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

時間:2024-09-16 09:57:34 教案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1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長城,理解長城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激趣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生齊讀課題)

  2、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自由發(fā)表后教師歸納小結)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

 。2)引出主要內(nèi)容的。

  (3)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4)運用解詞六法,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薄安恍唷庇心膬煞矫娴囊馑迹棵髅魇侨擞懈卸l(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7、“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8、“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9、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0、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4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連綿起伏奇跡曲折蜿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運河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習導入

  1、寫生字詞。

  2、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ň┖即筮\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導朗讀。

  4、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5、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6、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7、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8、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總結。

  四、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3、4題。

  板書:

  1長城和運河

  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奇跡(像巨龍)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古代勞動人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民的創(chuàng)造

  (像綢帶)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2

  教材分析

  這首詩寫作者駕駛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所看到的景象。詩歌有兩節(jié),第一節(jié)寫的是看到萬里長城,像巨龍蜿蜒在群山之中,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第二節(jié)寫的是京杭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開通了運河,方便了水上航運,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杰作,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理解課文資料,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nóng)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能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等詞語。能了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明白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透過課外更多的中國著名建筑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歌曲磁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資料:理解詩歌資料,能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一道城墻建造了多年,是人類歷史上建造時間最久的建筑;有一條河開鑿了1779年,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風雨,歷世事滄桑,它們的名字將永遠地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上。有誰明白這道城墻的名字?

 。ǔ鍪救f里長城的圖片):讓我們大聲地說出這道城墻的名字!萬里長城!有誰明白這條河流的名字?

 。ǔ鍪揪┖即筮\河的圖片)讓我們驕傲地呼喊這條河流的名字!京杭大運河

 。ǔ鍪咎羁眨喝f里長城_________。京杭大運河_________。)那么這位小朋友看到的長城和運河究竟是怎樣的一番壯麗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駕駛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綢帶

  曲折蜿蜒嘉峪關奇跡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創(chuàng):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資料?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作者為何要透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此刻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此刻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那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樣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樣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資料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齊讀。

  四、作業(yè)設計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資料: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駕駛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綢帶

  曲折蜿蜒嘉峪關奇跡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運河”比作“綢帶”,說明它們之間存在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述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課文。

  1、透過這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大奇跡嗎?

  2、總結:這天,我們乘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其實,祖國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必須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四、作業(yè)設計:

  1、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多音字組詞。

  行xín狼qū折shé

  hánqǔzhé

  zhē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長城(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古代勞動

  運河(綢帶)——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飽含強烈愛國情感的詩歌,在教學點撥上需要教師投入極大的激情熏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增強濃重的民族自豪感。作為語文教師在講授這篇文章時,不僅僅要遵循語文的傳統(tǒng)教學,也就應把這看作是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的一個極好機會。

  全文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描述贊頌了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部分結構相同,均運用反復的寫法,一、二行與七、八行詩句相同;三至六行用簡練優(yōu)美的語言勾畫了長城與運河的雄姿。所以在背誦指導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

  在教學設計中,我結合多種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學習情境中,激發(fā)學生不斷深入探究文本。淺談我的設計意圖。

  一是凸現(xiàn)年齡段識字特點,扎扎實實抓好字詞教學。我將識字教學與本冊的“習慣篇”對“自主預習復習”的要求結合起來。上課時,檢查學生的預習并著重對容易讀錯、寫錯的字進行指導。

  二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簡單自主的環(huán)境下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深刻的人文情懷。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文插圖,撥動學生心靈琴弦,使之感受到長城和運河的“奇異景象”,從而明白為什么人們稱之為“人間奇跡”。

  三是美讀成誦,深入感悟。因為這篇文章是一首能參雜進不少情感的詩歌,配上美妙的音樂,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氛圍中產(chǎn)生讀課文的興趣。力求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做到在讀中理解。進而會背誦課文。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3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能參照課文中的圖畫,運用課后練習4提供的詞語寫話。

  4、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nóng)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在朗讀、背誦訓練中,抓住關鍵詞語了解景物特征,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能參照課文中的圖畫,根據(jù)提供的詞語進行寫話練習。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完成練習4。

  二、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生字卡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通過二年級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古代三個偉大的工程:故宮、長城、大運河。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二課就是《長城和運河》,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城或運河的情況呢?

  二、初讀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駕駛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綢帶

  曲折蜿蜒嘉峪關奇跡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創(chuàng):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

  讓我們一起跟著文中的“我”先去看看長城吧。ǔ鍪緢D片)

  誰來結合課文講講你對長城的印象。

  “蜿蜒”和“曲折”有什么區(qū)別?

  2、指導學生讀“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眼前!

  (注意要突出景象的奇異)

  3、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里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你覺得長城怎樣?(奇異、了不起、罕見……)

  5、引讀“東起山海關……不朽的詩篇!

  “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為什么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指名讀最后兩行,這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導朗讀。(一開始是驚喜,接著是贊美,最后是敬佩和自豪)

 。1)、自由讀。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評議。

  (3)、齊讀。

  四、作業(yè)設計: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二、教具準備: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駕駛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綢帶

  曲折蜿蜒嘉峪關奇跡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ǘ、)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2、誰來說說這又是一番怎樣的奇異景象?

  3、觀察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音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比成(),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4、引讀“北起首都北京……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這些“奇跡”是誰創(chuàng)造的呢?

  5、指導朗讀。

  誰來說說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區(qū)別?

  同座位互讀,互相糾正。

  指名讀,評議。

 。ㄈ、)總結課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搭奇跡嗎?

  2、總結:今天,我們乘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搭奇跡。其實,祖國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張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ㄋ摹ⅲ┳鳂I(yè)設計:

  1、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多音字組詞。

  行xínɡ()曲qū()折shé()

  hánɡ()qǔ()zhé()

  zhē()

  板書設計:

  1、長城和運河

  長城(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古代勞動

  運河(綢帶)——銀光閃閃伸向天邊人民的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創(chuàng)造

 。ㄎ濉ⅲ┪业慕虒W反思: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nóng)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能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等詞語。能了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知道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通過課外更多的中國著名建筑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歌曲磁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解詩歌內(nèi)容,能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一道城墻建造了多年,是人類歷史上建造時間最久的建筑;有一條河開鑿了1779年,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風雨,歷世事滄桑,它們的名字將永遠地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上。有誰知道這道城墻的名字?

 。ǔ鍪救f里長城的圖片):讓我們大聲地說出這道城墻的名字!萬里長城!有誰知道這條河流的名字?

 。ǔ鍪揪┖即筮\河的圖片)讓我們驕傲地呼喊這條河流的名字!京杭大運河

 。ǔ鍪咎羁眨喝f里長城_________。京杭大運河_________。)那么這位小朋友看到的長城和運河究竟是怎樣的一番壯麗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創(chuàng):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齊讀。

  四、作業(yè)設計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運河”比作“綢帶”,說明它們之間存在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課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大奇跡嗎?

  2、總結:今天,我們乘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其實,祖國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四、作業(yè)設計:

  1、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多音字組詞。

  行xín潰ǎ┣qū折shé()

  hán潰ǎqǔ()zhé()

  zhē()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長城(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古代勞動

  運河(綢帶)――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5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它所組成的詞。

  2、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比喻句。

  4、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課內(nèi)外結合,體味作者的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方法:圖文結合,朗讀感悟長城和運河的雄偉和壯麗。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出示圖片,板書課題

  2、生齊讀課題

  3、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想知道更多嗎?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

 。2)感知主要內(nèi)容的。

  (3)會讀會認田字格中的生字。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讀這些詞語。

  (3)指名初步解釋詞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體悟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異的景象呢?

  2、講讀。

  3比較:“奇異”在不在句子中的異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9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10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1、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2、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3、指名讀,生評議。

  14 、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注意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連綿起伏奇跡曲折蜿蜒

  3、做一名小導游。向游客(學生)介紹一下長城和運河的情況。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連綿起伏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伸向天邊

  人間奇跡

  教后感:課的開頭我和學生共同回憶我國古代輝煌的歷史,特別是古代偉大的工程。如:故宮、圓明園、運河等,由此導入新課。在指導朗讀課文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欣賞了長城的圖片,讓學生感覺到我們祖先的偉大、智慧,這時再讓學生讀出應有和自豪來。在聽讀的過程中還啟發(fā)學生能從別人的朗讀中聽出感情。

【《長城和運河》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長城和運河教案07-13

長城和運河教案03-04

《長城和運河》教案(14篇)02-18

《長城和運河》教案(精選12篇)01-30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04-16

語文《長城和運河》說課稿11-12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02-13

《長城和運河》教案范文匯編五篇04-22

《長城和運河》教案范文錦集5篇04-15

《長城和運河》教案范文匯編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