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28 08:38:01 教案

語文教案范例(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范例(6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激發(fā)學生留心觀察的興趣和培養(yǎng)探究。

  2、積累詞語。

  3、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4、掌握鋼筆字和毛筆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的書寫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收集漫畫

  第一課時

  一、處處留心

  1、自讀短文

  2、你受到了什幺啟發(fā)?

  3、讀短文后面的題目。

  4、根據(jù)題目自由交流。

  二、讀讀背背

  1、讀成語,說說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

  2、齊讀成語。

  3、師生比賽背誦成語。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說漫畫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喜歡看漫畫嗎?漫畫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個字就能表達出深刻的,讓讀者在會心一笑中受到啟發(fā)。

  二、欣賞漫畫

  1、出示漫畫

  生自由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結合學生實際。

  2、同學們還看過其它漫畫嗎?,把你印象深刻的漫畫拿出來和同學們交流吧。

  小組交流

  班內交流

  第三課時

  一、寫好鋼筆字

  1、觀察這幾個字

  2、看看旁邊的`提示。

  3、指導書寫這種類型的字。

  二、學寫毛筆字

  1、觀察單人旁和雙人旁的寫法。

  2、指導書寫。

  3、自由練習。

  4、展示。賞析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結合注釋,向學生介紹與文章前后有關的劇本的內容。

  二、概括內容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概括選文的故事梗概。

  張春花歷盡艱辛,進城找回李望水,水泉小學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和城里人的支持、贊助,改名為“水泉希望小學”。

  三、討論分析

  1.學生討論文章描寫了哪些場景:你對哪個場景最感興趣?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場景。

  三個場景:電視臺的演播室、大排檔、回村途中及回村后的情景。

  2.分析課文第一個場景,寫張春花在省城電視臺演播室里的情形,作者對張春花在演播時的動作、表情有哪些描寫?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心理?從中可以看出她怎樣的性格特點?

 。1)動作、表情的語句有:

 、偎纯粗鞒秩耍焉碜油庖埔。

 、谒蚕胄Γ稍趺匆残Σ怀鰜。

  ③刺得她的眼睛也睜不開,連忙用手蒙住臉。

 、軓埓夯ㄑ劬γ詠y地看著,不知所措。

  ⑤張春花看看主持人,又對著前面那個黑洞洞的鏡頭看看,不知該說什么。

 、匏院郏匀徊恢f什么。

 、邚埓夯ㄌ痤^,看看主持人,嘴唇動動,眼睛看著下面。

 、鄰埓夯ǹ纯辞懊娴溺R頭,嘴張了一下,臉憋得通紅,一時說不出話來。

 、釓埓夯ㄕf著,眼淚突然泉水似的涌了出來,嗚咽著說不下去了。

 。2)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她:局促不安,緊張的心理。

  性格特點:性格倔強、堅毅、忠于職守、單純的農村小學代課教師的形象。

  3.文章第二個場景寫了個體老板熱情地把李望水送到電視臺并慷慨相贈后,又在第三個場景中寫了社會各界所贈物品及市政府的關心送來的捐款,這在寫法上叫什么?也說明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學生討論歸納:點面相結合的寫法,表明農村兒童失學的問題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受到了社會各界群眾的廣泛重視,人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教育的關心。農村教育的現(xiàn)狀正發(fā)生了一些改變。

  4.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討論,說說你對“一個都不能少”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可提示歸納:

 。1)引用村長交待這期間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的原話。

  (2)不能讓失學、逃學的現(xiàn)象再出現(xiàn)。

 。3)教育是社會的問題,需要來自社會上下人們的共同關注,任何人都應該多份愛心和同情心來幫助農村失學的孩子們,讓他們能盡早回到課堂。

  四、總結、擴展

  劇本通過平實的語言來刻畫了農村代課教師張春花的性格,也讓我們了解到農村目前的現(xiàn)狀,同時也讓我們對未來農村的教育充滿了信心。

  第二課時

  一、討論分析

  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而作者在文中是怎樣來啟發(fā)我們對教育的深思的呢?在創(chuàng)作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呢?

  學生討論。

  歸納:就劇本內容而言:故事簡單,環(huán)境普通,題材小、人物小、事件;從表現(xiàn)手法看:單一平靜的敘事手法,按部就班,幾乎沒有高潮,毫無包裝的人物造型等。這一切都營造了逼真的生活氛圍;在人物的刻畫上,如果說張春花性格的'倔強和堅毅主要建立在她的內在本質基礎上的話,那么她的忠于職守則更多取決于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生怕村長扣工資),這就使文化水平有限,小農意識極強的她活脫了起來,顯得那么真切可愛。

  二、欣賞對比

  播放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有關情節(jié),讓學生體會電影與劇本的內容有何不同。

  三、討論概括

  在此基礎上概括電影劇本的特點以及它和戲劇劇本有何異同。

  電影劇本的特點:用文字描繪畫面,表現(xiàn)視覺形象。

  戲劇劇本必須適合舞臺演出,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電影劇本最終以電影形式來表現(xiàn),因而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很小。

  相同之處: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如《白毛女》中喜兒的語言則表現(xiàn)了她的天真、純樸,而文章《一個都不能少》中的張春花的動作、神情則表現(xiàn)了她作為一個臨時代課教師,而且比學生大不了幾歲的農村人特有的性格。

  四、總結、擴展

  通過學習本文,進一步熟悉了電影劇本的一些特點,為我們以后能欣賞更多更好的電影劇本作了準備。

  五、布置作業(yè)

  1.學習文章用動作、神態(tài)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來刻畫形象、表現(xiàn)性格,你也選擇你所熟悉的人加以描寫。

  2.學習了課文,對中國的農村教育談談自己的看法。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內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欣賞并摘抄描寫落日的美麗景色的句子。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在對課文詩一般語言的朗讀中品味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中國地圖、小黑板。

  2、布置預習。

  教學課時: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叫做三亞。(出示中國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三亞?

  板書:三亞落日

  三亞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是“三亞落日”,在三亞看到的落日是怎樣的呢?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詞語:

  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光芒 碩大無比 玫瑰

  漲溢 一盞 蘸 椰子樹 搖曳 搔著 醉醺醺

  ⑴指名讀。

  ⑵齊讀。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同時弄清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預習了課文,你還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描繪三亞落日美景的?(第3—5自然段)

  2、這樣,可以把課文分為幾個部分?

  四、精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畫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ò鍟赫嬗性娨猓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詩意”的?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艑W生試讀。

 、普f說哪些詞句在朗讀時應特別注意?(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應讀出怎樣的`感情?

 、欠蹲x、齊讀。

  五、精讀第二段。

  過渡: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那三亞是怎樣一個地方呢?

  1、自由讀第2段,說一說三亞是怎樣一個地方?

  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很美。(板書:熱帶風情)從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愛三亞的熱帶風光。

  2、課文中寫三亞美麗的熱帶風情,寫到了哪些景物?

 。êK、天、白鷗、椰子樹和海灘上的細沙。)

  3、課文中是怎樣描繪這些景物的?

  4、三亞的海那么藍,鷗那么白,樹那么齊,沙那么亮,這樣美麗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愛、由衷贊美)

  5、指名讀,請讀出這種喜愛之情。

  6、指導背誦。

  六、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一、二段。

語文教案 篇4

  課前透視

  講讀課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列寧通過觀察蜜蜂采蜜和飛行的路線,利用蜜蜂作向導,終于自己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故事。說明列寧是個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人。課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吸引導讀者,且內容短小。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們共有的特征。教學中,要抓住課文內容和語言上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結合重點詞句,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難事情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斷,就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能結合重點的詞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給列寧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插圖或課件。

  2、了解列寧的生平,閱讀列寧的故事。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教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疑:同學們,當我們想去一個地方,卻不知道路怎樣走,你通常會想什么辦法呢?(學生交流),那你們聽過蜜蜂也能當向導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板題)

  2、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了解蜜蜂嗎?可是你們知道蜜蜂能給人帶路嗎?教師相機板題。

 。ㄐW生大多喜歡小動物,從對蜜蜂的了解引入課文,激發(fā)學生讀文熱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內容。)

  對話平臺

  感知

  1、自由讀課文,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不太熟練的地方多讀幾遍。

 、病⑦呑x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3、組內合作識字:互讀、互聽、正音。

  4、教師引導:鼓勵學生小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重點交流識字記字方法。

  5、游戲鞏固識字:讓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并讓該生當小老師主持游戲,鞏固識字。

  6、指讀課文,檢查識字和朗讀情況,師生評議,正音。

 。ㄗプ〉湍昙壗虒W的重點,突出識字教學,引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熱情,充分尊重學生識字的個性經驗,轉換師生角色,培養(yǎng)學生能力。)

  研讀

  1、引導學生尋找故事發(fā)生的起因。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節(jié)。

  2、組織學生讀書,引導閱讀交流。

 。1)邊讀邊畫,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相機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語言敘述,可以畫畫表示。)

 。2)體會列寧為什么要去找養(yǎng)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導學生換詞或造句理解。)結合課文內容,用因為所以或者是因為說說列寧去找養(yǎng)蜂人的的原因。

  3、聯(lián)系事情結果,引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思考:列寧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嗎?從列寧的話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結合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節(jié),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通過朗讀理解養(yǎng)蜂人的驚訝。

  教師適時啟發(fā)思考:

  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呢?(為下堂課教學做準備。)

  (抓住故事情節(jié)上的特點,從因、果入手,適時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同時引導學生尋找列寧如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答案,激發(fā)學生研讀故事經過的熱情。為下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附近、談、派、引、列、蜂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征,想辦法記住這些字,找出難點字和書寫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3、教師范寫難點字,強調重點筆畫。如:

  談:右邊上面的火字一捺變成點;

  派:右邊不要寫成瓜字。

  4、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重點指導本節(jié)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教學中應該在識字的環(huán)節(jié)加強識記字的交流。指導寫字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1、讀寫詞語,利用生字詞語卡片,組織學生讀寫。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2、指讀課文。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討論

  1、提出問題,引導讀書: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的人?

  2、合作學習:結合插圖,想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辦法弄清楚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啟發(fā)學生可以用語言敘述過程、畫路線圖、表演等方法。

  3、匯報交流:鼓勵學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讀書收獲,教師相機引導。

  如:學生用畫畫加輔助語言的形式,畫出列寧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課文內容進行敘述。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邊說邊指,理解課文。

  學生用語言敘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上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如因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話說清楚。

  4、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ㄒ詥栴}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書。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理解、表達,在讀書和匯報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想像、分析和解決總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體現(xiàn)整合的思想。)

  感悟

  1、啟發(fā)學生思考:你認為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強調抓住課文的相關內容,把自己的理由說得有理有據(jù)。

 。ㄍㄟ^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讓學生在理解與分析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時強調抓住內容進行說明,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訝、敲,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2、學生嘗

  試書寫,教師巡視,注意重點筆畫的指導。如:敲字應左寬右窄。注意右邊攴不能寫成支。

  3、同桌互相評議。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時常

  往常:過去的一般的日子。

  驚訝:驚異

  觀察:仔細察看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引導同學關心世界大事,增加對其他國家的了解。

  2、給同學一次更為自由表達的機會,把自身最近特別想寫的內容寫下來。

 。场⑴囵B(yǎng)同學“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口語交際《豐富多彩的世界》

  1、世界真奇妙,不說不知道,這次口語交際,俺們就來說一說俺們了解的世界。板書課題。

  2、俺們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呢?請同學們自讀要求,勾畫下來。

 。场⒅该麉R報過程中,師板書歸類:外國資料介紹、中國資料介紹、故事等。

 。、舉辦“世界博覽會”“活動,通過圖片、實物展覽引發(fā)同學的交際愿望。首先分組進行,再進行集體交流。

  二、習作指導

 。薄⒆杂砷喿x習作要求,勾畫重點內容,指名匯報交流。

 。、自身說說最想寫什么,想怎樣寫,對構思不一般、有個性的同學要鼓勵。

 。场煟鹤杂杀磉_,寫真人真事,寫真情實感。大膽地寫,把內容寫具體,句子寫通順。

 。础⑼瑢W獨立習作。

  第二課時

  習作評改

 。、說說自身寫的是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病⒆x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集體評議。

 。、同桌互評。

  4、個人修改。

  第三課時

  一、俺的發(fā)現(xiàn)AABC式的成語

  1、自由讀一讀成語,說說自身的'發(fā)現(xiàn)。

 。病⒍喾N形式讀成語,加強記憶。

 。场⒆屚瑢W用這些成語試著說句子。

 。、說說自身積累的同類成語:

  如:“比比皆是”“斤斤計較”“心心相印”“欣欣向榮”“咄咄怪事”。

  二、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熟字增加偏旁認識生字:

  ⑴ 讀一讀這些字詞。

  ⑵ 說一說是采用什么方法記住的,和其他同學交流識記的方法。引導同學組更多的詞語。

 、 同桌抽測生字條。

 。、“讀讀背背”五句表示友誼的名句。

 、 同學自讀。

  ⑵ 引導同學熟讀成誦。說說自身的理解。

 、 拓展資料: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戰(zhàn)國)莊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漢書》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

  三、趣味語文“說‘言’”

 。、一個普通的“言”字,可以構成許多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含義,請同學們自身讀一讀。

 。、各種形式多讀幾遍,說一說文中對“言”的概括是否恰當。

 。、啟發(fā)同學拓展一下,由“言”構成的詞語還有哪些。

  (“美言、謊言、箴言”)。

 。、仿編,訓練同學的歸納能力,如“說‘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話說明各種不同的笑(微笑、訕笑、訕笑、歡笑、苦笑、嬉笑等)。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是不限題材隨意寫,同學卻不知道些什么好了,還不如平時限定內容發(fā)揮得好,看來同學們對寫作還是不能發(fā)自內心的去寫,不能做到怎樣想的就怎樣寫,還得訓練。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zhàn)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zhàn)象以及戰(zhàn)象對戰(zhàn)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zhàn)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發(fā)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

  能幫助人們戰(zhàn)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zhàn)象(板書:戰(zhàn)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zhàn)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zhàn)象(補充完課題:最后一頭戰(zhàn)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后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zhàn)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zhàn)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后,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匯報自主合作。

  板書設計:

  23、最后一頭戰(zhàn)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戰(zhàn)甲 重臨舊地 自掘墳墓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教案11-30

語文教案12-02

語文教案12-02

[經典]語文教案10-04

【精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精選)09-23

語文教案【經典】09-16

語文教案[精選]10-12

語文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