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05 10:16:42 教案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引導學生和爸爸媽媽進行溫情溝通,一起回憶童年的故事。

  技能: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jié)的描寫。

  能力:引導學生領(lǐng)會題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情意:激發(fā)學生對家庭生活的熱愛和對父母的感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jié)的描寫,并領(lǐng)會題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對策:和爸爸媽媽進行溫情溝通,一起回憶童年的故事,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習作。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再次明確習作的要求:

  選擇一件自己深刻的事例,把最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二、錯別字(投影出示這些詞語)

  眼睛(眼鏡) 以經(jīng)(已經(jīng))

  倒影(倒映) 風亂來(風刮來)

  浸溫(浸濕)胡涂(糊涂)

  流尚(流淌)玩要(玩耍)

  1、學生讀一讀,辨別這些同音字。

  2、交流,分別給它們組詞。

  三、文章中的句子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

  1、而童年的記憶,卻猶如一顆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一不小心從我的心窩子里漏出來。

  2、“一不小心”一詞用得很不恰當。如果改成“悄悄地”可能更加恰當,語句更加通順。“漏”字也用得不當,如改成“滾”字更妙。

  3、說干就干,我在爺爺?shù)哪X后畫了兩只腳,再在爺爺?shù)难劬ι袭嬃藘蓚大圓圈,哈哈,太有趣了!腦海中——釣魚玩。

  3、眼鏡的腳長在哪里?小作者畫得有點離譜,應在耳朵上吧

  4、畫好了,爺爺笑了,我笑了,爺爺看到我笑了,也跟著笑了,我們對著大家笑,大家也笑,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家都莫名其妙地笑了。

  交流說說這些句子存在的問題:

  1、爺爺在沒人笑的時候為什么笑?搞不懂。

  2、大家的笑都因爺爺?shù)拿䴓涌尚ΧΓ澳涿睢币辉~用得不當。

  3、“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詞感情上有點不妥。

  前后的語句不連貫,看不懂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的'意思。

  四、

  從小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童年是快樂的,是豐富多彩的,但有許多同學的文章語句不夠通順,前后也不能很自然的連接,個別同學的錯別字較多。希望他們今后學會自主修改,真正能夠養(yǎng)成文章不厭百回改的好習慣。

  五、集體修改。

  1、投影出示(顧雪峰)較差學生的習作。

  學生讀這習作,說說存在的毛病(內(nèi)容空洞,錯別字、病句較多,結(jié)構(gòu)安排較零亂)

  2、分小組討論并修改這習作。

  3、交流修改意見。

  4、指名讀修改后的這習作。

  5、學生自由讀自己的習作并加以修改。

  六、板書設(shè)計:

  內(nèi)容真實

  板書:有趣的往事突出趣字

  真情實感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威風凜凜”、“栩栩如生”、“舉世聞名”、“結(jié)晶”等詞語的意思。體會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2.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段落。背誦二、三段。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國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學生熱愛我國燦爛民族文化。

  重點難點

  1.學會隨文識字同,學會本課的生字。

  2.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掌握本課生字的正確發(fā)音和規(guī)范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知文章結(jié)構(gòu)。

  重點難點

  學會隨文識字同,學會本課的生字。

  教具準備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8)

  1.談話解題: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無數(shù)燦爛的藝術(shù)瑰寶吸引著中外游人。其中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龍門石窟、山西省的云崗石窟,被譽為我國石窟藝術(shù)的三大寶庫。今天,我們將走進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風采。(板書:14.莫高窟)

  2.(放有關(guān)莫高窟的音像資料)簡單介紹:在鳴沙山壁上密密層層地鑿了近500個洞窟,每個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艷麗多姿的壁畫。

  3.引發(fā)學生思考:欣賞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暢談感受)教師相機小結(jié)并過渡。

  二、自主識字,了解大意(10)

  1.自由輕聲讀課文,勾畫出本課不認識的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詞,試著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

 、胚@篇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敦煌莫高窟?

 、谱髡呤窃鯓釉u價莫高窟的?

  三、師生互動,檢查情況(7)

  1.認讀詞語,師生正音,提示學生注意音難字難和形難字。

  2.指名朗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流利。師生評議。

  3.對于思考題你有什么見解?組內(nèi)交流,指名學生匯報交流情況,師相機

  板書:

  明珠

  智慧結(jié)晶

  藝術(shù)寶庫

  四、略讀一、四段,感知文章結(jié)構(gòu)(10)

  1.齊讀第一段,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讀中心句并思考:你認為這一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jié)全文)

  2.再讀一段,想想還讀懂了什么。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3.默讀最后一段用“△”標出最能體現(xiàn)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詞,你怎樣理解?我國除了莫高窟還有什么是“舉世聞名”的?

  4.讓學生思考、討論文章結(jié)構(gòu),老師相機補充。

  五、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二、三段。

  3.感受藝術(shù)的美妙,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重點難點

  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

  教具準備

  有關(guān)莫高窟的圖片和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7)

  1.認讀生字,書寫生字,學生之間互評。

  2.你讀懂了什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抓住重點,體會情感(15)

  1.教師談話:我們了解到課文主要抓住了“彩塑”和“壁畫”兩部分來具體描寫迷人的莫高窟。首先讓我們?nèi)バ蕾p莫高窟的彩塑。

  ⑴齊讀課文第二段,這里向我們介紹了幾尊彩塑?

 、瞥鍪緢D片(欣賞慈眉善目的菩薩、威風凜凜的.天王、強壯勇猛的力士)。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

 、菍W生感情朗讀。

  2.教師談話:莫高窟不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讓我們走進壁畫長廊,去欣賞欣賞吧!

 、懦鍪尽帮w天圖”及資料卡,讓學生欣賞并了解。教師講述:在所有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上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

 、埔龑W生朗讀飛天壁畫這一部分,想象的景象。

  ⑶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這宏偉瑰麗的壁畫在那科學不發(fā)達的古代是怎樣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想象當時的情景。師相機引導學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

 、葘W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流露了怎樣的情感?(對藝術(shù)、對人民的贊嘆)感情朗讀二、三段。

  三、感情讀文,感悟中心(8)

  1.用“_____”畫出你認為美的句子,用“…”勾畫出好的詞,用“△”標出精彩的段,自己反復讀一讀,體會體會。

  2.莫高窟,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古代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莫高窟,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這些,你感悟到了嗎?把你的感悟講給大家聽聽。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10)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更廣泛地了解石窟藝術(shù)。

  3.摘抄好詞、好句、好段。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課文第二、三段。

  板書設(shè)計

  簡介所處的位置和環(huán)境

  藝術(shù)寶庫

  莫高窟

  彩塑——神態(tài)各異

  勞動人民

  壁畫——宏偉瑰麗

  智慧結(jié)晶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語文七色光”是每個主題單元之后的一個獨立的語文綜合學習活動園地。這一單元主題是“同情弱者”,其內(nèi)容緊扣單元主題,并設(shè)計了四項語文活動,意在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綜合性與實踐性。“語文七色光”包括四項相對穩(wěn)定的欄目:1.語文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練習;2.日積月累;3.知識窗;4.大家一起來。

  教學理念

  在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語文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興趣的驅(qū)動下,遵循語文積累的內(nèi)化過程,掌握方法,為語文實踐活動的有序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設(shè)計特色

  激發(fā)興趣?搖?搖遵循方法?搖?搖培養(yǎng)習慣

  教學目標

  1.能寫出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

  2.培養(yǎng)學生背誦并積累成語、名言警句和填寫讀書卡的好習慣。

  3.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成語、名言警句。

  2.近義詞、反義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己收集的有關(guān)單元主題的名言警句以及古詩對應句。

  教學時間

  兩課時。(本設(shè)計為第一課時,主要完成前兩項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1.熱身:又到“語文七色光”的時間了。先讓我們重溫本單元的經(jīng)典佳作吧!百u火柴的小女孩”那悲慘、凄苦的命運令人同情,“賣炭翁”的勞苦、艱辛同樣叫人可憐。但是他們的生活時代已經(jīng)遠離我們,他們的故事也已成為了過去。而“快樂讀書屋”中兩篇發(fā)生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事例卻讓人感動。好!帶著這一思緒,讓我們共度寶貴時光吧!

  2.看“愛心大使”樂樂來了。(出示課件)

  同學們,我們來共同加入“獻出愛心、關(guān)愛弱者”的公益活動中吧!今天我?guī)ьI(lǐng)同學們先到社會福利院去看一看。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第一板塊的內(nèi)容

  (1)出示一組福利院孩子們的生活照片。(先讓學生觀察描述)

  社會福利院里生活的病殘孤兒,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小”群體,他們的命運讓人“同情”,但他們在黨的關(guān)懷下,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下生活也很“愉快”。

  設(shè)計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是在情境創(chuàng)設(shè)下展示有序的練習,并在此基礎(chǔ)上拓展,為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活動作了鋪墊。教師把幾個基本訓練詞貫穿在語境中,讓學生懂得詞語的運用,并最終能得法。]

  (2)填詞比賽。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勝出者獎勵“愛心卡”;小組比賽中,選詞說話,如能運用多個詞語組句成文,再次獎勵。

  設(shè)計意圖

  這一環(huán)節(jié)訓練中,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比賽活動,促其掌握反、近義詞,并通過詞語的'訓練,拓展到句子的訓練,落實了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訓練,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過渡:看“愛心大使”樂樂多開心啊!它的“愛心卡”發(fā)給了那么多的同學。老師也為你們的善良和博愛所感動。你們可要真正地做一個關(guān)愛他人的好孩子啊!樂樂又帶我們來到了哪里呢?

  2.學習第二板塊的內(nèi)容:日積月累。

  樂樂帶我們來到了敬老院。(出示社會上對敬老院老人關(guān)愛、幫助的畫面。)

  (1)讀下面詞語。

  與人為善 無微不至 助人為樂 雪中送炭 樂善好施

  麻不不仁 無動于衷 盛氣凌人 恃強凌弱 橫行霸道

  (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詞:如齊讀、輪讀、賽讀等方法記憶詞匯。)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用詞語說話,達到記憶的目的。(看畫面用詞匯說話)

  設(shè)計意圖

  語文學習是語言積累的過程。拋開煩瑣的解釋,取而代之以多層次的讀、悟、理解詞匯,既豐富了語言庫存,又訓練了語感,陶冶了情操。]

  敬老院的老人需要大家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蹦敲,就讓我們看一看古訓吧。

  (3)讀名言警句。(出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睹献印

  《論語》是過去啟蒙教育的必備書。今天我們讀來依然言簡意賅。它是誰的作品呢?(生:孔子。)

  設(shè)計意圖

  文言文學習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很深奧。為了便于他們更直白理解其意,教師可加以解釋,這既為他們的后續(xù)學習作了鋪墊、打下基礎(chǔ),同時通過教師的有序引導,又為他們指明了讀書的方向。]

  同學們下面就自由讀一讀這幾則關(guān)于品德修養(yǎng)的古訓吧。

  通過學生查資料,師生共同解釋句意,進一步加深對名言警句的記憶。

  你還搜集了哪些關(guān)于品德修養(yǎng)方面的名言警句呢?

  學生回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比賽。這里不強求學生全部接受,要因人而異。

  設(shè)計意圖

  教師不必強求按文言文進行剖析,只要學生知其意,并通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的拓展學習,來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文言文讀來感覺深奧,但讀古詩我們卻能品出其一二來。好!下面讀一讀這樣幾組詩句,體會其對應的妙處。

  (4)讀詩句,體會韻律美,找出詩中對應部分。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唐)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蜀相》杜甫(唐)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唐)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江雪》柳宗元(唐)

  設(shè)計意圖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生活認知去吟詠、誦讀,體會古詩的獨特韻味,感受和積累優(yōu)美詩句。這樣,學生不僅能提高對古詩的審美、鑒賞能力,同時也能提高文化修養(yǎng)。]

  聽著你們的誦讀,老師真切地感受到你們積累的古詩可真不少。今后我們要舉辦一個古詩誦讀會,你們說好不好?

  設(shè)計意圖

  營造一個感人的場面與氛圍,將整節(jié)課貫穿在 一個大情境中,讓學生在感悟語言的同時,體味情感的美好,突出了訓練主旨,又深化了主題。]

  小結(jié):今天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小啊!看一看“樂樂”又來了。(出示課件)

  同學們,我們的活動要告一段落了,就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共同關(guān)愛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爸灰惬I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播放歌曲《愛的奉獻》,觀看多媒體畫面。

  三、總結(jié)本課,拓展升華。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在感動中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你的語文知識又提升到了一個新領(lǐng)域。就讓我們課下走近孔子,也親自讀一讀《論語》,去感受儒家學派的“仁義”;在聆聽古人教誨的同時,也同外國作家對對話,像“知識窗”中的安徒生,你也會感受到異樣的社會不同的人生。同時,老師也希望你們到社會的大課堂里去尋找語文資源,抱著愛心,感恩他人,回報社會。

  第二課時(略)

  完成“知識窗”和“大家一起來”的內(nèi)容。

  形式:讀書匯報會

  一、讀一讀、匯報書名。

  二、朗讀名句、名篇。

  三、填寫、制作讀書卡。

  四、展示交流讀書卡。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自主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通過觀察圖畫,能說幾組反義詞,積累詞語,恰當運用詞語。

  2、讀通、讀懂簡短的課外文章,愿意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

  3、學習搜集資料,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

  4、能主動參與展示活動,樂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才能,并善于與別人交流。

  重點難點:

  自主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通過觀察圖畫,能說幾組反義詞,積累詞語,恰當運用詞語。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有關(guān)動物植物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發(fā)現(xiàn)許多漢字具有相同的部件。

  A、出示基本字:牙 令 皮 隹,引導學生認讀。

  B、引導學生給這些基本字加上偏旁組成新字。學生自己上臺板書。

  C、出示書上內(nèi)容,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看圖說反義詞。

  A、 出示書上插圖,讀學習伙伴的話。

  B、 各組說反義詞,看哪組說得多。

  二、日積月累

  1、讀記四字詞語。

  2、選詞填空。

  A、 讀讀詞語“漂浮、飄揚”

  B、 引導口述:什么東西會“漂浮”?什么東西會“飄揚”?修改意見

  C、 默讀思考,填寫詞語

  D、 朗讀填好詞語以后的句子。

  3、寫話

  a、 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b、 展示例話,師生共同朗讀。

  c、 學生分組模仿老師范文,寫幾句自己的心里話。

  d、 評議部分學生寫的話。

  4、讀短文

  a、 自由練讀,掃除生字障礙。

  b、 教師范讀,斷句正音。

  c、 模仿朗讀,讀通讀順。

  d、 讀懂短文,思考討論:先生為什么夸獎韓愈真聰明?

  三、口語交際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A、 課件出示:“動物、植物擂臺賽”。宣布“打擂”規(guī)則。

  B、 學生按動物組、植物組分列就座。

  C、 言語激趣。

  2、推舉“打擂”人員。

  A、 各組學生展示自己的`資料,互相交流。

  B、 各組評選最佳資料。

  C、 引導學生將相同的動物、植物資料合并、整理。

  D、 組內(nèi)演講,推選“武功”高手。

  3、“擂臺比武”

  a、 第一場比武:種類多。

  b、 第二場比武:生長特點。

  c、 第三場比武:對人類的貢獻。

  D、第四場比武:比一比誰講的動物、植物有趣。

  四、總結(jié)、頒獎

  五、布置作業(yè)

  講所搜集的資料制作成手抄報。分組合作制作,也可以單獨制作。圖文兼?zhèn),可以剪貼。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給農(nóng)業(yè)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

  本課彩用連環(huán)畫的編排形式,把圖文緊密結(jié)合起來,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設(shè)計意圖:

  本課是以愛科學為專題編排的。在識字、讀書的同時,吸引學生關(guān)注科學,愛科學,學科學,引發(fā)孩子們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動口,又動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門,擴展自己的視野。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nóng)業(yè)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在感情朗讀中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向長輩了解農(nóng)業(yè)的變化;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發(fā)興趣

  1、師板書課題后生讀題。(板書“農(nóng)”時,邊板書邊說筆順,要求學生認真看,仔細聽。)

  2、談?wù)務(wù)n前了解到的農(nóng)業(yè)的變化。

  3、師述: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農(nóng)業(yè)的變化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學生給大家提個醒,明確讀課文時要注意做到:

  (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教同學或老師;

 。2)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3)讀課文,結(jié)合圖,想想課文的意思。

  2、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學生試讀,指名讀,及時正音。(重點知道讀好“產(chǎn)”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開火車認讀生字。

 。2)學生說說自己已認識或剛認識的生字,怎么認識的?提出比較難識記的字共同討論。

 。3)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4)選出自己認為最難讀的句子,請大家讀讀。(隨機指導讀好2個長句子的停頓)

  a、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b、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4)分節(jié)抽讀課文,及時正音。

 。5)談?wù)務(wù)n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農(nóng)業(yè)的'變化。(結(jié)合學生回答板書)

  三、寫字指導

  1、師范寫生字:廠、產(chǎn)、介。

  2、生仿寫,師要求第2個字比第1個寫得好。

  3、組織評議。

  四、課后實踐

  搜集農(nóng)業(yè)的新科技成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教師逐一出示生字,學生讀并組詞,看誰反應最快。(對于難識記的字要多出現(xiàn)幾次)

  2、看教師嘴形,從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尋找并讀出來。

  二、圖文對照,精讀課文

  師述: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農(nóng)業(yè)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課文具體介紹了(雜交水稻良種、大棚種植、彩色棉花、無土栽培)?吹睫r(nóng)業(yè)的這些變化,“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高興、興奮、激動、好奇)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1、選擇最感興趣的一個變化,對照圖,練習朗讀。

  2、交流朗讀

 。1)第2自然段結(jié)合朗讀,理解”引人注目”。

  (2)第3自然段讓學生閉目想象,朗讀好”百花盛開瓜果飄香”。

 。3)第4自然段重點讀好好奇感。

 。4)第5自然段看圖理解”十分茁壯”。

  (5)出示后三個自然段,你發(fā)現(xiàn)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體會過渡句,并仿照改一改文中的句子。)

  3、師述:了解了這么多,你最想說什么?(隨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句子: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農(nóng)業(yè)的變化真大!

  4、小結(jié):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無土的水中,栽培著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給農(nóng)業(yè)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其實,農(nóng)業(yè)的變化遠不只這些。。

  三、爭當”小講解員”活動

  1、把自己課前搜集的農(nóng)業(yè)科技成果拿出來,試著在小組內(nèi)當講解員介紹。

  2、推薦優(yōu)秀者上臺介紹(教師把學生搜集的資料貼在黑板上)。

  3、小結(jié)。

  四、積累詞語

  1、請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

  2、出示讀讀記記中四字詞,選其中的詞語說話,并說說類似的詞語。

  五、寫字指導“科、技、紡、織”

  1、教師逐字范寫,邊寫邊講解注意要點。

  2、學生仿寫,師要求學生第2個超過第1個。

  3、展示學生作品,評議。

  板書設(shè)計:

  雜交水稻良種

  農(nóng)業(yè)的變化真大大棚種植

  (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彩色棉花

  無土栽培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nèi)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huán)境和司馬光砸缸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后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了解故事內(nèi)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fā)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nèi)容后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chǔ)上,再帶領(lǐng)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缸。然后啟發(fā)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著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看圖后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司馬光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fā)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么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復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xiàn)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shè)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diào)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诘暨M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jié),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nèi)容。

 。5)小結(jié):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xiàn)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砸缸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凇芭e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偎抉R光為什么要砸缸?

 、谀苡脛e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jié):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jié)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

  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砸缸。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

  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影子》教案06-13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園地》教案02-21

有關(guān)語文的教案04-03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8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19

語文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