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螃蟹的基本形狀,八條腿兩只蟹鉗。
2、讓幼兒在說說畫畫做做中激發(fā)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螃蟹殼、水彩筆、勾線筆、畫紙、彩色紙、用螃蟹殼制作的米老鼠一只。
教學過程:
一、說說螃蟹。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水里的朋友,你們猜猜會是誰呢?(幼兒猜測,引起興趣)
2、小朋友猜了那么多,有沒有猜對的呢(出示螃蟹)
3、請幼兒說說螃蟹的基本的特征。(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簡單總結螃蟹的基本特征:圓圓的身體,有八條腿,前面還有兩個大蟹鉗。
二、出示“米老鼠”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前幾天好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吃了螃蟹,那螃蟹好不好吃。俊
幼兒:“好吃”
教師:“那吃完了螃蟹,它的那些殼你們都是怎么辦的呀?”
幼兒:“扔掉”“沒用了”
2、教師出示事先用螃蟹殼制作的米老鼠,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米老鼠”
教師:“這么可愛的米老鼠小朋友們能猜出老師是用什么做的嗎?”(幼兒講述)
教師:“其實就是用我們吃剩下的沒用的螃蟹殼做的`!
三、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個別指導。
1、教師:“看看我們的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呀?”
幼兒:“螃蟹殼、水彩筆、彩色紙……”
教師:“今天,我也要請小朋友們來做一個小小的設計師,自己動手用螃蟹殼來制做一樣東西!
2、教師提要求,幼兒自己動手制作。
3、制做完成后,請幾個做得比較有特色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础⒆詈蟠蠹乙黄鸾涣鞣窒。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線、玩線等活動,對生活中的各種線條產(chǎn)生興趣。
2、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表述自己在玩線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
3、積極參與線的造型活動,體驗合作創(chuàng)造、想象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塑料線、毛線、紙線、尼龍線、彩帶、絲線、蠟線、鞋帶、魔術棒、皮筋、橡皮線等等。
2、各種形狀的彩色底板(KT板)、透明膠、膠水、雙面膠、剪刀、圖釘。
各色水粉若干、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線活動。
1、導入。
師:“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好多線,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看看你認識這些線嗎?和你的好朋友講一講!
2、幼兒自由選線、自由講述。
二、說一說。
1、幼兒進行個別交流。
師:“你認識哪些線?”
“你的線和你好朋友的線有什么不一樣嗎?”
“你知道它們有些什么用嗎?”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進行總結。
三、玩一玩。
1、教師提出玩線的要求。
師:“這些漂亮的線可以玩嗎?我們就來玩玩這些線,你可以拿著你手里的.一根線在小椅子、小桌子或者是地板上來玩,看看會有什么變化?變成了什么?”
2、幼兒自由找空的地方進行玩線。
3、幼兒個別交流。
四、做一做。
1、簡單介紹材料。
師:(A)、“這些線可真奇妙,能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東西,那我們想個辦法把它留下來吧,讓它固定在彩色的底板上。我們可以請小籃子里的東西來幫忙!”
(B)、選一根線,讓你的線在紙上畫出漂亮的畫。
2、幼兒自由創(chuàng)造活動。
3、展示。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幼兒在有韻律地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將計算應用題創(chuàng)編于兒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與特征,激發(fā)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并進行合作游戲。 活動準備: 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圖、青蛙10只、節(jié)奏卡、評比欄。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綠衣小英雄,田間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猜猜它是誰?(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歡做什么事情? (引出青蛙是兩棲類動物,愛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節(jié)奏型(兒歌中碰到的節(jié)奏型),練習“呱呱”。 X X│XX X│ XX XX│X——│ XXX│X X│X X│X——│
(二)欣賞理解《五只小青蛙》
1、看FLASH,兒歌中唱了什么?
2、學念兒歌
3、用節(jié)奏卡來練習記憶兒歌內(nèi)容 XX XX│X—— │XX XX│X——│
三、創(chuàng)編應用題
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幼兒: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創(chuàng)編應用題。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多次創(chuàng)編10以內(nèi)的減法應用題) 形式:由老師或個別幼兒操作提問) T:誰愿意上來試一下?
四、創(chuàng)編游戲
1、演示表演,老師請幾名幼兒表演。
2、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10人。 合作進行創(chuàng)編應用題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場景。
規(guī)則:
1)、一名幼兒組織,其余幼兒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順序應左向右逐一進行。
3)、比一比、評一評 哪隊創(chuàng)編應用題表演得棒、兒歌念得好?(為表演的好的一隊幼兒獎勵★) (自評:你們對剛才的表演感覺怎樣?) (互評:你覺得那隊最好?好在哪里?) 老師: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為你們積極地參與了游戲,老師為你們鼓掌。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的開展中的一個活動!翱鞓返男∏嗤堋笔且皇桌世噬峡诘膬焊瑁柙~的內(nèi)容是幼兒喜歡并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選擇使用此教材與開展的過程中時,結合課程指南中指出:課程實施強調(diào)活動性和體驗性,活動開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讓幼兒了解青蛙的習性與特征,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感受詩歌循環(huán)反復的句式美及語言美。
2.嘗試用敲印畫的方式,描述自己眼中春天的秘密。
3.樂意參加集體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中優(yōu)美的意境。
活動難點:
感受詩歌循環(huán)反復的句式及語言美。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觀察過春天,對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舒緩的背景音樂、PPT《春天的秘密》。
3.油畫棒 顏料 畫紙 繪畫工具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直接引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對,春天來了,春天在哪兒呢?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詩歌,名字就叫《春天的秘密》。
(教師完整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二、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欣賞散文詩。
播放ppt鼓勵并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句來表述。
。1)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怎么了?河水是怎么流著的`?河水是怎么說的?說了什么?(小聲……)
。2)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垂柳換上了什么樣的新裝?垂柳在微風中會怎么樣呢?聽完這句你有什么感覺?
。3)桃花紅著臉,后面半句是什么?哪個小朋友來補充一下?抿著嘴是什么樣的呢?誰來做一做這個動作?三、 詩歌里還講到了春天有哪些秘密呢?請小朋友再仔細聽老師來朗誦一遍。
。4)燕子怎么了?(飛在天空里),燕子飛在怎么樣的天空里的?燕子是怎么叫的呢?你們聽了段后心里覺得開心嗎?剛才有小朋友說道麥苗了,
。5)是什么樣的麥苗從什么地方怎樣出來的?你們聽完這句話有什么感覺?
(6)春天來了,農(nóng)民伯伯忙著干什么呢?拖拉機是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拖拉機也是小聲說嗎?散文詩你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說的?
三、完整欣賞
播放故事錄音,鼓勵幼兒跟念。
四、繪畫“眼中的春天”
師:春天還有很多秘密,還會在哪里呢?他們又會怎么告訴大家春天的秘密呢?
1.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2.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作品,小結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并掌握故事情節(jié),在聽聽、看看、議以、講講的基礎上展開積極的想象,為不同的小動物設想出各種能帶給別人快樂的辦法,大班文學活動 微笑。
2、學會關心他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活動準備】
碟機、碟片,電視機、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師生談話。引出課題
1、師生間相互問候。
2、教師:老師看到你們的微笑心里可真高興,真快樂,幼兒教案《大班文學活動 微笑》。
提問:你們看到老師的'微笑心里感覺怎么樣?
哦,原來微笑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呢,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請欣賞故事《微笑》
二、分段欣賞故事《微笑》
插問:
1、大象會想出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2、小刺猬會想出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3、小白兔會想出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4、當大伙兒講的正高興的時候,小蝸牛怎么了?它為什么很難過?(大家互相討論,幫助小蝸牛想出各種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
5、小蝸牛用什么辦法給別人送去微笑呢?
(這里利用關鍵中斷法,讓幼兒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能展開豐富的想象,設想出各種不同的方法,發(fā)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完整欣賞故事《微笑》
四、引導幼兒討論、交流
提問:
1、你喜歡故事里的小動物嗎?
2、你們想把快樂帶給別人嗎?
3、你想把快樂帶給誰?
4、誰最需要我們把快樂帶給他們?
5、你想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ㄕf明:隨著提問的逐漸深入,面向全體,請不同層次的幼兒來回答問題,讓所有的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愉悅。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適當?shù)恼垈別幼兒上來表演節(jié)目給大家?guī)砜鞓,將活動推向高潮?/p>
五:邀請舞《歌聲與微笑》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來到這里,我們一起把快樂帶給他們好嗎?(幼兒邀請教師與之共舞。并將快樂帶給外面的教師和小朋友)。
大班教案 篇6
一、教學內(nèi)容:大班社會活動《香香的茶》
二、教學目標:
1. 了解茶是一種飲品,喝茶能給人們帶來健康和快樂。
2. 初步感受中國的茶文化,產(chǎn)生自豪感。
三、教學準備:
1. 幼兒調(diào)查家里的人最愛喝的茶,收集關于茶的知識、圖片和錄像、各種茶葉、布置茶葉展覽。
2. 課件ppt《茶》。
3 幼兒用書:香香的茶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感受中國的茶文化.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討論法、提問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活動。
師:今天葉葉茶館開張了,老板葉葉想請我們?nèi)ズ炔琛?/p>
師:小朋友你們喝過茶嗎?你們喝過什么茶?知道泡茶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泡嗎?
二、觀看視頻,了解泡茶的材料和步驟。
1.觀看視頻。
我們一起去看看葉葉茶館的師傅是怎么泡茶的。
2.提問:師傅泡茶的時候用了些什么工具?她是怎么泡的呢?
3.出示泡茶工具逐步演示并小結:原來泡茶需要茶壺、茶杯、開水、茶葉。泡茶的時候第一步要把茶葉放入茶壺中,倒半壺開水,蓋上壺蓋,再倒掉開水。第二步將開水倒?jié)M茶壺,然后等待一分鐘左右將茶水倒入茶杯中。最后就可以品茶茶水了。
三、觀察泡茶過程,發(fā)現(xiàn)茶葉的前后變化。
原來泡茶有這么多的講究呢!小朋友們想不想泡茶啊?那葉葉老板給我們每組都準備了茶葉,我們先來看看這些茶葉吧!
1.幼兒分組觀察茶葉。
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味道和外形等來觀察茶葉。
師:你看到的茶葉是什么樣的?小結:茶葉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卷、有的扁,形狀、顏色各不相同,但在沒有泡之前茶葉都是干干、香香的!
2.觀察茶葉泡入水中發(fā)生的.變化。
師:你們發(fā)現(xiàn)茶葉有什么變化?小結:原來茶葉被泡過以后就變大,變軟了。
3.師幼品茶。
我們一起來品嘗香噴噴的茶吧。
四、簡單了解茶的作用和中國的茶文化。
1.師:你們知道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喜歡喝茶?
2.小結:中國是最早開始喝茶的國家,我們有句俗語叫“開門七件事,油米柴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我們中國人生活中有多重要了。中國有好多好多不同種類的茶,不同的茶對人體有不同的功效,想知道更多關于茶的知識就和爸爸媽媽去查看相關文章吧。
大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秋天到來的時候,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觀察的興趣,感知秋天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美景,知道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我們結合主題和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反映秋天特征的班級環(huán)境。孩子們紛紛從家里帶來了各種各樣秋天的水果、蔬菜,其中有一位幼兒周末放假回到了近郊農(nóng)村的奶奶家,周一來園后帶來了一整棵完整的'玉米植株,這對于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非常興奮、好奇的事情。許多人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這是什么?”“我知道,是玉米樹!”“葉子好長啊!”“我看見小玉米了,在這兒!”
《幼兒園綜合活動叢書》主題三“豐收的季節(jié)”中,有一段教學活動——“玉米真好吃”。根據(jù)本班孩子的情況,我們作了一些課程上地更改。在提倡教改的今天,我們嘗試讓孩子自主學習,和家長一起共同找尋、搜集資料,事先和爸爸、媽媽交流,同時作為執(zhí)教者的教師也和他們一樣,通過各種途徑找尋答案,同“學”同“教”,獲得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識,增強家長、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的外形特征,了解它的生長過程。
2、了解玉米制品并品嘗,知道它好吃又有營養(yǎng)。
3、通過和家長共同收集,使幼兒初步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前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有關玉米的各種資料并了解相關知識
2、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生活中的玉米制品
3、未剝皮的玉米若干。
4、布置玉米豐收的有關情境。
5、課件、錄音機、微波爐。
6、實物玉米植株一棵。
7、課前幼兒玉米種植實驗
活動過程:
1、由情景導入: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不僅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還有許多農(nóng)作物也在這個季節(jié)收獲。你們看,豐收的玉米在向你們招手呢!
2、孩子們帶著自己課前和爸爸媽媽搜集的玉米圖片資料和現(xiàn)場老師、同伴自由交流自己已掌握的有關知識。
3、師生共同布置豐收的展牌,將手中的玉米資料粘貼后和同伴交流。
4、引出孩子自己和家長帶來的植株“玉米”,通過觸摸、觀看、討論了解它的外形和有關知識。
5、課前做過種植玉米的試驗,每位孩子通過剝玉米,進一步認識玉米外形結構
5、通過觀看課件討論玉米的生長過程、種類、相關制品。
6、品嘗:吃吃、談談鞏固相關知識。
7、拓展幼兒視野:長大后發(fā)明創(chuàng)造更多的玉米制品造福人類。
大班教案 篇8
目標:
1、在看圖譜做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準備:圖譜、鼓、碰鈴、雙響筒、鈴鼓
過程:
1、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到我們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聽—————(音樂響起)什么音樂?這是一首我們上次學過的樂曲,我們一起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打出來。(個人完整用身體動作打一遍)提示幼兒聽清楚前奏和間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體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試著用幼兒想出的動作練習節(jié)奏)選擇適當?shù)膭幼髋湟魳吠暾槐椤?/p>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jié)奏。(看指揮練習2遍完整音樂)
3、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1)來了這么多樂器,我們一起來認認他們,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節(jié)奏?用鼓。小鈴拍什么節(jié)奏?用小鈴或雙響筒。
(2)教師出示樂器譜。最后一段我們一起演奏?粗鴺菲髯V聽音樂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一起來做個小小演奏家。(教師變換指揮順序演奏2—3次)
4、交換樂器演奏1遍。
活動反思:
這周的音樂活動是《拔根蘆柴花》,這重點目標是讓孩子練習幾種節(jié)奏,并學習用不同的動作方式進行演奏!吨改稀分薪逃ㄗh之處: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我自制了整首樂曲的節(jié)奏圖譜,并在白板上將幾種不同的.節(jié)奏出示。并且根據(jù)不同的節(jié)奏繪制了不同的樂器符號,這樣可以讓幼兒簡單易懂。整節(jié)活動幼兒興趣較高,對于平常都是唱的方式上音樂課,這次改為打擊樂他們顯現(xiàn)的異常的興奮。他們積極的配合,運用不同的動作、聲音完成了整節(jié)活動。
大班教案 篇9
教材選擇:
彩帶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平時區(qū)角中老師提供的用彩紙做的彩帶,也是百玩不厭。他們喜歡拿著彩帶跑動,隨著音樂揮舞,但是孩子們揮動彩帶的方法比較單一。孩子們有需要、有興趣去探索揮動彩帶的多種方法。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活動中讓幼兒在探索發(fā)現(xiàn)、操作嘗試中感受體驗舞動彩帶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xiàn)舞動彩帶的不同形狀與手臂舞動的關系及方法。
2、能大膽地表現(xiàn)音樂,知道舞動彩帶的節(jié)奏與音樂的節(jié)奏一致。
3、體驗舞動彩帶的快樂。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重點:探索舞動彩帶的不同形狀,體驗舞動彩帶的快樂。
2、難點:發(fā)現(xiàn)彩帶跳舞與手臂舞動的關系及方法,與音樂合拍地表演。
活動準備:
1、音樂:《喜洋洋》,我把中間一段音樂放慢了速度,讓孩子更容易區(qū)分抒情和歡快,更有利于幼兒用彩帶表現(xiàn)音樂。
2、彩色絲帶(彩色絲帶有一種飄逸,更能讓幼兒體驗舞動的'快樂)
3、記錄紙、筆(記錄幼兒舞出的各種形狀,便于幼兒總結)
活動過程:
活動主要通過看一看、舞一舞、說一說、想一想、聽一聽、賞一賞等方法讓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彩帶跳舞的方法,體驗舞動彩帶的快樂。
一、出示彩帶,提問:這是什么?像什么?(長長的像什么?團起來像什么?)(每人一條彩帶,請幼兒仔細觀察,教師應用啟發(fā)性語言,通過談話引導幼兒認識彩帶,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并在拉開團籠中掌握了收放彩帶的方法。)
二、探索發(fā)現(xiàn)揮舞彩帶的不同形狀。
1、探索:讓彩帶跳起舞來。
師:彩帶是專門用來跳舞的,今天請小朋友試一試,讓你的彩帶跳出各種各樣的舞蹈,試的時候,老師有幾個要求:看看你的彩帶跳出的舞像什么?看誰能讓彩帶跳出各種各樣的舞。
幼兒自由探索后教師記錄幼兒舞動彩帶的形狀,并加以總結:舞動手臂能讓彩帶跳出各種各樣的舞蹈,有的像……有的像……。
教師記錄舞動彩帶的形狀:
2、探索:手臂舞動的形狀和彩帶舞動的形狀有什么關系。
彩帶跳出了這么多的舞,彩帶跳出這些舞的時候你的手是怎樣舞動的呢?
幼兒探索后回答。
教師再總結:我們的手臂揮動xx形狀,彩帶也會跳出xx的舞。
3、探索:手臂舞動有幾種方法,為什么用同一種方法彩帶會跳出不一樣的舞呢?
幼兒嘗試各種形狀,然后想一想說一說,教師在此基礎上再加以總結,原來舞動彩帶的基本方法只有三種:①圓形②半圓形③波浪形。但是我們手臂舞動的方向不一樣,用的力度、速度不一樣,彩帶跳出的舞也不一樣。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三種方法,并體驗不同方向、不同力度、不同速度的效果。
。ǜ鶕(jù)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教師以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探索。主要通過舞一舞、說一說、想一想探索發(fā)現(xiàn)舞動彩帶的不同形狀與手臂舞動的關系及方法。一共進行了三次探索:①探索:讓彩帶跳起舞來。知道彩帶能跳出各種各樣的舞蹈,都是手臂舞動的結果。②探索:手臂舞動的形狀和彩帶舞動的形狀有什么關系。發(fā)現(xiàn)我們的手臂揮動xx形狀,彩帶也會跳出xx的舞。③探索:手臂舞動有幾種方法。通過觀察、嘗試歸納總結手臂舞動的幾種基本方法。)
三、聽音樂舞動彩帶
1、欣賞音樂《喜洋洋》,感受音樂的旋律與節(jié)奏。
聽了這首音樂有什么感覺?一共有幾段?哪一段快哪一段慢?
2、再次欣賞,歡快的音樂我們可以怎樣舞動彩帶,抒情緩慢的音樂可以怎樣舞動彩帶?(幼兒可隨音樂自由舞動彩帶)
3、聽音樂嘗試練習。
4、集體表演。
通過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想象彩帶跳舞的樣子、表現(xiàn)彩帶跳舞,讓幼兒在音樂中充分地體驗舞動彩帶的快樂。
四、欣賞彩帶操,激發(fā)再次探索的欲望。
你們見過彩帶舞嗎?在哪兒看到的?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段彩帶舞,我們一起來看看。
幼兒觀看視頻后教師提問:大姐姐在條彩帶舞時除了手在舞動彩帶,還有頭、腳、腰等是怎么樣的呢?
教學反思:
舞動彩帶時身體的其它部位也可以動起來,這樣我們的彩帶舞會更加的優(yōu)美,你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結束活動)(在欣賞的基礎上,幼兒對彩帶舞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并且激發(fā)了幼兒繼續(xù)探索的欲望。)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