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4-16 07:50:04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2、通過仿編兒歌,促進幼兒的思維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圓餅干若干塊。

  2、圖片:太陽、皮球、鬧鐘、香蕉、小船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師:出示裝有餅干的盒子說:圓圓的、甜甜的、脆脆的東西是什么?

  二、出示餅干觀察其形狀。

  出示一塊圓餅干問,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太陽、氣球、皮球、輪胎……)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三、吃餅干

  師:小朋友桌上的盤子里有圓的`餅干,請你們每人拿一塊餅干,聞一聞,是怎樣的?想吃嗎?那我們來啊嗚咬一口,味道怎樣?看看剩下的餅干像什么?(如:像月亮、香蕉、小船、眉毛)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我們再來啊嗚一口全吃完。

  師:吃完了嗎?

  四、欣賞兒歌

  老師把剛才寶寶吃餅干的事編成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教師邊演示圖片,邊示范念一邊。

  幼兒跟隨教師學念兒歌。

  五、看圖片仿編兒歌

 。1)師:請小朋友看圖片,把圓圓餅干像xx,啊嗚一口又變了什么也編進兒歌。

 。2)請個別幼兒把仿編的兒歌念出來。

  六、拓展想象,仿編兒歌。

  師:圓圓餅干還會像什么呢?請小朋友相互討論一下,然后把它編成兒歌,好嗎?

  活動延伸:

  師:盤子里還有許多餅干,寶寶們可以繼續(xù)邊吃餅干邊編兒歌給你的好朋友聽。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在水中玩球的樂趣。

  2、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小球飄過來了”、“小球飄走了”。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5、商討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水槽中接滿水;兩個小朋友一個乒乓球。

  2、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卷起衣袖。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手里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2、老師給你變個魔術。

  老師把小球放在水里,用手劃水,手不碰到球,小球隨著水流的方向飄走了。老師向相反的方向劃水,小球又飄回來了。

  3、小朋友們兩人一組,一個在水槽左邊,一個在水槽右邊,小朋友用手劃水,手不碰到球,讓小球從左邊飄向右邊,再從右邊飄向左邊。(邊做邊說:“小球飄過來了”、“小球飄走了”。)

  4、觀看游戲“小球躲貓貓”。

  (1)師:小朋友,小花貓來了。ㄅ浒嗬蠋煱l(fā)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么辦?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叼走的。(幼兒自由發(fā)言)

 。2)師示范游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等小貓走后,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貓走了,小球浮上來吧!”

 。3)師示范游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 “小球浮上來啦!”

  5、分組游戲。(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聽不到貓叫了就浮上來。)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在水里玩球好不好?回家和爸爸媽媽玩玩,看看小球在水里游得快不快。

  活動反思:

  幼兒都喜歡玩水,對于小球在水里的飄動和浮沉更是充滿了好奇。這節(jié)課孩子們積極參與,師幼互動,動手動腦,既開發(fā)了幼兒智力,又激發(fā)了游戲興趣。但玩水時間不宜太長,注意幼兒安全。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夏天常見的水果,初步感知其特征。

  2、能正確區(qū)分水果的味道,豐富詞語:酸、甜。

  3、能選擇與水果相似的顏色涂色,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切好的水果若干

  水果圖片(西瓜、荔枝、葡萄)等

  蠟筆、未涂色的水果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師:“夏天到了,許多水果寶寶都成熟了,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哪一種水果寶寶?”

  2、“今天,有許多水果寶寶來到了我們。1)班,我們去看看它們長得什么樣?”(指導幼兒可以看看、摸摸、聞聞感知水果的特征)

  3、小結:夏天里的水果寶寶可真多,小朋友發(fā)現(xiàn)它們長得都是不一樣的,它們有的長的圓圓的、有的橢圓的,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黃……。)

  4、師: “那這些水果寶寶是什么味道的呢?你們想不想來嘗一嘗?”請小朋友每樣選一塊嘗一嘗,把你嘗出的味道告訴好朋友或老師!”

  “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的?”

  “小朋友真能干,水果寶寶有禮物要送給你們,它就藏在你們的小椅子下面,看看是什么?”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和水果寶寶玩 “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游戲!

  (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

  (師幼、同伴之間互找。)

  6、給果寶寶穿衣服。

  師:“今天果寶寶準備開一個舞會,大家都想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

  出示沒穿衣服的果寶寶,先個別提問:……它穿什么衣服最漂亮?以引導孩子明確涂色的要求。

 。ㄌ嵝延變哼x擇與水果相似的顏色涂色,要涂得均勻)

  7、和果寶寶跳舞。

  師:“你們幫助了果寶寶,把它打扮的這么漂亮!果寶寶很開心,你們開心嗎?(跳舞)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除了這些果寶寶夏天還有別的果寶寶嗎?(……)看這些可愛的水果寶寶也是夏天的,你們認識它們嗎?(拓展孩子們的認知)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使用“你好、您好”向其他人打招呼,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抒發(fā)。

  2、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體驗自由表現(xiàn)和表達的機會。

  3、使幼兒懂得你好的.作用和詞語理解。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音樂律動讓幼兒學會與他人打招呼。

  教學難點:讓幼兒在活動中參與集體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動準備

  你好音樂、你好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圖片,“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呢?”“和他打個招呼吧”“嗨,你好”

  2、欣賞音樂“小朋友們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3、老師表演打招呼的各種形式。

  4、幼兒集體學習表演打招呼,“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非常好,一起拍手鼓勵一下自己吧”

  5、個別幼兒表演,并播放音樂您好,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共同創(chuàng)編打招呼動作,其他幼兒學會欣賞他人表演。

  6、活動延伸“回家給身邊的人打個招呼吧!

  教學反思

  1.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情況需細心觀察并引導。

  2.對活動過程需連貫,要與環(huán)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并得到自主發(fā)展。

  3、在教學過程中對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要依幼兒的需要及時調整教學。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你會讓幼兒多發(fā)言出主意。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保持身體清潔的重要性,知道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情景歌曲《找朋友》、《講衛(wèi)生》,課件《小豬變干凈了》,人手一份洗手用具(水盆、香皂、毛巾)。

  活動過程實錄

  一、激趣導入

  師:孩子們,聽!什么聲音?(播放錄音《找朋友》)是誰在找朋友呀?他找到朋友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ㄔu析:此環(huán)節(jié)有效利用“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并激發(fā)他們猜想的興趣,從而激起了幼兒的觀看愿望。)

  二、看課件《小豬變干凈了》

  1、師:小豬找到朋友了嗎?

  幼兒:沒有。

  2、師:為什么小兔子和小白鵝都不愿意跟小豬玩?

  幼兒:因為小豬太臟了。

  3、師:小豬該怎么辦呢?咱們來幫他想個辦法吧。

  幼兒A:自己玩。

  幼兒B:自己玩多沒意思。再找別人去。

  幼兒C:別人也會嫌他臟,不跟他玩。小豬應該洗干凈。

  師:咱們來看看小豬是怎么做的。

  繼續(xù)看課件后提問:

  4、師:小豬是怎樣變干凈的?

  幼兒:洗澡!

  5、師:小豬變干凈后,小兔子和小白鵝愿意跟它玩了嗎?

  幼兒:小兔子和小白鵝都愿意跟小豬玩了,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6、師:你喜歡跟什么樣的朋友玩?臟的,還是干凈的?

  幼兒:我喜歡干凈的朋友。

  小結:小兔子和小白鵝愿意跟干凈的小豬玩,我們喜歡跟干凈的朋友玩,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動畫課件,通過視聽結合調動幼兒的感官參與,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思考,并利用幼兒樂于幫助別人的特點啟發(fā)他們幫小豬想辦法。在此過程中,孩子們能夠認真觀看,主動思考。)

  三、洗澡

  1、師: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小豬用洗澡的方法變干凈了,我們也來洗洗澡,做個干凈的孩子吧。從哪兒開始洗呢?

  幼兒A:洗臉。

  幼兒B:洗胳膊。

  幼兒C:洗頭發(fā)。

  師:請跟我一起,咱們從上往下洗。

  2、和著《洗刷刷》的節(jié)拍做洗澡律動。

  小結:洗個澡真舒服呀!天熱了,我們要勤洗澡,勤換衣服。

 。ㄔu析:“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激發(fā)了幼兒做干凈孩子的愿望,我就迎合他們的愿望,安排了“洗澡”這個環(huán)節(jié)。而且活潑的律動式充分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洗手

  1、師:每天,我們的小手用的最多,最容易臟了。小手是怎樣變臟的?

 。ㄓ變海和娣e木、玩沙、寫字、做游戲、上廁所)

  2、師:每當我們用手來做事情的時候,小手就會變臟。手臟了會有什么害處?

  幼兒A:手臟了,小朋友就不和我拉手了。

  幼兒B:手臟了會把衣服摸臟。

  幼兒C:如果用臟手拿東西吃會生病的。

  3、師:哎呀!手臟了會給我們帶來這么多害處呀!我們快來想辦法保持小手干凈清潔吧。

  幼兒A:不摸臟東西。

  幼兒B:洗手。手臟了就洗洗,上廁所回來洗洗手,吃飯以前洗洗手。

  4、師:你們說得真好。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洗小手的兒歌《洗手歌》。

  教師先便做動作邊逐句教誦,然后師幼一起邊做動作邊完整朗誦兒歌。

  5、師:小朋友們已經知道怎樣把小手洗干凈了,現(xiàn)在,我們就用水把小手洗干凈吧。

  教師和孩子洗手動作同步進行,在洗手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濕濕手—抹香皂—搓手心—搓手背——搓指逢—搓手腕—洗掉香皂沫—甩甩水—擦干手。

  6、師:(檢查每個孩子的小手)現(xiàn)在,你們的小手白白的,香香的,洗得真干凈!

  小結:小手表面的臟東西容易洗掉,藏到指甲縫里的臟東西就不那么容易西干凈了,所以,我們還要勤剪指甲,不讓臟東西住進去。小手干凈了,就會少生病,我們一定記住飯前便后要洗手。

 。ㄔu析:此環(huán)節(jié)我直接從跟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入手。每個孩子都有相關經驗,所以互動性很強。其間,我利用兒歌使枯燥的洗手的方法變得富有趣味性,并且,真實的洗手活動加深了幼兒的記憶。同時,我注意到適時的表揚好象,讓孩子們更樂于參加活動。)

  五、刷牙

  1、師:手臟了,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害處,嘴巴經常吃東西,牙齒也會變臟。牙齒臟了會有什么害處?

  幼兒A:嘴里有味,不好聞。

  幼兒B:牙齒會變黑。

  幼兒C:生蛀牙。

  2、師:哎呀,牙齒臟了真可怕!怎樣讓牙齒變干凈?

  幼兒A:漱漱口。

  幼兒B;睡覺前不吃東西。

  幼兒C:刷牙。

  3、齊說兒歌《刷牙》,并做律動。

  小結:保護牙齒,保持口腔衛(wèi)生,要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ㄔu析:幼兒對與自己相關的事物總是很關心,而且,他們已經有了保護自己的初步意識,所以此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保護牙齒的愿望。)

  六、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師幼共同總結: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人們都喜歡干凈的孩子。我們要勤洗澡,勤換衣服,早晚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做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ㄔu析:在總結時,我一改往常單純老師說孩子聽的方法,而是將這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在我的提示下,由孩子們自己總結出來,不僅檢查了孩子們的接受情況,也再次加深了孩子們對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了解。

  七、結束:

  做律動《講衛(wèi)生》,帶幼兒出活動室。

  (評析:律動《講衛(wèi)生》,緊扣主題,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幼兒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請家長督促孩子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本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比較清晰、緊湊。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把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注意動靜交替,采用生動、活潑的多種形式,讓幼兒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因素得到充分發(fā)揮,使他們能在饒有興趣的心理狀態(tài)中接受教育,并積極培養(yǎng)師幼關系,重視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本活動圍繞“愛清潔 講衛(wèi)生”的目標,按照由總到分的步驟層層展開,環(huán)環(huán)都緊扣主題,而且,教師能夠利用有趣的活動強化幼兒掌握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進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愿意用普通話,猜猜講講自己看到的東西。

  2、愿意將好吃的東西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四張,小動物頭飾四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一

  1、畫面上有哪些朋友?

  2、他們在干什么?

  3、小老鼠畫什么給小兔、小狗和小貓

  教師小結:

  小老鼠奇奇買了一盒蠟筆!o小狗。

  二、出示掛圖二

  1、小老鼠奇奇為自己畫了什么?

  2、他為什么還感到肚子餓呀?

  3、他肚子餓,怎么辦呢?

  教師小結:

  還給自己畫了一塊蛋糕……又餓又饞。

  三、出示掛圖三

  1、發(fā)生了什么事?朋友們?yōu)樗蛠砹耸裁矗?/p>

  2、畫上的'東西怎么會變成真的?朋友們?yōu)槭裁匆徒o他好吃的?

  教師小結:

  這時,小兔送來了……全變成真的!

  四、出示掛圖四

  1、小老鼠是怎么吃這些食物的?

  2、他還為三位朋友做了什么事?

  教師小結:

  他高興地請朋友們吃巧克力……畫了一張畫。

  活動結束:

  老師與幼兒講故事,請小朋友嘗試表演。

小班教案 篇7

  《水果歌》

  活動目標:

  1。嘗試以水果的顏色為題材創(chuàng)編兒歌。

  2。體驗問答式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蘋果、香蕉、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涂色,反面涂有顏色)

  2。小圖標若干

  3。四塊顏色的板(紅、黃、紫、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老師)“今天呀,我們小二班來了幾個可愛的水果寶寶,是誰呢?現(xiàn)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吧!

  2。老師出示貼有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的水果圖片(沒有涂顏色的一面)。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

  二、學習兒歌

  1!斑@些水果寶寶呀有點不開心,因為他們沒有漂亮的衣服,不過沒關系,陳老師這有4種漂亮顏色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4種顏色,然幼兒說一說,引導他們說“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

  3。讓幼兒在四種水果中找一找,那個水果的紅紅的'(蘋果),并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蘋果蘋果紅紅的)。

  4。出示圖“什么水果紅紅的”老師提問。幼兒完整回答“蘋果蘋果紅紅的”并且告訴幼兒問號表示要幼兒動腦筋想問題。

  5。是你水果黃黃的?幼兒找一找,說一說,并且請個別幼兒把圖片貼在兒歌中。

  6。什么水果綠綠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請幼兒來把西瓜圖片和葡萄圖片貼在兒歌中,并把西瓜圖片和葡萄圖片貼在兒歌中,并吧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7。告訴兒歌的名字,完整念一遍

  8。老師問幼兒答:現(xiàn)在陳老師想考考我們小朋友,我來問,你們來回答我好嗎?(加上動作)

  9。幼兒問老師答。

  三、創(chuàng)編兒歌。

  1。除了兒歌中說到的這些水果,還有一些水果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他們是誰呢》出示其他水果圖片,幫助幼兒認識這些水果。

  2。請幼兒從椅子下拿出準備好的水果圖片,然后貼在相應顏色的板上,在貼的同時請幼兒說一句,在貼的同時幼兒說一句。“***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

  展示四塊板。老師每塊板問一句,幼兒一起回答。

  四、鼓勵幼兒回答后把其他水果編進兒歌,并念給爸爸媽媽聽。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5

小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