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4-16 08:12:47 教案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

  3.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guān)的民族風情。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理解文中詞語。

  3.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guān)的民族風情。

  二、教具準備:

  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同學們有沒有去過桂林?誰來說一說,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樣的?

  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學們想不想去親眼看一看?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2。

  二)、 指導看圖

  1.圖上有哪些景物?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依次出示相應(yīng)的詞語,認讀。

  碧水 秀峰 倒影

  對歌 榕樹 壯鄉(xiāng)

  象鼻 駱駝 筆架

  竹伐 鸕鶿 畫廊

  三)、 借助拼音自主識字

  1.學生打開書。

  2.用你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借助拼音,認讀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3.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聽一聽,讀音有沒有錯誤。

  4.說一說在朗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個字讀起來較困難,現(xiàn)在你能讀得準了嗎?請你讀給大家聽一聽。

  5.出示:

  bi feng ying

  碧 水 秀峰 倒影

  對 歌 榕樹 壯鄉(xiāng)

  bi luo tuo jia

  象 鼻 駱駝 筆架Lang

  竹 伐 鸕鶿 畫廊

 、艑W生自由讀。

 、七@課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幾個字的讀音。

 。◤娬{(diào)“峰、影、廊”是后鼻音;“駱、廊”是邊音。)

 、侵该x,齊讀。

 、刃〗M組織“找朋友,你說我猜”的游戲,加強生字的讀音。

 、煽磮D理解詞意。

  對歌:對方一問一答地唱歌,是一種民間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國某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壯鄉(xiāng):我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及云南、廣東、貴州、湖南等地。

  竹伐:用竹、木等平擺著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鸕鶿:水鳥名,俗叫“魚鷹”,羽毛黑色,閃綠光,嘴扁而長,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鉤,能游泳,善于捕食魚類喉下有囊,捕的魚就放在囊內(nèi)。漁夫常用來捕魚。

  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有氣根,樹冠大,葉子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黃色或赤褐色。生長在熱帶地方。木料可制器具,葉、氣根、樹皮可以入藥。

 、她R讀生字詞。

  四)、 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1.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2.出示: 碧 峰 影 鼻

  3.說一說你會記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4.學生描紅記字。

  5.教師范寫。

  6.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 作業(yè)設(shè)計

  1.朗讀生字以及韻文。

  2.擴詞:

  碧 ( ) ( )( )

  峰 ( )( )( )

  影 ( ) ( )( )

  鼻 ( ) ( )( )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guān)的民族風情。

  2.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3.指導學生寫字。

  二、教具準備:

  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 復(fù)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朗讀課文。

  二)、 看圖說話。

  1.看圖,運用書中的詞語練習說話,想象大自然的美麗。

 。▔燕l(xiāng)小朋友在榕樹下對歌的歡快場面;“象鼻、駱駝、筆架”的樣子;想象自己在畫中游的情景等等)

  2.四人小組交流,選一名說得好的代表上臺說。

  3.指名說,師生共同評議。

  三)、 開展“我是小導游”的活動

  學生準備好導游證,導游詞,先在小組里進行“我是小導游”的活動,選一名說得好的代表上臺說,評比出“最佳小導游”。

  四)、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3.出示:駱 駝 架 廊

  4.說一說你會記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5.學生描紅記字。

  6.教師范寫。

  駱 、駝 :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架 :上下結(jié)構(gòu),上半部分要寫緊湊,中間的橫要寫長一些。

  廊:注意筆順,先寫外面,再寫里面。

  7.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選擇合適的字填空。

  架 駕

  ( )駛 筆( ) ( )勢 勞( )

  峰 鋒

  山( ) 秀( ) 刀( ) 筆( )

  2.寫出下列風景區(qū)在什么地方。

  漓江 故宮 西湖 長城 中山陵 黃山

  3.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

 、攀罴倮 媽媽帶我去桂林旅行

  ⑵漓江的風景多么迷人

 、曲\的羽毛是黑色的嗎

語文教案 篇2

  第2課時賣炭翁

  教學目標

  1.了解與本課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及本課的寫作背景,朗讀、背誦全詩

  2.學習《賣炭翁》中的人物描寫與對比手法的運用

  3.體會《賣炭翁》一詩的諷喻含義,感受詩人對以賣炭翁為典型代表的廣大勞苦人民的同情及對“宮市”的憎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一個空前鼎盛的時期,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力的強盛,有力地促進了唐代文學的繁榮,而詩歌作為唐代文學的主流,更是大放異彩。可以說,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不僅詩歌的藝術(shù)風格、流派多樣化,而且藝術(shù)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一首新樂府詩《賣炭翁》。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那《賣炭翁》作者是為何事而作呢?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唐詩人,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yīng)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yīng)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這首“為事”所作的詩歌——《賣炭翁》,是白居易諷喻詩中的杰出詩篇。

  2.諷喻詩有什么特點?

  特點:從不同角度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官僚殘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壓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為看重的一類詩歌,是為民而作的詩歌,體現(xiàn)了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賣炭翁》一詩直接點明了本詩的諷刺目的:揭露了宮市給人民帶來苦難,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有力鞭撻和抨擊。

  3.介紹“宮市”

  宮市為什么會給人民帶來苦難呢?什么是宮市?從字面上理解,宮是皇宮,市是買、采購的意思,所謂宮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監(jiān)”)到市場上去購買皇宮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宮使,即皇帝的使者。本來,為皇宮采購物品,是由官吏負責的,但到中唐時期,宦官專權(quán),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quán)也被他們奪去了,宦官以宮使的身份到市場上去為皇宮購買物品,實為掠奪。

  目標導學二:理清結(jié)構(gòu),分析人物形象

  1.這是一首敘事詩,我們說敘事詩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敘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確:地點——市南門外。

  人物——賣炭翁、黃衣使者、白衫兒。

  事件——記敘了賣炭翁燒炭運炭以至被掠奪的經(jīng)過。(板書:燒炭—運炭—搶炭)

  2.開頭一句交代賣炭翁伐薪燒炭的地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交代?

  明確:地點是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為下文埋下伏筆,說明路遠,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難行。

  3.“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為什么這樣寫?

  明確:外貌描寫。著重從顏色加以點染,“滿面塵灰”指臉上的顏色,“蒼蒼”(灰白色)指頭發(fā)耳邊鬢角的顏色!盁熁鹕薄笆负凇闭f明燒炭艱辛。這樣寫形象逼真地刻畫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xiàn)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的來之不易。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

  明確:心理描寫。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單”,總該盼天氣暖和吧,可老人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賤了;天寒,炭價就會更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點,他寧愿自己受凍。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揭示了賣炭老人的悲慘處境。

  目標導學三:感受對比,體會作者情感

  文章多處使用了對比,既有賣炭翁自身的對比,又有賣炭翁與宮使的對比,請從文章中找出這些句子,并說說各自的作用。

  明確:(1)“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紗一丈綾”對比,寫出宮市掠奪的殘酷。

  (2)“牛困人饑”與“翩翩兩騎”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統(tǒng)治者境遇的懸殊。

  (3)“衣正單”與“愿天寒”對比,強烈對比之中寫出了賣炭翁為生活所迫的悲苦無奈,“可憐”兩字傾注了無限同情,催人淚下。

  小結(jié):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元和初年,這正是宮市危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十分了解,懷著對人民深切的同情寫出了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顿u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詩歌當中的一首。它描寫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惡。但《賣炭翁》的意義遠不止對宮市的揭露。詩人在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賣炭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讀這首詩,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賣炭翁一個人,透過他,仿佛有許許多多種田的、打魚的、織布的人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們雖然不是“兩鬢蒼蒼十指黑”,但也各自帶著勞苦生活的標記;他們雖然不會因為賣炭而受到損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賦稅的重壓下流著辛酸和仇恨的淚水!顿u炭翁》這首詩不僅在當時有積極意義,對于今天的讀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詩通過賣炭翁辛勞燒炭、艱難運炭上市、炭被宮使掠奪的悲慘經(jīng)過,借賣炭翁的不幸遭遇,為百姓鳴不平,用賣炭翁的形象反映廣大勞動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擊中唐的弊政之一“宮市”以及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

  三、板書設(shè)計

  可取之處本文的教學目標在此次教學過程中很好地實現(xiàn)了,學生對詩歌的描寫方法和對比手法的運用掌握得不錯,這種以學生理解分析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比較適用于較淺顯的詩文篇目。

  不足之處學生們在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環(huán)境中,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會情感和現(xiàn)實意義,需要加強他們的情感體驗,明白現(xiàn)在的美好安穩(wěn)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4. 感受鄉(xiāng)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ǚ冻纱螅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nóng)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nèi)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xiàn)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nóng)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nèi)容。(抓住兒童神態(tài)、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nóng)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jié)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詩,預(yù)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缎捍贯灐。(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cè)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yīng)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釋?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并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么意思?“小兒垂釣”什么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發(fā)很亂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綸”什么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cè)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邊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呢?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么意思?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遙”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么聲音呢?讀后半句,思考“應(yīng)”是什么意思?“不應(yīng)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nèi)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jié)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tài),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作業(yè)

  1.背誦《小兒垂釣》。

 2.預(yù)習《我和企鵝》一課,試讀全文,不懂的字詞解決。

  十、板書設(shè)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薄⒆R字、引導學生用漢字的規(guī)律識字,初步認識多音字。

 。、積累詞語,并感悟詞語的搭配。

  3、口語交際。

 。、展示自己從街道招牌里學到的生字,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識記生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展示自己從街道招牌里學到的生字,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小黑板,指導觀察。

 。、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

  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

  四人小組自主學習,每一行字的意思與偏旁有什么關(guān)系?

 、

  小組匯報:

  你還能說說帶這些偏旁的字嗎?

 、

  指導讀字:

  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

  指導讀句子:

  重點指導多音字的讀音。

 、

  讀句子:

  體會多音字音不同義也不同的特點。

  掌握形聲字的規(guī)律,培養(yǎng)知識遷移能力。

  二、日積月累

 。、讀讀記記,目的:

  積累詞語,感悟詞語的搭配。

 、抛杂勺x→小組→讀齊讀。

  ⑵變換形式讀。

 、怯枚陶Z說句子,如:

  美麗的夏夜:這是一個美麗的夏夜。

 、缺纫槐龋

  看誰記得多。

  2、我會讀,目的:

  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朗讀能力。

  ⑴自由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⑵讀熟后,讀給同桌、老師、父母聽。

  初步感知多音字音不同薏也不同的特點積累詞語,感悟詞語如何搭配才合適培養(yǎng)朗讀能力。

  三、練習設(shè)計

  1、再說一些如“美麗的夏夜”這樣的`詞語。

 。、把短文《浪花》讀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續(xù)講故事。

  二、看圖說話

 。、出示掛圖。

 。、老師講: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來……

 。场⒂^察圖中有什么?

  4、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怠⒔處、學生共同評價改進。

  三、展示臺:識字加油站

 。、提前布置學生認識招牌上的字。

 。、教師收集一些招牌上的字,做成蘋果樹,舉行摘蘋果比賽:

 、庞^察圖中有什么?

 、菩〗M合作續(xù)編故事。

 、侵v故事:

  小組內(nèi)每人講,小組代表在班里講。

  ⑷小組合作把自己組編的故事在班上演一演;也可以把故事用圖畫的形式畫出來在班上展示出來,再說說圖意。

 、倏陬^說說自己從招牌上認識的字。

 、谧鲇螒颍

  摘蘋果,讀正確了就可以摘下一個招牌,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語文教案 篇5

  目的:

  1、檢查半學期來,學生閱讀《愛的教育》的情況。

  2、在對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啟發(fā),引導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堅強的精神。

  3、引導學生在感動中懂得關(guān)愛別人,學會幫助和關(guān)心他人。

  活動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音樂渲染

  2、師述:有人說,愛是一縷溫暖的陽光,有人說,愛是一陣及時的雨露,有人說愛是一把打開心扉的鑰匙。你心中,愛到底是什么?

  3、生自由暢談心中對愛的理解

  4、問:是什么讓你懂得了愛?(導出《愛的教育》)

  5、簡介相關(guān)內(nèi)容

  二、走進人物

  1、在這本書中,作者描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我來考考大家!

  2、出示思考題:

  (1)、這本書是寫 身邊發(fā)生的一個個小故事。

  (2)、瘦弱可憐的駝背奈里的保護者是 。

  (3)學習成績好,每次都獲得頭等獎的男孩是 。

  (4) 有一本最最心愛的郵票簿。

  (5)可憐又堅強的鐵匠之子是 。

  (6) 從一個別人眼中呆笨的學生變成了二等獎獲得者。

  3、指名試做

  4、在這本書中,還有哪些人物?交流

  5、指導:在這些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安利珂的'女老師,因為她﹍﹍

  6、交流:在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誰?為什么?

  三、印象最深的故事

  1、過渡:在這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人物身上發(fā)生了很多平凡而偉大的故事,在書中100多個小故事中,哪一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故事情節(jié)交流

  3、引導:你為什么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

  四、 感人的片段

  1、過渡:這一個個故事打動了我們,多少次,我們邊讀邊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老師把讀的過程中最感動的片段劃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2、出示幾處感人的片段。

  3、指名讀。

  4、在你讀的過程中有沒有把打動你的地方劃下來?

  5、交流

  五、小結(jié)

  1、從這些人和事中,你有沒有受到什么啟發(fā)?

  2、以“ 教會我 ”的句式說一句話。

  3、小結(jié):《愛的教育》教給我們用一顆寬容的、真誠的、進取的、善良的心去愛祖國愛家長、愛老師,愛同學、愛弱小,我們在愛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ㄒ魳罚骸稅鄣姆瞰I》)

  4、作業(yè):給你最佩服的一個人物寫一封信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會“脫、媽、爸、依、聞、安、享、受”8個字,會認“鞋、偎、靜、港、灣、溫“6個字。認識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重點:

  1.學會“脫、媽、爸、依、聞、安、享、受”8個字,會認“鞋、偎、靜、港、灣、溫“6個字。認識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鞋)小朋友們平時穿的鞋子是什么樣?你能來說一說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自由發(fā)言。

  2、有一位小朋友向我們介紹他家的鞋子,你們想去看看嗎?讓我們大家一起看看他家的鞋子吧!

  3、學生齊讀課題。

  二、在文中標出生字,讀誰字音。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記號標出要學會的字和要會認的字,并讀準字音。

  2.同座互讀,互相聽聽字音是否都讀準了,相互幫一幫。

  三、擺鞋子”游戲中鞏固生字讀音。

  1.出示生字卡片,讀對一個字,就將這張卡片擺在鞋柜里。以此方式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2.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那一組的鞋柜上的鞋子最多。

  四、指導朗讀,感受幸福。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以小組為單位,說說每天放學回到家里發(fā)生的事情,學生自己讀一讀課文。

  2.想一想鞋子一家會說些什么呢?誰能說一說?

  3.大大小小的鞋子是一家人,我們一家人在晚飯桌上聊些什么呢?啟發(fā)學生想象,感受家的溫馨。再讀一讀。

  4.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感受安靜的港灣,溫暖的家,自己練習讀第二節(jié)詩。

  5.在學生充分感受的基礎(chǔ)上,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讀。

  6.愿意把這首小詩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嗎?請試著把它背下來,回家當作今天的收獲告訴他們。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識記生字“脫”。

 。2)指名生分析“脫”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

 。3)仔細觀察“脫”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書寫時應(yīng)注意哪些地方?

 。4)師作示范指導,學生自己練寫生字,再與范字作比較。

  師選出寫得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脫、媽、爸、依、聞、安、享、受”8個字,會認“鞋、偎、靜、港、灣、溫“6個字。認識4個偏旁。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1.抽讀去掉拼音的生字,多種形式鞏固生字認讀。

  2.在小組里識記要學會的字,推薦說得好的同學,代表大家在全班交流。

  二、指導背誦

  1、邊讀邊想象你家的鞋子是什么樣子的。

  2、朗讀時要注意停頓和重音。

  3、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還可以試著背誦。

  4、請生自由背誦。

  5、請生說一說一天的見聞。

  三、自主識字,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學生自學生字。指名說記字的方法。

  3、指導寫字,看清每一筆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排頭字。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跳水》教案06-13

語文《影子》教案06-13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8

有關(guān)語文的教案04-03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