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5-05 08:28:50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感知兒歌中有關春雨的經驗,豐富句式“嘀嗒、嘀嗒,下小雨啦!”

  2、 理解兒歌中“反復”的表現手法,體會春天的美。

  3、積極參與仿編活動,敢于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圖片“小雨”“種子”“梨樹”“麥芽”“小朋友”春天的背景圖等等。

  2、《春天》的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美麗的春天背景圖。

  t:這么漂亮的景色,是春天還是冬天呢?為什么是春天呢?

  2、幼兒回答。

  二、學習兒歌《春雨》。

  1、t:那小朋友們,春天中有哪些東西呢?誰來說一說。

  2、幼兒討論自己知道的有關春天的經驗。

  3、教師根據幼兒所說出的東西出示圖片“種子”“梨花”等等。

  4、出示圖片之后教師總結春天的景象: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小雨嘀嗒嘀嗒的下著,種子發(fā)芽了,梨樹開花了……

  5、t:“小朋友們種子寶寶是怎么長大的呀?先怎么樣?然后怎么樣?

  6、教師引導幼兒按照春天植物生長的順序表達“發(fā)芽”“開花”“長大”。

  7、t: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現在請你們來聽聽兒歌里面說了什么?

  8、教師播放《春天》的.音樂,示范朗誦兒歌,邊朗誦邊指著相應的圖片。

  9、t:你聽到了什么?

  t:嘀嗒嘀嗒,誰來了?

  t:除了春雨還有誰?

  t:他們說了什么?我們也來學一學。

  10、幼兒跟隨教師朗誦兒歌。

  三、嘗試兒歌的仿編。

  1、t:小朋友們,除了剛才的梨樹呀,種子,誰也會說這些話?

  2、幼兒嘗試仿編。

  3、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2

  教育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加洗衣機律動活動。

  2.了解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和每個過程對應的音樂旋律。

  3.在老師的提示下,能嘗試順一個方向走或者跑,模仿小衣服在洗衣機里洗的動作,隨著音樂律動。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會唱《我愛洗澡》、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過洗衣機洗衣服,了解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

  2.教師準備:歌曲《我愛洗澡》、多媒體課件、洗衣機圖片、音頻、圓形場地。

  活動過程:

  1.導入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洗完澡后你的臟衣服怎么辦呢?是誰洗干凈的?是怎么洗干凈的?你了解的洗衣機洗衣的過程……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用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過程,提取幼兒創(chuàng)編的典型動作,在音樂片段下帶領幼兒練習有節(jié)奏地做動作。

  2.韻律學習

  (1)學習漂洗衣服律動。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扮演“洗衣機里面小衣服”的角色,練習順一個方向“轉”并帶領幼兒練習按樂句做轉、停的交替動作,感受樂句變化。

  (2)學習甩干衣服律動。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小跑步表現濕衣服甩干的過程,提醒幼兒甩干后衣服纏在一起的動作。

 。3)學習放衣服律動。提問:在洗衣服前,要把衣服放進哪里?怎么放的?聽相關部分旋律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放衣服的`律動。

  3.幼兒聽音樂,在教師的提示下完整的做韻律活動。

  (1)幼兒聽音樂,感受整首樂曲的旋律,教師引導幼兒注意歌曲中的重復。

 。2)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4.幼兒聽音樂走出活動室: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晾曬洗干凈的小衣服們吧。

小班教案 篇3

  請客目標:

  1、引導幼兒自制糖果,激發(fā)幼兒制糖的興趣2、在活動中學習禮貌用語,體會共同分享的快樂準備:自制的'糖果若干,糖果紙,制作糖果的材料等

  過程:

  一、欣賞、觀察引入主題

  1、 新年快到了,爸爸,媽媽會買各種各樣的糖果來招待客人,有圓圓的糖,有方方的糖。

  2、你們還見過什么糖呀?(幼兒任意講)

  二、出示圖片

  1、老師:你們看,今天小鳥學起爸爸、媽媽當起主人招待客人來了,它請小狗吃糖

  2、它請小狗吃糖時說了一句很好聽的話,你們猜猜說了什么話?(“小狗請吃糖”)

  三、幼兒制作

  1、老師指導:今天,小鳥要招待許多的客人,有小兔,小熊等,但是糖果不夠怎么辦?沒關系,我們寶寶來幫幫小鳥的忙自己動手做糖果請這些小動物吃好嗎?

  2、 怎么做呢?老師示范手拿一張?zhí)羌,然后糖紙中放材料,最后用手將其包裹起來。請幼兒示范,老師配合指?/p>

  3、全體幼兒操作實踐自制糖果,放入盤中(老師在旁提示指導:看誰準備的糖多)

  四、交流、展示

  1、讓幼兒互相之間交流、觀察

  2、學做小主人請客全體幼兒手中拿糖請小動物吃說:“小兔(小熊等),請你吃糖”。

  3、老師請幼兒吃糖體會共同分享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使用比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主要內容。豐富詞匯:這、您、吃。

  2、懂得尊敬長輩,有好吃的'東西要先想著長輩。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大家一起吃》。

  2、一盤水果,客廳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是誰的家?他們在干什么?

  2、討論:猜一猜小紅會怎樣分蘋果?

  3、演示插入教具。

  提問:小紅先將蘋果分給了誰?小紅是怎么說的?奶奶是怎么說的?小紅又將蘋果分給了誰?小紅是怎么說的?爸爸(媽媽)又是怎么說的?還剩一個小蘋果給誰吃?

  4、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故事。

  5、情感啟發(fā):有好吃的東西你會怎么做?

  6、情景表演《大家一起吃》。

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初步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比較水果的不同。

  2、嘗試制作水果寶寶,樂意用簡單的語言與老師、同伴交流。

  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水果

  2、各類水果切成小塊以供幼兒品嘗用

  3、制作水果寶寶的各種輔助材料(糨糊、色紙、牙簽等)

  活動過程:

  一、比較不同

  將水果放于桌上,請幼兒自由的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然后說說這些是什么水果?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從外形、顏色等出發(fā)引導幼兒討論)

  二、制作水果寶寶

  1、欣賞老師的'作品:“瞧,變魔術啦!”師邊說邊逐一給水果貼上五官,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說說貼上去的是什么,分辨位置)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制作水果寶寶。

  三、展示

  水果寶寶坐火車啦!(把作好的水果放入積木搭成的火車上)

  數數坐了幾個水果寶寶?它們都是誰?鼓勵沒完成的孩子繼續(xù)努力。

  游戲:區(qū)域活動

  提示:

  1、和老師一起創(chuàng)設活動區(qū)域。

  2、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游戲。

  3、愿意與同伴交流發(fā)現玩具的不同玩法。

  游戲結束愿意自己整理玩具。

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感知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

  2、體驗參與數學的樂趣。

  準備:1、各類水果卡片分別為1個、2個、3個、4個。小老鼠服裝,配班老師一名。

  2、人手一張圓形彩紙及相應的三層彩色紙球(三層顏色都一樣數字不一樣,第一層是蘋果,第二層數字,第三層數字。)

  過程:

  1、 尋找彩色紙球

  師:小朋友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彩球,瞧,他們正躺在地上跟你們打招呼呢? 師:這些漂亮的紙球都有什么顏色?

  幼兒:紅色、黃色、蘭色、綠色。

  師:想玩嗎?等一會兒每位小朋友都可以拿一個跟自己身上的圓形寶寶顏色一樣的紙球,請你們看清楚顏色后,每個人去拿一個,然后先拿在手上不動,坐好。

  2、 大蘋果找小蘋果

  師:咦,王老師也有一個黃色的球,轉一轉,看有什么?

  幼兒:蘋果。

  師:你們的球寶寶上有沒有呢,趕緊看看。

  幼兒:老師,我有,老師,我有。

  師:那你們趕快數一數有幾個蘋果,數清楚了舉手告訴我。

  幼兒:我有2個,我有。。。。。。

  師:你們的球寶寶身上的蘋果數量都是不一樣的,有一個的、有兩個的、有三個的,有四個的。下面王老師要變魔術了哦,請你看清楚了,如果我變出來的大蘋果和你紙球上是一樣多的,就請你跑上來和我抱一抱,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請你看仔細了。 師:我要變了哦,變、變、變(教師出示蘋果1)

  師:對不對啊,我請下面的'小朋友來檢查一下,請你們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師:我變、變、變(教師出示蘋果2)

  師:對不對啊,我請下面的小朋友來檢查一下,請你們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師:我變、變、變(教師出示蘋果3)

  師:對不對啊,我請下面的小朋友來檢查一下,請你們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師:我變、變、變(教師出示蘋果4)

  師:對不對啊,我請下面的小朋友來檢查一下,請你們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3、數字對對碰

  師:球寶寶好象換了一件衣服,我來輕輕的打開球寶寶身上的衣服,原來我的球寶寶身上藏著數字1,你們的球寶寶身上會不會有數字呢?趕緊打開看一看。舉手告訴我,你的球寶寶藏著數字幾?

  幼兒:老師我的有數字,我的是2。。。。。

  4、 數字寶寶找朋友

  師:今天球寶寶的媽媽去超市買了水果,我們去他家看看他都買了些什么水果,咦,這是什么?

  幼兒:西瓜

  師:有幾個西瓜?

  幼兒:一個

  師:一個西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幼兒:數字1來表示

  師:再來看看還有什么水果?

  幼兒:菠蘿

  師:有幾個菠蘿?

  幼兒:兩個

  師:兩個菠蘿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幼兒:數字2來表示

  師:還有什么水果?

  幼兒:蘋果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蘋果?

  幼兒:1、2、3

  師:三個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幼兒:數字3來表示

  師:還有什么水果?

  幼兒:蘋果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蘋果?

  幼兒:1、2、3

  師:三個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幼兒:數字3來表示

  師:再來看看,還有什么水果?

  幼兒:桃子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桃子?

  幼兒:1、2、3、4

  師:四個桃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幼兒:數字4來表示

  師:下面我來考考你們了,請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走到與自己數字一樣多的水果前面站好,我說開始,你們馬上走。

  師:開始。ㄓ變阂来螌ふ覍

  師:我來檢查一下(教師依次檢查)

  師:剛才的游戲好玩嗎?球寶寶都流汗了,趕緊幫他們脫一件衣服把,瞧,你們現在球寶寶身上是數字幾呢?

  幼兒:是1、2、3、4。。。。。。

  師:球寶寶累了,我們也累了,我們一起輕輕的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休息一下。(教師帶領幼兒做睡覺的動作,幼兒也拿住球)

  5、 游戲:消滅敵人

  師:咦,誰過來了。

  幼兒:小老鼠

  師:噓!小老鼠來偷東西了,你們看小老鼠偷了什么呀?

  幼兒:西瓜

  師:幾個西瓜?(一個)那請紙球上有數字1的小朋友趕快用紙球把小老鼠趕走。太好了,西瓜沒有被他偷走,我們繼續(xù)休息。

  師:不好了,小老鼠又來偷什么水果了,蘋果,偷了幾個?(三個)那請紙球上有數字3的小朋友趕快用紙球把小老鼠趕走。這只小老鼠真可惡,不過我們的力氣也很大,不怕它。繼續(xù)睡吧。

  師:又來偷我們的什么了?(菠蘿)幾個啊?(兩個)那請紙球上有數字2的小朋友趕快用紙球把小老鼠趕走。怎么桃子也被他偷走了啊,看看有幾個草莓(四個)那請紙球上有數字4的小朋友趕快用紙球把小老鼠趕走。

  師:太好了,沒有被它偷走,我們一起抬著水果回去慶祝吧。ㄒ魳讽懫穑

小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春天的美麗,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兒歌中的某些名詞。

  教學準備:

  課件、電腦、投影屏

  教學重點與難點:

  初步掌握兒歌內容,愿意大膽的參與到語言活動中來。

  教學方法與手段:

  設問導答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出示大的背景圖,導入活動。

  1、師:春天到了,景色非常的漂亮,一起來看看圖片上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呢?

  2、出示大的背景圖,引導幼兒自由說說。

  3、小結:春天有漂亮的東西,小朋友們說到了桃花、柳樹、蝴蝶等等,今天老師還把這些漂亮的景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呢!觀看教師播放的多媒體課件,嘗試了解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通過觀看教師的課件,知道本次活動與春天有關,萌發(fā)不斷探索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為接下來的活動做鋪墊。

  二、學習兒歌,熟悉兒歌的主要內容。

  1、教師:這首兒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春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老師的兒歌里都念到了些什么。

  2、教師念兒歌,幼兒傾聽。

  3、組織個別幼兒說說聽到的內容。

  4、小結:小朋友們聽到了兒歌里有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學習念兒歌,初步掌握兒歌。通過設問導答法,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活動氛圍中逐漸掌握兒歌的內容,從而喜歡上春天的一景一色。

  三、初步嘗試仿編兒歌,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1、提問:

  (1)小朋友們覺得這首兒歌好聽嗎?

  (2)那我們應該怎么念,才會更好聽呢?

  2、組織個別幼兒講述。

  3、教師:對了,我們念的時候要有感情,那我們再來有感情的念一遍。

  4、教師和幼兒一起有感情的念兒歌。

  5、提問:

 。1)春天真美,春風吹綠了柳樹,還能吹綠什么呢?

 。2)吹紅了桃花,還能吹紅什么呢?根據教師的問題說說自己的想法。通過教師問題的引導,讓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使得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答案,一邊說一邊嘗試掌握兒歌的內容。

  四、活動延伸。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好多春天的顏色,那么春天還可以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走到教室外面看一看,你們說好嗎?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到戶外的感受春天的景色。通過教師的激勵,讓幼兒主動的投入到戶外活動中,愿意在戶外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自然的聲音唱歌,愉快的'邊唱邊做動作。

  2.鼓勵幼兒自己走著上幼兒園,不要大人抱。

  活動重點:幼兒用好聽的自然的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愉快的邊唱邊做動作。

  活動準備:歌曲《不要媽媽抱》、《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發(fā)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

  2.觀察理解畫面,并根據畫面內容依次提問。

  圖片上有誰?他們要去哪里?他們是怎么去的?誰做的對呢?

  3.激發(fā)幼兒模仿小兔和小鴨的興趣。自己走著去上幼兒園。

  4.引導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熟悉旋律及歌詞。

  ⑴教師彈唱歌曲后,引導幼兒說出歌詞的內容。

 、普堄變哼呅蕾p歌曲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菐ьI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5.幼兒學唱歌曲。

  老師引導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

  6.引導小朋友向小兔子、小鴨子學習,自己走著上幼兒園。

  7.活動延伸:幼兒集體表演。

  鼓勵幼兒根據歌曲內容邊唱邊表演。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04-01

小班教案04-01

小班教案04-01

小班教案04-01

小班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