀察動物在自然界的棲息狀況。
3、做一做是讓學生了解到的有關(guān)動物與環(huán)境的知識,為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設(shè)計一個符合它生活習性的家。我的收獲中的'填空題引導學生從對小動物家的認識上進行。
三、活動設(shè)計。
1、師問: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知道自己家的具體位置。
2、試一試:出示有關(guān)小動物和它們的家,讓學生練一練,說說動物的家。找一找:出示流浪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讓學生想辦法幫助動物找到自己的家。
3、做一做:自己選一種動物,為它設(shè)計一個家。
4、的收獲:我有家,我知道小動物也有家。如果小動物的家園破壞了,小動物就會( )。
4、說一說:人類的哪些活動會毀壞動物的家園,我們應該怎樣做?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由于小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特點,對畫面主要內(nèi)容的完整表述以及多幅圖連貫講述存在困難。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藏在哪里了》,通過觀察畫面,運用新的講述方法學習完整連貫地講述,以促進幼兒語言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幼兒自主性和教師引導性有效結(jié)合。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動物的顯著特征找出相應的動物。
2.大膽、清楚地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玩過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2.《藏在哪里了》繪本PPT課件、 捉迷藏音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觀察畫面根據(jù)動物特征找到動物。
活動難點:
用句子“……藏在……(后面/里面)”描述動物躲藏的位置,知道捉迷藏的游戲規(guī)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師幼談話。
你們玩過捉迷藏的游戲嗎?是怎么玩的?
2.導讀封面。
封面上有誰呀?那誰會和它們一起捉迷藏呢?
(二)解讀圖畫書。
1.觀察PPT畫面2-7頁,感知故事開始部分。
2. 自主閱讀圖書卡片,能根據(jù)動物的顯著特征找出相應的動物。
3. 結(jié)合PPT畫面8-12頁,大膽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
你找到了誰?它藏在哪里? 可是“長著美麗的角的小鹿藏到哪里去了呢?”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三)講述圖畫書。
1.教師引導語。
小動物們捉迷藏的游戲好玩嗎?那我們一起把這件好玩的事講出來吧!
2. 師幼隨PPT完整講述故事。
(四)師幼游戲。
捉迷藏真有趣呀,你們想不想玩一玩?那誰來藏、誰來找呢?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感知更多小動物的顯著特征。
2.組織幼兒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戲。
活動反思:
《藏在哪里了》這個色彩鮮艷、富有童趣的繪本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們最熟悉和喜愛的`游戲之一,整個活動以 “藏”為線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興趣很高。
在游戲過程中,我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動物顯著的外形特征,并大膽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提醒孩子們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藏在什么的后面或里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在幫助小狐貍尋找朋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運用著相關(guān)的知識經(jīng)驗。
不足之處:
在與孩子互動中,親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會更深刻,更情緒化些。
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念兒歌。
2、嘗試仿編兒歌,體驗下雨時的快樂景象。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傾聽了故事小雨人兒
材料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出示PPT一,引起學習興趣
·看,誰來了?小雨點愛跳舞,看看今天它到哪些地方去跳舞了?
二、分句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PPT二:小雨點,下呀下:
提問:
1、瞧,小雨點跳上什么地方?
2、小雨點跳上屋頂,發(fā)出了很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跳上屋頂發(fā)出了什么聲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PPT三:提問:
1、小雨點又跳到哪里去啦?
2、小雨點跳到雨傘上,也發(fā)出了很好聽的聲音,仔細地聽聽。
3、它發(fā)出了什么聲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PPT四:提問:
1、小雨點真調(diào)皮,看現(xiàn)在它又到哪里去了?
2、小雨點跳進池塘里,發(fā)出了很好聽的聲音,仔細地聽聽。
3、小雨點跳進池塘里,發(fā)出了什么聲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三、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念兒歌。
2、引導幼兒一起學念兒歌。
3、對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教師——說兒歌內(nèi)容,幼兒——說象聲詞;再交換。
四、仿編兒歌
1、小雨點到許多地方都發(fā)出了好聽的聲音,真有趣呀,想一想,小雨點還會到什么地方跳舞?
2、出示PPT五,啟發(fā)幼兒:山頂,石頭,小樹,小花,小河,大樹等。
3、教師仿編兒歌:如:跳到樹上沙沙沙,引導幼兒模仿。
4、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五、結(jié)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內(nèi)容: 體育游戲活動《愛護小樹》
活動目的:
1、 讓幼兒練習聽信號迅速反應,錘煉幼兒動作靈敏、協(xié)調(diào)。
2、 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緞煉的愛好及活潑爽朗的性格,培養(yǎng)團隊精神。
3、 教育幼兒應該愛護小樹。
活動預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1、 制作小樹一棵。
2、 場地布置如右圖。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做預備運動,活出發(fā)體。
師:小朋友們,過會我們要玩一個游戲,現(xiàn)在大家跟著我活動一下身體,等下才能表示的更好。
小鳥飛,飛啊飛,拍拍翅膀飛啊飛。(上肢運動)
小鴨走,走啊走,搖搖擺擺走啊走。(下蹲運動)
小象走,走啊走,甩甩鼻子走啊走。(俯背運動)
小馬跑,跑啊跑,嗒嗒嗒嗒跑啊跑。(跳躍運動)
(二)基本部分
1、 出示小樹,引出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小樹)哪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和小朋友,樹有什么好處?(能乘涼、小鳥可以住在樹上……)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小樹。今天我們玩的游戲就和這小樹有關(guān)。游戲的名字叫“愛護小樹”。在我們旁邊,地上畫了個什么圖形?(圓圈)小朋友們先拉好小手,站在線上,圍成一個大圓圈。
2、 老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
師:老師把小樹放在圓的中間,因為風好大,小樹快被吹倒了。所以我們先請一位小朋友站在圓內(nèi)用手扶著小樹。圈上的小朋友就要手拉手邊走邊念:“小樹,小樹,我們都愛護。”這時,扶樹的小朋友可以隨便叫一個小朋友的名字,比如:“xx,請你來護樹。一、二、三!”說完就松開手,被叫到的小朋友就要馬上跑上去扶住小樹,兩人交流位置。假如被叫的
小朋友在叫他的小朋友到他位置前沒扶到樹,就是接著扶樹。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反應最快,最注重。
3、 教師提要求
師:(1)扶樹的小朋友叫名字時,聲音要大聲,清楚,讓大家都聽得見。
。2)扶樹的.小朋友要在數(shù)完“一、二、三”后才能松開小樹。
。3)圈上的小朋友不能推擠。
4、 開始游戲
教師與幼兒一起游戲,在游戲中對呈現(xiàn)的問題進行提醒,讓幼兒更清楚游戲的規(guī)則。
5、 分組進行游戲
幼兒人數(shù)較多,可讓幼兒分組游戲,使幼兒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旋律,學習蹦跳步,并在B段音樂間奏下做花的造型并靜止不動。
2、通過觀察花,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花的不同造型動作。
3、體驗游戲中小兔與兔媽媽捉迷藏時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帶領(lǐng)幼兒觀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2、小兔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大樹媽媽》歌曲錄音的伴奏下,全體幼兒做小鳥飛動作進教室。在第二遍錄音伴奏下,進行結(jié)伴分角色表演。
二、學習音樂游戲“小兔捉迷藏”。
1、教師邊講述游戲情節(jié),邊演示小兔木偶,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明確活動內(nèi)容。
2、學習隨音樂做有節(jié)奏的蹦跳步。
在教師帶領(lǐng)下,隨A段音樂用雙手食指在自己兩腿上點拍兔跳節(jié)奏。
在教師帶領(lǐng)下,隨A段音樂用雙腳腳尖輕輕點地練習蹦跳步。
3、創(chuàng)編花的不同造型。
聽B段音樂,全體幼兒自由做自己創(chuàng)編的`花的造型。
4、玩游戲。
在座位上,完整傾聽音樂,明確A段做兔跳、B段做花的造型。
分角色游戲,教師扮兔媽媽,教師說:“媽媽來了!庇變毫⒓醋龌ǖ脑煨筒㈧o止不動。
教師或幼兒扮演“兔媽媽”,隨樂完成游戲。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精選)09-03
小班教案(精選)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