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3-29 08:29:11 教案

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在說說畫畫中了解人物的基本特征,并初步學習畫人物的動態(tài)。

  2、 嘗試用拓印的方法裝飾畫面,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活動人一個,作畫用品人手一份,歡快的旋律一段,拓印材料(蘿卜、藕、廣告色)若干,吹泡泡工具一份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引發(fā)幼兒繪畫興趣

  用吹泡泡的形式引出圓形,并以泡泡的口吻說出泡泡寶寶的心愿---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人,一個會跳舞的人。

  二、 師幼互動(幫泡泡寶寶完成心愿)---感受、表現人物的基本特征和跳舞的各種動態(tài)。

  1、 感受并表現人物的頭部特征

  A、 說五官

  B、 畫五官

  C、 設計發(fā)型

  2、 引導幼兒感受、表現人物跳舞的動態(tài)特征

  a、 幼兒跟隨音樂做各種動作

  b、 感受同伴跳舞時不同的'動作特征

  c、 教師根據幼兒自編的動作示范畫出跳舞的泡泡

  d、 介紹拓印材料并示范拓印背景

  三、 幼兒練習作畫,教師適時指導,并用拓印的形式裝飾畫面背景。

  四、 作品欣賞評價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夠認真傾聽,大膽交流,愿意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故事內容。

  3、感知、理解故事內容,理解“同行”的含義。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閱讀圖畫的細節(jié)

  難點:理解“同行”的含義

  三、活動準備:

  火車、太陽的圖片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山、山洞,創(chuàng)設情境

  故事大書《同行》

  四、活動過程:

 。ㄒ唬⿲牍适,引出主角

  1、出示火車、太陽的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去旅行過嗎?你在旅行的途中,見到的風景是什么樣子的?

  ——小火車要和太陽一起去旅行,你們猜猜它們在路上會看見哪些美麗的風景呢?

 。ǘ┎僮鲌D片,引導幼兒說出火車走過的`路線。(山腳-山腰-山頂-山腰-山腳)

 。ㄈ┬蕾p故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逐頁欣賞PPT

  ——火車和太陽一起去旅行,你們猜猜它們在路途上會遇到什么呢?

  ——火車和太陽帶小朋友來到了哪里?(山腳)這里有些什么風景呢?

  ——我們又來到了哪里?(山腰)山腰上有什么?小朋友、小火車和太陽的旅行是不是結束了?我們接著走下去。

  ——現在我們到了哪里啊?(山頂)你們猜它們會說什么?

  ——告別了山頂,小火車和太陽在干什么?小火車停了,太陽怎么變顏色了呀?它會和太陽說什么?

  ——什么是同行呢?(一起活動的意思,如一起回家、一起游戲等)

 。ㄋ模┩暾蕾p故事,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1、教師完整地播放DVD,幼兒欣賞。

  2、幼兒邊聽MP3,邊閱讀小書。

 。ㄎ澹┭由旎顒樱盒蕾p照片,遷移經驗。

  1、出示小朋友同行的照片,幼兒欣賞。

  ——你們有沒有和誰同行過。磕銈兺腥ジ墒裁茨?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拉大鋸》

  活動主題的選擇:這個民間游戲是以兩人一組的形式進行的,幼兒自己選擇玩伴進行游戲。因為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已經具備了這種與個別幼兒獨自交往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喜歡與自己的好朋友一同游戲。而且這個游戲在地區(qū)已經流傳了很久,幾乎是家喻戶曉,在戶外或在室內,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所以幼兒在幼兒園可以和小朋友玩,回到家后對于忙于工作的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游戲。

  活動目的':

  1.鍛煉幼兒肢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2.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

  3.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風吹來,小樹在搖晃。"幼兒模仿小樹的樣子,進行腰部和上肢的活動。(小草、花------)

  二、游戲玩法及規(guī)則:兩人對坐或站立,雙手對握隨著兒歌的節(jié)奏,做拉鋸似的動作,最后一句兒歌時用手指向對方。

  (兒歌: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門口唱大戲,接姑娘,接女婿,小外甥也要去。鍋臺后大母雞,下蛋給誰吃--你。)游戲時要求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用力過大或忽然松手,以免傷到小朋友。

  三、幼兒自由選擇玩伴進行游戲,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民間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活動名稱:《老狼老狼幾點了》

  活動主題的選擇:這個游戲的趣味性很濃,游戲是以小動物為線索進行的,幼兒同教師一起游戲,更是幼兒喜歡的方式。這個游戲更能體現出在玩中學。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不但鍛煉的身體,也學到了知識。發(fā)展了個方面的能力。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肢體的靈活性,鍛煉幼兒大肌肉群的發(fā)展

  2.認識時間,練習1--24的順數

  3. 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幼兒在場地上做熱身操,同時進行跑和跳的練習。

  二、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出示教具--大灰狼頭飾,教師給幼兒說明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演狼,幼兒來扮演他們喜歡的小動物,游戲開始后,教師在前面走,幼兒在身后問:老狼老狼幾點了?教師在前面報點:1點了--24點了,教師在這24個小時中定上一個點(黑夜),做為老狼出來抓小動物的時間。當教師說到這個時間時,幼兒要快速的回到家(出發(fā)地點),如果被抓住就要停止游戲一次。

  三、讓幼兒扮演大灰狼,來報點。游戲反復進行,

  四、游戲結束。與幼兒散步討論如果你遇到壞人要怎樣保護自己。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活動準備:場地布置 制作材料的準備 表演節(jié)目的'準備

  活動形式:全園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jié)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jié)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活動過程:

 。ㄒ唬┙榻B節(jié)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

 。ǘ﹫@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ㄋ模┲谱髟嘛

  1、中秋節(jié)吃什么?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jié)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tǒng)的重大節(jié)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學一學、聽一聽、說一說的基礎上,讓幼兒懂得笑臉能給人帶來快樂。

  2.學會關心他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活動準備

  表情圖四張(微笑、哈哈大笑、哭泣、哇哇大哭)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歌曲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好朋友后對好朋友做一個鬼臉,為朋友帶來快樂。引發(fā)幼兒快樂的情感。

  二、做"變臉"的游戲,引發(fā)幼兒對快樂事情的回憶教師:小朋友真可愛,老師看到你們的微笑心里可高興了。出示表情圖,與幼兒做"變臉"的游戲。

  (1)教師出什么樣的表情,幼兒變出他的樣子 。

 。2)教師說幼兒變。提問:

  1.你們喜歡哭哭臉還是笑笑臉?

  2.遇到什么事情才會有這些笑笑臉教師:老師看到你們的'笑笑臉心里很快樂,原來笑笑臉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呢,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它們都是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

  三、教師:小朋友說了許多高興的事,想了很多帶給別人快樂的好辦法,讓我們?yōu)樗齻儙砜鞓泛脝幔?/p>

  幼兒和老師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朋友后,要對朋友做一個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鬼臉,為她帶來快樂。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精選)08-02

中班教案[經典]07-24

(經典)中班教案07-25

【精選】中班教案08-01

[經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