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交流預習情況,確定學習本課的方法
①指名讀文,讀后評價: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诮涣鳎哼@篇課文主要講什么,初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圻^渡: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故事,爭取講得和故事一樣精彩。
二、把握故事的基本內容
①自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空行。想一想:“夜鶯”是怎樣巧妙地和敵人周旋,為游擊隊送情報的?
、谥攸c讀課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鶯”是怎樣迷惑敵人,為敵人帶路和怎樣與游擊隊聯(lián)絡的。
三、復述課文
①分小組講,講后評價,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內容。
(一) 導入新課,了解背景
給大家介紹一個朋友:這種體態(tài)玲瓏的鳥叫夜鶯。夜鶯又名黃鳥,它模樣漂亮,歌喉清脆甜美,是鳥類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聽,(播放夜鶯的叫聲)這清脆、宛轉的叫聲就是夜鶯的歌聲。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夜鶯的歌聲》。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文中的夜鶯是指鳥嗎?
(不是鳥,而是一個小男孩。)
課文寫的是前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一個小男孩的故事。請同學們把《詞語手冊》翻到50頁,讀一讀,了解了解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感知內容
(三)品詞析句,感悟品質
1.故事中的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一個和我們年紀相仿的孩子,卻沉著機智地與敵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屛覀兙劢沟谝徊糠忠T敵人,課文的字里行間,你從哪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機智勇敢?讀一讀,畫一畫,圈一圈,也可動筆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學生匯報,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1. 語言描寫
2.動作描寫
3.神態(tài)描寫
“孩子從嘴里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保ǹ旎钍鞘裁春x?真的很快活嗎?)
小夜鶯在敵人面前一點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見小孩的膽量非常大。
。ǖ聡婋y道一點兒也不可怕嗎?)從文中找出依據。
(四) 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我們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感受到了機智勇敢的小夜鶯。文章從開頭到結尾都貫穿著“夜鶯的歌聲”,它是文章的線索。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關于夜鶯歌聲的句子,理解夜鶯歌聲的不同作用。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匿笑、禱告、嗅、摩、衍等字詞,積累語言。
2、通過反復誦讀,揣摩語言,初步體會鑒賞詩歌的方法。
3、初步理解詩歌意象及借物抒情的方法。
4、感受詩歌輕松愉悅的意境美,溫馨圣潔的情感美,體驗人間至真至純的母子深情及詩人博愛的胸懷。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以舒緩深沉的語氣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在20xx年6月的《語文新圃》上刊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所破舊的山村小學,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昏黃的燈光下,批改著學生的作文。作文題目是《我的愿望》。孩子們的愿望很多,也很美好:有的說長大要當解放軍,有的說要當老師,有的說要當大老板……突然,一行字闖入老師的視線:“我的愿望是當一條狗!崩蠋熡煮@奇又好笑,接著往下看:“我爸爸不幸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媽媽。山村的夜很黑,聽人家說黑夜里有鬼。我很怕鬼,媽媽也怕,只有爸爸不怕,可是爸爸已經不在了。還聽人們說,家里有狗,鬼就不會來了,可我家連狗也沒有。我多想變成一條狗,夜夜守在媽媽的門口,那樣媽媽就不再害怕了!弊x到這里,老師的眼睛濕潤了。
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①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以這個小故事導入,并適時提問,既開篇就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與內心情感,又切入主題,一石二鳥。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出聲朗讀。(要求讀得流暢,讀準字音)
2、指明個別朗讀。(穿插識字環(huán)節(jié):匿、嗅、禱、摩、衍等)
3、思考討論:詩歌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畫面?(請發(fā)揮想象,把詩中描繪的情景想象成一幅畫面,用一句話概況)
設計意圖:初讀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內容,并在通讀中掃除文字障礙,落實字詞教學。
(三)美讀探究
師:詩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該如何讀出這孩子的個性與情感。詩中的媽媽是怎樣的媽媽?該怎樣讀出媽媽的心情?
1、小組合作品讀,互相揣摩朗讀的節(jié)奏、重音、語氣、語調、情感等。
2、指明個別朗讀,讀后點評。(哪句話或哪個詞讀得好,哪句話或哪個詞讀得不夠好,請說出理由,并試著朗讀。)
語言品味重點語句參考:
、佟昂⒆,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句中媽媽的話語要讀出焦急的心情。從“暗暗”、“匿笑”中體味孩子的調皮、可愛。
②……我便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句中“突然”表現(xiàn)孩子調皮、可愛的個性,同時表現(xiàn)要給媽媽帶來驚喜的心情!扒蟆北憩F(xiàn)孩子撒嬌的天性和戀母、愛母的情感。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句中“壞”字讀出母親又驚喜又嗔怪的語氣,貶詞褒用,表現(xiàn)出母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
、堋拔也桓嬖V你,媽媽!
——句中“不”字拉長讀升調,讀出孩子的撒嬌、調皮、天真、得意的語氣。)
3、聽錄音精彩片斷朗讀,對比再點評:錄音讀得好,還是學生自己讀得好,說出理由。
(這環(huán)節(jié)有條件可嘗試一下,鼓勵學生說真話,敢于質疑專家,肯定自己。說不定學生的朗讀更切近詩中孩子的真實情感。)
(四)助讀感悟
師: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1、 生自主討論交流。
2、 借助課文注解理解: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樹,把兒童想象成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既贊美了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又象征著母愛的光輝。
師:從文中你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 生各抒己見,體會情感。
2、 介入資料,走進詩人內心世界:
資料一、泰戈爾,印度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社會活動家。1924年曾來中國,并著書、撰文,表達對中國人人民的情誼。一生寫有詩集五十多部,中長篇小說十二部,短篇小說百余篇,戲劇二十余種。主要作品有詩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在印度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但是他是一位不幸的人,幼年喪母,青年失去心愛的人,中年妻子病逝兒女夭折。但這些不幸籠罩在他身上,他仍然寫出如此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文章,可見他心中對生命的愛,對自然的愛,對所有一切的愛,是何其博大!
資料二、“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 ——泰戈爾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修改,介入資料一、二,①意為幫助學生更加深入解讀文本,更加深刻體會詩人內心情感。②讓學生在體會世界偉人博大胸懷的同時,得到情感心靈的熏陶和陶冶,從而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驗。
(五)拓展抒寫
1、結合實際,談談感悟:你從詩中悟到了什么,你想怎樣回報父母的愛?
2、真情表達,借物抒情:以“假如我 ”句式,寫一句話表達對父母的愛。
設計意圖:①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把學習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充分利用生活體驗來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并水到渠成進行情感體驗和思想教育,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母愛猶如春風細雨隨時沐浴著我們的身心,只是平時缺乏感受。
、谝浴凹偃缥襙____________”句式寫話,為了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及時運用文中所學借物抒情的方法。
(六)作業(yè)延伸
1、學做詩人,請把課堂上所寫的這句話,拓展成一首小詩,或一段話,來表達你對父母的愛。
2、積累知識,收集有關母子之愛的詩文、名言或典故,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3、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詩人。
設計意圖:
作業(yè)①:為了學以致用,落實鞏固能力目標。
作業(yè)②③:學習語文功夫在課外,課外知識的積累與拓展是新課程的理念之一。
總結:同學們,母子深情是人間至愛。母愛猶如一股涓涓細流時刻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一聲輕輕的叮嚀,一絲會心的微笑,甚至煩人的嘮叨,嚴厲的斥責……都是濃濃母愛的表現(xiàn)?晌覀冇袝r卻忽略了,不懂得感受,不懂得珍惜。如今請讓我們學會珍惜,學會回報吧。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旁和束旁的由來和含義,會區(qū)分束和兩個部分,會區(qū)別這個偏旁組成的字。
2、會用比喻、排比句式說句子。
3、積累成語及名句。
4、通過閱讀短文,學習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習慣。
5、圍繞花的世界寫一段話,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同總目標1、2、3
教學過程:
一、語海暢游
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暢游語海,先看有趣的漢字。
1、認識旁和束旁,說說它的由來。
2、讀有束旁和旁的字。
3、說一說怎樣從字的含義上區(qū)分束和旁的字。
導語:我們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1、通過讀語句,比較下面句子的區(qū)別。
第二句比第一句形象生動,可以讓我們知道聲音好聽的程度,水花飛舞的具體樣子,使人如臨其境。
2、體會比喻、排比句的好處。
3、用帶點詞語說一句話。
4、師生評價說的句子。
二、積少成多
1、讀讀成語,發(fā)現(xiàn)這些成語都有什么特點?
2、這些成語什么意思?能用來描寫春天的哪些特點?
3、還知道哪些帶有春字的成語,說一說,再積累下來。
4、把名詩句讀一讀,說說意思,再背下來。
5、同學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詩、名句,再積累下來。
三、閱讀平臺
1、自由讀這段話,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
2、帶著課文問題默讀這段話,自己試著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3、和同學交流看法。
4、能為這篇短文畫插圖嗎?請四人上黑板上畫,其余人在書上畫。
5、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評價畫得怎樣,為什么這么畫?
。1)評價不要脫離課文內容,要邊讀邊體會重點語句,談自己感悟到什么了?
(2)你從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6、句式練習:
夏天的.風應該是藍色的,因為夏天天氣炎熱,淺藍色看起來很涼爽。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改寫這句話。把秋天這句話也改寫成因為所以的句式。
7、品讀全文。可以運用自由讀、男女生賽讀等形式。
8、積累文中好的詞語、句子。
四、作業(yè):
1、抄寫有旁和束旁的字。
2、積累詞語名句。
3、背誦詩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賞花、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搜集資料,加大對花的了解的力度。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習慣。
3、圍繞有關花的內容寫一段話。把這段話寫清楚,寫具體。培養(yǎng)學生運用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花的圖片、花名、花的用途等資料。并提前布置下面內容:
1、要求學生觀察家里、公園、街道上的花。完成表格的填寫。
觀察記錄
花名
觀察順序總體印象局部印象
。幼、顏色、姿態(tài)、氣味)贊美
。ㄓ猛荆
2、查找有關花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鮮花盛開。無論走在繁華的街道還是僻靜的小區(qū);無論是在綠色的田野還是小小的花壇,都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朵,讓我們感到萬紫千紅的春天正悄然而至,它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二、交流預習內容:
1、你看到了什么花,請說說你的觀察感受。
。ㄒ髮W生介紹花名、花的姿態(tài)、形狀、顏色、長勢等)
2、還可以把有關花的花期、用途等資料做介紹。
三、出示圖片,指導寫文
1、出示圖片:
迎春花桃花月季
櫻花玉蘭花
2、指導寫文。怎么介紹這些花呢?
迎春花:
(1)出示文字片在迎春花圖片的下邊。
(2)讀描寫迎春的例段。想想這段話是怎么介紹的?
(例段要求:從形、色、姿態(tài)幾方面介紹的。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寫的。)
桃花:
(1)出示文字片在桃花圖片下,讀例段。
。2)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3)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桃花的?
。ɡ我螅夯麄髡f、用途、生長地、生長期、花期)
月季:
。1)出示文字。讀一讀例段。
。2)這段話與剛才兩段話有什么不同?
(例段要求:是從贊美花的精神、作用的角度寫的。)
3、小結介紹花的角度:
。1)可以從花的顏色、形狀、姿態(tài)、氣味等幾方面寫。
。2)還可以從花的傳說、花的學名、花的生長地、生長期、花期、用途等方面介紹。
。3)還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寫。
。4)贊美花:
可以從花的特點談如耐旱等。從花的精神、花的用途、它帶給人的啟示等方面贊美。
4、怎么寫
(1)有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局部又是從上到下的順序安排的。
出示月季花文字片,讀一讀,研究寫得好在哪兒?
。◤倪\用修辭方法上;從運用好詞佳句上;從表達情感上。)
。2)運用多種寫法。
。3)小結:運用比喻、擬人手法使人像看到了花一樣,帶著喜愛之情寫,表達自己對花的喜愛之情。
四、提供資料
1、有關花的詞語。
清香、怒放、絢麗、嬌嫩、濃艷、盛開、鮮艷、幽香、花瓣、花蕾、花蕊、繁花似錦、鳥語花香、白花吐艷、花紅柳綠、群芳斗艷、香飄萬里、花枝招展、鮮花怒放、百花盛開
2、部分花的資料、例段
例段一
春天,滿樹粉紅色的桃花可好看了。如果你仔細一看,每朵桃花四個瓣,花蕊是黃白色的,還有一股清香味,真是使人賞心悅目。我愛套話,不僅在于它美麗,而且在于它預示著未來的收獲。
例段二
我家的前后左右都是鮮紅的櫻花,一樹樹、一簇簇,鮮艷欲滴。每一棵樹干都戴著一頂美麗的王冠,花枝隨風搖曳著,活像一群快樂的姑娘,做著各種婀娜的姿態(tài)。青綠的細枝被一個個精巧的花球兒,掛得彎了腰。我盤亙流連,愛心欲醉,忍不住攀了一枝細細端詳,每個花球都是由幾十朵櫻花組成,軟絨絨的,紅彤彤,散發(fā)出一股淡淡的清香。盛開的花朵落落大方,異彩流光,花瓣一瓣挨著一瓣,托著芽黃的蕊,朵朵都像一個個小酒盅,那酒盅里宛如斟滿了春天醉人的美酒。那欲開還未開的蕾口未啟,就像熟睡的嬰兒張開鮮紅的小嘴,可愛極了。再看,在那鮮艷的花球底下,還有幾個嫩綠的小葉芽,它們也探出尖尖的小腦袋,向人們報告春訊呢。
五、寫一段話
1、圍繞花寫一段話。
2、寫好后和同學交流。
3、班級評價。
六、修改后抄寫在本上。
語文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高年級的閱讀教學,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蓖瑫r,“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以上目標的達成,要依靠學生的朗讀實踐,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別有深意”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學習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入:
(和學生玩古詩接龍的游戲,一起背誦一些寫山的詩句。)當我們背誦這些詩句的時候,心情往往會無端地平靜下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向往著山,迷戀著山,寄情于山。今天,讓我們跟隨著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一起走進他心中的山。
二、初讀,讀通順。(勾畫、理解有新鮮感的詞句)
“山中訪友”寫的是什么呢?請大家靜下心來,自由地朗讀課文,碰到你覺得新鮮或生僻的詞,用筆畫下來,借助字典解決,爭取讀得正確、通順。
(出示生字詞,正音,識記)
三、再讀,讀出景。(透過語言文字看到畫面,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呢?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出你透過語言文字看到的美景。(生本對話,讀文章想畫面,體會景美。)明明是古橋、樹木、山泉、溪流……題目怎么是“山中訪友”呢?看來,“友”不是“友”。
四、三讀,讀出情。(憑借語言體會友情,結合生活,體驗友情)
“友”是不是“友”呢?讓我們再來讀課文,你從哪些段落能體會到“友情”?
1、學習文章開頭,體會“滿懷的好心情”。
2、正是這滿懷的好心情伴隨著“我”,橋不僅僅是橋,在“我”眼里,橋變成了老朋友。誰來讀第3段。(相機評價、指導,體會“情深”)
3、“樹”一段:你從“這片”體會到什么?(是“我”常來的這片樹林,是我的`知己。)
4、走入山中,又見知己,能沒有好心情嗎?“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發(fā)出由衷的感慨: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在讀中訓練句式,體會反問句表達情感的作用)請6位同學讀,讀出與老朋友打招乎時的“熱切”。
5、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避雨的巖石。請大家自由朗讀6、7自然段,感受“我”與山中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體會“我”滿懷的好心情。
6、此時,大家再看題目,“友”不是“友”嗎?友確是友。引讀文章結尾,體會友情。
7、大自然是美的,多情的詩人以他獨特的感受賦予大自然深深的情感,正所謂“景語皆情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山林,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體會作者與大自然濃濃的友情。(配樂朗讀)
五、明明是山水樹木、花鳥雨露,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都變得含情脈脈、有情有義呢?文章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熟讀生字詞,學習偏旁“廠”“穴”。
2.積累并運用幾個表示“笑”的詞語,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句子。
3.借助對漢字部首的認知,實現(xiàn)對詞語意思的理解。
4.積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詞語,并能說出類似的詞語。
5.熟讀并背誦《弟子規(guī)》節(jié)選部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經典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兩字詞語。
【教學難點】
1.能根據不同語境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
2.初步學習《弟子規(guī)》,理解意思,熟讀并背誦,培養(yǎng)學生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教學“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漢字“江、河、溝、!保龑W生觀察四個漢字并說說自己有什么有趣的發(fā)現(xiàn)。
明確:我發(fā)現(xiàn)四個字都有一個三點水旁。
師:你們真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四個漢字最明顯的特征。再動腦想一想,這幾個字在意思上又有什么共同之處呢?
明確:這四個字表示的都是與水有關。
師: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漢字“形旁表義”,也就是說漢字的偏旁跟這個字的.意思密切關聯(lián)。接下來,讓我們再來認識兩個偏旁以及由它們組成的漢字、詞語。
2.出示“識字加油站”中的兩個偏旁“廠、穴”,指名說說這兩個偏旁的名稱以及它們所表示的意思
。1)出示生字:
廚 廁 廂 廈 穴 窟 窿 窯 窄
(2)交流識字方法:
前四個字都含“廠”;后五個字都含“穴”。
教師明確:“廠”和“穴”所表示的含義,“廚、廁、廂、廈”都是廠字頭的字,它們大多與房屋有關;“穴、窟、窿、窯、窄”都是穴寶蓋的字,它們大多與洞穴、房屋有關
課堂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廠字頭的字和穴寶蓋的字?
(廠字頭:廳、原、廄等;穴寶蓋:窩、窗、竊等。)
二、教學“字詞句運用”
1、過渡引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漢字有多種意義,再組成詞語就更多了。下面就來看幾個:
(1)出示9個關于笑的詞語,老師領讀,學生跟讀。思考這些詞語都有哪些不同的意義。
(2)指名學生朗讀詞語,教師適時指導讀準“破涕為笑”中“涕”讀“ti”不要讀成了“di”
(3)學生交流對9個含有“笑”字詞語的理解,同時運用相應的表情來演繹對于詞義的理解。
學生明確:
“破涕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轉悲為喜;
“眉開眼笑”: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微笑、笑瞇瞇、笑呵呵、眉開眼笑”幾個詞語中“笑”的程度稍淺,“哈哈大笑、瘁腹大笑、狂笑”等程度更深,而“破涕為笑”則寫出了情感上由悲轉喜的變化。
2.知識拓展,還有哪些關于笑的詞語?
(小組討論,明確:苦笑譏笑獰笑嘲笑諂笑哄堂大笑啞然失笑等)
三、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6個詞語,學生自由朗讀詞語。思考這六個詞語有什么特點?
2.學生熟讀、識記詞語,交流討論。
明確:“尋找”這個詞中的“尋”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尋”和“找”是同義詞,它們組成的詞“尋找”的意思和它們差不多。即兩個意思相同的字組成的詞語,詞的意思也與它們差不多。
3、對剩下的詞語進行驗證。(出示課件)
教誨:“教”和“誨”都有教導的意思。
伙伴:“伙”和“伴”都有同伙、作伴的意思。
災難:“災”和“難”都是指遭遇的不幸。
明亮:“明”和“亮”都有光明、亮堂的意思。
柔軟:“柔”和“軟”都有輕柔的意思。
4、課外拓展: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
追趕跳躍飛翔打擊瘋狂溫暖彎曲等
四、句子朗讀
1、出示句子。
(1)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幫您做事。”問題預設:句中加點詞反映了小馬什么樣的心情?
明確:說明小馬很高興,活潑。
朗讀指導:用輕松,愉快的口氣讀這句話,
(2)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
問題預設:句中加點的詞語反映了小馬怎樣的心情?
明確:說明小馬有點不好意思。
朗讀指導:用猶豫的、不好意思的語氣讀,讀的時候語速要慢一些
。3)他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
問題預設:從加點的字里,我們得到了什么信息?
2、學生試著讀一讀。讀出應該有的語氣。
3、總結方法,分小組比賽讀,最后全班齊讀。
五、學習“日積月累”
1.播放《弟子規(guī)》朗讀視頻,初步感受《弟子規(guī)》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
2.教師簡單介紹《弟子規(guī)》。翻譯內容:
明確意思:
帽子要戴正,紐扣要系好,襪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處亂丟,以致于弄亂弄臟。
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yǎng),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警惕,勉勵自己要奮發(fā)圖強。
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
3.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本69頁《弟子規(guī)》節(jié)選,熟記內容。
4.學生自由背誦《弟子規(guī)》。
六、我愛閱讀
1.學生自由讀故事,讀完思考:這個短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個短文的故事內容,主要任務、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讀短文。分四個角色:老奶奶、大兒子、小兒子、老爺爺
5.這篇故事蘊含的道理是什么?你從中學會了什么?
(學生反復讀文章,交流領悟)
學會辯證地看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角度不同,好事看起來像是壞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七、課堂小結:
就像《好天氣壞天氣》一樣,本單元的另兩篇課文由淺及深的表達著“角度”的重要性。
本單元的《畫楊桃》,先直接明了的闡述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觀察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楊桃被畫成了五角星,這是由于“我”所處的角度不同,和平時看到的楊桃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小馬過河》中,老牛說河水很淺,是因為老牛比較高;松鼠說河水很深,是因為松鼠體型比較小。小馬在那里不知所措,只好回家問媽媽。媽媽鼓勵小馬自己去尋找答案。最后的結果是“既不像老牛說的那么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語文教案 篇6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會認“鼾、獅”兩個字,會寫“鬧、浪、覺、潮、綻、漁、吼、掀、滔”。理解“綻開、波浪滔天”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理解詩歌內容,通過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想象大海優(yōu)美的畫面,體會夜色中大海的美麗與靜謐,以及大海的萬千氣象,領略大海的神奇壯觀。
3、注意積累好的'語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讀、誦、背展開想象,感受大海的動、靜之美。
策略與方法:
讀中感悟,讀中想象。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關于海的有關資料特別是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導入新課
你們看見過大海嗎?能說說你們心中對大海的印象嗎?
那些同學收集到了大海圖片,展示給那些沒有看見過海的孩子?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篇關于海的詩歌《大海的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強調讀 :鼾聲、潮聲、綻開、掀起
3、結合生活理解“鼾聲”、綻開、掀起
4、檢查讀文情況: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第一首詩歌:
1.讀文感知:
1)思考:從哪里看出大海睡覺了?
2) 指導朗讀:是啊,大海不鬧也不笑了,因為它睡覺了,噓,我們別吵醒它,該怎么讀?
3) 什么時候,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樣的呢?
啟發(fā):白天,風兒什么樣的?
風兒吹在衣服上```````這是風兒在和人們鬧呢!
風兒吹到漁船上```````這是風兒在和漁船鬧呢!
白天,浪兒怎么樣?
浪兒拍打沙灘,嘩嘩,這是浪兒在笑呢!
4) 指導朗讀:鬧了一天,笑了一天的大海一定很累了,現(xiàn)在他睡著了,你忍心吵醒他嗎?想想怎么讀好他。
5) 睡覺了的大海是什么樣的呢?
6) 再讀讀,說說大海她像誰?為什么?
是啊,大海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多像一個慈愛的母親,你喜歡大海媽媽嗎?帶著你對她的喜愛,深情的讀讀這句。
語文教案 篇7
一、從近五十年《教學大綱》有關“語文”的界定中來理解 。
1、說出來的是語言,寫出來的是文章,文章依據語言,“語”和“文”是分不開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的《編輯大意》)
2、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1963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3、語文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1980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
4、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學科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198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 6、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199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實驗用)》)
7、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20xx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
從上述歷史軌跡,我們不難看出,對“語文”的認識發(fā)生著變化,變化的焦點落在“交際工具”和“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個方面。語文是工具,是用來交際的工具,而不是從事其他活動的工具,所以,學生學語文是用來交際的。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人類文化,也承載著人類文化,所以,學生學語文是用來了解人類文化的。
二、從近五十年《教學大綱》對教學目的的規(guī)定來理解 。
1、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的《編輯大意》規(guī)定教學目的是: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得到深切的感染,對學生發(fā)生切實的作用。
2、1963 年,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規(guī)定教學目的是:
教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現(xiàn)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初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1980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 規(guī)定教學目的是:
中學語文教學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和必要的語文知識,進行嚴格的讀寫訓練,使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現(xiàn)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讀寫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覺悟,培養(yǎng)無產階級的情操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
4、198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規(guī)定教學目的是:
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教學生學好課文和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嚴格的語文基本訓練,使學生熱愛祖國語言,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現(xiàn)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社會主義覺悟。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
6、199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實驗用)》規(guī)定教學目的是:
高中的語文教學,要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訓練,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和必要的語文知識,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初步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力,發(fā)展個性和特長,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
7、20xx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規(guī)定教學目的是:
高中的語文教學,要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自學語文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比較上述規(guī)定,可見語文核心的 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有能力,特別是語文能力,即“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綜合起來看,也就是聽說讀寫能力——言語能力。所以,學生學語文主要是用來培養(yǎng)言語能力的。
三、學生學語文學什么?
“語文”的本質特征決定了學生學語文是用來交際的,是用來了解人類文化。并且通過教學目的的形式具體表現(xiàn)為是用來培養(yǎng)言語能力的。
四、學生如何學語文?
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能力的教學目的,通過“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來實現(xiàn)。這里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1、“理解和運用”體現(xiàn)了言語活動的兩個方面,即表達過程和感知理解過程。培養(yǎng)言語能力必須在言語活動中進行。
2、“理解和運用”的對象是“祖國語言文字”!白鎳斌w現(xiàn)了“母語”的特點。培養(yǎng)言語能力離不開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字相對于言語能力來說,是知識,一方面是語言文字知識本身,也就是陳述性知識,即語言文字基礎知識。一方面是使用語言文字基礎知識的知識,也就是程序性知識,即語言文字基本技能。
在這里需要注意,語言文字知識(基礎知識和艱苦本技能)與言語能力的關系。語言文字知識和言語能力之間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掌握語言文字知識不等于具有言語能力,不掌握語言文字知識也不一定沒有言語能力。學生學語文根本目標是言語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語言文字知識的掌握。當然,培養(yǎng)言語能力離不開語言文字知識,掌握語言文字知識只不過是培養(yǎng)言語能力的手段,因此,語言文字知識要體現(xiàn)“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則。
“精要”是指語言文字知識的內容要有所選擇。因為,并不是任何語言文字知識對培養(yǎng)言語能力都有用,我們要選用適于并有助于言語能力培養(yǎng)的語言文字知識內容。
“好懂”是指語言文字知識的教學要落實在言語活動之中。不能把語言文字知識的傳授僵化為知識訓練。
“有用”是指語言文字知識有助于言語能力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的交際實際。
綜上所述,學生學語文就是在言語活動過程中,通過語言文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即語言文字知識,來培養(yǎng)言語能力。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激發(fā)學生向往古代文明,熱愛祖國西部的情感。
2.認識本課9個生字,積累新詞和優(yōu)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A案
課前準備
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上網或者去圖書館等方式,查詢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歷史變遷或人物故事等相關信息。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絲綢之路的相關風景圖片,配樂介紹:絲綢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被稱為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的蠻荒之路,可是自漢代張騫冒死開拓之后,這條崎嶇荒僻的道路上卻出現(xiàn)了隊隊商旅,悠悠駝鈴。從此,東方的文明古國和西方的許多國家便開始了不絕如縷的聯(lián)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發(fā)起的“絲綢之路研究計劃”,把絲綢之路意味深長地稱作“對話之路”, 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為什么稱它是“對話之路”“開放之路”呢?今天,我們就沿著這條絲綢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絲綢之路稱為“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寫的中國使者稱它為什么呢?
2.學生尋讀課文,回答老師的提問。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進一步激疑:聽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啟發(fā)學生多層面追問:為什么說這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聯(lián)系我們的僅僅是一條路嗎?中國使者為什么稱它為“偉大的路呢”?偉大體現(xiàn)在哪里?
5.小組合作討論。要求擺出觀點,層次清晰地羅列事實以證明。
6.鼓勵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和學生的對話中相機梳理思路──友誼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科學之路……
三、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1)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jié)見面的部分,在原來小組同學發(fā)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掘:兩國人民友誼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發(fā)。教師在對話中點撥:安息國(今伊朗)方面:迎候之遠──邊境線上;迎候之眾──感受“浩浩蕩蕩”的意思,讀出浩蕩的氣勢,然后引史實以佐證:20000多人;迎候之熱──表情、語言、動作、禮物、節(jié)目。大漢國方面:謙遜有禮──沒有盛氣凌人的傲慢;薄禮不薄──史料記載:西方宮廷皇族和貴族以穿絲綢服裝為時尚,絲綢與黃金在當時幾乎等價;羅馬國和安息國交戰(zhàn),見安息帝國士兵身上穿的絲綢服裝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宛如天神,嚇得不知所措,結果潰不成軍。教師同時注意鼓勵學生不僅要理解正確,而且要讀出人物當時的感情。
(3)小結:一條路,打通了隔膜,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感受經濟(科技)之路。
(1)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2)讀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3)為什么說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發(fā)。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以向深層探究:為什么說將中國的養(yǎng)蠶、冶鐵等技術帶向國外,將國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帶到中國,就會促進經濟或者科技的發(fā)展呢?
(5)有感情地朗讀。
3.感受文化之路。
(1)絲綢之路的偉大還體現(xiàn)在它是一條文化之路。
(2)齊讀“我國音樂、舞蹈、繪畫,由于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3)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的?(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說明了這種舞蹈在當時的風行。已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先生曾撰有長篇論文《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我們可以從這篇史學名作中,一覽唐代長安的種種胡化景象。)
(4)小結: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lián)系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綿的絲綢之路古道上,遺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跡, 傳達給人們的卻是超越國界和民族差異的精神共鳴,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四、總結升華,領會現(xiàn)代意義
1.教師有感情地激疑:望著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望著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對往日商貿繁榮的遐想。同學們,從這些首尾似乎重復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生發(fā)。(絲綢之路對古代經濟、文明的巨大貢獻;深情的民族自豪感;絲綢之路對現(xiàn)代西部人的一種感召力──西部大開發(fā))
3.激情朗讀。
五、作業(yè)
1.結合課文上所講的內容,說說“為什么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
2.有條件的,可以開一個“絲綢之路故事會”。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教案11-30
語文教案12-02
語文教案12-02
[經典]語文教案10-04
【精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精選)09-23
語文教案【經典】09-16
語文教案[精選]10-12
語文教案10-14