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26 08:39:47 教案

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橋》是一篇微型小說。該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的老黨員的光輝形象。作者為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設置了一個典型的環(huán)境,山洪暴發(fā),人們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橋。從而以“水”的上漲為線索,推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用一個普通老支書生命的一瞬間的閃光行為,使作品凸顯出人性的美麗風采。

  【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高年段學生特征,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過程方法目標:

  以讀為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并創(chuàng)設情境,在場景的對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質。

 。场⑶楦袘B(tài)度目標:讓學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漢不徇私情、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難點】

  本文語言簡短凝練,有效地烘托了環(huán)境的緊張,因此我把洪水飛速上漲時,老漢每一次舉動的內涵作為教學重點,把理解題目“橋”的含義和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特點作為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課前,我和學生要做好這樣一些準備:

 。、教師準備“表現(xiàn)山洪暴發(fā)、洪水肆虐情景”的.課件。

  2、學生收集有關山洪情形和危害的資料以及令自己感動的典型事跡,并認真讀一讀。

  【設計特色】

  這次教學的設計特色在于: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朗讀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習《橋》時,我讓學生通過自主讀、合作讀、探究讀、對比讀、教師范讀、角色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

 。、雙線并行,情景再現(xiàn):

  我會著力渲染環(huán)境的真實,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兇猛,將環(huán)境描寫這一條線與老漢不徇私情、舍己為人的光輝形象這一條線相結合,并采用“品讀感悟”式教學方法,使老漢的英雄形象凸顯得越來越美麗動人。

 。、情法并重,讀寫結合:

  在指導學生理解老漢的光輝形象中,我會結合文章的有關語句進行表達方法的滲透,讓學生感悟到作者的語言簡潔明快、手法準確無誤、結構跌宕起伏。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寫話的環(huán)節(jié)來祭奠老漢,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實語言實踐的活動。

  【教學時間】

  本課教學需要兩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通過研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逐步深刻感受老漢無私無畏、舍己為人的精神,初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訓練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概括課文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道德、情感、價值觀:讓學生樹立和平的信仰,培養(yǎng)學生愛正義、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1、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塊層層推進,讓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內涵,感悟信仰的力量。

  2、讓學生質疑、自主說、主動說、積極討論的過程中理解小說的深刻內涵。

  3、以"見義勇為"的事例導人,激發(fā)學生的正義感;以抗日英雄的故事進行擴展、延伸,讓學生樹立和平的信仰,

  感受勇氣來自于信仰的力量。

  4、課時的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導人:

  1、學生上臺自我介紹(老師贊美學生的勇氣)

  2、老師講述報道《一個普通的靈魂能走多遠》,問:是什么使一個為生活奔波的下崗工人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是什么使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做出萬人景仰的壯舉?(學生回答)

  一、理解課文

  1、檢查生字詞的.積累。

  2、整體感知課文:以每分鐘400字左右的速度默讀課文。

  3、學生用句式"這是一個__________的故事"概述故事內容。

  4、再次整體感知課文:每分鐘500左右。思考故事怎樣開頭、發(fā)展、結尾。

  二、品味課文

  1、學習一一種新的閱讀方法——挑讀(有選擇地讀)

  用"~~~~"標注描寫美國傘兵的語句。

  用“_________”標注描寫法國婦女的語句。

  用“。。。!睒俗⒈磉_全文主旨的句子。

  2、文章的標題叫做“勇氣”,文中也提到兩種“勇氣”的含義。

  3、你更欣賞哪一種“勇氣”?請說明理由。(學生討論回答)

  4、學生質疑。

  三、感悟課文

  1、過渡:和平是一種信仰,為了捍衛(wèi)它,許多人不惜獻出生命。

  2、學生談抗戰(zhàn)時期英雄的故事。

  3、學生自擬有關“勇氣”和“信仰”的格言。

  4、小結:在生活中許多地方需要勇氣,學習了這篇小說,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有勇

  氣戰(zhàn)勝它,使自己的人生更美麗。

  5、作業(yè):寫一篇讀后感一讀《勇氣》有感。

  一、理解

  這是一個_________故事。

  二、品味

  挑讀——有選擇地讀

  用“”標注描寫美國傘兵的語句。

  用“__________” 標注描寫法國婦女的語句。

  用“。。!睒俗⒔沂疚恼轮髦嫉恼Z句。

  三、感悟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理念】

  該小說的主人公是個初中生,學生與主人公的共鳴是講讀本文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積極性,將新課程理念貫穿其中,以學生活動為主,采用對話教學,引導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握人物,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課時安排】兩課時;本節(jié)為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人物形象

  ◇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分析小說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認識到人生的失敗和挫折是難免的,學會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1、培養(yǎng)分析小說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到人生的失敗和挫折是難免的`,學會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難點:培養(yǎng)分析小說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熟悉人物,小組合作編演課本劇

  【教學方法、手段】

  1、對話法、活動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方式和媒體

  設計說明

  1、 溫故引新

 。1)和學生一起簡單回顧第一課時內容,學生談對該小說的喜好。

 。2)詢問學生對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理解,使學生認識到同一篇(部)作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說自己的真實感受。

  2、 說一些感受

 。1)回顧小說中出現(xiàn)的人物形象,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這些人物從小說中走了出來,和自己共同生活、學習,自己會愿意或不愿意與誰交朋友?原因是什么?

 。2)學生在班上交流

  3、 演一個片段

 。1)學生自由組合,根據課前的共同探究,選擇認為最精彩或最喜歡的片段,在課堂上改成課本劇表演給大家看。

 。2)推薦一名記者對觀眾(其他同學或老師)進行采訪,評價演的情況,選出最佳表演者。

 。3)記者采訪優(yōu)勝者為什么會這樣演人物。

  4、 談心情故事

 。1)回顧小說主人公的經歷,說說對于生

  教師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肯定、鼓勵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啟發(fā)

  引導,多種方式肯定學生。

  操作媒體

  激勵學生上臺表演,以適當語氣或動作表示贊賞。

  指導、傾聽

  指導、肯定、評價

  啟發(fā)、傾聽

  談個人感受

  發(fā)言、傾聽

  思考

  各抒己見,暢談自己的想法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了解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標: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從中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創(chuàng)新點:在小珊迪受傷,七個便士不知去向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時間:2課時

  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帶著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情。重點落實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敘述順序,并沿著文中的“我”的感情的變化深入到語言文字中去研讀,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 。

 。ū驹O計為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

  同學們,你們都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赡銈冎绬?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國,社會上貧富懸殊,許多人的生活是缺衣少食,而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更是不得不以乞討或做小買賣為生。(出示圖片,包括課文插圖)在他們當中,有一個可憐的孩子,為了賣出一盒火柴,而悲慘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唯一的親人。今天,讓我們走近這個可憐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小珊迪。(板書課題:小珊迪)

  二、整體感知:

  1、師述:昨天,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給大家一些時間練習讀好嗎?讀完后,再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自由讀全文,要求:努力做到讀得正確、流利

  3、讀后反饋:將自己最想讀的那個部分讀給大家聽。相機提示字音。評價。

  4、默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在腦海里形成畫面,你仿佛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小珊迪?

  5、反饋:一句話告訴老師,你仿佛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小珊迪?(依學生發(fā)言板書:可憐、誠實、善良等)

  三、研讀悟情:

  1、師述: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小珊迪的可憐、誠實、善良的呢?你最想研究哪一方面呢?請你再讀課文,將最打動你心靈的句子劃下來,在旁邊作批注,然后多讀幾遍。

  2、小組交流。(訓練小組長)

  3、全班反饋研讀情況。(以下教學要依照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組織,注意師生評價及生生評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例如:

 、偎麑ξ覀冋f:“先生,請買盒火柴吧!”(a.請注意冷的感覺。b.體會一下,那么冷的天,小珊迪只穿了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小臉凍得友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說話能這樣輕松、這樣有力嗎?c.人在發(fā)抖,嘴唇在發(fā)抖,聲音也在發(fā)抖。要讀出這樣的感覺。)

 、凇鞍!請您現(xiàn)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小男孩乞求道,“我給您去換零錢!(a.請注意餓的感覺。b.餓了還有力氣嗎?餓了還會大聲說嗎?c.他是怎么說的?是乞求說。怎樣的請求叫乞求?可憐地請求、懇切地請求、苦苦地請求、像要飯一樣地請求,這才叫乞求。要把這樣的感受讀出來。)

 、劭蓱z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床上,一看見我,就難過地說:“先生,我換好零錢往回跑的時候,被馬車撞了。我的兩條腿全斷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辦呢?誰來照顧你呢?”(a.請注意這是一個斷了兩條腿、快要死的孩子說的話。b.請注意這是一個臨死前還擔心著弟弟、掛念著弟弟的人說的話。)

  4、激發(fā)情感。

  師述:同學們,這就是咱們的小珊迪,他的遭遇是那樣的不幸;他的死去是那樣的痛苦。然而,在他去世之前,他首先想到是要找還那四個便士;他首先想到是那個可憐的小弟弟。這樣的一個孩子,為了一盒小小的火柴,為了那四個便士,就這么走了,就這么永遠地離開人世。咱們拿起書,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段。(生齊讀)

  同學們,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為了那四個需要找回的便士,一個可憐的.孩子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全體女同學一起再讀課文最后一段。(全體女生讀最后一段)

  同學們,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為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善良的、誠實的、守信的孩子死了。ㄈw男生讀最后一段)

  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為了那四個需要找回的便士,一個可敬的孩子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全體男同學一起讀課文最后一段。(全體學生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四、小結全文:

  1、師: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那個買火柴的先生,親眼目睹了小珊迪被馬車軋斷雙腿后仍不忘歸還那四個便士,目睹了小珊迪在臨死前仍然掛念著弟弟的感人情景。此時此刻,你最想對臨死前的小珊迪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拿起筆來寫寫吧。

  2、寫好后,請大家自己站起來,用你的感情、用你的聲音、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吧。

  3、同學們,正是小珊迪的誠實換來了一個陌生人的信任,正是小珊迪的善良贏得了一個陌生人的尊重,正是小珊迪的守信實現(xiàn)了他的心愿。是的,同學們,我們永遠忘不了他那誠實的面容;我們永遠忘不了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們永遠忘不了他臨死之前還牽掛著他的弟弟;我們永遠忘不了他臨死之前還想到找還那四個便士的先生。一個多么可憐的孩子,一個多么可敬的孩子。讓我們永遠的記住他。同學們,讓我們像小珊迪一樣,多一份誠實,多一點守信。老師相信,擁有誠信,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麗;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一定會充滿歡笑。

  五、板書設計 : 小珊迪

 。S學生的回答板書)

  可憐

  誠實

  守信

  善良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做學問的認真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推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推敲”一詞還有一段來歷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好好讀讀、演演這個故事。

  2、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推敲”這個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細讀第2-7自然段

  1、快速閱讀課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討論以下填空題。

 。1)賈島去( ),不巧( ),結果留下( )。

 。2)返回長安途中,他對詩中( )這個字猶豫不決,不知不覺( )。

 。3)結果他沖撞了( ),和( )商量了起來。

 。4)韓愈認為還是用( )好,理由有三:一:( )二:( )三:

 。 )

  2、回答題(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圖,說說圖意。文中哪句話描寫了圖上的內容。(用“——”畫出來)指名讀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全詩,讀一讀。

  (4)小結:深夜訪友不曾遇,以詩贈友情誼深。這是故事的發(fā)生。

  3、回答題(2)

 。1)指名回答。猶豫什么?

 。2)出示插圖,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賈島。

 。3)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指名讀句子。

  (4)演一演。

  指導:賈島會說些什么話?做些什么動作?

  指名當導演,當賈島,當群眾。

  演后評議。

 。5)小結板書: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fā)展。

  4、回答題(3)

 。1)指名回答。

  (2)介紹韓愈:唐朝著名的大詩人。

 。3)出示課文,小組分角色朗讀。

 。4)小結:韓愈“迎面而來”,路上行人紛紛避讓,而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完全沉浸在創(chuàng)作之中,對韓愈的到來渾然不知,不知不覺間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寬恕。故事進入了高潮。

  (5)演一演

  指導:韓愈說什么?怎么說?

  賈島說什么?怎么說?

  演后評議。

 。6)同學們,韓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們來討論一下,到底用哪個字好?

  5、回答題(4)

 。1)指名回答。(表明有禮貌;襯托出寧靜;響亮)

 。2)出示課文,齊讀。

 。3)小結: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局。

  三、學習第八小節(jié)

  1、說說對賈島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總結推敲的含義。

  四、拓展提高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風又綠江南岸

  2、練一練

 。1)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懊睋Q成“找”行嗎?為什么?

 。2)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依仗隊中!瓣J”換成“走”行嗎?為什么?

  五、課外探究

  1、將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師提供劇本。

  2、探究一下《題李凝幽居》的詩意。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看圖編故事的興趣,指導學生能夠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能按一定的順序將圖意看明白。

  3、能夠根據圖畫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揮大膽豐富的想象編說故事,鼓勵創(chuàng)新求異。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將故事編完整,說清楚,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老師帶來了一幅圖,請仔細觀察。

  二、初步了解圖意。

  今天,在它們來到了這里,要向我們講一講我們的夢想。,那么每個同學都有什么樣的夢想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三、教師指導看圖,在小組里討論。

  選代表在班里講講

  四、學生寫作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影子》教案06-13

語文《跳水》教案06-13

語文《掌聲》教案11-20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母雞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