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聲音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伴,當我們的孩子聽到生活中有趣的、奇怪的聲音總會好奇地問:“咦!這是誰的聲音?什么聲音?”,有一次路過生活老師清潔間,孩子們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好奇地問:“這是什么聲音?”,聲音也引起孩子積極地猜測:有的說是吸油煙機,有的說是洗衣機的聲音。這些來自孩子的許多信息告訴我們:孩子對有趣的、奇怪的聲音是很感興趣的,敏感度很高。然而小班的孩子,仔細傾聽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聽辨不同聲音的能力還有待培養(yǎng)
而家是小班幼兒依戀的地方,也是他們非常關(guān)注的話題。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他們生活的家,從了解家里各種聲音開始,繼而關(guān)注周圍的生活。本次活動也是以參觀老師的家為主線,以家里各種的聲音為切入點,幫助幼兒理解不同聲音所表達的含義的同時,能夠符合小班幼兒喜歡模仿的特性,用肢體或語言模仿自己聽到的的聲音,動靜結(jié)合,使活動更有趣。
活動目標:
1、嘗試聽辨家里熟悉的聲音,知道不同的'聲音所表示的意義。
2、愿意大膽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模仿聽到的聲音
活動準備:家中各個房間、電器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到老師家做客
帶你們到肖老師家里做客
門關(guān)著怎么辦?(敲門、按門鈴)(模仿門鈴聲、敲門聲)
門開了,我們怎么說啊?(鼓勵幼兒有禮貌地打招呼)
二、說說家里的聲音
。ㄒ唬┳罱だ蠋熂依镔I了許多的東西,看看都有什么?
1、出示家里電器、物品的圖片(電吹風、洗衣機、錄音機等)
提問:這些東西都會發(fā)出聲音嗎?
。2)洗衣機:家里為什么都要用洗衣機呢?它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洗衣機還邊發(fā)聲音邊轉(zhuǎn)圈呢,大家來轉(zhuǎn)一轉(zhuǎn)(動作模仿、回應:洗衣機轟隆隆,衣服洗得香又香)
。3)錄音機:你們家的錄音機里會放什么音樂?(回應:錄音機大聲唱,寶寶跟著唱又跳)
。ǘ┬仑浀
師:門鈴響了,又有什么送來了?(盒子包裝)我們聽聽聲音來猜猜
(1)電話機:你家的電話鈴是什么聲音?什么時候電話會響?(回應:電話的零零,有事聯(lián)系真方便 )
。2)電視機:你們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
小結(jié):家里的電器能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真熱鬧啊,而且個個都是小幫手!
三、幫忙整理房間
現(xiàn)在這些東西堆在地上真亂,你們來幫我整理房間好嗎,看看這些東西應該放到那間房間里(幼兒操作)
四、與老師再見
謝謝你們幫助我整理房間。以后我?guī)銈冊俚礁嗟牡胤揭瞾碚艺液寐牭穆曇舭?/p>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在觀察、嘗試的基礎(chǔ)上,學習使用鋪助材料的方法,探索用各種材料制作糖果。
2、鍛煉手的團捏、粘貼能力,發(fā)展手指的靈活性,培養(yǎng)幼兒審美能力。
3、讓幼兒感受藝術(shù)美,體驗與家長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活動室中布置各種糖果,各種有趣的糖紙、糖果包裝盒等。
2. 鋪助材料:縐紙、卡紙、橡皮泥、透明包裝紙、吸管、牙簽、糖果紙(盒、罐)、透明膠、雙面膠、用山芋、蘿卜、黃瓜等切成的各種形狀的小塊……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糖果有各種各樣的,有圓的,有方的,有三角形的;有硬糖,有軟糖;有各種顏色的糖;還有各種口味的糖,有甜的,有酸的,有清涼的,有又酸又甜的……你們喜歡糖果嗎?現(xiàn)在我們來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糖果,好嗎?
2、親子操作
A包裝糖果。
玩法1軟糖:父(母)先拿一張縐紙用力團捏,邊團捏邊說:“用紅色紙捏捏、團團!薄坝昧δ,使勁團!薄皥A圓的軟糖做好了!再拿一張綠色紙把糖包起來(用透明膠將糖果包裹好固定住)。,”糖果做好啦,真好看!”“你一定也能學會包糖果,讓我們一起來做吧!”
玩法2硬糖:讓幼兒嘗試用透明包裝紙包上各種形狀的黃瓜塊、蘿卜塊(用金線擰緊),制作硬糖。父(母)可鼓勵幼兒用水彩筆在黃瓜塊、蘿卜塊上畫圖案裝飾。
溫馨提示:孩子包糖果,父(母)從旁指導和幫忙。全部完成后,把“糖果”放在小盤里,數(shù)一數(shù)有幾粒,看看哪一粒包得最好,父(母)隨時鼓勵孩子。包糖果用的`數(shù)量可以自由決定。孩子在操作過程中,家長不要代替他。
B裝飾糖果
玩法1:父(母)先讓幼兒欣賞各種糖果紙,再鼓勵幼兒交流自己喜歡的糖果紙以及設計糖果紙的方法。注意提醒幼兒不要將顏色涂在輪廓線外,學會運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涂色方法。幼兒設計好糖果紙后串成漂亮的門簾。
玩法2:父(母)先畫出糖果外輪廓,并鼓勵幼兒將剪下的各種裝飾的圖案(如圓點、條紋、花、星星等)用雙面膠粘貼在糖果底圖上(雙面都可裝飾)。
溫馨提示:父(母)可幫助幼兒畫輪廓,鼓勵幼兒選擇相應的顏色涂色或粘貼。家長適時提示指導,不包辦代替。
C做棒棒糖
玩法:父(母)先讓幼兒認識棒棒糖的材料。分別出示:橡皮泥、泥工板;吸管、牙簽、糖紙、透明膠。再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a、先將橡皮泥在泥工板上搓長,分成幾份,可以做各種形狀的糖
b、拿其中一塊在泥工板上搓圓 c、用吸管或牙簽、插上做棒子。
d、將做好的棒棒糖插入糖果瓶、糖果盒中。
溫馨提示:父(母)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輔助材料,做出不同樣子的棒棒糖如方的、圓的、長長的、扁扁的……
3、延伸活動:“生活學習區(qū)”、“大師傅面店”、“涂鴉區(qū)”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拍拍敲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根據(jù)老師在鈴鼓和單響筒上敲出的由四分、八分音符組成的節(jié)奏型用拍手、拍腿表現(xiàn)出來。
2、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反應能力、聽覺、節(jié)奏感。
活動準備:打擊樂器:鈴鼓、單響筒。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今天用你們的手、腿來當鈴鼓、單響筒來玩游戲,好嗎?”
2、老師邊敲鈴鼓邊念咚咚咚,提問:“小朋友想想,可以用拍手、拍腿當中的什么來表示?”(拍腿)“為什么?”幼兒討論后,老師小結(jié):
“鈴鼓的聲音較低,我們就用拍腿來表現(xiàn)吧!庇變哼吥钸诉诉耍吪耐鹊墓(jié)奏xx x。
老師拿單響筒問:“這是什么?”(單響筒)老師邊敲單響筒邊念:當當當,問:“用什么辦法來表示單響筒的`聲音?”(拍手)幼兒討論后
,老師小結(jié):“單響筒的聲音較高,我們就用拍手來表示!庇變耗睿寒敭敭敚呌门氖值姆椒ㄅ某鰔x x的節(jié)奏。
3、老師邊敲鈴鼓、單響筒,邊按節(jié)奏念出來,幼兒根據(jù)老師敲的節(jié)奏型邊念邊 用拍手、拍腿表現(xiàn)出來。
4、看節(jié)奏演奏。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漁網(wǎng)練習漁網(wǎng)的拋撒動作,鍛煉手臂肌肉,發(fā)展幼兒全身協(xié)調(diào)性。
2、體驗捕魚的樂趣。
活動重點:
掌握漁網(wǎng)的拋撒動作技能。
活動難點:
將漁網(wǎng)灑的又遠又準。
活動準備:
漁網(wǎng)若干,小魚若干、運動場地一塊。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p>
(透過游戲活動全身各個關(guān)節(jié),達到熱身的目的。)
1、游戲:過漁網(wǎng)
布置一塊魚塘,將漁網(wǎng)撒在魚塘上,布置成遠近,疏密不同的陷阱,幼兒扮演小魚,在魚塘中或快或慢,或跑,或跳地躲開陷阱。
2、過渡語:漁網(wǎng)真好玩,你們想想看,漁網(wǎng)除了玩這個游戲外還可以怎么玩呢?
二、好玩的漁網(wǎng)
(探索漁網(wǎng)的不同玩法,掌握漁網(wǎng)的拋撒動作技能,感受漁網(wǎng)的有趣。)
1、自由探索漁網(wǎng)的不同玩法。
。▕A腿跳、旋轉(zhuǎn)漁網(wǎng)、拋接漁網(wǎng)、間隔跳漁網(wǎng)等。)
2、師幼共同體驗探索出來的好玩的`漁網(wǎng)動作。
3、探索將漁網(wǎng)拋撒得遠、準的方法。
第一次探索:你是怎樣將漁網(wǎng)撒出去的呢?
動作要領(lǐng):雙手握住漁網(wǎng)的兩邊,兩腳蹬地,將漁網(wǎng)由后至前拋出。
第二次探索:怎樣才能將漁網(wǎng)撒得又遠又準?
動作要領(lǐng):全身協(xié)調(diào)用力,兩腳用力蹬地。
第三次探索:請用正確的方法將漁網(wǎng)撒遠,看誰撒得遠。
3、游戲鞏固
。1)捕不游動的魚
導入語:你們看,魚塘里有好多的魚呀!大家快去捕魚去。
要求:在池塘外面撒網(wǎng),不要掉到魚塘里去了。記得嘗試捕遠一點的魚哦!
。2)捕四處游動的魚
導入語:池塘里的小魚都是游動的,現(xiàn)在誰來當小魚,誰來當漁夫,我們一起玩捕魚的游戲咯。
要求:扮演小魚的人可以在池塘內(nèi)四處游動,漁夫在池塘岸上撒網(wǎng)捕魚,若被漁網(wǎng)套中就要回到岸上。
三、放松運動(放松身心)
1、放松游戲:曬漁網(wǎng)。
2、集體整理道具,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最近幾天,刮起了大風,孩子們在風中盡情地歡笑,并做著各種搖搖晃晃的動作。在風中,有的孩子在說:“大風要把我吹走了!庇械脑谡f“我要被風吹倒了! 有觀察仔細的孩子說:“紅旗也讓風吹起來了!”……孩子們在運用自己的感覺系統(tǒng)進行探索,由此可見孩子們對風有了探索的興趣,他們有了解風的需要。作為教師,我及時捕捉了孩子的興趣和需要,與家長共同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共同與孩子進行了探究活動。本次活動是在幼兒自發(fā)形成主題后最后階段的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各種操作活動感知風的存在,并能嘗試用簡單、完整的語句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從而了解多渠道獲得知識的`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1、 在探索活動中感知風的存在,體驗探索的快樂。
2、 愿意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學準備:
1、各種物品。
2、活動前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尋找風會把什么東西吹起來。
3、一次成像照相機、多媒體活動室。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觀察材料。最近,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和風爺爺做游戲的材料,看看有些什么?(結(jié)合色彩、數(shù)字)
2、 導入活動:這些材料寶寶現(xiàn)在都靜靜地躺在筐里,我們帶著這些材料寶寶和風爺爺去做游戲好嗎?
二、探索
1、和風爺爺做游戲的時候,看看風爺爺會把什么東西吹起來?看到了,再和你的好朋友去試一試,風爺爺是不是會把它吹起來。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觀察。
注意點:
。1)觀察幼兒參與探索的情況。
。2)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使用不同材料與風爺爺做游戲的效果,并用一次成像照相機拍攝下來,為交流分享提供材料。
三、結(jié)合活動照片進行交流分享,再次感受探索活動的快樂。
過渡語:和風爺爺做游戲高興嗎?剛才,戚老師把你們帶材料寶寶和風爺爺做游戲的事情都拍了照片,想看嗎?
(一)結(jié)合照片,進行交流分享。
引導問題:
1、 看看這是誰呀?
2、 ***在和風爺爺玩什么游戲呢?
3、 請照片上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活動。
。ǘ┯變鹤杂山涣。
引導語:跟邊上的好朋友說說你在游戲中的開心事好嗎?
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2、引導幼兒喜歡參加美術(shù)活動
準備:
各種不同顏色、不同花色的手套、畫有手套輪廓的畫紙、各種粘貼裝飾材料(剪裁好的圖形紙、皺紋紙、小貼片、印章等)
過程:
一、出示各種準備好的花手套,請幼兒進行觀察并交流
1、花手套都是什么樣子的?
2、自己還見過什么不同樣子的'花手套并描述
二、教師出示材料,告訴幼兒本次活動內(nèi)容
三、幼兒自選材料進行粘貼手套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1、指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進行粘貼,盡量粘得和別人的不一樣
2、可以多種材料共同使用
3、根據(jù)幼兒的粘貼情況,教師可以把繪畫比較好的作品直接向大家展示,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四、作品展示
五、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展示到墻面,幼兒平時活動時也可以參考學習.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精選】小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