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育目標:
1、 情感:感受親情,理解一個人的責任感以及生命傳承的意義。
2、 語言:詞語和語句。
3、 寫作:仿寫
二、重點、難點:
1、 重點:在閱讀中品味文章的語言,運用文中的詞語仿寫。
2、 難點:理解生命傳承的意義。
三、教時安排: 一教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和你的家人一起散過步嗎?到哪里去散步?今天,老師要帶著你們到田野上,跟隨著作者莫懷戚一家一起去散步。打開書本。
(二)、散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提示:
帶著問題去朗讀:散步的時間、地點、人物是什么?
散步中的分歧是什么?
1、 散讀:
2、 回答:春天、 南方的田野、 母親、我、妻子、兒子。
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
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三)、研讀課文:
提問:
1、為什么“母親本不愿意出來”?后來為什么同意去散步?
2、發(fā)生分歧時一家人是如何表現(xiàn)的?
3、“我”和母親分別作出什么決定?為什么?
學生活動:
1、讀:默讀課文。
2、劃:劃出有關(guān)語句。
3、議:四人小組交流。
4、讀:有感情地朗讀劃出的語句。
班級交流:
(1)、為什么“母親本不愿意出來”?后來為什么同意去散步?
明確:“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累。
“我說,正因為如此,才因該多走走!
(2)、發(fā)生分歧時一家人是怎么表現(xiàn)的?
明確:“我的`母親老了,……嚴重關(guān)頭時那樣。”
(3)、最后“我”和母親分別作出什么決定?為什么?
明確:“我”走大路。因為“我伴同他……已短!
小結(jié):作者一家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分歧并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可以體現(xiàn)了一家人融融的親情,包括了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祖孫之情、夫妻之情。
(四)、過渡:作者一家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分歧并得到完滿的處理,體現(xiàn)了一家人之間融融的親情。最能體現(xiàn)這種情感的是哪一個畫面呢?
1、 單讀第8節(jié)。提示:找體現(xiàn)了一家人之間融融的親情的詞語。
2、 關(guān)鍵詞:“蹲下來”、“背起了”、“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仔細”、“整個世界”。
3、 朗讀指導:傳情達意。關(guān)鍵詞、句讀重音。
4、 美讀。
5、 理解末句的含義:理解一個人的責任感以及生命傳承的意義
(五)、默讀課文,找關(guān)鍵詞,體現(xiàn)融融的親情。
母親:信服、習慣聽從、摸摸。
我:責任重大、伴同、
蹲下來、背起了、慢慢地
穩(wěn)穩(wěn)地、走得仔細、整個世界
妻子:總是聽我。
兒子:習慣聽從 (板書)
(六)、拓展:
(1、)散步是一個平常的家庭場景,一個成功的作家小事也能寫出大意境來。選材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事,關(guān)鍵在于你開掘的角度,對生活的感受,賦予文章的情感,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場景呢?
班級交流
(2、)寫作訓練:(任選一題)
情景1:晚飯后,一家人看電視,爺爺奶奶要看戲曲節(jié)目,爸爸媽媽要看新聞節(jié)目,你要看動畫片,遙控器在你手中,你怎么辦?
請運用“信服”、“習慣聽從”、“伴同”“責任重大”、“摸摸”、“總是聽我”寫一個片斷,體現(xiàn)親人之間樸素而真摯的愛。
情景2:半夜里,我忽然發(fā)高燒,爸爸媽媽送我去醫(yī)院。請運用“蹲下來”、“背起了”、“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仔細”、“整個世界”,寫一個片斷,體現(xiàn)融融的親情。
1、 課堂寫作:
2、 班級交流:
(七)、作業(yè)布置:
背誦第6節(jié)、第8節(jié)
語文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筍娃娃》是一堂識字教學課,這節(jié)課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教學中,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基本原則,把字、詞、句、篇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充分借助漢語拼音,讓學生自主拼讀。
二、重點突出,漢字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在識字時,我針對每個字的不同情況,教學各有所重。如“哭”字,學生很容易讀準字音,弄清字義,在教學時我就著重指導字形;如“身”字,對于方言區(qū)的孩子來說,要同時讀準翹舌音和前鼻音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因此我就著重指導讀音。
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創(chuàng)設情境,和字寶寶交朋友,送字寶寶上火車游戲等等,充分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本堂識字課中,還指導學生書寫了“泥”、“呢”兩個生字。寫字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比較兩個字在字形上的異同,再弄清楚兩個字的筆畫順序,最后還強調(diào)了重點筆畫的書寫方法。
總之,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盡量依據(jù)兒童的認知特點,力求體現(xiàn)新課標的新理念。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
2.學會寫“泥”、“呢”2個生字。
3.初步把課文讀通順,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重、難點:
識記12個生字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指導學生把“泥”、“呢”兩個生字寫正確、美觀是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趣揭題。
1.出示竹林圖,談話導入。
2.引出課題,讀題,指導“筍”(sǔn)的讀音。
二、創(chuàng)設情景,識記生字。
1.初步感知課文,出示生字詞。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幾個筍娃娃?
。2)課件演示竹林中發(fā)生的變化,隨機出示生字詞:
ní泥土ne呢 草cóng叢 大聲hǎn喊 shǔ數(shù)shēn身邊
kū哭 nǔ努力挺zhí直 到chù處dōu都是
2.識記生字,和字寶寶交朋友。
。1)在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識字情況。
。2)指名認讀生字。
3.坐火車游戲,分清生字的結(jié)構(gòu),鞏固生字的讀音。
4.生字回到課文中,學生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
(2)指名學生合作讀文。
三、重點指導,探究寫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生字。
2.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泥”、“呢”兩個生字的字形,比較異同。
3.指導“泥”、“呢”兩個生字的筆順。
4.強調(diào)書寫“泥”、“呢”兩個生字的重點筆畫。
5.學生練習寫生字。
6.自我評價。
四、生談收獲,課堂總結(jié)。
1.學生自由說說在這節(jié)課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小結(jié)下課。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4. 感受鄉(xiāng)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ǚ冻纱螅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nóng)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nèi)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贂儯喊滋。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xiàn)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nóng)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nèi)容。(抓住兒童神態(tài)、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nóng)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jié)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cè)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釋?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并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么意思?“小兒垂釣”什么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發(fā)很亂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綸”什么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cè)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邊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呢?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么意思?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遙”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么聲音呢?讀后半句,思考“應”是什么意思?“不應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nèi)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jié)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tài),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作業(yè)
1.背誦《小兒垂釣》。
2.預習《我和企鵝》一課,試讀全文,不懂的字詞解決。
十、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圖畫,聯(lián)系生活實際,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說清楚。
。、能根據(jù)圖畫和題目要求,按時間順序?qū)懸欢尉渥油、連貫的話。
。、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教學重點:
根據(jù)畫面的意思和討論的提示,讓學生寫一段以時間先后為順序的話。
教學難點:
。、如何把每幅圖畫上畫的事情有機地連接起來,使句子連貫,特別是第2幅圖上沒有明確的時間表示,該怎樣與前一幅的意思連接。
。、怎樣正確使用動詞,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寫清楚。啟發(fā)想像,根據(jù)畫面推前想后,把一段話的意思寫具體。
課時安排:2教時
第1教時
〈一〉教學目標
觀察畫面,看圖討論,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完成課后第2題。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5分鐘)
1、小朋友,今天早上你從睡夢中醒來后,做了哪些事情呢?能不能向大家說一說。
2、學生交流。
。、(點擊課件整幅圖)對呀,我們每天很早起床,起床后要穿衣、疊被,又要刷牙、洗臉,還要吃飯、上學。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要在我們起床以后完成。那我們怎樣把這些事情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給寫下來呢?今天,我們就以《起床以后》為題,來說說早上的一些事情(板題)。
二、初看圖意,整體感知。(2分)
1、出示三副圖。
2、請小朋友們看這三副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用一句話來說說每一幅圖的意思。
3、交流。
4、你能給這三幅圖排排隊嗎?說說你的理由。課件出示。
三、明確要求,指導練說(1分)。
。薄⒔裉,我們就按時間順序看圖說說這三副圖,并練習習作。
。、請看這次習作的要求(點擊課件)習作要求:
A看圖說說:(1)丁丁幾點鐘起床?
。2)丁丁起床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3)丁丁幾點鐘去上學?
B、把三副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C、根據(jù)圖意,按時間順序說一段話,注意把句子說連貫。
。、齊讀要求。
四、逐幅觀察,指導連說。(26分)
1、對照要求我們仔細觀察每一幅圖,說說畫面的內(nèi)容,也可聯(lián)系你自己的起床以后的情景,說一說。
(一)指導第一幅圖。
1、出示第一幅圖,想一想:“誰幾點鐘起床?”、“起床后先干什么?
2、交流。(丁丁六點半起床,起床以后,他先疊被子。)
3、引導:丁丁怎么知道六點半到了,該起床了?丁丁當時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請大家看錄象。說一說。
。ǘ《÷牭酱睬棒[鐘的鈴聲,知道六點班到了,該起床了。丁丁想:天亮了,我要起床上學了。于是,他揉了揉眼睛,一骨碌地坐了起來,訊速的`穿好衣服,戴上紅領(lǐng)巾,熟練地疊好被子,收拾自己的床鋪)
為什么丁丁要自己疊被,他想到了什么?你可以聯(lián)系你自己的想法說一說。(他想到:小學生嘛,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何況我已經(jīng)長大了,這些事不能再讓媽媽來替代。)
4、自己看這幅圖,完整的說一說。
說的時候你能用上這些好詞好句嗎?(點擊課件)揉一揉眼睛一骨碌熟練清脆喚醒迅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指名說(2個學生)
6、學生評議。
。ǘ┲笇У诙鶊D。
。薄⒊鍪镜诙鶊D。想一想丁丁在干什么?
。、交流。
引導:請同學們看錄象,仔細看丁丁洗臉盆上放著什么?他在洗臉之前還做了些什么事?
。、交流。
。、你能用上這些優(yōu)美詞句把第耳2幅圖的意思說一說嗎?(點擊課件)
5、自己先練習說一說。
。、指名學生說。
7、師生評議。
8、同桌互說。
(三)、指導第三幅圖。
。薄⒊鍪镜谌鶊D,想一想:丁丁幾點中去上學?你從那里看出來?
。、交流。
3、引導:丁丁上學之前還做了什么事?請學學門仔細看錄象。(點擊課件)
4、交流。(1、仔細看看桌上的用具,他干了什么?
(2、丁丁吃完早飯后,還會做些什么?
(3上學去的時候會對家里的人說些什么?
。、你能用上這些優(yōu)美詞句把第三幅圖的意思說一說嗎?
。、自己自由練說!该f——師生評議——同桌互說。
五、整幅圖連起來說一說。(5分)
1、你能把這三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
2、自己自由練說!该f——師生評議—
4、剛才這位同學把三幅圖很好的連接起來了,你注意到一幅圖的意思跟另一幅圖的意思之間是怎樣連接的嗎?我們知道這是按什么順序排的三副圖?(時間順序)那應該怎樣連接?
。怠⒔涣。隨機出示課件上的表示時間的詞語。
6、自己自由練說!该f——師生評議——同桌互說。用上老師提供的優(yōu)美詞句。
六、小結(jié),嘗試習作。(1分)
1、小朋友都說的不錯,那你能不能把剛才說的給寫下了呢?
2、學生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第2教時
〈一〉教學目標
拓展寫作思路,獨立作文,教師隨機指導。
〈二〉教學過程
。、把3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5分)
。1)自由說。
。2)同桌說。
。病⒏鶕(jù)圖意,按時間順序?qū)懸欢卧挘⒁獍丫渥謱戇B貫(18分)
。、分四人小組交流、評議、修改(8分)
。、挑好、中、差三篇全班交流、修改。(5分)
5、修改、抄寫。(4分)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
2、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詩人,他的一生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詩文,他的詩熱情奔放、感情真摯,他被人們稱為“詩仙”,是誰呢?(李白)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大家已經(jīng)學過了他的不少詩篇,同學們能背誦出來嗎?
。▽W生有表情地背誦《望廬山瀑布》《夜宿山寺》)
二、揭題釋題,指導方法。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早發(fā)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詩篇。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早發(fā)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們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樣的嗎?老師這里有張白帝城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圖片)
4、一大早,詩人李白乘船從白帝城出發(fā),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一起學習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
三、指導自學
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2、正確、流利朗讀本詩,體會詩中詩人的心情;
四、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組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提出,通過結(jié)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五、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出示課件“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同學們看到畫面有什么感受?
7、詩人站在船頭,耳邊響起猿猴的啼叫,這一處的叫聲還沒有停,由于小船飛速而下,詩人又聽到另一處猿猴的叫聲,兩岸猿聲連成一片,可見船行的速度真快。在這一行詩里,詩人間接地用“啼不住”突出船快。同學們能體會到這一點,真不簡單!船真的像詩中描述的那么快嗎?
(是詩人的感覺,詩人覺得船走得很快。)
8、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老師給同學講個故事吧:公元759年3月,詩人因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夔州白帝城時,傳來皇帝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詩人欣喜若狂,撥轉(zhuǎn)船頭,放舟東下江陵,這首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jīng)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9、這兩行詩表現(xiàn)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10、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弄懂詩句的意思后,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能流利地朗讀全詩。(學生朗讀古詩)
11、同學們讀得這么有感情,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
。◤摹安试崎g”我體會到,詩人得到免罪的`消息后,十分興奮,因此覺得環(huán)繞在彩云之間的白帝城特別漂亮。
。ㄔ陈暠浔緛硎鞘谷撕懿皇娣,但是此時詩人卻覺得猿猴的啼叫是在為他歡呼,向他辭行,可見詩人多么高興。
(詩人此時的心情,不但興奮、激動,而且舒坦,他乘坐在輕快的小船上,欣賞著祖國美麗的山河,想到就要回到家鄉(xiāng),見到親人,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真是妙極了。
12、重獲自由的詩人心情無比愉快,他已顧不得描寫兩岸的山光水色了。在這愉快心情的映襯下,江水流得特別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達了;小船也顯得特別輕快,在猿猴的叫聲中,越過了萬重高山。
這首詩不但文字優(yōu)美,而且感情豐富。來,我們再讀一讀這首詩,試著體會一下詩人當時的愉快心情。(學生自由感情朗讀)
13、指名讀,評議。
14、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詩人愉快的心情吧。úシ乓魳罚┍痴b。
六、總結(jié)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分析“丁香”意象,理解《雨巷》的情感,背誦全文。
2、過程與方法:誦讀、聯(lián)想、想象、鑒賞,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優(yōu)美朦朧的意境,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解讀“丁香”意象,引導學生對本詩情感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教學方法:
誦讀、探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見過“丁香”嗎?丁香有什么特點?(放幻燈片)
二、學生自由聯(lián)想、想象,結(jié)合課文作業(yè)四中的詩句,概括“丁香”特點(香、雅、幽、愁等)。學生就作業(yè)四中的詩句提問,教師解答。
三、學生自由作答后,教師概括: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jié),詩人們往往對著丁香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卻不輕佻。丁香是美麗的、高潔的、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丁香嬌好,但易凋謝。今天,我們要走進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這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讓我們來讀《雨巷》。
四、朗讀《雨巷》
五、姑娘是怎么樣的一個形象?學生在閱讀中歸納
愁怨、哀婉、美麗、高潔、迷!
六、討論:作者是怎樣刻畫這位姑娘的?
1、借助“丁香”這個意象來刻畫這個姑娘。
何為意象?“意”即欣賞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審美主體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有形與無形的統(tǒng)一。
手法:動作、外貌、神態(tài)、心情、(正面)
2通過悠長寂寥的雨巷、頹圮的籬墻、冷冷的哀怨和綿綿細雨等環(huán)境來渲染“丁香”的特點。(側(cè)面)
學生就詩中不懂的詞句提問。比如:太息,飄,油紙傘,雨的哀曲等。然后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1)也許是為詩人的憂郁嘆息,也許是為自己的憂郁嘆息,也許是為雨巷頹墻嘆息,也許是為這個時代嘆息,甚至是詩人通過姑娘的眼光為國家命運而發(fā)出嘆息。(個性化解讀)
。2)“飄”不能換成“走”。因為這個姑娘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想像出來的,想像中的人物是沒有重量的;且“飄”與后面的“夢”構(gòu)成最佳組合!帮h”字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詩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飄忽朦朧的特點。所以,詩中有三次用“飄”字描寫這位姑娘的行動。
。3)雨的哀曲是這個悲劇的背景音樂,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悲涼的氣氛。這個悲劇是美麗的丁香姑娘從顏色到芬芳,從眼光到惆悵一樣一樣地在詩人眼前無情地消失,這個音樂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詩人此刻內(nèi)心無以言表的悲哀。這個“雨的哀曲”烘托氣氛,渲染詩人的心情。
七、討論:作者為什么要塑造這么一個形象?探討主旨
1、姑娘是誰?(個性化解讀)
我?理想?姑娘?
2、知人論世:作者,背景介紹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詩人內(nèi)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將它投寄到《小說月報》。當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并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
戴望舒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詞風的遺韻,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xiàn)出孤獨、抑郁和消沉的特點。
3、探討作者的思想感情,姑娘為什么很快消失?(邂逅、虛幻、朦朧又美好的理想的象征)
A、詩人在那個特定年代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的一種情緒的反應。
B、愛情詩,即一位情竇初開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漣漪。類似《蝶戀花花褪殘紅》蘇詞中所表達的情結(jié),“多情卻被無情惱”。
C、詩人對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師解讀:
“姑娘”是作者的理想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但出現(xiàn)后又象夢中的飄過一樣消了,連用她的顏色,芬芳,嘆息,惆悵,空留下抒情主人共在雨巷中獨自彷徨,孤苦的心情。
八、朗讀課文,從中學到了什么?
1、象征手法
2、三美
3、詞語的運用
九、背誦全詩
語文教案 篇7
教案設計
日月明(第一課時)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比較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讓人感受中國人造字的智慧,巧妙的會意字,能讓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更大的識字熱情。
教學目標:
1、會認:“明、鮮”等13個生字,探究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
2、理解韻文涵義,熟練地朗誦韻文,拓展思路,仿編韻文,激發(fā)求知的興趣。
3、觀察、練習、運用識字方法,積累知識。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會意字的特點,掌握組字規(guī)律。
2、運用規(guī)律,識記、書寫漢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設計思路:
教學中采用拼讀、齊讀、探究讀等活動方式,熟記漢字的音形義,通過找朋友、畫等活動方式,
挖掘識字方法,拓展學生思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
2、猜謎語
3、板書課題:日——月——明
二、探究新知
1、齊讀課題
說說讀課題后你明白了什么?
2、提示語: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漢字,請打開書P97頁。
3、自讀課文(不會讀的'怎么辦?)。
4、和生字條中的生字寶寶打招呼。
。ú粫J的字怎么辦?在課文中做上喜歡的符號,多讀幾篇。或請教別人。)
三、精讀課文
1、檢查自學情況
a、齊讀課文(糾正字音)。
b、聽讀課文(看一看: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c、說一說:你讀懂了哪一句,講給別人聽一聽。
2、隨機出示生字、有意按字形結(jié)構(gòu)板書。
a、點明會意字
b、引導挖掘更巧妙的識字方法。
c、觀察獨體字作部首時在書寫中發(fā)生的變化。
3、競讀課文、背誦課文
a、仿說韻文
b、總結(jié)識字規(guī)律
四、游戲活動
1、用簡筆畫表示漢字
2、做動作表示漢字
3、描寫漢字
五、拓展練習
1、讀課后的詞語
2、完成課堂練習
六、課堂小結(jié)
1、談收獲
2、質(zhì)疑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聽廣播的意義
2、掌握聽廣播的要求
3、熟悉聽廣播的技能訓練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廣播的意義
聽廣播是提高學生聽話能力的一種活動形式,在我們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中,要因勢利導,利用這種形式來有限的提高學生的聽話能力;良好的聽話能力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本能力。
聽廣播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能讓你及時了解天下大事;能讓你潛移默化的陶冶情操;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二、聽廣播的要求
聽廣播是要做到以下三點:
。薄⒙牭每欤阂凶⒁饬,快速跟上,聲聲入耳,句句到心。
。、聽得全:接受信息要全面,接受信息要完整。
3、聽得準:要培養(yǎng)聽覺感受,注意語句的.停頓和語氣的變化,聽清語意,防止誤聽。
三、聽廣播的技能訓練
。薄⒄{(diào)動原有信息,接受新的信息
。、攫取主要信息,記住關(guān)鍵語句
。场⒂浡犞匾畔,學會速記技巧
四、速記方法
1、速引式
2、符號式
3、濃縮式
4、首尾式
5、提綱式
另外還有: 跳行記、留空記、畫線記等聽記技巧。
教學后記: 教學中由易到難地讓學生練習速記本領(lǐng)先聽記故事――聽記文章;聽記繼續(xù)性文章――-聽記說明性文章――聽記議論性文章要求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養(yǎng)成邊聽邊記要點的好習慣。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教案11-30
語文教案12-01
語文教案11-30
語文教案01-27
語文教案01-29
語文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