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18 09:18:35 教案

語文教案[優(yōu)選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優(yōu)選7篇]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熟讀課文,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情境,能從內心批評和唾棄托德和老板在金錢面前的丑惡嘴臉。

 。、通過對描寫人物的語言的揣測,掌握托德和老板的特點,感受課文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的傳神之處。

 。、認識課文中的4個生字,積累有關語言。

  【課前準備】

  課前介紹《百萬英鎊》的故事梗概。

  【課時布置】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談話:

  感受了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讓我們再來看看外國作家筆下的人。下面這篇課文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土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

 。病⒘私夤适鹿8牛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為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為實驗品。于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

 。、揭題:

 。玻、金錢的魔力

  二、自讀課文,暢談體會

  1、靜心讀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詞語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點,課文的哪些描寫突出了這些特點。

 。ㄔ跁献髋ⅰ#

 。、交流閱讀感受:

 、 同學在四人學習小組交流,談談對兩個人物的評價。推選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⑵ 派代表分別在寫有“老板”和“托德”的題板上寫上概括性的詞語,例:

  老板:見錢眼開、金錢的奴隸……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各學習小組針對其中一個人物選取課文中一處最精彩的描寫讀一讀,談談體會。教師結合同學的交流,相機指導:

 、 關于“托德”:

 、 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那個家伙擺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臉,說道:“啊,是嗎?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只會帶大票子的。”

  (抓。骸翱瘫〉淖炷槨保x出“刻薄的語氣”。)

  他一聽這些話,態(tài)度稍微改了一點兒,但是他仍舊有點兒擺著架子回答我:“我并沒有惡意……恰恰相反,我們換得開!”

 。ㄗプ 叭耘f”“擺著架子”,讀出“善變”。)

 、 細致入微的神情刻畫:

  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及滿臉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満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巖一般。

  你體會到什么?是怎么讀懂的?

 。c撥:托德神情的變化:“笑容是遍及滿臉的”──“凝結”、“毫無光彩”;通過表情朗讀體會比喻的妙用。)

 、 關于“老板”:

 、 動作描寫: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一下子鉆進那一堆顧客拒絕接受的衣服里,把它來回翻動,同時一直很地說著話,好像在自言自語似的:

  (引導抓。骸般@進”“來回翻動”“興奮地說著話”,想象人物的連續(xù)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 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課文12~18自然段):

  同學自由試讀十二自然段,談談感受。分角色朗讀。

  (較快的語速,體現(xiàn)人物的金錢的奴隸媚態(tài)。)

 。础⑿〗Y、提煉:

  讀了文章,托德與老板的可恥嘴臉和性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都緣于作者對人物的生動傳神的動作描寫,細致入微的神情刻畫,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三、拓展延伸,引發(fā)閱讀興趣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為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為實驗品。于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嗎?

 。ㄟ@段最好放在前面,介紹背景,協(xié)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課文。)

  1、在《百萬英鎊》這篇短篇小說中處處可尋覓到這樣的生動描寫。感興趣的同學可讀原文,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

 。òl(fā)下原文的閱讀資料或者介紹網(wǎng)站。)

 。病⒘私庾髡擤ぉゑR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實際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jīng)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fā)展過程,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也表示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失望厭世的發(fā)展階段。馬克吐溫的《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乞丐》等作品,描繪了一幅幅形象資本主義社會的幽默畫。這些作品讀來親切、自然,充溢輕松的幽默又蘊涵深刻的批判意義,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四、作業(yè)

  閱讀一篇文章,做一則讀書筆記:

 。ㄕn標《同步閱讀》同主題文章)摘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情描寫的句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語文教案 篇2

  I.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

  2.指導寫簡單的讀后感。

  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指導寫簡單的讀后感。

  投影片

  小黑板

  錄音機

  1.詞語聽寫。

  2.指導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

  (1)復習。

  前面學的兩課文,我們是怎樣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的?

  (在課題前后添加時、地、人,起因,經(jīng)過,結果。)

  (2)這個添加內容的思路適合于記事類文章(或寫入的文章),這是一介紹人物的`文章,寫的事比較多,怎樣借助課題添加內容?可以依據(jù)課題中心詞,聯(lián)系課文內容提幾個問題。

  圍繞中心詞“了不起”試提問--綜合歸納板書:

  誰了不起?怎樣了不起?在什么活動中誰因為什么表彰她了不起?怎么表彰她了不起?

  (3)逐項回答提出的問題。

  (4)綜合語言完整歸納主要內容。(李歡身患絕癥,她以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疾病和學習上的困難,成績優(yōu)秀。1992年5月應邀參加“給孩子一個世界”國際慈善活動。臨行前,她用無力的小手剪了一幅象征兒童熱愛世界和平的剪紙送給活動組織者。組織者命令在兒童村升起國旗表彰李歡。)

  (5)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課堂交流并語言綜合。

  3.。寫簡短的讀后感。

  (1)說說你從李歡身上學到了什么?

  (2),指導寫讀后感。

  李歡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歸根結底是她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寫讀后感就要緊扣這一點,簡要引用課文一二個事實,展開議淪,贊美、頌揚新少年兒童的風貌。也可以聯(lián)系自己或周圍同學的實際,尋找差距。(防止寫成檢討。)

 。3)課堂一交流、。

  4作業(yè)。

  (1)聯(lián)系句子寫出帶點詞語的意思c

 、賸寢岃F著心沒上前扶她一把。()

 、诒谎堈弑仨毷巧砘冀^癥而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兒童。()

 、倮虾嗬麩o法相信這件精巧的禮物,竟然一位幾乎癱瘓的兒童之手。

  ()()

  (2)縮句。

 、倜绹鹆_里達州奧蘭多兒童村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五十多個孩子。

 、谶@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女孩送給他的禮物。

 、蹆和宓墓ぷ魅藛T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孩子都贊嘆不已。

  (3)選擇作業(yè)。

  照樣子寫詞。例:出神入化(一對反義詞夾在其中。)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自選方法學習古詩,“讀讀、背背、議議、畫畫、寫寫”。

  2.運用查閱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yǎng)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評: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突出語文實踐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目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準備上課;貞浺褜W的與月相關的古詩,《古朗月行》、《靜夜思》、《楓橋夜泊》……

  2.認識課題。

  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與月有關的詩,大家首先一起來研究一下“泊”字。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字典中“泊”字的兩個音節(jié)(bópó)及其不同的意義,選擇正確的讀音。齊讀課題。)

  師:誰能根據(jù)課前的資料搜集說說“瓜洲”在什么地方?

  生:“瓜洲”現(xiàn)在揚州的一小鎮(zhèn),位于長江北岸。

  師:“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說把船?吭诠现薨哆叀Un前你們搜集了哪些關于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我們來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

  生:……

  3.商定學習步驟和方法。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好多古詩了,你打算怎樣學習這首詩呢?

  生:學古詩要先背誦。

  師:先要??

  生:讀熟,還要懂得意思。

  生:還要求默寫。……

  (教師歸納學生的發(fā)言,板書“讀、議、背、寫”)

  師:我們就按這順序和方法學習。

  【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主體”地位怎樣才能得到落實?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推進學習的實踐活動中。背誦古詩,喚起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平等的交流機會。讓學生制定學習程序與方法,使而后的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事!?

  二、讀詩

  1.試讀。

  師:按同學們討論的方法步驟,先讀詩。請自由輕聲讀詩,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試讀)

  2.正音。討論并讀準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間(jiānjiàn),

  鐘山只隔數(shù)(shùshǔ)重(zhngchóng)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háihuán)

  3.自由讀古詩,或同桌互讀。

  【評:沒有理解字詞句,就讓學生讀行嗎?行!因為古詩雖然比現(xiàn)代文難理解,但由于篇幅短,又瑯瑯上口。因此可以先讓學生讀準、讀通。正音是關鍵。余下的在讀中自悟,稍作點撥,理解內容就容易多了】

  4.師生共同讀。學生可以自由地站起來讀給別人聽,然后師范讀。

  師:同學們讀得這么盡興,老師也想讀,行嗎?

  生:(齊聲)好!

  師:(配音范讀)老師讀得好嗎?

  生:好!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老師再讀一遍!(再讀,學生有激情地高聲朗讀)

  【評:平等地對待學生,真誠地征求意見,注重了對學生的鼓勵,課堂充滿了親和力】

  三、背誦

  1.試背。

  師:都會背讀了,現(xiàn)在你們想干什么?

  生:(大部分)背書!

  師:背書就背書。自己試試怎樣背得快。

  (學生紛紛高聲背誦,課堂書聲朗朗)

  【評:教師根據(jù)課堂進度,順應學生心理,靈活地變動順序,讓學生馬上背誦。彈性的教學使學生主體性得到落實】

  2.匯報背誦結果。

  師:誰愿意背誦?

  (三位同學同時站起來背誦)

  師:還有誰要背?(全班大部分同學站起來集體背誦)

  師:(看到還有幾位同學沒背)現(xiàn)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大膽地站起來,老師和你們一起背。

  (余下的幾位同學與老師一道背誦:《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評:班級學生人數(shù)多,課堂個體背誦涉及面又小,面向全體不好操作。以上這個片斷值得借鑒】

  四、議議

  1.交流收獲,粗通詩意。

  師:通過誦讀,你一定讀懂了不少的內容。四人一組交流,再結合你手邊的資料討論討論,看看你們弄懂了哪些字、詞、句的意思呢?還有哪些詞句讀不懂嗎?在學習片上寫下你的收獲和疑惑。時間10分鐘。

 。10分鐘后全班交流學習收獲)

  師:匯報一下你的讀書收獲,好嗎?

  生:老師,我知道了“間”,在這里讀作jiàn,是“間隔”的意思。

  生:老師,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京口”在長江南岸,現(xiàn)在的江蘇省鎮(zhèn)江市。鐘山:現(xiàn)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師:誰能將詩中“瓜洲”、“京口”、“鐘山”的按方位畫一個簡圖?

 。▽W生上黑板試畫圖)

  ◎鐘山 △△△△

  ◎京口

  ~~~~~~~~~~~~~~~~

  ~~~~~~~~~~~~~~~~

  ◎瓜洲

  師: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

  生:請問老師,“還”是什么意思?

  師:老師提供資料讓你們自己選擇判斷。

  (師根據(jù)學生提問點擊課件,屏幕展示以下內容。

  〈1〉數(shù)重:幾層。

  〈2〉綠:吹綠了。

  〈3〉還:①指歸還。②指的是返回。

 。▽W生對照詩句討論后選擇了第二種解釋)

  師:還有什么弄不懂的字詞嗎?誰能按書上注釋加上自己的理解來說說詩的大意呢?

  (說說全詩大意。先同桌互說,再匯報說。)

  2、體會詩的情感,簡筆勾畫。

  師:讀到這兒,你知道詩人的寫作目的了嗎?

  生: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師: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情緒呢?

  生:“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的“只隔”,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生:“明月何時照我還!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又綠”可以看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師:據(jù)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

  生:可以用“到”字,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

  生:可以用“過”字。

  生:還可以用“來”。

  師:詩的第三句繼續(xù)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jīng)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詩人為什么選作“綠”字呢?

  生:“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師:“綠”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xiàn)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評:給予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討論,對這首古詩無疑是一種好辦法!

  五、畫畫

  1、啟發(fā)。

  師:這首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我們再體會一下,詩人寫出了一江之隔的幾個地點,還展示了春的新綠,月的皎潔。色澤鮮明,多么美麗啊!在你們頭腦里,一定能畫出了一幅絢麗的圖畫,F(xiàn)在,你想做些什么?

  生:我想用彩筆來畫畫看。

  生:我想寫一寫,把這首詩默寫出來。

  師:好的,請選擇你喜愛的方式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寫字時,書寫要工整。畫畫時注意自己筆下的景物特點,加點彩色最好。待會將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好嗎?

  生:好。

  2.全班同學安靜地寫畫。

  3.反饋。

  師:寫完的同學上來將作品投影放大給大家欣賞,最好做些介紹。

  生:(操作展示儀放大作業(yè))我畫的是一輪明月,一道江水,一片新綠,幾重高山。詩人站在瓜洲岸邊,仰望明月!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生:(同上)我豎著寫詩,大人寫詩都是這樣寫的,大家覺得好不好?

  (全班鼓掌。又有幾位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

  【評:課堂要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充分展現(xiàn)兒童的天性。讓成功的體驗內化為繼續(xù)學習與發(fā)展的動力】

  六、延伸

  1.補充寫王安石的詩供學生選擇自讀。

  師:同學們學得很好!恫创现蕖肥切W階段學習的唯一一首王安石寫的詩。王安石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許多作品膾炙人口。老師從其他地方選新編了幾首印發(fā)給你們,可以自由選讀。

  (全班同學或自讀、或同桌讀、或幾個人討論)

  2.自由點擊課件資料深入學習。

  師:老師的課件內有這幾首詩的詳細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臺自己點擊。

  (幾位同學主動上臺點擊課件相關內容,瀏覽討論)

  【評:逐步引導學生學習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wǎng)絡等查閱資料,培養(yǎng)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3.下課了,老師將一張軟盤寄放在班長處,讓家有電腦又有興趣的同學借回家自學。

  總評:

  這節(jié)課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參與讀、講、背、寫的語文實踐,體現(xiàn)了三點。?

  1.學生主體地位落到實處。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學過程本質所決定的,學是內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過學才能起作用。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覺地投身于學習中,才能保證落實主體地位。這節(jié)課從三方面做了努力。一是時間上給予保證,力避逐字逐句的梳理分析,節(jié)約時間讓學生多讀多寫;二是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掌握學習方法;三是教者平等地對待學生。課始與學生商定學習方法,課中放手讓學生學習、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課后留給學生廣闊的學習與探索空間。

  2.面向全體,著眼發(fā)展。教者尊重每個學生,讓全班學生都有展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方法,學生在課內點擊課件資料自學,回家通過軟盤自學,溝通了課內課外,拓展了學習空間,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3.落實了思想教育內容。這節(jié)課力求通過學生的語文實踐中感悟內容,在拓展延伸中初步感知祖國文化遺產的豐富,進而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chuàng)造"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yǎng)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fā)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

  教學難點:

  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1.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2.交流課前部分資料,以“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為題,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

  4.板書課題:開天辟地

  解釋課題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5.盤古究竟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讀音,認清字形。

  (2)標出小節(jié)號,把課文讀通順。

 。3)畫出生字新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

  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1)讀詞語

 。2)分小節(jié)讀課文,隨機進行字音及斷句的指導。

  (3)交流已理解的詞語。

 。4)同桌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5)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課文

  1.在盤古還未開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讀第1小節(jié)。

 。ㄗプ 盎煦缫粓F”,“大雞蛋”兩個詞讓學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認真默讀第2到5小節(jié),感受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給你留下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1)交流。

 。◤摹耙皇箘拧、“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等處體會到盤古身軀的高大及力量的無窮;從“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等詞體會盤古對光明的向往及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決心,同時體會開天辟地的艱難,從“也跟著長高”、“一萬八千年”等處體會到盤古意志的堅定,形象的高大。)

 。2)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讓人通過你的讀了解盤古的偉大嗎?

 。3)指導朗讀,出示句子。

  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ň渥又杏蟹戳x詞,分別是輕而清——重而濁,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這樣大家能一眼看出天與地的變化,形象地寫出了天與地的不同。)

  3.過渡句,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就在臨死前,盤古還化生出了世間萬生物。

  4.老師很喜歡這一段,尤其是讀到“精疲力竭”“含著微笑”“臨死”這幾個詞時就特別感動,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為什么感動呢?

 。ūP古面對死亡顯得那樣樂觀、無畏、坦蕩。還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世間萬物,多么偉大的心靈呀!)

  5.讓我們懷著這種感動齊讀全文。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

  學生讀課文,回顧所學內容。

  二、練習復述

 、偻氄f。

 、谥该谌鄰褪觯缓笤u議。

  三、拓展文本,創(chuàng)編詩歌

  1.盤古開天地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是真實的故事,那么人類為什么會編出這樣的神話呢?從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書:豐富的想象

  2.仿寫詩句

  我想把手撫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

  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

  我想——,

  這樣就能——。

  四、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五、搜集神話故事,與伙伴們一起分享神話的精彩。

語文教案 篇5

  鼓勵同學多練

  多練包括“說”與“寫”的過程!罢f”為寫打下基礎。說與寫分別是語言的兩種表達形式。說是口頭語言,寫是書面語言作文教學為什么選說后寫呢?首先是從兒童語言的發(fā)展來看,一個人學習語言總是先學習口頭語言,口頭主席是書面語言的先導,也是書面語言的基礎?陬^語言的發(fā)展能促進書面語言的發(fā)展。小學低年級的同學口頭語言變?yōu)闀嬲Z言,還必需經(jīng)過嚴格的說寫訓練。對于少數(shù)民族同學來說先說訓練尤為重要,從民族語言變?yōu)闈h語,F(xiàn)行課程教學中,每次習作之前都配有一次口語交際。交際內容與習作要求大致相同,也就是說口語交際是為習作打基礎的為此,口語交際特別重要。每次習作,俺都用1至2課時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之后才進行習作。

  如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中,口語交際是:說說俺自身,而習作是:把自身介紹給他人。在此次習作中,口語交際做好了。同學在習作時就容易得多,說可以檢查考慮的結果,起到組織語言的作用。同時又促進考慮,有利于書面語言的發(fā)言。說就成了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的橋梁。

  強調口語交際的目的性,做到有條有理

  《語文課程規(guī)范》指出:口語交際做到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一堂口語交際課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說話的中心。但同學在興奮的同時,說話就不著邊沿,東拉西扯的。這時教師要充沛發(fā)揮主導作用,逐步引導同學回到說話的主題中來。

  如:語文園地三中《說說俺自身》,同學開始都在說自身的外貌、性格、優(yōu)缺點,在講事兒時說著說著話題一轉,就介紹起他人的優(yōu)缺點了,這樣就沒有把話題落實到介紹自身上。這時,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地提問:“同學們,說他人是為了更好地介紹自身,你自身在這件事上有什么表示呢?”經(jīng)過老師引導,又回到了主題上。在同學說話前,俺先讓同學閉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緒,把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口語交際帶寫作

  教材在編排口語交際和習作時,確實進行了認真的考慮和布置。例如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說俺自身”,習作的內容就是“自俺介紹”。筆者首先上口語交際課,讓同學推選兩位與眾不同的同學站到前面,讓同學們進行觀察和發(fā)現(xiàn),找出他們的不同點。這其實是借鑒別的教師的做法,效果確實不錯。同學發(fā)言非常積極,完全出乎教師的意料。這樣先讓同學說一說,教師引導同學總結出寫人可以從相貌、衣著、興趣喜好等方面進行,只要抓住特點,就可以寫好。如王威寫自身愛踢球,寫了一場精彩的足球競賽中自身的表示;于明杰寫自身愛惡作劇,寫了自身生病輸液時在地板上灑水讓媽媽滑倒的故事;王永超寫自身愛考慮,抓住了一次檢驗自身解決一道難題的經(jīng)過。其中的句子是這樣的:

  俺想啊想,一只手拿著筆在桌子上亂畫,另一只手抓著頭發(fā)。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俺還沒有做出來,真把俺急壞了。就在這時候,俺突然想出了解題的方法。時間就要到了,俺連忙在試卷上寫下了答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里真輕松。

  句子之所以如此流暢、精彩,完全是因為口語交際課上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準備工作充沛,同學再寫就得心應手了。每次習作之前,教師都可以設計相應的口語交際訓練,借以啟迪同學的考慮,誘發(fā)同學的寫作興趣,理順同學的思路。同學往往善于說,而不善于寫,教師要提醒同學,把自身說的內容記錄下來,其實就是一篇好文章。

  開展活動引寫作

  同學寫作文感到無話可說,主要原因是平時活動少,同學又不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為彌補這一缺乏,教師可以精心組織同學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指導同學細心觀察。例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的習作內容是“秋天的快樂”,教師可以帶領同學走出教室,走進廣闊的大自然,去尋找秋天,尋找快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同學觀察: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動物呢?人們呢?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變化?同學的感受豐富了,自然有許多話要說。經(jīng)過適當引導,就可以寫成一篇好作文。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老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并配樂)

  2、老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二年級學生回答

  3、老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二年級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二年級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老師:詩中哪句是描寫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年級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二年級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教師評價: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二年級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同音詞,知道同音詞音同意不同。

  2、讓學生了解語氣詞在句中的作用,并能讀出不同語氣。

  3、引導學生體會引用名言能使富有文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4、采用故事會的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敢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認一認”

  1、自由讀生字“栗”,讀準字音。

  2、自由朗讀詞語,注意把音讀準。

  3、自己觀察,比較每一組詞語,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全班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多種形式朗讀,積累詞語。

  6、拓展。除了書上列舉的詞語,還有哪些同音詞?師生共同補充。

  二、學習“讀一讀”

  1、自由讀句子,想象一下:

  一個孩子在說這些話時,分別會是什么神情、什么動作?

  2、指名讀句子,說說讀的時候想到了什么?教師相機指導讀出不同語氣。

  3、多種形式讀句子。

  三、學習“寫一寫,背一背”

  1、學生自由朗讀名言,想一想:這些名言和什么有關?

  2、談談你讀后的體會。

  3、請學生仔細描紅這兩句名言,要求把字寫端正、美觀。

  4、學生課后搜集有關智慧的名言。

  四、學習成語故事。

  1、自由朗讀,讀通短文。

  2、多種形式讀,交流讀懂了什么?

  3、你想對這個人說點什么?

  4、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找找其他的成語故事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學習“探究與發(fā)現(xiàn)”

  1、自由讀書上的句子。

  2、把句中引用的'名言去掉再讀一讀,比較前后兩句的不同。

  3、全班交流引用名言在文中的作用。

  4、嘗試引用名言說一段話,全班交流,集體評議:哪些同學引用得好,好在哪兒?

  二、口語交際

 。ㄒ唬┛磮D激趣,提出要求。

  1、指導看圖,這幾個小朋友在講什么?

  2、同學們,平常在生活中你們一定聽過很多故事吧,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3、學生交流,傾聽。

  (二)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

  1、我們來舉辦一個故事會好嗎?把你聽過的最有趣的故事來講一講。

  2、學生相互交流,說故事。聽的學生要聽的認真,能談出自己聽后的感受。

  3、教師巡視,適時鼓勵。

  4、評一評誰的故事最精彩?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三、綜合性學習:

 。ㄒ唬┱故举Y料,交流字謎

  1、學生課前搜集字謎,小組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謎。

  2、小組對抗賽:猜一猜有趣的字謎。

  3、教師組織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字謎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讓學生交流編字謎的方法。

 。ǘ⿲W生可把所有的字謎搜集起來,編一本小集子,發(fā)動全班為謎語集設計封面及書名。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教案(精選)09-23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影子》教案06-13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跳水》教案06-13

語文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