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從整節(jié)課來看,我覺得比較滿意的地方
1、視頻的出示,引起了學生的共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學生注意力集中,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展示評價時語言豐富,表達清楚。
3、在動手操作時能夠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每位組員都表現的很積極。
4、放飛降落傘把整節(jié)課推向了**,也將學生的興致推向了**,充分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使學生有成就感。
當然也有比較遺憾的地方
1、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面對學生精彩的表現和美觀的`作品,教師的語言有點吝嗇。
2、展示時由于時間關系,顯得不夠充分,當各組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是,其實應該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每個作品進行評價,如傘面裝飾是否美觀、吊墜的設計是否合理以及作品的創(chuàng)意等方面。
3、缺乏課后的小結,應針對學生的作品及試飛情況,及時小結,再次強調三個方面:傘面材料的選用和裝飾;傘繩的選用和長短;下墜物的大小和輕重。因為這三點是關系到降落傘成功與否的關鍵。然后再讓學生根據這些課后對自己的降落傘進行修改,再次試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能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并按照順序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能準確判斷本文使用的說明方法,并說出其作用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本文,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后,收集篩選信息,增強對生物入侵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教學方法:
1課文學習以合作探究為主,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歸納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收集資料,討論歸納主題,共同解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戰(zhàn)爭”一詞,讓學生說出看到后會想到哪些詞語?(學生可以小組競爭,說出不同的詞語)(血雨腥風,槍林彈雨,硝煙彌漫……)由次你會聯想到那些戰(zhàn)爭?(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在什么情況下才發(fā)生呢?領土、尊嚴受到侵犯時戰(zhàn)爭就爆發(fā),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的是發(fā)生在人與生物之間的,板書課題,“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zhàn)場,對這場“戰(zhàn)爭”做一番考察。
二、展示目標(生認真識記)
三、實施目標
。ㄒ唬┬〗M長帶領組員自學,完成以下問題。
1、說明文的三大要點:說明對象根據說明對象,說明文可分為文和。本文屬于說明文,說明的順序常見的說明方法
2、給下列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寫漢字。
劫掠藩籬厄運歸咎斑斕物競天擇
。ǘ└鶕繕死首x課文,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結合自己讀課文情況完成以下問題。
1、通過剛才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于生物入侵的知識?
2、作者按什么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3、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分析其表達效果
4、生物入侵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是什么?
5、針對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提出一條或幾條防范措施?
。ㄈ┬〗M對抗,釋疑問難(小組為單位,組長紀錄,然后提出,讓小組解決,教師點撥)
小組在完成上述目標的同時,深入挖掘,找出有價值的問題,歸納交流。
。ㄋ模┬〗Y: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問題及收獲?
(五)形成測試:生物入侵者的說明對象運用的說明順序使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舉例說明)
。┩卣寡由
你知道還有那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fā)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根據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并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以小組為單位)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指導練習第1至4題,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詞語。
2、懂得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得具體些,能正確填寫“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教學過程:
一、指導練習第1題。
1、自由拼讀,作好答題準備。
2、指幾名中下生拼讀。
3、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確填寫相應的詞語。
二、指導練習第2題。
1、讀題目明確練習要求。
2、指名讀第(1)組兩個句子,比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中等生讀第(2)組兩個句子,比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指名讀填寫后的兩個句子,注意把填寫的詞語讀出重音。
三、指導練習第3題。
1、談話導入。
2、自學準備。
3、指名在小黑板上填寫,然后逐題討論,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4、讓學生在課文中找?guī)讉句子讀一讀,想一想,體會“的、地、得”的'用法。
四、指導練習第4題。
1、這兩個句子分別在哪兩篇課文中出現過?
2、自學準備。
填上適當的詞語。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句子中幾個“多么”要讀出重音。
五、完成《作業(yè)本》第1至4題。
課后分析: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熟練朗讀文言文,把握正確的語氣、語調,并進而讀通文句;
2、感受物外之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重點:準確朗讀,讀通文句,感受物外之趣。
難點:背誦課文,讀懂文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課文序言導入課文講述,板書課題及作者姓名,簡介之:
1、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與妻陳蕓感情甚篤,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歷盡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況不明。
2、《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三分鐘。
三、一生讀課文,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難讀字音:
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童稚 藐小 擬 強 唳 怡 礫 壑 龐
四、齊讀課文,教師指出注意點(句讀、字音等)。
五、學生自讀課文五分鐘,要求讀通課文。
六、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插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并說出理由):
1、請簡要描述這張插圖的內容。
2、畫中的'少年是誰?畫中的白鶴是真的嗎?這些白鶴實際上是什么?
3、蚊子為什么會變成白鶴? 4、“飛蚊成鶴”,表現了少年時期的“我”的什么特點?
5、用文中的語言概括“我”這樣做的好處?
6、“我”為什么能獲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備什么條件)?
7、文中除了“飛蚊成鶴”之處,還寫到了什么“物外之趣”(即把什么看作什么)?
8、為什么“我”“呀然一驚”?文中的龐然大物指什么?
9、“我”為什么要打癩蛤蟆并“驅之別院”?
七、師生共同合作,解答上述問題,了解全文大意。
八、集體朗讀課文,請一學生簡述故事內容。
九、小結本堂課所學內容,布置作業(yè):
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譯全文;
2、熟讀全文,背誦全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3、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4、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教學準備:字母卡片,相關的漢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連
1、談話激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語文園地,里面有許多游覽區(qū),咱們先來到“我會連”這個游覽區(qū),誰連得又快又對,我就把“五角星”送給誰。
2、開火車讀準聲母。(重點指導讀準鼻音和邊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漢字,指導連線。
。1)學生自己連一連。
。2)同桌對一對,教師巡視。
(3)連錯的同學哪個字連錯了,請小朋友幫忙,教師引導學生評價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戲,鞏固漢字的讀音。
(1)師生合作。(出示相關的漢字)
。2)學生與學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組進行)
(二)、讀讀比比
1、談話激趣:請你先讀一讀,仔細觀察,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2、學生邊讀邊觀察,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比較形近字的差異,練習說完整話。
。1)共同完成“了—子”、“十—葉”音形義的比較,再分別組詞。
。2)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3)小組派代表,自選一組讀讀、比比、說說,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4、出示這些漢字組成的詞,全班齊讀。
。ㄈ⑽視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蘋果園”圖)瞧,蘋果園到了,小朋友提著籃子摘蘋果,你們還發(fā)現了什么?
2、同桌分工,幫圖上的小朋友撿蘋果。(每人先找同一個偏旁的字做上記號,再相互檢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蘋果,并讀一讀。
4、讀字。把10個紅蘋果貼在果樹上,學生做“摘蘋果”游戲,帶讀生字。
。ㄋ模、作業(yè)布置: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ㄎ澹鍟O計:一棵蘋果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點: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ㄒ唬⑽視x
1、談話激趣:上節(jié)課,咱們在蘋果園里摘了“生字蘋果”,收獲真不少!現在我們做個“過獨木橋,奪紅旗”的游戲。橋上有許多“攔路虎”(詞語),只有讀準它們,才能過橋奪紅旗“
2、出示詞語,學生自己練讀,四人小組互讀,教師巡視。
3、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1)指名“過橋”。(一人讀一排詞語)
(2)四人小組接力“過橋”。(兩排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的詞語)
。ǘ、讀讀說說
1、談話激趣:過了“獨木橋”,我們又來到“我會讀讀說說”游覽區(qū)。讓我們讀什么?說什么呢?(讓學生自己發(fā)現)
2、讀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
3、引導學生認識“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問:第一句講什么地方?(我家門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樹)
。2)請同學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線畫出來,用橫線把“有什么”畫出來。
(3)指導讀句子。
4、練習說話。
。1)把第一、二句“變一變”、“說一說”。
。2)把第三句補充完整:屋子里有( )。(指導用準數量詞)
(3)擴展練習,補充句子。
。 )有( )。
。 )有( ),有( ),還有( )。
。ㄈ⒆x讀背背
1、看圖,說說這只公雞美嗎?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讀古詩《畫雞》。
。1)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指名讀,學生評價。
。4)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5)小組范讀,男女生比賽讀。
3、背誦古詩。
4、表演朗誦。
。ㄋ模、作業(yè)布置:1、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背誦古詩。
(五)、板書設計:
。 )有( )。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yǎng)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難點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xiāng),走進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板書課題《槐鄉(xiāng)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槐鄉(xiāng)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聽后的整體感受。
3、槐鄉(xiāng)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xiāng)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
介紹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a、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想方法解決。
b、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槐鄉(xiāng)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記下來,準備和同學討論。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2、槐鄉(xiāng)的槐樹(槐花)。
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xiāng)的槐花是美麗的。(八月,槐樹打了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
槐鄉(xiāng)的槐米是寶貴的。(槐米,可以入藥,還能做染料。)
3、槐鄉(xiāng)的孩子是( )的。你從課文中哪些詞句看出來?
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可愛的。
(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
(4)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快樂的。
……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xiāng)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說說心里話:你想做槐鄉(xiāng)的孩子嗎?為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4、引導小結: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xiāng)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五、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語文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本設計力求使同學通過對課文中的語文文字的理解,發(fā)生情感的共鳴,感悟生活的智慧,經歷語文知識“再發(fā)明”,明白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讓同學在自身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上,感悟、體驗并經歷語文知識“再發(fā)明”的過程,即探究的過程,才干在得到語言知識的同時,生成捕獲知識、探索未知的智慧。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真童趣?炭嗲笾脑竿。
【課時布置】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絕招》
。薄⒖戳苏n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ㄊ裁词墙^招?課文講了誰的絕招?誰的絕招最絕?)
。病l(fā)談話:
這篇課文講的是幾個小伙伴之間發(fā)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身手,沒能取得好成果,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決心要挽回面子,要練一種“絕招”,“鎮(zhèn)”住那些小伙伴。結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勝,實現了自身的愿望,大家都對他的絕招贊不絕口,“伙伴們羨慕地豎起大拇指:‘絕招,太絕了!’”
。、大家想知道他們的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嗎?
設計意圖:從啟發(fā)談話入手,誘導同學理解課題,激發(fā)了同學的閱讀欲望。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自由讀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
。、討論:
①課文中講了幾個小伙伴,涉及了哪幾種絕招?
。ㄈ值慕^招是憋氣,二福的絕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絕招是算數學題目。)
、谡l的絕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絕招最有用。)
3、小柱子的“絕招”引來了大家的贊嘆,這個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引導同學細讀課文。
設計意圖:指導同學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整體感知課文,為下面的細讀課文作好了鋪墊。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薄⒛x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
讀書時要想一想課文中講了幾個小伙伴,涉及了哪幾種絕招,建議同學動筆在課文中畫出來。
。病⑼阑ハ嘤懻撘幌。說說讀課文時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同學之間通過互幫互助的方式解難答疑。
3、討論:
、傩≈訛槭裁匆毥^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身手,卻樣樣都落后于他人,覺得自身“太丟人了”;回家后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啟發(fā))
、谒毩暳耸裁唇^招?
、蹫槭裁础盎锇閭兞w慕地豎起大拇指”?
。ㄕ页鲇嘘P語段讀一讀。同桌互相討論一下。說說那位小朋友的絕招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身的評價。)
設計意圖:指導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深入體驗、深入理解
1、什么是絕招?
2、小柱子為什么要練絕招?
。ㄆ鹨蚴呛托』锇楸壬硎,卻樣樣都落后于他人,覺得自身“太丟人了”;
。、小柱子回家后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啟發(fā)?
。棠陶f,二福的絕招是天天跑體育場練出來了。他認為奶奶說的話在理,明白了經找是靠苦練出來的。)
。础⑺毩暳耸裁唇^招?
。▋蓚不過百的數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對。)
。怠槭裁础盎锇閭兞w慕地豎起大拇指”?
(小柱子的“絕招”出奇制勝,“鎮(zhèn)”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對他的絕招贊不絕口。)
6、這個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
讓同學仔細閱讀課文的相關段落,并充沛發(fā)揮自身的想象,進行討論,從中體會小柱子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爭強好勝的性格。
。贰⒁龑瑢W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
、倌阌X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樣?你應該學習他什么特點?(自尊,好強,不服輸。)
、谀阕钆宸l的絕招?
、奂偃缒闶撬麄冎械囊粏T,你會怎么做?
。、閱讀了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或者說明白了什么道理?
。ㄖ灰趯W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身手;要練,就練對自身未來發(fā)展有用的身手。)
設計意圖:指導同學在評價、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引導同學在閱讀時發(fā)生情感共鳴。指導同學明白課文蘊含著的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身手;要練,就練對自身未來發(fā)展有用的身手。巧妙地引導同學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發(fā)生一種價值認同。
五、拓展練習、增加智慧
。薄⒁龑瑢W續(xù)編故事:下次的競賽,會是什么情景呢?展開想象,練習寫一段話。
。病⑾胍幌耄荷钪羞有什么身手可以稱得上是絕招?
。场⒛闩宸車l的身手或技藝,可以問問他是怎么練成的,假如有條件,還可以學一學。
設計意圖:引導同學續(xù)編故事,以拓展同學的思維,訓練了同學的想象能力;引導同學練習生活談談對“絕招”的認識,升華了小同學的情感。引導小同學采訪周圍人物的絕招,這就把語文教同學活化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影子》教案06-13
語文《跳水》教案06-13
語文《掌聲》教案11-20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母雞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